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新门神秦琼、尉迟恭(为大爷来了啊万赏加更!)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为大爷来了啊万赏加更,谢谢兄弟支持,谢谢大家的支持!
又是一年除夕。
去年的除夕,李超从雍州大牢里刚出来,没有一个人来迎接他。他被免官除职,迎着风雪回的灞上,一路上又冷又饿。
而今年除夕,他李三已经是左翊卫大将军、检校陇右道大都督、凉州刺史、上柱国、光禄大夫、武安县公了。
务本坊的张府成了李府,还有了七重门楼,七块御笔亲题的牌匾。
更别说,府门每天车水马龙,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府中上下,更是格外的喜庆。
大年三十一大早,李府就上上下下打量了一新。吃过午饭后,崔莺莺负责给家中仆役奴婢们发放赏钱。
外面的各个田庄、商铺、作坊等,已经放假了,张家的长工、伙计、掌柜、庄头、工匠、学徒们,也全都结清了工钱,另外还多拿了一个月的工钱做为年终的奖励,另外又有张超和崔莺莺名义发下去的红包。
府里的人则是到年三十下午才发赏。
一起领赏的还有李家内外的管家、管事们,这些人也都要来领一个大红包。
李家去年赚了不少钱,李超是加官晋爵,李家的产业更是水涨船高,越发红火。家里田地增多了,作坊扩大了,商铺也多了。
家业兴隆,李超也就让崔莺莺多拿些钱出来发红包。
一个家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怎么来的?钱肯定也是占了很重的比重,大家也都是要吃饭穿衣要养家糊口的,能多拿些工钱,多领些红包,甚至能拿到些干股分红,那心里才会更感激,来年才会更加努力啊,以后也才会更加主动的维护李家的利益。
账目早已经核算好了,钱也都取了出来。
院里面一箱箱的摆在那里,还有一捆捆的绢布。
虽然李超可以直接给他们发钱庄的庄票,方便。但发赏钱,还是实物更有冲击性。
李超和老爹还有崔莺莺也都坐在大厅里面,亲自发赏。
管事们今年的收获都很不错,外管事都有分红,这是干股,根据他们所管理的产业的收益,然后按约定的比率分给他们红利。
“崔管事,谢谢你一年来为李家,为福满楼所做出的贡献!”
张超笑着对站到他面前的崔琮道,这位以前崔家的酒楼掌柜,如今是李家的酒楼管事。他算是崔莺莺嫁妆产业的管事了,崔莺莺的嫁妆还是归她的,但还是统一的管理,只不过最终的收益是划到崔莺莺名下的。
崔莺莺倒不在意这些了,不过张超还是坚持,这在唐朝,算是女人们的一项权力。就好比后世,结婚后,买个房子如果把妻子名字也登记到房产证上,总是更能让妻子高兴的。
李家现在的行事风格还是比较带着李超烙印的,比如既有公产,也有私产。公产那是属于李家所有人的,李超有份,老爹也有份,兰儿、莲儿她们也是有份的。
私产,则是李家每个人公产之外也有自己的产业。比如崔莺莺的嫁妆,李超划给老爹和七娘名下的田庄、铺子等,这样做倒不是要分家什么的,只是更方便些,私产上的钱财动用更自由方便一些。
不过,所有的产业,还是统一管理的。
李家对管事们给予很优惠的待遇,拥有干股分红,甚至连学徒伙计们,都也一样能享受一定的分红。基本上就是岗位干股,在相应的岗位上,就有相应的干股比例,升职后或者离职,则调整。离开的,将不再享受分红。
这种岗位干股分红,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
李家看似拿出了不少的钱来,但效果很好。
李超把一张单子递给崔两琮,上面是一笔笔账,很分明清楚,列明了崔琮应得的分红,还有奖励、打赏等项,很清楚明了。
崔琮已经习惯这种表格,也非常相信李家的公正。他目光直接扫到底下,一个很喜人的数字出现在那,这个数字比他自己事先预估的还要多出不少。
崔琮满意的笑了。
“谢谢三郎,谢谢荣国夫人,谢谢伯爷!”
