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相互抹黑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 第二百五十九章 相互抹黑
朱厚照这辈子也没有做过太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的事情,除了杀的人有点多外也没有什么太过值得指责的地方。所以张升发动国子监的监生来抨击朱厚照的时候也是找不着太好的理由。毕竟朱厚照没有干过向桀纣那样人神共愤的事情不是。
最后没办法张升只能指使一部分国子监的监生先是发表文章批评朱厚照要册立皇贵妃的事情,在文中都不忘将二十多年前万贵妃的事情拿出来比较和警告一番,这个时候的大明稍微上了三十来岁的人都对二十多年前的事情记忆犹新,当年的那种生活估计没人愿意再过了,特别是当年京城之中的人遭受的迫害最多,所以这些个文章一出来的时候还是在京城里面引起了一股不小的骚动的。
不过在朱厚照的安排之下很快便有人出来反驳这些发表不正当言论的人了,国子监里面的人数有多少,少了数千多的时候上万人,而现在的时候绝对是明朝国子监里面的人数最多的时候,孝宗十分重视都读书人,所以这二十多年来国子监里面的人数也是在不断的上升,就朱厚照看到的今年的统计人数就有两万三千人,房屋更是修建至五千多间。
里面这麽多人,张升一个礼部尚书或许能够鼓动一小部分的人跟着自己抨击朱厚照,但是大部分的国子监生还是心向朝廷和朱厚照的。所以在朱厚照安排的少数几个国子监生的带动之下一时间大量的国子监生冒了出来开始批评先前那一部分批评朱厚照的人、为朱厚照辩解声称朱厚照与宪宗皇帝的不同、冬雪与万贵妃的不同,并且还不断的提醒天下百姓千万不要上了奸人的当了。
而这些支持朱厚照的国子监生里面最出名的就要数名满京城的大才子杨慎了,杨慎就是朱厚照的大舅子,杨紫嫣的哥哥,朱厚照的老师杨延和的大公子。
杨慎可是一位真正的了不得的人物,后世公认的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明朝三大才子,是明朝解缙、杨慎及徐渭三人通称。徐渭、解缙、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有三人最强,而后世学者大都认为,其中以杨慎学问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
明朝三大才子评选标准是博览群书、博学多才。 《永乐大典》总编纂管解缙被公推为博学第一。 超级才子杨慎被贬云南地区,整天看书,被评为博览第一,人称“无书不读”。 徐渭(就是青藤先生徐文长)则是最多才的一位——诗、书、字、画、兵法样样精通。
杨慎自幼聪颖,十一岁即能作诗。十二岁,写成《古战场文
众人皆惊。 而这一世由于朱厚照的原因杨慎受到了比着历史上更好的教育在才学上已经远远超过同一时期的水平,在几年前杨慎一首写《黄叶诗》传送大江南北,一时之间京城无不赞其才华,而当时内阁的三位阁老和张升几人还抢着要收杨慎为学生,不过最后抢来抢去还是被李东阳得逞了,这也是杨延和最后给杨慎安排的。
自己身边有杨慎这么厉害的文人为什么不用呢,所以在张升一伙开始发力之后杨慎在朱厚照的授意之下第一个写文章批评张升极其同伙,这才带动了之后大量的国子监生跟进的情况。
那边张升和自己的几个同党愁眉苦脸的商量着如何面对现在的局面,张升现在才感觉到自己有点托大了,之前太过看重自己的力量了,这边自己才刚刚发动一部分的国子监生,那一边就突然冒出来了数倍于自己这边的人开始对自己进行反驳,最后更是将自己也骂了进去。当然张升身边的几个亲信如许进、焦芳和李进等人也是没能够幸免。
