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难题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白天的防空作战反映了一个非常严重,而且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严重欠缺对空探测手段,即便是最先进的雷达,都无法保证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及时发现来袭敌机。
增加防空战舰,让大型战舰全都配备雷达,不过是权宜之计。
道理也很简单,靠前部署的防空战舰极易遭到攻击,而在丧失战斗力之后,所在方向的防空网必然会出现漏洞。
此外,战舰搭载的雷达,对超低空飞行的敌机几乎等于摆设。
如果在天气晴朗的白天,甚至比不上瞭望员的眼睛。
问题不是在雷达上,而是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其实就是提高雷达的安装高度。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格外重视快速战列舰等大型战舰,因为只有大型战舰才能够配备足够高的桅杆,也才能够把雷达安装在更高的地方,提高对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增强防空作战的效率。
可惜的是,再是庞大的战舰,也不可能无限制增加桅杆高度。
在实战中,哪怕在较为理想的条件下,快速战列舰也只能提供大约10分钟的防空预警时间。
其实,“10分钟”是现今防空战术的先决条件。
帝国海军的所有防空战术都是围绕着“10分钟”展开,在这点时间之内,不但要发现敌机,还要组织战斗机拦截敌机。
简单的说,就是要让防空战斗机前出,集中部署在敌机来袭的方向上,确保在发现敌机之后能够立即前往拦截。
显然,在高强度的海空作战当中,这个战术根本行不通。
一艘大型航母在通常情况下,最多搭载40架左右的战斗机,能够用于舰队防空作战的一般不会超过30架,一次出动的数量肯定在20架左右,因此最多能在3个方向上执行防空拦截任务。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战斗机不够用。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其实就是增加航母的数量,把2艘,甚至3艘航母编组成一支特混舰队。
不过,这并非最有效的办法。
如果双方都在把更多的航母编在一起,那么增加再多的航母,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战斗机不够用的问题。
相反,编在一起的战舰太多,必然会让指挥变成灾难。
按照帝国海军摸索出的经验,在1支特混舰队里面编入3艘航母,就是极限了,再增加就会因为指挥协调苦难,降低舰队的作战效率。如果在战斗当中出了问题,那么后果将难以设想。
提高防空作战效率,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加强探测手段,力争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发现来袭敌机,提供更多的防空预警时间,从而让防空战斗机能靠后布置,在发现了敌机之后再前出拦截。
显然,这就要求把雷达部署到更高的地方。
帝国海军的技术专家早就想到了,如果能让雷达飞上天,用飞机搭载雷达,就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难题。
当然,雷达早就装上了飞机。
陆军航空兵早已装备夜间战斗机,而夜间战斗机的标志就是小型搜索雷达,也才能在夜间发现与跟踪敌机。
海军航空兵也采购了一批夜间战斗机,装备岸基航空兵,用来守卫军港等要地。
可问题是,夜间战斗机配备的是小型雷达,不但探测距离近,可靠性也不够高,持续工作时间非常短。
用于火控,问题还不大,反正开机时间也就几分钟。
要用来进行长时间的探测与搜索,那就肯定不行了。
简单的说,就是能长时间工作的,具有足够的探测距离,而且非常可靠的雷达,还没有小到能由飞机搭载。
至于战术级别的舰载机,那就更不可能了。
不要忘了,所有的夜间战斗机都是双发远程战斗机,重量是一般舰载战斗机的两倍,跟中型轰炸机差不多。
其实,最初的几种夜间战斗机都是用性能优越的双发中型轰炸机改造而来。
这下,问题又回到了雷达上。
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帝国海军增加了在雷达等电子设备上的投资,以委托方式,让国内的几家电子厂商与研究单位开发小型搜索雷达,并且与舰载机制造商合作,探索把雷达装上舰载机的方法。
就白止战所知,基于“霹雳”研制的“雷达机”已经完成了首飞,只是行能非常差。
选择“霹雳”没什么奇怪的,这是吨位与尺寸最大的舰载机,拆除不必要的设备后,有大约1吨的重量来搭载雷达。
关键,“霹雳”的座舱足够的大,在拆掉了后方的自卫机枪之后,甚至能安排第四名机组成员的位置。
这样一来,就能够在飞行员与导航员之外,搭载雷达操作员与通信指挥官。
此外,“霹雳”的机腹有用来挂在鱼雷的弹仓,能用来安置雷达。
可惜的是,雷达的小型化依然不够好,也可以说小型雷达的性能太差,还存在很多暂时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最典型的,就是如何让机载雷达实现360度全空域搜索。
在进行了测试之后,海军没有订购这种雷达机,不过依然向厂商提供资金,让厂商与制造商继续探索。
总而言之,白天的战斗再次证明,获得能有效探测超低空敌机的手段,已经成为舰队防空作战的当务之急。
在技术靠不住的情况下,也就只能使用笨办法。
正是如此,第十一特混舰队有2艘快速战列舰,4艘远洋巡洋舰,4艘重巡洋舰与4艘轻巡洋舰。
足足有14艘防空战舰!