这是真诚的感谢,给李家干一年,同样是管着福满楼,收入却是此前的十倍有余。这份收入,能让他在长安过着很体面的生活。他早就盘算着买栋更大点的宅子,现在有钱了。
领了单子,谢过了三郎,崔琮走到一边,那里是账房和出纳,一个管账,一个管钱,两边分开。递过单子,核对后,家丁抬着钱过来了。
是真的抬着来的,铜钱、绢,很多。
各处产业的管事们排着队,在厅外侯着,看着崔琮领着几个家丁把自己的分红赏赐抬着出来,都一起道贺。
相比于外管事们,有明确的业绩,直接按利润分红。府中的管事们,则没有这笔分红。不过他们拿到手的钱,却并不比他们少,他们直接拿的是赏赐,同样很丰厚。
连同府里的家丁、丫环、婆子们的赏钱,也很多。
热闹的发赏结束后,管事们并没有急着离开。
大家都在等着三郎赐福字。
自从去年李超在灞上写了春联贴了福字,今年这股潮流已经席卷了长安。长安也已经开始贴春联,写福字。
管事们太多,李超也只能每人赐一张福字。
大家排着队,兴奋的围着李超写福字,每写好一张,大家就争相去抢,抢到手了兴奋的感谢。
等每人都拿到了一张福字,李超跟老爹还有家里的管事们继续给李府写。
一副副对联,一张张福字。
管事们和家丁仆役们,笑着一起贴上。
门上、柱上,于是红艳艳一片。
还有仆人开始给家里挂上红灯笼,年味越来越浓。
秋月和冬晴两丫头已经成了张府的厨房管事,正指挥着厨房里的人在炖猪手,烹饪年夜饭。
写完福字,贴完春联,李超又让人抬来两个大箱子上来。
“这是印刷坊新印的门神,你们每人拿两张回去,贴大门上,保佑你们一年平平安安。”
箱子打开,里面是红艳艳的门神图像。
红纸上印着两员威武不凡的武将。
有识字的管事发现,这门神不是传统的神荼、郁垒,居然是秦琼和尉迟恭。
“这两位可是我大唐的武神,为你们护佑家门呢。”
于是大家才知道,原来不是弄错了,是两位武神成了新门神。大家笑着收下,一人两张。
等大家领了门神拿了福字,用车马装着赏钱高兴的离开后,府里稍稍安静了一些。
李超躺在摇椅上,很高兴的享受着这浓郁的年味,还有亲情。
一大家子,高高兴兴,既不缺衣也不少穿,还不缺尊重,不用担心被人欺负,这样的生活,足够了。
他甚至都没有了什么奋斗的动力了,都如此了,夫复何求。
“三郎,南塬赵家来人了,想接赵姑娘回去。”管事禀报。
“嗯,过年了,赵姑娘也该回家一家团聚的。安排车马,送赵姑娘回家,记得帮她把钱帛一起运回去。”
赵四娘这半年多,一直在李家。是红线的好帮手,维持着长安的宅子。先前张超给大家发赏赐,也特别给赵四娘准备了一份厚礼相谢,比一般的管事还厚几分。
“赵姑娘不肯回去,还让人赶他兄长离开。”
李超怔了下,想到了赵四娘当初离开赵家来李家的原因。就因为当初粮价涨价了,结果赵家跑来要李超给他们补贴差价,这种无理的要求张超拒绝了,赵家父子就怪赵四娘,还想要她来找李超谈。
赵四娘一气之下,离开了家,到了李家。
李超让人请了赵四娘过来。
“当初的事情确实他们不对,但事情已经过去了,就算了,毕竟你们还是一家人,那是你父亲和兄长。”李超劝说道。
赵四娘眼睛红红的。
“他们眼里哪有我这个女儿和妹妹,当初那样的事情都做的出来。现在不过是看到三郎你官到爵显,大红大紫,于是就又不要脸的来了。真要接我,我在长安半年,他们可来过一次。”
这种事情,确实难看。
赵四娘坚决不肯回赵家,她心里已经不把那里当家了。
“若是三郎愿意继续收留,我以后就在李家做个管事。”
“你若想留下,我们李家上下都非常高兴的。不过你也还年轻,我帮你留意一下,遇到合适的到时给你介绍一个。”
赵四娘摇摇头,谢过张超好意走了。
李超叫来管家,“你去跟赵家人说下,以后不要来纠缠四娘了。也告诉他们,四娘在这里挺好的,让他们不用记挂。嗯,你拿几样洮州带回的商品给他们,算是过年礼物了。”
赵家这样的人,其实太多。
因此,张超也懒得如赵四娘一样,跟他们抠气较真。
铺了地炕,厅里暖洋洋的,就算没上暖炕,就躺在摇椅上面,也非常的暖和。暖和的让人犯困,这一刻,张超是什么事情都不想去想,去管,只想好好的呆在家里,跟着家人们一起,开开心心的过好这个年。
至于其它的,等过完年再说吧!(未完待续。)
为大爷来了啊万赏加更,谢谢兄弟支持,谢谢大家的支持!
