第九百二十章微露意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家人正说着话,外面小丫头进来禀报,说是布政使司的杜大人府上来人送礼,已经请在前面等候了。连守信和五郎就忙起身往前面去了。因为知道来的是杜大人的儿子,年纪也轻,也是读书的,就将小七也带了过去。小七年纪虽小,也已经跟父兄开始学着会客、访友等。
因为没有女眷来,连蔓儿和张氏就不在意,娘儿两个依旧在炕上坐着,就商量起送各府的重阳节礼来。
从三十里营子来的时候,因为想到重阳将近,连蔓儿已经拟好了礼单,并带了许多的土物过来预备送礼。
半晌,连守信、五郎他们都没回来,小丫头接连进来禀报,原来是又来了几家送礼的,其中也有送过帖子的,也有没送过,这次除送礼之外,又送上请帖,约定日子吃酒看戏的。
外面来人送了礼,五郎在前面让人收了,就连同礼单都送到后院来,给张氏和连蔓儿看。连蔓儿看过了,心里有数,有的就留下来自家用,有的或封好入库,或另有用处,不一而足。
就这样,足足忙了一上午,等到晌午的时候,一家人才又得了空,继续商议早上没说完的事情。
这边收了各家的礼,他们给各处预备的重阳节礼也该一份份的送出去,其中又需要连守信、五郎他们亲自送上门的,也有的打发管事的送过去就可以的。
首先一份是给沈家的节礼,这是必要亲自送去的。
“我一早又派人去打听了,六爷现在还没到家,说是在路上了,要后天才能回来。”五郎就道。
“咱们已经来了,倒不必一定等六爷回来。这礼还是先送过去。等六爷回来,或是召见,或是咱们再递帖子去拜会。”连蔓儿就道。
连守信、五郎和小七要上门拜会,连蔓儿和张氏也要去沈府拜会拜会大太太和三奶奶等女眷。
“是这个道理。”五郎就点头,“咱们要准备宴席,也不用等了?”
“嗯,一样的。”连蔓儿就点头答道,“六爷不在,小九应该在家吧。沈家还有三爷等别的人。等六爷回来了,看他什么时候方便,咱们另外再请,也很好。”
大家都点头说好。
商议一阵,定了请戏酒的日子。就忙打发人各处去送礼、下帖子,又有几家需要连守信、五郎亲自去的,也先安排妥当了。依旧不断有送节礼和贺礼的,便都有管事的接待了。一家人吃了晌午饭,歇了晌,就都换了衣裳,带了各色礼物。坐车往沈府上来。
帖子是一早就递进去了,因此,他们到了门前,就有管事的接住。引进府内。连守信、五郎和小七被接进前院大书房,拜会沈家三爷和沈谦,之后,还要拜会楚先生。连蔓儿和张氏则被直接接进二门。
连蔓儿下了轿子。一眼就看见了沈三奶奶带了两个小女儿沈谊和沈诗,并一众丫头媳妇已经接了出来。
“知道你们要来。我和我这两个丫头早早就盼着了!”沈三奶奶带着沈谊和沈诗迎上来。
宾主见面,说说笑笑就进了院子,到得屋内,才又重新见礼,大家分宾主落座。
沈三奶奶和张氏在炕上对坐,连蔓儿和沈谊、沈诗两个在挨着炕的一溜椅子上坐了。在沈家,除了沈六、沈九和沈谨,连蔓儿与沈谊、沈诗两个最熟,她们年龄相近,这两年常见面,已经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丫头们送上茶果,双方寒暄了一番。张氏就问,怎么没见大太太。
“……跟大老爷去任上了。”沈三奶奶就道。
连蔓儿就忙偷偷给张氏使了个眼色,张氏哦了一声,就没再多问了。
与沈家的女眷们来往多了,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谁的授意,沈府的一些秘事,点点滴滴地传到了连蔓儿耳朵里。如今,据连蔓儿所知,沈家房头众多,不过在府城并且住在这所大宅子里的,却只有嫡枝长房这一枝,也就是如今沈家的当家人沈六这一枝。
沈三也是嫡枝,是二房的嫡子,因为自幼受过伤,不能从军,却偏长袖善舞,处理庶务是把好手。他又和沈六投契,对沈六忠心耿耿,因此也留在府里,与沈三奶奶两个帮着沈六处理家务。
如今,这夫妻两个就住在府内西路靠后的一个跨院内。
