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拉拢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杨元帅,从潼关方向运来的威武大将军炮五十门,炸药包一千个,已经在今日晨间运抵硖石堡,”高适向杨晞报告了军中的最新情况。
“好!”杨晞一声叫好后,马上再命令,“再令潼关的李承光,想办法制造更多的威武大将军炮出来,一挨制造完成,马上往洛阳方向运送!”
“是,杨元帅!”高适得令后,也马上就去传令了。
今天一早,从潼关方向运来了一批武器,包括五十门“威武大将军炮”,还有数千枚简单的手雷,及近一千个炸药包。因为在攻打硖石堡时候,并没大规模作用火器,“威武大将军炮”更没发挥作用,这些火器都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下来。如今军中已经有五百门“威武大将军炮了”,供其发射的炸药包也有三千余个。这种简单的“火炮”制作工艺其实挺简单,用铁皮打造成圆桶样子就可以。只不过差不多都是一次性用品,在第一使用时候基本就报废了,极少能使用第二次,更不要说是第三次。
在没办法制作出成熟火炮之前,只能用这样的“土办法”。不过杨晞也知道,这样“土办法”制作出来的“火器”,威力还是挺大的,这在上次攻打陕郡时候有了充分的表现。接下来攻打洛阳的时候,杨晞期望“威武大将军炮”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到军中的时间不长,作战经验并不丰富,陕郡只是巧取而得,硖石堡也是靠突袭得手,可以说并没真正打硬仗的经验,更没有攻打城的经验。洛阳是叛军最后固守的地方,要想将其攻取,难度肯定是非常大。威武大将军炮的威力叛军也是知道的,不可能再有很大的威慑效果,再也不要期望如陕郡一样,叛军听到大炮的巨大响声,被吓坏后四下乱跑,我军可以趁乱登城的情况出现了。
只能依靠数量众多的火炮那轰击时候产生的杀伤力了。
不过杨晞还是充满了希望,毕竟粗制的“威武大将军炮”及手雷的杀伤效果还是不错的,无论叛军有没有做准备,集中攻击都可以对其造成巨大的打击,要是集中一个方向轰击,那效果肯定惊人。
何况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这些将领作战经验丰富,过几日,这些对如何指挥攻城非常有心得的将领齐聚一起,有他们在,也不要太担心攻城失利。叛军现在剩下的人马最多只有三十万不到,而各路唐军汇集后,数量上肯定超过叛军,携着连续大胜的兵威,攻占洛阳,肯定不是做不到的事。
很快高适就传完命令回来,不过他并没有马上离去,他还有事要与杨晞商量。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事,而是先和杨晞说一些客套话:“杨元帅,范阳已经被我军攻占,叛军的气势已尽,末将觉得,叛乱定可很快平息。在这次平定叛乱的战争中,杨元帅立下的战功可是最大,相信战后肯定会再得皇帝陛下的重赏。”
杨晞知道今天高适肯定有什么要紧的事与他说,这番奉承话只是想挑起话头,也没在意,坦然接受,呵呵两声后,道:“高将军,你可太高看我杨晞了,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在恰当时候做了一些其他人不敢做的事而已。要不是折腾出这些新奇的东西,还有采取了几次奇巧偷袭的战术,怎么可能取得胜利,重创叛军?只能说,我杨晞运气很好,好的让人不敢相信,呵呵,也只能说,叛军气数已近,安禄山运气太差了!”
安禄山运气是差,起兵叛乱时候,不幸遇到了他这个穿越人来到大唐,并且成为杨国忠的儿子,迫在眉睫的命运纠葛让他不顾一切地参与进来,并成功地扭转了局势。从潼关守住的那一天起,杨晞就确定,历史已经与原来完全不同。穿越人的运气就是与一般人不一样,带着金手指而来的。
高适挺奇怪杨晞会这样说,不过他也只是继续奉承了一句,没说其他:“杨元帅,这不能完全归于运气,是你能力太出众之故。要是你没有能力,即使运气再好,也不可能做到这些的。相信战后,陛下一定会给予你重用的,末将觉得,你的成就肯定会超过杨相公的。”
在高适的认定中,杨晞的能力远超其父杨国忠,凭借杨国忠的影响,李隆基的宠幸,杨晞的未来肯定一片光明。杨国忠能力平庸的情况下,才能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杨晞也肯定可以做到的,只要不倒在朝堂争斗上就行了。
“高将军,你过奖了,我自己的能力我自己知道,没几斤几两的,”杨晞说着,话锋一转,问询高适道:“高将军,其实有一件事我一直想问你,今日有闲,也想和你好生说说。”
听杨晞如此问,高适也将自己想问询的话暂时收住,“杨元帅有什么事要吩咐的,请尽管说吧!”
