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意义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永生,不管本身如何艰难,即便有朝一日终将被实现,也并不等于就能解决活着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从肠道菌群调整出发,一步步的推理,让方然逐渐接近了永生的核心矛盾。
所得的结论,也不出意料的让他难以接受。
从遥远的过去,西历1458年的巨山孤儿院,笃定了追寻永不下车的目标,多少年来一直都在为此而竭尽全力,现如今,每天在夏意莹莹的伯克利校园内行色匆匆,日程依旧充实,方然脑海里的疑虑却挥之不去,而且,随之每一天忙碌过后,躺在床上入睡之前的闭目冥想,这种疑虑,还在渐渐加剧。
永生,生者唯一的追求,这是毋庸置疑、不容置喙的终极目标。
然而……
现在的他,并不确定自己是否洞悉了“永生不死”的真实涵义,且不论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迹,是否能够被人类中的某一个体所实现,即便怀着万分的侥幸,一次次从死神的镰刀下逃脱,这种持续存活的过程,对人类文明的唯一孑遗而言,又究竟会意味着什么。
换句话讲,即便眼前还看不到一丝曙光,找不到一线希望,方然却不禁怀疑,以人类文明、盖亚生命为代价的永不下车,究竟是不是如孩童时的朴素愿望那样真切。
永不下车,果真值得自己耗费毕生精力,作为除此之外一切都无意义的究极目标去追求吗;
这问题,放在仅仅一年之前、半年之前,甚至仅仅一个月前的方然面前,答案都是无须怀疑的一望可知。
可现在,考虑典型的生命演化轨迹——盖亚的生物圈,在大灭绝之后,仅存的“那个人”处境又会怎样,就让他很难乐观得起来。
茫茫宇宙中的无数文明,这说法,原则上并没有什么问题,迄今为止人类尚未观测到其中的任何一个,解释,可以有很多种,但和主流科学界的观点不尽相同,站在永生追寻者的立场,方然更倾向于相信,文明的演化有其注定的轨迹,生死寂灭,都无法突破客观规律的天花板,所以才无法被人类文明、或者邻近的其他任何文明所发现。
思维一旦挣脱永生的束缚,这种前景,就成为了方然忧虑的根源。
他渐渐意识到,文明的终局,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会比自己一直竭力追寻的永不下车,更加重大。
永生,对他、或其他任何人来讲,是第一要务,为此可以不惜任何代价,这当然没有错。
但是站在远远超脱庸碌凡夫的思维高度,思考时,方然却无法绕过一个问题:
不管永生能够实现、或者终究无法实现,一旦神迹降临,真的拥有无限长的生命,这时候活着的意义,目的,又将会是什么。
活着的意义,不同于拷问盖亚的七十亿芸芸众生,这样一个看似无病呻*吟的问题,对方然而言,意味深长。
生活在盖亚表面的普通人,生命,如白驹过隙般短暂。
但这短暂的生命,意义却似乎是不言自明:活着的目标,根本上讲,就是继续保持活着的状态,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将意味不明的存活状态一直维系下去,直到无论如何也无法维系时被迫放弃,这,就是对普通人一生的高度概括。
对普通人而言,“活着的意义”,如果不是一句废话,至少也是明知故问的无趣。
但是对永生者而言,活着,就不再具有如此显明的意义。
活着,持续的新陈代谢,只要身处这种状态,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须直面死亡的或然降临,继而自动赋予活着以意义,这种事,对朝生暮死的凡人来讲,司空见惯,永生者却没有这种烦恼,或者说,这种简单直白的救赎。
永生,排除一切死亡威胁,当活着不再是竭尽全力的目标、而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唾手可得,这时候,活着的意义又会是什么呢;
意义,多少总归要有,毫无意义的活着一般都持续不了多家。
因空虚而自杀的现代人,医院里毫无知觉的植物人,都可以作为例证,说明人类的躯体存活本身意义寥寥,依附于头脑和身体的思想活动,才是活着的本质。
但如果没有这种意义,同时,也无法由死亡来兜底,情况又会如何;
到那时,“永生”,对一个切实践行了如此神迹、实现了终极目标的生命而言,究竟会是至高无上的成就,还是永无休止的噩梦。
……
永生,未必是天堂,也有可能是地狱;
这种想法,但凡了解人类文明,都会觉得一点都不新鲜。
纵观漫长的人类历史,自古以来,多少文人、思想家、哲学家与无名作者,都曾经反复的,不厌其烦的,甚至颇有气势的写下过类似的论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论述为什么在他们眼中,无限长的生命,非但不是人类至高无上的追求,反而会成为永远无法挣脱的无尽炼狱、无限梦魇。
凡此种种的记述,方然在研究永生时,全都浏览过。
不过,即便现如今自己的想法与以上所有论述十分相似,叙述的动机,却完全不同。
毫不客气的讲,人类历史上所有“永生是祸患”的论断,深究起来,无非都是求而不得的逆反心理;即便某些作者在落笔时,或许内心真的并不期待永生,但他们的论述,仍然透着一种无法遮掩的酸葡萄味道。
主观上有没有这种想法,或许无从考证,客观上却无法自证清白:
生与死,人根本就没得选,这时候若笃信“永生是祸患”,至少心里还会好过一点。
但方然的想法不一样,对他而言,即便能否永生还是未知数,对一旦永生后的人生意义,他还是有明确的认识。
和七十亿庸碌众生不同,这世界上,也有极少数人,活着的目标并不是“继续活着”。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继续活着”,当然不能算错,这也正是从古到今无数前人所走过的路;但要说“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显然又是一种漫不经心的敷衍,毕竟这样的所谓“活着”,在思维层面简直就不费吹灰之力,盖亚庞大生物圈的无数生命,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践行着这简单直白的过程。
