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熟悉这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雅喀什村是一条小村落,人不多,只有两百来人。
荒漠上恶劣的环境导致了这里的贫穷,村子里一大半的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只剩下一些老幼妇孺留守看家,他们依靠着年轻人们在外赚到的钱往回寄,勉强度日。
所以村子呈现出带着点破败的陈旧,仿佛古遗迹,即将在荒漠的尘土中淹没。
村落的中心是那口大井所在的位置,所有人洗衣做饭喝水都围绕着这里展开,它的地位无比重要。
原本井下的水道已经断断续续,不需要多久就会彻底断开,幸好陈牧用他的黑科技地图接通,才让它能够继续使用,否则过不了多久村子里的人就会因为缺水而无奈迁移,这个小村落也会真的淹没在尘土中。
他们穿过村子,看到了水井,也看到了周围的房屋和布局。
不得不说,雅喀什村的维族人还保留着许多老祖宗的传统和风俗,建筑风格都带着一种独属异域的美,很是让三名游客大饱眼福。
陈牧早已经来过雅喀什村做客,该看的都已经看过,所以也没觉得怎么样,这时候只尽量开动脑筋,把自己对村子所了解的一点点东西发散展开,一一介绍。
“你们看到的这口井,据说是清代时候就打下来的,非常有考古价值,井口的那几块围石,还刻着‘坎儿井’三个字,不过是维文。”
“这里的房子建造的材料,都是本地特有的黄黏土和泥块,要到一里外的戈壁滩挖来,用骆驼或者毛驴运回来,再加工制作。”
“村子里每一家每一户,基本上都会栽种吉祥树,也就是桑树,到了天气好的时候,坐在桑树底下仰望天空,真是说不出的轻松和自在。”
“维族人有个风俗,凡是男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家里的长辈就会用力推推他,他如果能站得住,那就代表可以结婚了……”
陈导游尽心尽责,一条破败的小村落也让他吹出几分文化底蕴来,这都是他昨天晚上想好的说辞,反正就是硬件不足就往软件上靠,什么历史啊、情怀啊、个人感悟啊之类的东西都可以说,只要说得通就行。
当然,陈导游昨天晚上也想好了,最关键的问题是不能吹得太生硬,要就地取材的吹,否则人家这三位都是喜欢在户外跑的主儿,有钱又有见识,听到太尴尬的胡扯容易心生反感,那样反而不美了。
所幸,陈导游的介绍看起来还是令人受落的,三名游客一路上都听着津津有味,时不时还问些小问题,形成了非常良好的问答互动的教学模式。
不一会儿,一行人已经来到维族老人和古丽大婶的家。
“老伴儿,我们回来哩。”
维族老人跳下毛驴,急匆匆的就往家里走,是想提醒老伴儿客人来了,作为主人要赶紧出来迎接一下。
陈导游明白维族老人的意思,也不着急进门,下了骆驼后又继续对着三名游客卖弄起来:“传说啊,当维族的男子到了适婚的年龄,家里长辈就会骑着马,一家家的到那些有适龄女孩的家里去看。他们看什么呢?看这些人家的大门。你们看看这里,这个叫做门铛,可以是铁做的,也可以是铜做的。那位骑马的长辈手里也拿着自己马鞭,如果家里富裕既用铜马鞭,家里不富裕就用木马鞭。就这样,只有看到了相同等级的门第,他们才会敲门询问亲事,如果等级不对,就不会敲门自讨没趣,这很有点我们夏族人所说的门当户对的意思。”
“嗯,你们看看,我们艾孜买提大叔家的门铛是什么做的?”