“高将军,本帅想问你,待叛乱平息了,你是想外放为官,还是到京师任职?”
“啊?!”杨晞突然间说出这话,让高适吃了一惊,这也是他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想与杨晞说说,想请杨晞帮忙的事,今天他想说的事,也就是这个。却是没想到,今日杨晞先于他而说出来了,好像知道他想什么一样。因为一下子没弄明白杨晞真正的意思,他不知道该如此回答。
杨晞也没再继续问询,只是看着高适,想等高适好好想想后,再告诉他答案。
高适想了一下,没敢直接说自己的意思,而是小心翼翼地问询杨晞道:“杨元帅,你觉得末将是外放为官好,还是回京任职好?”
“依我的意思,你应该到京师任职,”杨晞也没客套,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意思,“你的能力很不错,相信陛下也是知道你这个能人了。本帅对你也是挺信任,本帅希望以后在朝中也有你这样可以交心的朋友,所以希望你能入朝为官。本帅会在陛下面前举荐你的,也会让家父在陛下面前举荐你。”
听杨晞这样说,高适大喜,赶紧致谢:“那末将多谢杨元帅和杨相公的提携了,末将其实这些天也在想这事,今日也是想与杨元帅说说这事,想恳请杨元帅帮忙谋一京官职,只是一直在犹豫,不好意思开口。杨元帅对末将帮助已经够多,实在不敢再劳杨元帅操心。”
他今天想说的,原本就是希望能得到杨晞帮忙,让他有机会到长安任职,任京官,只是不好意思开口,却没想到杨晞主动提起了,而且直接说明了会为他在皇帝面前举荐、请求。
能得杨国忠和杨晞举荐,还愁不能留在京师吗?多年外放为官,一直没机会回长安的高适,可是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意,那就是留在京中为官。留在长安任职,至少不要那么辛苦,而且更有升迁的机会,他年岁已经不小了,喜欢安定一点,更希望能有更高的成就。
要是他现在不是五十几岁,而是三十几岁的话,他倒希望外放为官,甚至继续领军打仗。
见高适接受了他的好意,杨晞也放了心,笑着道:“高将军,你的能力非常出色,相信陛下也会赏识你的,待叛乱平息了,我会亲自带你去见皇帝陛下,为你请功,当面向陛下举荐你。”
“末将不知道如何才能报答杨元帅这番恩德了!”高适很是感动。
杨晞却没太多理会高适的感动,他也只是为自己的以后考虑而已,看了高适两眼后,也继续说道:“高将军,你也可以向陛下,向本帅举荐一些你认识,有才学、但没得朝廷重用之人。叛乱平息后,朝廷肯定需要非常多有才之士,出来治理各地,安抚百姓,本帅可以替他们找个发挥所长的机会。”
听杨晞如此说,高适已经有点明白过来,杨晞这是在为他自己作打算,想招揽一部分忠心之士,以谋求更多。当然这是正常之事,哪个想成大事,想有作为者,手下不是有一般亲信人物?没有一帮忠心于自己的人,那是成不了事的。
想到这,高适也没犹豫,马上答应:“杨元帅,以前时候,末将是有一些交情甚好的朋友,现在他们大多都是比较落魄,要是有机会,我一定介绍他们给元帅认识。”
“你与本帅说说,你都有哪些人认识!”杨晞有了兴趣,他对这个时代有哪些历史名人并不太清楚,很想知道高适结交的都是些什么人。
“李白李太白,是末将的挚交,只不过他一直不得志,至今还是无所成;杜甫杜子美也是末将的挚友,只是现在也不得志;还有岑参岑子舆……”高适一口气说了三个人的名后,也马上解释:“这三人与末将关系甚好,当年曾同游梁园,谈诗论赋,甚是惊叹这几人的才学……”
说到这里,高适停下了话,因为他看到了杨晞脸上的惊愕。
杨晞当然惊愕,因为高适刚才所说的这三个人,在后世时候都是如雷贯耳的,李白、杜甫、岑参,小学、中学时候不知学了他们多少诗歌,没想到这几人现在都还在世,而且与高适还是挚交好友。
想着以后与这些“历史名人”肯定有交集,杨晞有点小小的激动,诗仙、诗圣,后世时候民间的知名度太大了,比李隆基这样的皇帝名声要大很多呢……RS
“杨元帅,从潼关方向运来的威武大将军炮五十门,炸药包一千个,已经在今日晨间运抵硖石堡,”高适向杨晞报告了军中的最新情况。
“好!”杨晞一声叫好后,马上再命令,“再令潼关的李承光,想办法制造更多的威武大将军炮出来,一挨制造完成,马上往洛阳方向运送!”