永生,不管本身如何艰难,即便有朝一日终将被实现,也并不等于就能解决活着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从肠道菌群调整出发,一步步的推理,让方然逐渐接近了永生的核心矛盾。
所得的结论,也不出意料的让他难以接受。
从遥远的过去,西历1458年的巨山孤儿院,笃定了追寻永不下车的目标,多少年来一直都在为此而竭尽全力,现如今,每天在夏意莹莹的伯克利校园内行色匆匆,日程依旧充实,方然脑海里的疑虑却挥之不去,而且,随之每一天忙碌过后,躺在床上入睡之前的闭目冥想,这种疑虑,还在渐渐加剧。
永生,生者唯一的追求,这是毋庸置疑、不容置喙的终极目标。
然而……
现在的他,并不确定自己是否洞悉了“永生不死”的真实涵义,且不论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迹,是否能够被人类中的某一个体所实现,即便怀着万分的侥幸,一次次从死神的镰刀下逃脱,这种持续存活的过程,对人类文明的唯一孑遗而言,又究竟会意味着什么。
换句话讲,即便眼前还看不到一丝曙光,找不到一线希望,方然却不禁怀疑,以人类文明、盖亚生命为代价的永不下车,究竟是不是如孩童时的朴素愿望那样真切。
永不下车,果真值得自己耗费毕生精力,作为除此之外一切都无意义的究极目标去追求吗;
这问题,放在仅仅一年之前、半年之前,甚至仅仅一个月前的方然面前,答案都是无须怀疑的一望可知。
可现在,考虑典型的生命演化轨迹——盖亚的生物圈,在大灭绝之后,仅存的“那个人”处境又会怎样,就让他很难乐观得起来。
茫茫宇宙中的无数文明,这说法,原则上并没有什么问题,迄今为止人类尚未观测到其中的任何一个,解释,可以有很多种,但和主流科学界的观点不尽相同,站在永生追寻者的立场,方然更倾向于相信,文明的演化有其注定的轨迹,生死寂灭,都无法突破客观规律的天花板,所以才无法被人类文明、或者邻近的其他任何文明所发现。
思维一旦挣脱永生的束缚,这种前景,就成为了方然忧虑的根源。
他渐渐意识到,文明的终局,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会比自己一直竭力追寻的永不下车,更加重大。
永生,对他、或其他任何人来讲,是第一要务,为此可以不惜任何代价,这当然没有错。
但是站在远远超脱庸碌凡夫的思维高度,思考时,方然却无法绕过一个问题:
不管永生能够实现、或者终究无法实现,一旦神迹降临,真的拥有无限长的生命,这时候活着的意义,目的,又将会是什么。
活着的意义,不同于拷问盖亚的七十亿芸芸众生,这样一个看似无病呻*吟的问题,对方然而言,意味深长。
生活在盖亚表面的普通人,生命,如白驹过隙般短暂。
但这短暂的生命,意义却似乎是不言自明:活着的目标,根本上讲,就是继续保持活着的状态,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将意味不明的存活状态一直维系下去,直到无论如何也无法维系时被迫放弃,这,就是对普通人一生的高度概括。
对普通人而言,“活着的意义”,如果不是一句废话,至少也是明知故问的无趣。
但是对永生者而言,活着,就不再具有如此显明的意义。
活着,持续的新陈代谢,只要身处这种状态,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须直面死亡的或然降临,继而自动赋予活着以意义,这种事,对朝生暮死的凡人来讲,司空见惯,永生者却没有这种烦恼,或者说,这种简单直白的救赎。
永生,排除一切死亡威胁,当活着不再是竭尽全力的目标、而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唾手可得,这时候,活着的意义又会是什么呢;
意义,多少总归要有,毫无意义的活着一般都持续不了多家。
因空虚而自杀的现代人,医院里毫无知觉的植物人,都可以作为例证,说明人类的躯体存活本身意义寥寥,依附于头脑和身体的思想活动,才是活着的本质。
但如果没有这种意义,同时,也无法由死亡来兜底,情况又会如何;
到那时,“永生”,对一个切实践行了如此神迹、实现了终极目标的生命而言,究竟会是至高无上的成就,还是永无休止的噩梦。
……
永生,未必是天堂,也有可能是地狱;
这种想法,但凡了解人类文明,都会觉得一点都不新鲜。
纵观漫长的人类历史,自古以来,多少文人、思想家、哲学家与无名作者,都曾经反复的,不厌其烦的,甚至颇有气势的写下过类似的论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论述为什么在他们眼中,无限长的生命,非但不是人类至高无上的追求,反而会成为永远无法挣脱的无尽炼狱、无限梦魇。
凡此种种的记述,方然在研究永生时,全都浏览过。
不过,即便现如今自己的想法与以上所有论述十分相似,叙述的动机,却完全不同。
毫不客气的讲,人类历史上所有“永生是祸患”的论断,深究起来,无非都是求而不得的逆反心理;即便某些作者在落笔时,或许内心真的并不期待永生,但他们的论述,仍然透着一种无法遮掩的酸葡萄味道。
主观上有没有这种想法,或许无从考证,客观上却无法自证清白:
生与死,人根本就没得选,这时候若笃信“永生是祸患”,至少心里还会好过一点。
但方然的想法不一样,对他而言,即便能否永生还是未知数,对一旦永生后的人生意义,他还是有明确的认识。
和七十亿庸碌众生不同,这世界上,也有极少数人,活着的目标并不是“继续活着”。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继续活着”,当然不能算错,这也正是从古到今无数前人所走过的路;但要说“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显然又是一种漫不经心的敷衍,毕竟这样的所谓“活着”,在思维层面简直就不费吹灰之力,盖亚庞大生物圈的无数生命,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践行着这简单直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