陈导游故意买了个关子,很豪迈的举起羊皮水囊给自己灌了一口。
听着陈导游的话儿,三名游客都抬起头,观察着大门上的门铛,李意涵忍不住举起相机,很快的“咔嚓”了两下。
“大叔家的门铛是铁做的。”
陈导游很舒爽的卖完关子,继续说:“其实我刚才说的都是传说,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更不知道每家每户是否还是这样选亲家,但是你们从这个角度看看门铛,再看看院子里的桑树,是不是觉得很好看,看着就很舒心?对吧,这就是了,这么看还是很有美感的,所以就算生活变得再贫困,也必须活得有美感,我相信这就是维族人他们的生活品味。”
陈导游纯粹属于胡吹,“门铛相亲”这事儿就跟其他地方的旅游景点里,必有一块青云石相类似。
甭管真假,反正一定要和历史名人扯上关系,然后导游舌灿莲花,尽情忽悠,胡编故事。
不一会儿,维族老人领着古丽大婶出来了,同时出来的还有他们的儿媳妇和孙子孙女儿。
“小牧,你总算是又来看大婶了,大婶都想你哩。”
古丽大婶那胖乎乎的身影特别和蔼可亲,一来就冲着陈牧打招呼,那模样就跟看到自家的孩子一样。
陈牧也很喜欢这位一直特别照顾自己的异族妈妈,用维族的礼数双手平交叉在胸前,点头鞠躬后,又说了一句“萨拉木”,然后才走上前去,拉着胖大婶的手说:“古丽大婶,感谢你让艾孜买提大叔给我捎的馕和果酱,真是太好吃了,这不,我还把它们分享给了我的朋友,吃完了还不够,所以就只能上门来找你了。”
说话时,他又对旁边维族老人的儿媳打了个招呼,唤了声“嫂子”。
“来了就好,放心,我和热依汗已经准备好哩,今天你喜欢吃多少都行,手抓饭和馕管够。”
古丽大婶紧紧的抓住陈牧的手,很高兴的说着,接着似乎又想起了陈牧那逝去的父母,有点心疼的搂了陈牧一下,低声轻念一句:“可怜的孩子。”
陈牧也搂了搂异族妈妈,然后进入正题介绍道:“古丽大婶,这三位是我的朋友,今天到你们这儿来做客。”
成子钧他们三人下了骆驼后,一直默默的看着陈牧和维族老人一家的交流。
他们虽然知道陈牧对这一片区域很熟悉,可完全没想到他和这里的维族家庭有着这么亲密的关系。
看着维族老人一家对待陈牧的态度,他们的心底突然生出了一个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这里或许再也没有别的夏人,比这小子更熟悉这里的一切了。
雅喀什村是一条小村落,人不多,只有两百来人。
荒漠上恶劣的环境导致了这里的贫穷,村子里一大半的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只剩下一些老幼妇孺留守看家,他们依靠着年轻人们在外赚到的钱往回寄,勉强度日。
所以村子呈现出带着点破败的陈旧,仿佛古遗迹,即将在荒漠的尘土中淹没。
村落的中心是那口大井所在的位置,所有人洗衣做饭喝水都围绕着这里展开,它的地位无比重要。
原本井下的水道已经断断续续,不需要多久就会彻底断开,幸好陈牧用他的黑科技地图接通,才让它能够继续使用,否则过不了多久村子里的人就会因为缺水而无奈迁移,这个小村落也会真的淹没在尘土中。
他们穿过村子,看到了水井,也看到了周围的房屋和布局。
不得不说,雅喀什村的维族人还保留着许多老祖宗的传统和风俗,建筑风格都带着一种独属异域的美,很是让三名游客大饱眼福。
陈牧早已经来过雅喀什村做客,该看的都已经看过,所以也没觉得怎么样,这时候只尽量开动脑筋,把自己对村子所了解的一点点东西发散展开,一一介绍。
“你们看到的这口井,据说是清代时候就打下来的,非常有考古价值,井口的那几块围石,还刻着‘坎儿井’三个字,不过是维文。”
“这里的房子建造的材料,都是本地特有的黄黏土和泥块,要到一里外的戈壁滩挖来,用骆驼或者毛驴运回来,再加工制作。”
“村子里每一家每一户,基本上都会栽种吉祥树,也就是桑树,到了天气好的时候,坐在桑树底下仰望天空,真是说不出的轻松和自在。”