“是,杨元帅!”高适得令后,也马上就去传令了。
今天一早,从潼关方向运来了一批武器,包括五十门“威武大将军炮”,还有数千枚简单的手雷,及近一千个炸药包。因为在攻打硖石堡时候,并没大规模作用火器,“威武大将军炮”更没发挥作用,这些火器都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下来。如今军中已经有五百门“威武大将军炮了”,供其发射的炸药包也有三千余个。这种简单的“火炮”制作工艺其实挺简单,用铁皮打造成圆桶样子就可以。只不过差不多都是一次性用品,在第一使用时候基本就报废了,极少能使用第二次,更不要说是第三次。
在没办法制作出成熟火炮之前,只能用这样的“土办法”。不过杨晞也知道,这样“土办法”制作出来的“火器”,威力还是挺大的,这在上次攻打陕郡时候有了充分的表现。接下来攻打洛阳的时候,杨晞期望“威武大将军炮”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到军中的时间不长,作战经验并不丰富,陕郡只是巧取而得,硖石堡也是靠突袭得手,可以说并没真正打硬仗的经验,更没有攻打城的经验。洛阳是叛军最后固守的地方,要想将其攻取,难度肯定是非常大。威武大将军炮的威力叛军也是知道的,不可能再有很大的威慑效果,再也不要期望如陕郡一样,叛军听到大炮的巨大响声,被吓坏后四下乱跑,我军可以趁乱登城的情况出现了。
只能依靠数量众多的火炮那轰击时候产生的杀伤力了。
不过杨晞还是充满了希望,毕竟粗制的“威武大将军炮”及手雷的杀伤效果还是不错的,无论叛军有没有做准备,集中攻击都可以对其造成巨大的打击,要是集中一个方向轰击,那效果肯定惊人。
何况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这些将领作战经验丰富,过几日,这些对如何指挥攻城非常有心得的将领齐聚一起,有他们在,也不要太担心攻城失利。叛军现在剩下的人马最多只有三十万不到,而各路唐军汇集后,数量上肯定超过叛军,携着连续大胜的兵威,攻占洛阳,肯定不是做不到的事。
很快高适就传完命令回来,不过他并没有马上离去,他还有事要与杨晞商量。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事,而是先和杨晞说一些客套话:“杨元帅,范阳已经被我军攻占,叛军的气势已尽,末将觉得,叛乱定可很快平息。在这次平定叛乱的战争中,杨元帅立下的战功可是最大,相信战后肯定会再得皇帝陛下的重赏。”
杨晞知道今天高适肯定有什么要紧的事与他说,这番奉承话只是想挑起话头,也没在意,坦然接受,呵呵两声后,道:“高将军,你可太高看我杨晞了,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在恰当时候做了一些其他人不敢做的事而已。要不是折腾出这些新奇的东西,还有采取了几次奇巧偷袭的战术,怎么可能取得胜利,重创叛军?只能说,我杨晞运气很好,好的让人不敢相信,呵呵,也只能说,叛军气数已近,安禄山运气太差了!”
安禄山运气是差,起兵叛乱时候,不幸遇到了他这个穿越人来到大唐,并且成为杨国忠的儿子,迫在眉睫的命运纠葛让他不顾一切地参与进来,并成功地扭转了局势。从潼关守住的那一天起,杨晞就确定,历史已经与原来完全不同。穿越人的运气就是与一般人不一样,带着金手指而来的。
高适挺奇怪杨晞会这样说,不过他也只是继续奉承了一句,没说其他:“杨元帅,这不能完全归于运气,是你能力太出众之故。要是你没有能力,即使运气再好,也不可能做到这些的。相信战后,陛下一定会给予你重用的,末将觉得,你的成就肯定会超过杨相公的。”
在高适的认定中,杨晞的能力远超其父杨国忠,凭借杨国忠的影响,李隆基的宠幸,杨晞的未来肯定一片光明。杨国忠能力平庸的情况下,才能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杨晞也肯定可以做到的,只要不倒在朝堂争斗上就行了。
“高将军,你过奖了,我自己的能力我自己知道,没几斤几两的,”杨晞说着,话锋一转,问询高适道:“高将军,其实有一件事我一直想问你,今日有闲,也想和你好生说说。”
听杨晞如此问,高适也将自己想问询的话暂时收住,“杨元帅有什么事要吩咐的,请尽管说吧!”