沈府大宅后身,隔着一条巷子,是两所规模稍逊的大宅,那里面住着嫡枝的二房和三房两个房头的人口。而这三所大宅的周围,还有许多大小不一,连接成片的房舍,沈家许多族人聚居在此。这些就都是旁支了,远近亲疏各不相同。沈家子弟人众,大多数人不是从军的,就是读书科举。
沈府大宅东路前头,就有一个非常大的校场,有专门的武师教导众子弟骑射、武艺。沈家另有族学,一应使费都是嫡枝长房承担,凡沈家子弟,不论远近,都可入学。当然,也有家境极好,愿意另外请了先生单独教授子弟的。比如沈九,就是如此。
说到沈九,让人不免就想到大太太石氏。
沈家的大老爷、大太太石氏和沈九在沈家是很特殊的存在。
沈家的大老爷,如今已经是五十开外的年纪。这个年纪,虽不好说是壮年,却也还没有退养的年纪。按照常理,现在沈家的家主应该是他,之后才会轮到沈六。
在知道大老爷和石氏的存在之后,这件事也很困扰了连蔓儿一段时间,直到最近,她才从三奶奶等人的口中,知道了大致的缘由。
沈家是军功起家,因此老祖宗定下了家训,每一任的家主必要习武从军,任武职。可到了大老爷这里,却偏偏喜文而厌武。沈六的祖父,也就是大老爷的父亲一开始还对大老爷存有希望,即便喜文厌武,武功略逊,但只要能治军,沈家自有良将做他的左膀右臂。但另沈六的祖父失望的是,大老爷不仅对治军没有兴趣,而且也没有天分。
最后的结果,是沈六的祖父在沈六几个兄弟中选择了沈六作为继承人。沈六本就是兄弟中最出色,最得祖父喜欢的,因此,做出这个决定,沈六的祖父也没有太过为难。
虽然如此,那个时候,沈六的祖父还没有完全的放弃大老爷。但是,大老爷又在另一件事上,违背了沈六的祖父的意愿。
沈六和沈谨都是沈家大老爷与原配所生。这位原配夫人是沈六的祖父为大老爷定下的,自然很得老人家喜欢。不过,不幸的是,这位夫人在沈谨很小的时候就染病去世了。大老爷又遵父命,娶了第二任夫人。
这位夫人过门不久,竟然就染时疾去世,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这位夫人过世后,大老爷守过了丧期,就迎娶了第三位夫人,也就是如今的大太太石氏。这门亲事,遭到了沈六祖父的强烈反对,但大老爷却打定了主意,寒冬腊月的,在沈六的祖父门口跪了一天一夜,誓死要娶石氏进门。
没有父亲能眼看着儿子死。
最后,沈大老爷如愿娶了石氏进门,也从此完全失去了继任家主的资格。不过同时,他得到了他一直向往的自由,脱离沈家的体系,进入朝中做了文臣。石氏也因不受公公的喜欢,进门后,虽是长子媳妇,却无权理事。
因此,沈大老爷的房舍虽在沈府的中路,却将正经的正内室让了出来,留给沈六居住。
如今,沈大老爷在京城任了几年的京官,自己请旨,往西南某府任了外任,大太太石氏自然也跟了去。比起沈大老爷被剥夺了继任家主的资格,石氏在沈宅中更难立足。还是在她生下沈九之后,主动将沈九过继给了绝嗣的四房。
沈九在很小的时候,就离了石氏的身边,等长大一些,干脆就跟着沈六,由沈六来负责教养了。
这些年,石氏从不争管家的权力,对沈六和沈谨兄妹从来都小心翼翼,不敢摆继母的架子,再加上对唯一的亲生子沈九的安排,石氏才渐渐地在沈家站稳了脚跟。
连蔓儿能了解到这些事,自然是沈家掌权的人示意。但是,这些往事,也没人详详细细地告诉她,很多事情,还是留下了疑问。
比如说,为什么沈家那么反对石氏进门,石氏在沈家立足为什么那么难。从听来的三言两语中,连蔓儿能猜测到,这里面的原因,还有沈大老爷的喜文厌武,绝没有说出来的和表面看去的那么简单。
当然,比起疑问,连蔓儿还是对沈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说,她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沈六小小年纪就要承担重担的原因。她也知道了,为什么沈九跟大太太并不亲近,反而跟沈六和沈谨亲近,在沈家又地位特殊的原因。
这是府城沈家的情况,至于沈家嫡枝的其他几房,则分散在辽东府各地。其中边城有两房人口,子弟各个从军,与沈六的关系极为密切。
“马上就到重阳,你们一家都来了,六爷也要回来,这下子,咱们这可要热闹了!”三奶奶笑道。
…