“维族人有个风俗,凡是男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家里的长辈就会用力推推他,他如果能站得住,那就代表可以结婚了……”
陈导游尽心尽责,一条破败的小村落也让他吹出几分文化底蕴来,这都是他昨天晚上想好的说辞,反正就是硬件不足就往软件上靠,什么历史啊、情怀啊、个人感悟啊之类的东西都可以说,只要说得通就行。
当然,陈导游昨天晚上也想好了,最关键的问题是不能吹得太生硬,要就地取材的吹,否则人家这三位都是喜欢在户外跑的主儿,有钱又有见识,听到太尴尬的胡扯容易心生反感,那样反而不美了。
所幸,陈导游的介绍看起来还是令人受落的,三名游客一路上都听着津津有味,时不时还问些小问题,形成了非常良好的问答互动的教学模式。
不一会儿,一行人已经来到维族老人和古丽大婶的家。
“老伴儿,我们回来哩。”
维族老人跳下毛驴,急匆匆的就往家里走,是想提醒老伴儿客人来了,作为主人要赶紧出来迎接一下。
陈导游明白维族老人的意思,也不着急进门,下了骆驼后又继续对着三名游客卖弄起来:“传说啊,当维族的男子到了适婚的年龄,家里长辈就会骑着马,一家家的到那些有适龄女孩的家里去看。他们看什么呢?看这些人家的大门。你们看看这里,这个叫做门铛,可以是铁做的,也可以是铜做的。那位骑马的长辈手里也拿着自己马鞭,如果家里富裕既用铜马鞭,家里不富裕就用木马鞭。就这样,只有看到了相同等级的门第,他们才会敲门询问亲事,如果等级不对,就不会敲门自讨没趣,这很有点我们夏族人所说的门当户对的意思。”
“嗯,你们看看,我们艾孜买提大叔家的门铛是什么做的?”
陈导游故意买了个关子,很豪迈的举起羊皮水囊给自己灌了一口。
听着陈导游的话儿,三名游客都抬起头,观察着大门上的门铛,李意涵忍不住举起相机,很快的“咔嚓”了两下。
“大叔家的门铛是铁做的。”
陈导游很舒爽的卖完关子,继续说:“其实我刚才说的都是传说,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更不知道每家每户是否还是这样选亲家,但是你们从这个角度看看门铛,再看看院子里的桑树,是不是觉得很好看,看着就很舒心?对吧,这就是了,这么看还是很有美感的,所以就算生活变得再贫困,也必须活得有美感,我相信这就是维族人他们的生活品味。”
陈导游纯粹属于胡吹,“门铛相亲”这事儿就跟其他地方的旅游景点里,必有一块青云石相类似。
甭管真假,反正一定要和历史名人扯上关系,然后导游舌灿莲花,尽情忽悠,胡编故事。
不一会儿,维族老人领着古丽大婶出来了,同时出来的还有他们的儿媳妇和孙子孙女儿。
“小牧,你总算是又来看大婶了,大婶都想你哩。”
古丽大婶那胖乎乎的身影特别和蔼可亲,一来就冲着陈牧打招呼,那模样就跟看到自家的孩子一样。
陈牧也很喜欢这位一直特别照顾自己的异族妈妈,用维族的礼数双手平交叉在胸前,点头鞠躬后,又说了一句“萨拉木”,然后才走上前去,拉着胖大婶的手说:“古丽大婶,感谢你让艾孜买提大叔给我捎的馕和果酱,真是太好吃了,这不,我还把它们分享给了我的朋友,吃完了还不够,所以就只能上门来找你了。”
说话时,他又对旁边维族老人的儿媳打了个招呼,唤了声“嫂子”。
“来了就好,放心,我和热依汗已经准备好哩,今天你喜欢吃多少都行,手抓饭和馕管够。”
古丽大婶紧紧的抓住陈牧的手,很高兴的说着,接着似乎又想起了陈牧那逝去的父母,有点心疼的搂了陈牧一下,低声轻念一句:“可怜的孩子。”
陈牧也搂了搂异族妈妈,然后进入正题介绍道:“古丽大婶,这三位是我的朋友,今天到你们这儿来做客。”
成子钧他们三人下了骆驼后,一直默默的看着陈牧和维族老人一家的交流。
他们虽然知道陈牧对这一片区域很熟悉,可完全没想到他和这里的维族家庭有着这么亲密的关系。
看着维族老人一家对待陈牧的态度,他们的心底突然生出了一个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这里或许再也没有别的夏人,比这小子更熟悉这里的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