“尚书大人,我们现在怎么办?外面已经快失控了,刚才来的时候下官特意去酒楼等地查看了一下外面全是在疯传杨慎的文章。”许进现在已经有点沉不住气了,“大人要是再不想办法制止估计用不了几天我们几个就不用出门了。”
“制止,怎么制止?”张升也没办法制止,“我又不是锦衣卫也不是东厂,更不是顺天府尹,拿什么去制止。”张升现在体会到了为什么先皇们都喜欢养着锦衣卫和东厂了,就是为这种情况准备的啊,要是没有锦衣卫和东厂了,书生们闹起来了皇上也不好办。不过很可惜张升想明白了也没用,“现在看来只能靠刘大夏了。”在心里张升想着。
“待会老夫去刘尚书那里去,相比刘尚书会有办法的。”想了想张升说的。
果然,一听刘大夏,一旁的同伙眼睛一亮,刘大夏是兵部尚书,最起码可以调动一些五城兵马指挥司的人,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到时候保证那些不合作的书生们老老实实的闭嘴。
不过张升可不是什么宽宏大量的人,现在被朱厚照这么一弄倒是把自己这一方弄得灰头苦脸的,张升怎会善罢甘休,“你们看皇上到现在还做过什么错事。”单单一个册立皇贵妃的事情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就不足以让朱厚照的名声有太大的损伤,所以张升想着从其他方面给朱厚照找点难堪。
“这个?”许进和焦芳等人也想不出来朱厚照做过什么太过值得指责的事情,对内朱厚照从监国以来一直以来都是和先皇一样实行仁政,而对外打了几场仗也都是大胜仗,实在是没什么值得指责的。
不过想到了战争,张升右边的一个人站起来说道:“尚书大人,皇上近年以来杀敌如何?”
“不下数十万了。”张升想都不想变说道。
听了那人的话张升一下子便想到了突破点了,就从杀敌这一点说,“皇上两年前在**和青海,去年在榆林、今年在蒙古、大同杀敌不下数十万有伤人和啊。”
“尚书大人,这个好像是在战场上死伤的吧,实属正常和人和扯不上什么关系吧。”听到张升竟然想从杀敌这上面入手,顿时便有几位同伙不同意了,虽然朱厚照在这几年的战争之中杀敌数量挺多的,有个好几十万了,但是这都是在战场之上正常杀敌啊,难道比人都打上家门口了还不能动手吗。所以便有人对张升这种企图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感到不满了,看来在张升的同伙里面还是不乏正义之士的。
“好了,都什么时候了岂容妇人之仁。”张升不待他们说完便制止了,“此时就这么定了。”说完张升便开始分配起了任务来了,而之后便去了刘大夏那里企图借助刘大夏之手来压制那些和自己作对的国子监生。不过在走之前张升没有注意到在自己身边一直有一个人眼里闪光翼翼的看着刚才那几位企图制止张升的人。
当天,在被压制了几天之后投靠了张升的那一批国子监生再次按照张升的要求写了大量的文章来抨击朱厚照,而抨击的重点就是指责朱厚照残暴不仁。
在这些文章之中清楚的注明了朱厚照在两藏那里杀的人的数量,在榆林和蒙古杀的人的数量,最后不但朱厚照下令在大同残杀了数万人的事情被捅了出来,就是袁启文和李端澄他们在西疆那里杀的人和大肆贩卖奴隶的行为也都被算到了朱厚照的身上。这一回张升可是发尽全力一天之内便有两百多篇文章问世。
乾清宫里,朱厚照召见了前来觐见的杨慎。这两年杨慎被自己老爹禁足了,为了科考杨延和下令杨慎每天除了去李东阳那里进学之外其余的时间都必须在家里呆着学习不得出去。两年下来杨慎都快逼疯了,这一回好不容易趁着给朱厚照写文章的机会一连在外面疯玩了好几天不回家。
今天杨慎在酒楼里面和几位朋友一起高谈阔论的时候听到了外面大批的人在讨论今天张升一帮人再次写出来的抹黑朱厚照的文章,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了将来更好的打击对手杨慎也专门去抄录了几篇,这不抄完了就赶紧拿到宫里来让朱厚照看看。