“高将军,本帅想问你,待叛乱平息了,你是想外放为官,还是到京师任职?”
“啊?!”杨晞突然间说出这话,让高适吃了一惊,这也是他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想与杨晞说说,想请杨晞帮忙的事,今天他想说的事,也就是这个。却是没想到,今日杨晞先于他而说出来了,好像知道他想什么一样。因为一下子没弄明白杨晞真正的意思,他不知道该如此回答。
杨晞也没再继续问询,只是看着高适,想等高适好好想想后,再告诉他答案。
高适想了一下,没敢直接说自己的意思,而是小心翼翼地问询杨晞道:“杨元帅,你觉得末将是外放为官好,还是回京任职好?”
“依我的意思,你应该到京师任职,”杨晞也没客套,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意思,“你的能力很不错,相信陛下也是知道你这个能人了。本帅对你也是挺信任,本帅希望以后在朝中也有你这样可以交心的朋友,所以希望你能入朝为官。本帅会在陛下面前举荐你的,也会让家父在陛下面前举荐你。”
听杨晞这样说,高适大喜,赶紧致谢:“那末将多谢杨元帅和杨相公的提携了,末将其实这些天也在想这事,今日也是想与杨元帅说说这事,想恳请杨元帅帮忙谋一京官职,只是一直在犹豫,不好意思开口。杨元帅对末将帮助已经够多,实在不敢再劳杨元帅操心。”
他今天想说的,原本就是希望能得到杨晞帮忙,让他有机会到长安任职,任京官,只是不好意思开口,却没想到杨晞主动提起了,而且直接说明了会为他在皇帝面前举荐、请求。
能得杨国忠和杨晞举荐,还愁不能留在京师吗?多年外放为官,一直没机会回长安的高适,可是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意,那就是留在京中为官。留在长安任职,至少不要那么辛苦,而且更有升迁的机会,他年岁已经不小了,喜欢安定一点,更希望能有更高的成就。
要是他现在不是五十几岁,而是三十几岁的话,他倒希望外放为官,甚至继续领军打仗。
见高适接受了他的好意,杨晞也放了心,笑着道:“高将军,你的能力非常出色,相信陛下也会赏识你的,待叛乱平息了,我会亲自带你去见皇帝陛下,为你请功,当面向陛下举荐你。”
“末将不知道如何才能报答杨元帅这番恩德了!”高适很是感动。
杨晞却没太多理会高适的感动,他也只是为自己的以后考虑而已,看了高适两眼后,也继续说道:“高将军,你也可以向陛下,向本帅举荐一些你认识,有才学、但没得朝廷重用之人。叛乱平息后,朝廷肯定需要非常多有才之士,出来治理各地,安抚百姓,本帅可以替他们找个发挥所长的机会。”
听杨晞如此说,高适已经有点明白过来,杨晞这是在为他自己作打算,想招揽一部分忠心之士,以谋求更多。当然这是正常之事,哪个想成大事,想有作为者,手下不是有一般亲信人物?没有一帮忠心于自己的人,那是成不了事的。
想到这,高适也没犹豫,马上答应:“杨元帅,以前时候,末将是有一些交情甚好的朋友,现在他们大多都是比较落魄,要是有机会,我一定介绍他们给元帅认识。”
“你与本帅说说,你都有哪些人认识!”杨晞有了兴趣,他对这个时代有哪些历史名人并不太清楚,很想知道高适结交的都是些什么人。
“李白李太白,是末将的挚交,只不过他一直不得志,至今还是无所成;杜甫杜子美也是末将的挚友,只是现在也不得志;还有岑参岑子舆……”高适一口气说了三个人的名后,也马上解释:“这三人与末将关系甚好,当年曾同游梁园,谈诗论赋,甚是惊叹这几人的才学……”
说到这里,高适停下了话,因为他看到了杨晞脸上的惊愕。
杨晞当然惊愕,因为高适刚才所说的这三个人,在后世时候都是如雷贯耳的,李白、杜甫、岑参,小学、中学时候不知学了他们多少诗歌,没想到这几人现在都还在世,而且与高适还是挚交好友。
想着以后与这些“历史名人”肯定有交集,杨晞有点小小的激动,诗仙、诗圣,后世时候民间的知名度太大了,比李隆基这样的皇帝名声要大很多呢……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