此外,在8艘驱逐舰当中,担任分队领舰的2艘也配备了雷达。
算上2艘大型航母,第十一特混舰队里面,有18艘战舰配备了雷达。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当前最为奢华的阵容。
不说别的,只是采购18部对空搜索雷达,就足够建造几艘巡洋舰了。
第十二特混舰队的情况也差不多,只是没有让驱逐舰分队的领舰配备雷达,阵容依然十分的奢华。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也只有帝国海军,能够为这么多的战舰配备雷达。
当然,这得益于大规模生产。
通过量产,也就是扩大产量,帝国海军已经把雷达的采购价格降低了三分之二,也才能够普遍装备于各种战舰。
此外就是,以捆绑采购,同时订购语音电台等设备,让电子厂商降低生产成本。
其实,帝国海军早已决定要全面普及雷达。
按照新的规划,从明年开始,对空与对海搜索雷达将成为包括大型驱逐舰在内,所有远洋战舰的标准配备。
到时,防空难题或许会有所缓解。
:。:
白天的防空作战反映了一个非常严重,而且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严重欠缺对空探测手段,即便是最先进的雷达,都无法保证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及时发现来袭敌机。
增加防空战舰,让大型战舰全都配备雷达,不过是权宜之计。
道理也很简单,靠前部署的防空战舰极易遭到攻击,而在丧失战斗力之后,所在方向的防空网必然会出现漏洞。
此外,战舰搭载的雷达,对超低空飞行的敌机几乎等于摆设。
如果在天气晴朗的白天,甚至比不上瞭望员的眼睛。
问题不是在雷达上,而是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其实就是提高雷达的安装高度。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格外重视快速战列舰等大型战舰,因为只有大型战舰才能够配备足够高的桅杆,也才能够把雷达安装在更高的地方,提高对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增强防空作战的效率。
可惜的是,再是庞大的战舰,也不可能无限制增加桅杆高度。
在实战中,哪怕在较为理想的条件下,快速战列舰也只能提供大约10分钟的防空预警时间。
其实,“10分钟”是现今防空战术的先决条件。
帝国海军的所有防空战术都是围绕着“10分钟”展开,在这点时间之内,不但要发现敌机,还要组织战斗机拦截敌机。
简单的说,就是要让防空战斗机前出,集中部署在敌机来袭的方向上,确保在发现敌机之后能够立即前往拦截。
显然,在高强度的海空作战当中,这个战术根本行不通。
一艘大型航母在通常情况下,最多搭载40架左右的战斗机,能够用于舰队防空作战的一般不会超过30架,一次出动的数量肯定在20架左右,因此最多能在3个方向上执行防空拦截任务。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战斗机不够用。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其实就是增加航母的数量,把2艘,甚至3艘航母编组成一支特混舰队。
不过,这并非最有效的办法。
如果双方都在把更多的航母编在一起,那么增加再多的航母,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战斗机不够用的问题。
相反,编在一起的战舰太多,必然会让指挥变成灾难。
按照帝国海军摸索出的经验,在1支特混舰队里面编入3艘航母,就是极限了,再增加就会因为指挥协调苦难,降低舰队的作战效率。如果在战斗当中出了问题,那么后果将难以设想。