接过杨慎递上来摘抄的几篇文章,朱厚照认真的看了一下,“哈哈,幼稚。”看完那些人写的文章,朱厚照并没与向杨慎想象之中的大怒,要是搁在一般的君主身上看到有敢抨击、抹黑自己的文章估计早就大开杀戒了,但是碰到了朱厚照吗这些方法就不管用了。经历过网络大爆炸时代的朱厚照岂会因为几篇文章自乱阵脚,“都说文人误国,看来也不是危言耸听吗。”这些人的嘴脸和朱厚照前世常见的某些砖家叫兽们的嘴脸一模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颠倒黑白的事情没少干。两国都交战了,你还不让杀对方,难道等着对方来杀你啊,估计他们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了,虚伪至极。
“怎么样,有没有把握写出一篇更好的文章来?”朱厚照问道。
现在的杨慎执政或许还不行,但是写文章却绝对难不住他,“这有什么,皇上看我怎么讲他们反驳的一文不值。”
“好。”朱厚照大赞道,“来人,拿笔墨纸砚来。”
不一会,侍奉宦官便拿来了笔墨纸砚来,然后杨慎便在一旁的桌子上写了起来。 写文章自然不是说话那么随口就来,这种要和天下人见面的文章每一句都得反复的斟酌以防止被人挑出错误来。所以半个时辰的时间杨慎也才写了一千不到的字了,朱厚照看杨慎认真的样子让人全都退到一边以防止打扰了杨慎了。
当然正在认真写文章的杨慎没有注意到朱厚照一直在注视着他呢,看着杨慎,朱厚照再一次想到了一个词,命运不公。
杨慎在历史上自己绝对是际遇非凡,自己的师父是历史上正德初年的内阁首辅,自己的父亲杨延和是接替李东阳的内阁首辅,而杨慎自己也是正德六年的状元,再加上杨慎自己性格耿直、善于针砭时弊且为政深的其父和其师精髓,可以说有了这么好的条件杨慎要是不在官场之中有所作为就太对不起上天给他的才华和机遇了。但是有时候命运这东西就是看不透,正在杨慎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自己却因为父亲而受到牵连,之后再也没有得到重用。
嘉靖三年(1524),“大礼议”之争爆发,杨慎与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於左顺门,撼门大哭,自言“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世宗下令将众人下诏狱廷杖,当场杖死者十六人。十日后,杨慎及给事中刘济、安磐等七人又聚众当廷痛哭,再次遭到廷杖。之后被其父杨延和牵连杨慎、王元正、刘济都被谪戍。而杨慎更是被贬到了云南的永昌卫之中。
杨慎动身前往戍地云南永昌卫只是也不太平。从前其父廷和当国之时,曾经裁撤锦衣卫冗员,有怀恨在心者趁机埋伏在途中,伺机加害杨慎。杨慎有所准备,处处小心。驰骋万里,到达云南之后,几乎一病不起。
两年后,杨廷和生病,杨慎得以短暂回家探视,其父病愈后又返回永昌。不久,率家奴协助平定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嘉靖八年(1529),杨廷和病逝,杨慎获准归葬其父。此后,或暂回四川,或在云南省城,或停留于永昌,在各地均得到地方官员善待。
世宗因大礼议之故,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其愤恨,常问及杨慎近况,大臣则回答杨慎“老病”,世宗才稍觉宽慰。杨慎听闻此事,更加放浪形骸。常纵酒自娱,游历名胜。《乐府纪闻》称他“暇时红粉傅面,作双丫髻插花,令诸妓扶觞游行,了不为愧。”
终世宗一世,六次大赦,杨慎终不得还,按明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但无人敢受理。杨慎年近七旬时,曾返回泸州短住,不久又被巡抚派人押解回永昌。由此可见嘉靖一朝嘉靖皇帝对杨慎的打压有多严重了,六次大赦都不赦免他,都七十多岁了还不让人家回家。