求保底月票。
一家人正说着话,外面小丫头进来禀报,说是布政使司的杜大人府上来人送礼,已经请在前面等候了。连守信和五郎就忙起身往前面去了。因为知道来的是杜大人的儿子,年纪也轻,也是读书的,就将小七也带了过去。小七年纪虽小,也已经跟父兄开始学着会客、访友等。
因为没有女眷来,连蔓儿和张氏就不在意,娘儿两个依旧在炕上坐着,就商量起送各府的重阳节礼来。
从三十里营子来的时候,因为想到重阳将近,连蔓儿已经拟好了礼单,并带了许多的土物过来预备送礼。
半晌,连守信、五郎他们都没回来,小丫头接连进来禀报,原来是又来了几家送礼的,其中也有送过帖子的,也有没送过,这次除送礼之外,又送上请帖,约定日子吃酒看戏的。
外面来人送了礼,五郎在前面让人收了,就连同礼单都送到后院来,给张氏和连蔓儿看。连蔓儿看过了,心里有数,有的就留下来自家用,有的或封好入库,或另有用处,不一而足。
就这样,足足忙了一上午,等到晌午的时候,一家人才又得了空,继续商议早上没说完的事情。
这边收了各家的礼,他们给各处预备的重阳节礼也该一份份的送出去,其中又需要连守信、五郎他们亲自送上门的,也有的打发管事的送过去就可以的。
首先一份是给沈家的节礼,这是必要亲自送去的。
“我一早又派人去打听了,六爷现在还没到家,说是在路上了,要后天才能回来。”五郎就道。
“咱们已经来了,倒不必一定等六爷回来。这礼还是先送过去。等六爷回来,或是召见,或是咱们再递帖子去拜会。”连蔓儿就道。
连守信、五郎和小七要上门拜会,连蔓儿和张氏也要去沈府拜会拜会大太太和三奶奶等女眷。
“是这个道理。”五郎就点头,“咱们要准备宴席,也不用等了?”
“嗯,一样的。”连蔓儿就点头答道,“六爷不在,小九应该在家吧。沈家还有三爷等别的人。等六爷回来了,看他什么时候方便,咱们另外再请,也很好。”
大家都点头说好。
商议一阵,定了请戏酒的日子。就忙打发人各处去送礼、下帖子,又有几家需要连守信、五郎亲自去的,也先安排妥当了。依旧不断有送节礼和贺礼的,便都有管事的接待了。一家人吃了晌午饭,歇了晌,就都换了衣裳,带了各色礼物。坐车往沈府上来。
帖子是一早就递进去了,因此,他们到了门前,就有管事的接住。引进府内。连守信、五郎和小七被接进前院大书房,拜会沈家三爷和沈谦,之后,还要拜会楚先生。连蔓儿和张氏则被直接接进二门。
连蔓儿下了轿子。一眼就看见了沈三奶奶带了两个小女儿沈谊和沈诗,并一众丫头媳妇已经接了出来。
“知道你们要来。我和我这两个丫头早早就盼着了!”沈三奶奶带着沈谊和沈诗迎上来。
宾主见面,说说笑笑就进了院子,到得屋内,才又重新见礼,大家分宾主落座。
沈三奶奶和张氏在炕上对坐,连蔓儿和沈谊、沈诗两个在挨着炕的一溜椅子上坐了。在沈家,除了沈六、沈九和沈谨,连蔓儿与沈谊、沈诗两个最熟,她们年龄相近,这两年常见面,已经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丫头们送上茶果,双方寒暄了一番。张氏就问,怎么没见大太太。
“……跟大老爷去任上了。”沈三奶奶就道。
连蔓儿就忙偷偷给张氏使了个眼色,张氏哦了一声,就没再多问了。
与沈家的女眷们来往多了,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谁的授意,沈府的一些秘事,点点滴滴地传到了连蔓儿耳朵里。如今,据连蔓儿所知,沈家房头众多,不过在府城并且住在这所大宅子里的,却只有嫡枝长房这一枝,也就是如今沈家的当家人沈六这一枝。
沈三也是嫡枝,是二房的嫡子,因为自幼受过伤,不能从军,却偏长袖善舞,处理庶务是把好手。他又和沈六投契,对沈六忠心耿耿,因此也留在府里,与沈三奶奶两个帮着沈六处理家务。
如今,这夫妻两个就住在府内西路靠后的一个跨院内。
沈府大宅后身,隔着一条巷子,是两所规模稍逊的大宅,那里面住着嫡枝的二房和三房两个房头的人口。而这三所大宅的周围,还有许多大小不一,连接成片的房舍,沈家许多族人聚居在此。这些就都是旁支了,远近亲疏各不相同。沈家子弟人众,大多数人不是从军的,就是读书科举。
