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长生可否 > 117、西天提经,问佛道法

117、西天提经,问佛道法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们经常说大明有一个半圣人,是王阳明和张居正。

    但。

    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上面,有一个人虽然不曾立德,但他在立功上超越王阳明和张居正,在立言上同样也超越了两人。

    那就是——姚广孝。

    我们查《永乐大典》,一说就是解缙和姚广孝共同编辑,其实是错的,首先是让解缙主编,但他编失败了。

    解缙只带着147人,花了一年时间,随便整了个《文献大成》,就交给朱棣。

    朱棣一看,满是儒家经典,当即大怒:朕要的是这个东西?朕要的是森罗万象,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而不是你儒家一家之言!

    当即罢免解缙的主编职位,让姚广孝担任主编,于是编辑队伍扩充到2196人,巅峰时超过3000人,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才编撰完成。

    全书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这才是我们后世知晓的永乐大典,那个汇聚文明所有精华而整理出的百科全书。

    编撰这样一本书,对于主编有什么要求?

    自然是这个统筹规划的人,要精通百科!他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百家学说,无所不通,否则是做不来这个主编的。

    而姚广孝做到了。

    由此可见,这个和尚的智慧是多么浩瀚,阳明先生在“心”的造诣上已经高到了天上,但在“理”的造诣上却不如姚广孝远矣。

    俗世的说法。

    姚广孝在永乐十六年病逝庆寿寺,实际上老和尚并没有死,他只是退隐山林,斩断尘缘罢了。

    自那以后,他并不理会俗事,哪怕历代帝王都知道他没有死,可他们来拜访,姚广孝也不是都愿意见的。

    见了,也不会对世俗之事出谋划策。

    嘉靖来的次数是最多的,姚广孝每次都会见他,因为嘉靖从不问政事,有时候也不聊天,就听老和尚念念佛经。

    “你这只泼猴,又来扰我清修。”

    姚广孝先是“批评”了嘉靖一句,这才对张执象说道:“这里只有一位无名老僧,并没有施主口中的道衍和尚。”

    张执象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正要道歉。

    嘉靖就从姚广孝手中拿过锄头,一边翻地,一边说道:“老和尚,这可是我给你送的宝贝徒弟,你可得小心爱护啊。”

    “错过了这一茬,以后你那一身衣钵,可就没人传了。”

    老和尚抢过锄头,将嘉靖推开,说道:“你这泼猴,威胁我也就算了,还毁我的药田,不会种田别乱挥锄头。”

    “我可没威胁你,实在是你那一套,只有安平能学嘛。”

    “安平,过来。”

    嘉靖向他招手,张执象才走过木栈,嘉靖揽着他的肩头,向姚广孝问道:“老和尚,这徒弟你收不收,给个准话。”

    姚广孝放下锄头,拍着手上的泥说道:“得回答一个问题才行。”

    嘉靖连忙推了推张执象。

    张执象反应过来,施礼一拜,说道:“先生请问。”

    姚广孝在一旁的木桌上坐下,拿抹布擦了擦手,正准备倒茶,嘉靖已经抢在前头了,他也就等着茶水上来,喝了口茶,他才问道:“三教同源,何解?”

    张执象听到这个问题便陷入了沉思。

    许久。

    他抬起头,看向老和尚说道:“大道裂,百家出。万法皆同源。”

    “道家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佛家解决人与自我的关系。”

    “唯有精通三教,才能得证大道,完成天人合一。”

    张执象只能尽自己所能去答。

    然而姚广孝的评价是:“不对。”

    “再给你一次机会。”

    “好好答。”

    张执象心下一沉,一旁的嘉靖也紧张的捏紧了拳头,画面好似静止了一样,只有老和尚在喝着茶,眼看一杯茶饮尽,将要放下杯子的时候。

    张执象终于开口了。

    这让嘉靖松了口气,但张执象没有答,而是在问,他问道:“莫非,佛家是本土宗教?”

    嘉靖有些愕然,去看老和尚,老和尚却笑了。

    他问:“为何如此看?”

    张执象认真说道:“佛教流传到华夏,结合了中华文化,才真正发扬光大,没有结合中华文化的佛家则落后淘汰,是以后世,唯有华夏的佛教能够昌盛,而其起源的天竺反而没落。”

    “佛教的内核既然是中华文化,那便算是本土宗教。”

    “既是中华文化,自然三教同源。”

    姚广孝略微有了兴趣,他笑了笑,问道:“佛教何时传入华夏?”

    “东汉时期,白马寺?”

    这个历史课本上就有介绍,张执象记得很清楚,但姚广孝又问:“为何取名为白马寺?”

    张执象开始搜肠刮肚,答道:“有两个说法,一是白马负经而来,所以取名白马寺。二是《高僧传》中,说外国有个国王,曾多次下令毁寺灭佛。招提寺被毁坏的前夜,有白马绕塔悲鸣。国王听后,顿生慈悲之心,停止毁寺活动,并将招提寺改名白马寺。”

    “此后寺庙多以白马为名,传入华夏的第一座寺庙,也取名为白马寺。”

    姚广孝没有理会白马负经的说法,而是直接问道:“何为招提?”

    张执象愣了下,这不是音译吗?

    倘若不是音译……

    他喃喃道:“招提,一般多指提拿犯人,寺庙怎么会叫招提寺……”

    见张执象已经发现盲点,姚广孝便开始讲解:“《后汉书》记载,东汉明帝时期,佛陀为楚王造图谶谋反,明帝怒,遣使天竺,问佛道法。”

    “《魏书·释老十》记载,明帝遣郎中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

    “白马寺为何也会叫招提寺?”

    “因为佛陀本就是作为犯人,被提到洛阳的啊。”

    “何为浮屠遗范?”

    “死了的佛陀,才有遗范。”

    “《高僧传》所言有误,并非是外国的国王下令灭佛,而是汉明帝下令,让使者去大月氏借兵灭天竺,并灭掉佛教,毁掉所有寺庙,将佛陀与佛主全部送到洛阳来。”

    “然后……问佛道法!”

    “佛教高僧,佛法《四十二章经》,释迦牟尼立像,佛家的精髓全部都搬到了白马寺。在大汉朝廷的监督下,佛教必须向道家学习,进行改造。”

    “直到汉桓帝时期,才改造完成,允许传教。”

    “什么才算改造成功呢?华夏一直以来,都是坚持华夷之辩的,蛮夷自然敌视华夏。而佛教的重生,就是为此而服务。归化蛮夷,认可汉庭统治,才是佛教的职责。”

    “胡人或招或提,安排在寺里,统一接受教化。”

    “接受‘朝中’的原则。”

    “胡人信了佛,便是认可了‘朝中’,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哪怕佛教被允许传教,教徒也都是胡人。”

    “直到曹魏时期,才出现第一个汉人信徒。”

    “其人名为朱士行,愿受佛门八戒。”

    “民间谈及此人,多称之为——朱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