杨慎有多少才华和他接触了好几年的朱厚照自然是一清二楚,先不说历史上杨慎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就是朱厚照所知的杨慎不但文学才华出众,在政事方面也是十分的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说句不好听的话李东阳和杨延和都是老狐狸级别的,两人一个比一个圆滑,历史上刘健、谢迁和马文升等人全都被刘瑾弄下去了独独李东阳和杨延和没事便看得出来。特别是李东阳,此人最擅长谋略了刘瑾便是栽倒了李东阳的手上,这几年跟在李东阳身边杨慎没少从他那里学到李东阳的从政经验和处事谋略,而再加上杨慎有其父杨延和没有的那种耿直的性格,可以不夸张的说只要有来自上面的支持,杨慎绝对能够成为名流千古的能臣。
在明朝三大才子里面朱厚照向来最可惜的便是杨慎了,三人之中出身、才华、能力杨慎都是最好的,但是偏偏就是因为嘉靖皇帝的不断打压而不得其用。
“这一辈子朕一定让你尽施才华。”看着杨慎朱厚照心里想着。
一直过了将近两个多时辰,杨慎一篇洋洋洒洒三千多字的文章写了出来了,朱厚照接过一看,
先不说文章如何,单是这一手好字就让人心里加分不少。之后朱厚照将文章放到桌子上认真研读,开篇名义,直接反驳张升他们的观点,后面更是条理清晰的举例反驳,最后在反过来讲张升一帮人给数落了一顿。
“好、好、好。”朱厚照高兴的说道,“快去让天下人看看你杨大才子的才华。”
得了朱厚照的令,杨慎兴奋的出了皇宫将那篇文章直接张贴在了国子监里面。(才子之首杨慎正式的要登上历史舞台了。大家欢呼吧。投票吧)
杨慎走后,朱厚照又将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叫了过来,写文章不能将张升一伙人弄下去,要想除掉张升还得靠国家权力机关了,也就是锦衣卫了。这几天朱厚照一直在命人搜集有管张升一伙人的罪证。只不过在这期间也不能不理会张升一伙让他们随意的抹黑自己不是,所以朱厚照这才发动力量来反驳张升他们的,要不是前几天罪证不足,朱厚照早就将张升给下诏狱了,那里还有闲心在这里和他们相互抹黑啊。
“皇上,牟指挥使在外面等着召见呢。”牟斌一到,小仕子立马前来禀告。
“快宣。”
~.< >-~
~.< >-~ 第二百五十九章 相互抹黑
朱厚照这辈子也没有做过太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的事情,除了杀的人有点多外也没有什么太过值得指责的地方。所以张升发动国子监的监生来抨击朱厚照的时候也是找不着太好的理由。毕竟朱厚照没有干过向桀纣那样人神共愤的事情不是。
最后没办法张升只能指使一部分国子监的监生先是发表文章批评朱厚照要册立皇贵妃的事情,在文中都不忘将二十多年前万贵妃的事情拿出来比较和警告一番,这个时候的大明稍微上了三十来岁的人都对二十多年前的事情记忆犹新,当年的那种生活估计没人愿意再过了,特别是当年京城之中的人遭受的迫害最多,所以这些个文章一出来的时候还是在京城里面引起了一股不小的骚动的。
不过在朱厚照的安排之下很快便有人出来反驳这些发表不正当言论的人了,国子监里面的人数有多少,少了数千多的时候上万人,而现在的时候绝对是明朝国子监里面的人数最多的时候,孝宗十分重视都读书人,所以这二十多年来国子监里面的人数也是在不断的上升,就朱厚照看到的今年的统计人数就有两万三千人,房屋更是修建至五千多间。
里面这麽多人,张升一个礼部尚书或许能够鼓动一小部分的人跟着自己抨击朱厚照,但是大部分的国子监生还是心向朝廷和朱厚照的。所以在朱厚照安排的少数几个国子监生的带动之下一时间大量的国子监生冒了出来开始批评先前那一部分批评朱厚照的人、为朱厚照辩解声称朱厚照与宪宗皇帝的不同、冬雪与万贵妃的不同,并且还不断的提醒天下百姓千万不要上了奸人的当了。