沈府大宅东路前头,就有一个非常大的校场,有专门的武师教导众子弟骑射、武艺。沈家另有族学,一应使费都是嫡枝长房承担,凡沈家子弟,不论远近,都可入学。当然,也有家境极好,愿意另外请了先生单独教授子弟的。比如沈九,就是如此。
说到沈九,让人不免就想到大太太石氏。
沈家的大老爷、大太太石氏和沈九在沈家是很特殊的存在。
沈家的大老爷,如今已经是五十开外的年纪。这个年纪,虽不好说是壮年,却也还没有退养的年纪。按照常理,现在沈家的家主应该是他,之后才会轮到沈六。
在知道大老爷和石氏的存在之后,这件事也很困扰了连蔓儿一段时间,直到最近,她才从三奶奶等人的口中,知道了大致的缘由。
沈家是军功起家,因此老祖宗定下了家训,每一任的家主必要习武从军,任武职。可到了大老爷这里,却偏偏喜文而厌武。沈六的祖父,也就是大老爷的父亲一开始还对大老爷存有希望,即便喜文厌武,武功略逊,但只要能治军,沈家自有良将做他的左膀右臂。但另沈六的祖父失望的是,大老爷不仅对治军没有兴趣,而且也没有天分。
最后的结果,是沈六的祖父在沈六几个兄弟中选择了沈六作为继承人。沈六本就是兄弟中最出色,最得祖父喜欢的,因此,做出这个决定,沈六的祖父也没有太过为难。
虽然如此,那个时候,沈六的祖父还没有完全的放弃大老爷。但是,大老爷又在另一件事上,违背了沈六的祖父的意愿。
沈六和沈谨都是沈家大老爷与原配所生。这位原配夫人是沈六的祖父为大老爷定下的,自然很得老人家喜欢。不过,不幸的是,这位夫人在沈谨很小的时候就染病去世了。大老爷又遵父命,娶了第二任夫人。
这位夫人过门不久,竟然就染时疾去世,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这位夫人过世后,大老爷守过了丧期,就迎娶了第三位夫人,也就是如今的大太太石氏。这门亲事,遭到了沈六祖父的强烈反对,但大老爷却打定了主意,寒冬腊月的,在沈六的祖父门口跪了一天一夜,誓死要娶石氏进门。
没有父亲能眼看着儿子死。
最后,沈大老爷如愿娶了石氏进门,也从此完全失去了继任家主的资格。不过同时,他得到了他一直向往的自由,脱离沈家的体系,进入朝中做了文臣。石氏也因不受公公的喜欢,进门后,虽是长子媳妇,却无权理事。
因此,沈大老爷的房舍虽在沈府的中路,却将正经的正内室让了出来,留给沈六居住。
如今,沈大老爷在京城任了几年的京官,自己请旨,往西南某府任了外任,大太太石氏自然也跟了去。比起沈大老爷被剥夺了继任家主的资格,石氏在沈宅中更难立足。还是在她生下沈九之后,主动将沈九过继给了绝嗣的四房。
沈九在很小的时候,就离了石氏的身边,等长大一些,干脆就跟着沈六,由沈六来负责教养了。
这些年,石氏从不争管家的权力,对沈六和沈谨兄妹从来都小心翼翼,不敢摆继母的架子,再加上对唯一的亲生子沈九的安排,石氏才渐渐地在沈家站稳了脚跟。
连蔓儿能了解到这些事,自然是沈家掌权的人示意。但是,这些往事,也没人详详细细地告诉她,很多事情,还是留下了疑问。
比如说,为什么沈家那么反对石氏进门,石氏在沈家立足为什么那么难。从听来的三言两语中,连蔓儿能猜测到,这里面的原因,还有沈大老爷的喜文厌武,绝没有说出来的和表面看去的那么简单。
当然,比起疑问,连蔓儿还是对沈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比如说,她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沈六小小年纪就要承担重担的原因。她也知道了,为什么沈九跟大太太并不亲近,反而跟沈六和沈谨亲近,在沈家又地位特殊的原因。
这是府城沈家的情况,至于沈家嫡枝的其他几房,则分散在辽东府各地。其中边城有两房人口,子弟各个从军,与沈六的关系极为密切。
“马上就到重阳,你们一家都来了,六爷也要回来,这下子,咱们这可要热闹了!”三奶奶笑道。
…
求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