提高防空作战效率,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加强探测手段,力争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发现来袭敌机,提供更多的防空预警时间,从而让防空战斗机能靠后布置,在发现了敌机之后再前出拦截。
显然,这就要求把雷达部署到更高的地方。
帝国海军的技术专家早就想到了,如果能让雷达飞上天,用飞机搭载雷达,就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难题。
当然,雷达早就装上了飞机。
陆军航空兵早已装备夜间战斗机,而夜间战斗机的标志就是小型搜索雷达,也才能在夜间发现与跟踪敌机。
海军航空兵也采购了一批夜间战斗机,装备岸基航空兵,用来守卫军港等要地。
可问题是,夜间战斗机配备的是小型雷达,不但探测距离近,可靠性也不够高,持续工作时间非常短。
用于火控,问题还不大,反正开机时间也就几分钟。
要用来进行长时间的探测与搜索,那就肯定不行了。
简单的说,就是能长时间工作的,具有足够的探测距离,而且非常可靠的雷达,还没有小到能由飞机搭载。
至于战术级别的舰载机,那就更不可能了。
不要忘了,所有的夜间战斗机都是双发远程战斗机,重量是一般舰载战斗机的两倍,跟中型轰炸机差不多。
其实,最初的几种夜间战斗机都是用性能优越的双发中型轰炸机改造而来。
这下,问题又回到了雷达上。
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帝国海军增加了在雷达等电子设备上的投资,以委托方式,让国内的几家电子厂商与研究单位开发小型搜索雷达,并且与舰载机制造商合作,探索把雷达装上舰载机的方法。
就白止战所知,基于“霹雳”研制的“雷达机”已经完成了首飞,只是行能非常差。
选择“霹雳”没什么奇怪的,这是吨位与尺寸最大的舰载机,拆除不必要的设备后,有大约1吨的重量来搭载雷达。
关键,“霹雳”的座舱足够的大,在拆掉了后方的自卫机枪之后,甚至能安排第四名机组成员的位置。
这样一来,就能够在飞行员与导航员之外,搭载雷达操作员与通信指挥官。
此外,“霹雳”的机腹有用来挂在鱼雷的弹仓,能用来安置雷达。
可惜的是,雷达的小型化依然不够好,也可以说小型雷达的性能太差,还存在很多暂时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最典型的,就是如何让机载雷达实现360度全空域搜索。
在进行了测试之后,海军没有订购这种雷达机,不过依然向厂商提供资金,让厂商与制造商继续探索。
总而言之,白天的战斗再次证明,获得能有效探测超低空敌机的手段,已经成为舰队防空作战的当务之急。
在技术靠不住的情况下,也就只能使用笨办法。
正是如此,第十一特混舰队有2艘快速战列舰,4艘远洋巡洋舰,4艘重巡洋舰与4艘轻巡洋舰。
足足有14艘防空战舰!
此外,在8艘驱逐舰当中,担任分队领舰的2艘也配备了雷达。
算上2艘大型航母,第十一特混舰队里面,有18艘战舰配备了雷达。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当前最为奢华的阵容。
不说别的,只是采购18部对空搜索雷达,就足够建造几艘巡洋舰了。
第十二特混舰队的情况也差不多,只是没有让驱逐舰分队的领舰配备雷达,阵容依然十分的奢华。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也只有帝国海军,能够为这么多的战舰配备雷达。
当然,这得益于大规模生产。
通过量产,也就是扩大产量,帝国海军已经把雷达的采购价格降低了三分之二,也才能够普遍装备于各种战舰。
此外就是,以捆绑采购,同时订购语音电台等设备,让电子厂商降低生产成本。
其实,帝国海军早已决定要全面普及雷达。
按照新的规划,从明年开始,对空与对海搜索雷达将成为包括大型驱逐舰在内,所有远洋战舰的标准配备。
到时,防空难题或许会有所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