又是一年除夕。
去年的除夕,李超从雍州大牢里刚出来,没有一个人来迎接他。他被免官除职,迎着风雪回的灞上,一路上又冷又饿。
而今年除夕,他李三已经是左翊卫大将军、检校陇右道大都督、凉州刺史、上柱国、光禄大夫、武安县公了。
务本坊的张府成了李府,还有了七重门楼,七块御笔亲题的牌匾。
更别说,府门每天车水马龙,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府中上下,更是格外的喜庆。
大年三十一大早,李府就上上下下打量了一新。吃过午饭后,崔莺莺负责给家中仆役奴婢们发放赏钱。
外面的各个田庄、商铺、作坊等,已经放假了,张家的长工、伙计、掌柜、庄头、工匠、学徒们,也全都结清了工钱,另外还多拿了一个月的工钱做为年终的奖励,另外又有张超和崔莺莺名义发下去的红包。
府里的人则是到年三十下午才发赏。
一起领赏的还有李家内外的管家、管事们,这些人也都要来领一个大红包。
李家去年赚了不少钱,李超是加官晋爵,李家的产业更是水涨船高,越发红火。家里田地增多了,作坊扩大了,商铺也多了。
家业兴隆,李超也就让崔莺莺多拿些钱出来发红包。
一个家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怎么来的?钱肯定也是占了很重的比重,大家也都是要吃饭穿衣要养家糊口的,能多拿些工钱,多领些红包,甚至能拿到些干股分红,那心里才会更感激,来年才会更加努力啊,以后也才会更加主动的维护李家的利益。
账目早已经核算好了,钱也都取了出来。
院里面一箱箱的摆在那里,还有一捆捆的绢布。
虽然李超可以直接给他们发钱庄的庄票,方便。但发赏钱,还是实物更有冲击性。
李超和老爹还有崔莺莺也都坐在大厅里面,亲自发赏。
管事们今年的收获都很不错,外管事都有分红,这是干股,根据他们所管理的产业的收益,然后按约定的比率分给他们红利。
“崔管事,谢谢你一年来为李家,为福满楼所做出的贡献!”
张超笑着对站到他面前的崔琮道,这位以前崔家的酒楼掌柜,如今是李家的酒楼管事。他算是崔莺莺嫁妆产业的管事了,崔莺莺的嫁妆还是归她的,但还是统一的管理,只不过最终的收益是划到崔莺莺名下的。
崔莺莺倒不在意这些了,不过张超还是坚持,这在唐朝,算是女人们的一项权力。就好比后世,结婚后,买个房子如果把妻子名字也登记到房产证上,总是更能让妻子高兴的。
李家现在的行事风格还是比较带着李超烙印的,比如既有公产,也有私产。公产那是属于李家所有人的,李超有份,老爹也有份,兰儿、莲儿她们也是有份的。
私产,则是李家每个人公产之外也有自己的产业。比如崔莺莺的嫁妆,李超划给老爹和七娘名下的田庄、铺子等,这样做倒不是要分家什么的,只是更方便些,私产上的钱财动用更自由方便一些。
不过,所有的产业,还是统一管理的。
李家对管事们给予很优惠的待遇,拥有干股分红,甚至连学徒伙计们,都也一样能享受一定的分红。基本上就是岗位干股,在相应的岗位上,就有相应的干股比例,升职后或者离职,则调整。离开的,将不再享受分红。
这种岗位干股分红,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
李家看似拿出了不少的钱来,但效果很好。
李超把一张单子递给崔两琮,上面是一笔笔账,很分明清楚,列明了崔琮应得的分红,还有奖励、打赏等项,很清楚明了。
崔琮已经习惯这种表格,也非常相信李家的公正。他目光直接扫到底下,一个很喜人的数字出现在那,这个数字比他自己事先预估的还要多出不少。
崔琮满意的笑了。
“谢谢三郎,谢谢荣国夫人,谢谢伯爷!”