而这些支持朱厚照的国子监生里面最出名的就要数名满京城的大才子杨慎了,杨慎就是朱厚照的大舅子,杨紫嫣的哥哥,朱厚照的老师杨延和的大公子。
杨慎可是一位真正的了不得的人物,后世公认的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明朝三大才子,是明朝解缙、杨慎及徐渭三人通称。徐渭、解缙、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有三人最强,而后世学者大都认为,其中以杨慎学问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
明朝三大才子评选标准是博览群书、博学多才。 《永乐大典》总编纂管解缙被公推为博学第一。 超级才子杨慎被贬云南地区,整天看书,被评为博览第一,人称“无书不读”。 徐渭(就是青藤先生徐文长)则是最多才的一位——诗、书、字、画、兵法样样精通。
杨慎自幼聪颖,十一岁即能作诗。十二岁,写成《古战场文
众人皆惊。 而这一世由于朱厚照的原因杨慎受到了比着历史上更好的教育在才学上已经远远超过同一时期的水平,在几年前杨慎一首写《黄叶诗》传送大江南北,一时之间京城无不赞其才华,而当时内阁的三位阁老和张升几人还抢着要收杨慎为学生,不过最后抢来抢去还是被李东阳得逞了,这也是杨延和最后给杨慎安排的。
自己身边有杨慎这么厉害的文人为什么不用呢,所以在张升一伙开始发力之后杨慎在朱厚照的授意之下第一个写文章批评张升极其同伙,这才带动了之后大量的国子监生跟进的情况。
那边张升和自己的几个同党愁眉苦脸的商量着如何面对现在的局面,张升现在才感觉到自己有点托大了,之前太过看重自己的力量了,这边自己才刚刚发动一部分的国子监生,那一边就突然冒出来了数倍于自己这边的人开始对自己进行反驳,最后更是将自己也骂了进去。当然张升身边的几个亲信如许进、焦芳和李进等人也是没能够幸免。
“尚书大人,我们现在怎么办?外面已经快失控了,刚才来的时候下官特意去酒楼等地查看了一下外面全是在疯传杨慎的文章。”许进现在已经有点沉不住气了,“大人要是再不想办法制止估计用不了几天我们几个就不用出门了。”
“制止,怎么制止?”张升也没办法制止,“我又不是锦衣卫也不是东厂,更不是顺天府尹,拿什么去制止。”张升现在体会到了为什么先皇们都喜欢养着锦衣卫和东厂了,就是为这种情况准备的啊,要是没有锦衣卫和东厂了,书生们闹起来了皇上也不好办。不过很可惜张升想明白了也没用,“现在看来只能靠刘大夏了。”在心里张升想着。
“待会老夫去刘尚书那里去,相比刘尚书会有办法的。”想了想张升说的。
果然,一听刘大夏,一旁的同伙眼睛一亮,刘大夏是兵部尚书,最起码可以调动一些五城兵马指挥司的人,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到时候保证那些不合作的书生们老老实实的闭嘴。
不过张升可不是什么宽宏大量的人,现在被朱厚照这么一弄倒是把自己这一方弄得灰头苦脸的,张升怎会善罢甘休,“你们看皇上到现在还做过什么错事。”单单一个册立皇贵妃的事情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就不足以让朱厚照的名声有太大的损伤,所以张升想着从其他方面给朱厚照找点难堪。
“这个?”许进和焦芳等人也想不出来朱厚照做过什么太过值得指责的事情,对内朱厚照从监国以来一直以来都是和先皇一样实行仁政,而对外打了几场仗也都是大胜仗,实在是没什么值得指责的。
不过想到了战争,张升右边的一个人站起来说道:“尚书大人,皇上近年以来杀敌如何?”