这是真诚的感谢,给李家干一年,同样是管着福满楼,收入却是此前的十倍有余。这份收入,能让他在长安过着很体面的生活。他早就盘算着买栋更大点的宅子,现在有钱了。
领了单子,谢过了三郎,崔琮走到一边,那里是账房和出纳,一个管账,一个管钱,两边分开。递过单子,核对后,家丁抬着钱过来了。
是真的抬着来的,铜钱、绢,很多。
各处产业的管事们排着队,在厅外侯着,看着崔琮领着几个家丁把自己的分红赏赐抬着出来,都一起道贺。
相比于外管事们,有明确的业绩,直接按利润分红。府中的管事们,则没有这笔分红。不过他们拿到手的钱,却并不比他们少,他们直接拿的是赏赐,同样很丰厚。
连同府里的家丁、丫环、婆子们的赏钱,也很多。
热闹的发赏结束后,管事们并没有急着离开。
大家都在等着三郎赐福字。
自从去年李超在灞上写了春联贴了福字,今年这股潮流已经席卷了长安。长安也已经开始贴春联,写福字。
管事们太多,李超也只能每人赐一张福字。
大家排着队,兴奋的围着李超写福字,每写好一张,大家就争相去抢,抢到手了兴奋的感谢。
等每人都拿到了一张福字,李超跟老爹还有家里的管事们继续给李府写。
一副副对联,一张张福字。
管事们和家丁仆役们,笑着一起贴上。
门上、柱上,于是红艳艳一片。
还有仆人开始给家里挂上红灯笼,年味越来越浓。
秋月和冬晴两丫头已经成了张府的厨房管事,正指挥着厨房里的人在炖猪手,烹饪年夜饭。
写完福字,贴完春联,李超又让人抬来两个大箱子上来。
“这是印刷坊新印的门神,你们每人拿两张回去,贴大门上,保佑你们一年平平安安。”
箱子打开,里面是红艳艳的门神图像。
红纸上印着两员威武不凡的武将。
有识字的管事发现,这门神不是传统的神荼、郁垒,居然是秦琼和尉迟恭。
“这两位可是我大唐的武神,为你们护佑家门呢。”
于是大家才知道,原来不是弄错了,是两位武神成了新门神。大家笑着收下,一人两张。
等大家领了门神拿了福字,用车马装着赏钱高兴的离开后,府里稍稍安静了一些。
李超躺在摇椅上,很高兴的享受着这浓郁的年味,还有亲情。
一大家子,高高兴兴,既不缺衣也不少穿,还不缺尊重,不用担心被人欺负,这样的生活,足够了。
他甚至都没有了什么奋斗的动力了,都如此了,夫复何求。
“三郎,南塬赵家来人了,想接赵姑娘回去。”管事禀报。
“嗯,过年了,赵姑娘也该回家一家团聚的。安排车马,送赵姑娘回家,记得帮她把钱帛一起运回去。”
赵四娘这半年多,一直在李家。是红线的好帮手,维持着长安的宅子。先前张超给大家发赏赐,也特别给赵四娘准备了一份厚礼相谢,比一般的管事还厚几分。
“赵姑娘不肯回去,还让人赶他兄长离开。”
李超怔了下,想到了赵四娘当初离开赵家来李家的原因。就因为当初粮价涨价了,结果赵家跑来要李超给他们补贴差价,这种无理的要求张超拒绝了,赵家父子就怪赵四娘,还想要她来找李超谈。
赵四娘一气之下,离开了家,到了李家。
李超让人请了赵四娘过来。
“当初的事情确实他们不对,但事情已经过去了,就算了,毕竟你们还是一家人,那是你父亲和兄长。”李超劝说道。
赵四娘眼睛红红的。
“他们眼里哪有我这个女儿和妹妹,当初那样的事情都做的出来。现在不过是看到三郎你官到爵显,大红大紫,于是就又不要脸的来了。真要接我,我在长安半年,他们可来过一次。”
这种事情,确实难看。
赵四娘坚决不肯回赵家,她心里已经不把那里当家了。
“若是三郎愿意继续收留,我以后就在李家做个管事。”
“你若想留下,我们李家上下都非常高兴的。不过你也还年轻,我帮你留意一下,遇到合适的到时给你介绍一个。”
赵四娘摇摇头,谢过张超好意走了。
李超叫来管家,“你去跟赵家人说下,以后不要来纠缠四娘了。也告诉他们,四娘在这里挺好的,让他们不用记挂。嗯,你拿几样洮州带回的商品给他们,算是过年礼物了。”
赵家这样的人,其实太多。
因此,张超也懒得如赵四娘一样,跟他们抠气较真。
铺了地炕,厅里暖洋洋的,就算没上暖炕,就躺在摇椅上面,也非常的暖和。暖和的让人犯困,这一刻,张超是什么事情都不想去想,去管,只想好好的呆在家里,跟着家人们一起,开开心心的过好这个年。
至于其它的,等过完年再说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