“不下数十万了。”张升想都不想变说道。
听了那人的话张升一下子便想到了突破点了,就从杀敌这一点说,“皇上两年前在**和青海,去年在榆林、今年在蒙古、大同杀敌不下数十万有伤人和啊。”
“尚书大人,这个好像是在战场上死伤的吧,实属正常和人和扯不上什么关系吧。”听到张升竟然想从杀敌这上面入手,顿时便有几位同伙不同意了,虽然朱厚照在这几年的战争之中杀敌数量挺多的,有个好几十万了,但是这都是在战场之上正常杀敌啊,难道比人都打上家门口了还不能动手吗。所以便有人对张升这种企图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感到不满了,看来在张升的同伙里面还是不乏正义之士的。
“好了,都什么时候了岂容妇人之仁。”张升不待他们说完便制止了,“此时就这么定了。”说完张升便开始分配起了任务来了,而之后便去了刘大夏那里企图借助刘大夏之手来压制那些和自己作对的国子监生。不过在走之前张升没有注意到在自己身边一直有一个人眼里闪光翼翼的看着刚才那几位企图制止张升的人。
当天,在被压制了几天之后投靠了张升的那一批国子监生再次按照张升的要求写了大量的文章来抨击朱厚照,而抨击的重点就是指责朱厚照残暴不仁。
在这些文章之中清楚的注明了朱厚照在两藏那里杀的人的数量,在榆林和蒙古杀的人的数量,最后不但朱厚照下令在大同残杀了数万人的事情被捅了出来,就是袁启文和李端澄他们在西疆那里杀的人和大肆贩卖奴隶的行为也都被算到了朱厚照的身上。这一回张升可是发尽全力一天之内便有两百多篇文章问世。
乾清宫里,朱厚照召见了前来觐见的杨慎。这两年杨慎被自己老爹禁足了,为了科考杨延和下令杨慎每天除了去李东阳那里进学之外其余的时间都必须在家里呆着学习不得出去。两年下来杨慎都快逼疯了,这一回好不容易趁着给朱厚照写文章的机会一连在外面疯玩了好几天不回家。
今天杨慎在酒楼里面和几位朋友一起高谈阔论的时候听到了外面大批的人在讨论今天张升一帮人再次写出来的抹黑朱厚照的文章,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了将来更好的打击对手杨慎也专门去抄录了几篇,这不抄完了就赶紧拿到宫里来让朱厚照看看。
接过杨慎递上来摘抄的几篇文章,朱厚照认真的看了一下,“哈哈,幼稚。”看完那些人写的文章,朱厚照并没与向杨慎想象之中的大怒,要是搁在一般的君主身上看到有敢抨击、抹黑自己的文章估计早就大开杀戒了,但是碰到了朱厚照吗这些方法就不管用了。经历过网络大爆炸时代的朱厚照岂会因为几篇文章自乱阵脚,“都说文人误国,看来也不是危言耸听吗。”这些人的嘴脸和朱厚照前世常见的某些砖家叫兽们的嘴脸一模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颠倒黑白的事情没少干。两国都交战了,你还不让杀对方,难道等着对方来杀你啊,估计他们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了,虚伪至极。
“怎么样,有没有把握写出一篇更好的文章来?”朱厚照问道。
现在的杨慎执政或许还不行,但是写文章却绝对难不住他,“这有什么,皇上看我怎么讲他们反驳的一文不值。”
“好。”朱厚照大赞道,“来人,拿笔墨纸砚来。”
不一会,侍奉宦官便拿来了笔墨纸砚来,然后杨慎便在一旁的桌子上写了起来。 写文章自然不是说话那么随口就来,这种要和天下人见面的文章每一句都得反复的斟酌以防止被人挑出错误来。所以半个时辰的时间杨慎也才写了一千不到的字了,朱厚照看杨慎认真的样子让人全都退到一边以防止打扰了杨慎了。
当然正在认真写文章的杨慎没有注意到朱厚照一直在注视着他呢,看着杨慎,朱厚照再一次想到了一个词,命运不公。
杨慎在历史上自己绝对是际遇非凡,自己的师父是历史上正德初年的内阁首辅,自己的父亲杨延和是接替李东阳的内阁首辅,而杨慎自己也是正德六年的状元,再加上杨慎自己性格耿直、善于针砭时弊且为政深的其父和其师精髓,可以说有了这么好的条件杨慎要是不在官场之中有所作为就太对不起上天给他的才华和机遇了。但是有时候命运这东西就是看不透,正在杨慎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自己却因为父亲而受到牵连,之后再也没有得到重用。
嘉靖三年(1524),“大礼议”之争爆发,杨慎与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於左顺门,撼门大哭,自言“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世宗下令将众人下诏狱廷杖,当场杖死者十六人。十日后,杨慎及给事中刘济、安磐等七人又聚众当廷痛哭,再次遭到廷杖。之后被其父杨延和牵连杨慎、王元正、刘济都被谪戍。而杨慎更是被贬到了云南的永昌卫之中。
杨慎动身前往戍地云南永昌卫只是也不太平。从前其父廷和当国之时,曾经裁撤锦衣卫冗员,有怀恨在心者趁机埋伏在途中,伺机加害杨慎。杨慎有所准备,处处小心。驰骋万里,到达云南之后,几乎一病不起。
两年后,杨廷和生病,杨慎得以短暂回家探视,其父病愈后又返回永昌。不久,率家奴协助平定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嘉靖八年(1529),杨廷和病逝,杨慎获准归葬其父。此后,或暂回四川,或在云南省城,或停留于永昌,在各地均得到地方官员善待。
世宗因大礼议之故,对杨廷和、杨慎父子极其愤恨,常问及杨慎近况,大臣则回答杨慎“老病”,世宗才稍觉宽慰。杨慎听闻此事,更加放浪形骸。常纵酒自娱,游历名胜。《乐府纪闻》称他“暇时红粉傅面,作双丫髻插花,令诸妓扶觞游行,了不为愧。”
终世宗一世,六次大赦,杨慎终不得还,按明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但无人敢受理。杨慎年近七旬时,曾返回泸州短住,不久又被巡抚派人押解回永昌。由此可见嘉靖一朝嘉靖皇帝对杨慎的打压有多严重了,六次大赦都不赦免他,都七十多岁了还不让人家回家。
杨慎有多少才华和他接触了好几年的朱厚照自然是一清二楚,先不说历史上杨慎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就是朱厚照所知的杨慎不但文学才华出众,在政事方面也是十分的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说句不好听的话李东阳和杨延和都是老狐狸级别的,两人一个比一个圆滑,历史上刘健、谢迁和马文升等人全都被刘瑾弄下去了独独李东阳和杨延和没事便看得出来。特别是李东阳,此人最擅长谋略了刘瑾便是栽倒了李东阳的手上,这几年跟在李东阳身边杨慎没少从他那里学到李东阳的从政经验和处事谋略,而再加上杨慎有其父杨延和没有的那种耿直的性格,可以不夸张的说只要有来自上面的支持,杨慎绝对能够成为名流千古的能臣。
在明朝三大才子里面朱厚照向来最可惜的便是杨慎了,三人之中出身、才华、能力杨慎都是最好的,但是偏偏就是因为嘉靖皇帝的不断打压而不得其用。
“这一辈子朕一定让你尽施才华。”看着杨慎朱厚照心里想着。
一直过了将近两个多时辰,杨慎一篇洋洋洒洒三千多字的文章写了出来了,朱厚照接过一看,
先不说文章如何,单是这一手好字就让人心里加分不少。之后朱厚照将文章放到桌子上认真研读,开篇名义,直接反驳张升他们的观点,后面更是条理清晰的举例反驳,最后在反过来讲张升一帮人给数落了一顿。
“好、好、好。”朱厚照高兴的说道,“快去让天下人看看你杨大才子的才华。”
得了朱厚照的令,杨慎兴奋的出了皇宫将那篇文章直接张贴在了国子监里面。(才子之首杨慎正式的要登上历史舞台了。大家欢呼吧。投票吧)
杨慎走后,朱厚照又将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叫了过来,写文章不能将张升一伙人弄下去,要想除掉张升还得靠国家权力机关了,也就是锦衣卫了。这几天朱厚照一直在命人搜集有管张升一伙人的罪证。只不过在这期间也不能不理会张升一伙让他们随意的抹黑自己不是,所以朱厚照这才发动力量来反驳张升他们的,要不是前几天罪证不足,朱厚照早就将张升给下诏狱了,那里还有闲心在这里和他们相互抹黑啊。
“皇上,牟指挥使在外面等着召见呢。”牟斌一到,小仕子立马前来禀告。
“快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