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骄兵败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此番被皇帝钦点带兵平乱,让吴三桂很是兴奋,虽然他在辽东也为将不少日子了,但能得皇帝的亲自任命也是莫大的荣誉。所以在接到旨意之后,他立刻就从辽东的十万精兵中挑选出了最精干能战的,随即就起程前往甘肃平乱。
在他临走之前,其父吴襄语重心长地提醒他道:“用兵之道,不光是一个勇字。虽然我们所面对的敌人无法和剽悍的建奴相比,你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父亲的当面,吴三桂自然不敢放肆,连忙应承了下来,可是在他的心里,对此却很不以为然。他与金人作过战,跟随着唐枫也屡次轻易将兵力远胜己方的反军杀得溃不成军或是弃械投降,所以在他年轻的心里认为,这些造反作乱的人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只要自己到了甘肃,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平息乱事。
他的这种想法也很快传染到了每个军士的心里,在长时间的未尝败绩之后,全军从上到下都弥漫了一种骄悍的气息。但是因为这一次是皇帝亲自点的吴三桂,并没有稳重的将领随他一道前去平乱,所以也就没有人在旁进行规劝了。
经过半个月的跋涉,三万人马终于开进了甘肃地界。虽然对敌人有所轻视,但是长久以来的作战习惯还是让吴三桂立刻就乱了章法,在到了地方后,便派出了大量的斥候进行查探,而同时,他也派出了数千人的先锋,想抢在反军有所发现前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显然,反军对辽东军的到来没有防备,居然直到有人与先锋队伍碰上之后才惊觉。而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这支先锋的辽东军的战力的确不是寻常的反军所能抵抗的,一战之后,就歼敌两千许,自身的伤亡几近于零。
当知道如此辉煌的战果之后,吴三桂大为欢喜。他也不再小心翼翼地进军,而是挥大军大步前进,他要寻找到反军的主力,与之决战,从而一战就平了这刚起的乱事。
但是,在随着大军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之后,问题也就慢慢地浮现了。除了个别不及躲闪的敌人之外,原来已经侦知的反军人马突然就失去了踪影,大军每一次的出击都扑了空,这让全军上下都产生了古怪的念头,或是觉得扫兴,或是有些轻敌,认为这些反军根本不足为惧。到了这个时候,吴三桂才猛地觉察到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
现在的情况是他们已经深入到了甘肃的中部,而所看到的城池娶不多,自然无法就地征得粮草了,更不要说寻找到敌人与之一战了。甘肃本就地广人稀,现在又因为有人作反,裹挟了不少的百姓,这就使得这里更加的荒凉。当得知军中可用之粮不足三日之量后,吴三桂连忙命人回头催粮,他隐约地感觉到自己真的犯了大错了。
就在辽东军有些进退两难的时候,他们的敌人却已经在筹划着对他们的反击了。这支反军的首领不是旁人,正是吴三桂的老熟人,曾在陕西、河南等地败在他手多次的李自成和李岩一伙。
在三年前失败被迫投降之后,李自成他们就被再次打散了充入边军之中。虽然他们心里并不服气,但是在完全失去了对人员的指挥后,他们也无法再兴起大的风浪来。无奈之下,李自成只得暂时收敛起反心,但他并没有就此沉寂下去,而是变得更加的隐蔽了。
今年,李自成终于靠着过人的本事被上司欣赏,从而得到了提拔,被派到了甘肃这里的一处卫所里当一个把总。而在这里,他又碰上了自己的老伙伴李岩。李岩早就被发到了此处,虽然有着一身的武艺,但他却已经知道个人的武功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有团结更多的人,才能与官府周旋。所以这两年来,他居然就隐忍了下来,并用白莲教的一套手段,在这里结下了不少的兄弟。
李自成的到来,使得李岩的信心大增,两人联手之下,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一大批亲信。也活该他们有机会再造反,因为朝廷财政上的困难,今年甘肃这里的居然欠了军饷达数月之久,再加上当兵的在家乡的土地被一些权贵所侵占,使得将士们多有怨言。有人还因此偷偷逃走,对此甘肃当地的武官也不当回事,在他们看来少几个兵丁,他们反而能吃更多的空饷,反而是一件好事。
如此一来,这些上司对普通士兵就更加的苛刻了。双方之间的矛盾被李自成二人看在眼里,他们自然不会放过。在八月中秋与部下们聚在一起的时候,两人便一唱一和地开始挑唆了起来,几次有意无意地提及了上官的贪婪,以及将士们处境之难。
那些寻常的军士对此可是感同身受,在酒意的驱使之下,便也随着他们二人破口大骂为官者的不堪。然知道此时正好有当地卫所的上官受李自成之邀前来赴会,当听到大家对自己的辱骂之后,上官自然不能忍受,当即便让人对这些人动了刑。
这些将士们原来就对上司心怀怨恨,现在又被其责打,在酒精的作用下便悍然反抗了。那上官所带亲信不过百数,而在这里却有数百名精壮之士,两边一旦动起了手来,自然胜败可分了。而趁着双方打在一处,情形混乱的当口,李自成便偷偷靠近了上官,一刀就结果了他的性命。
当大家陡然发现上官被杀的时候,多数人都被惊醒了,但是事实却已经无法改变。李自成随即挑动道:“我们杀了上司军官,朝廷必不会轻饶了我等。只怕我们会受尽凌辱而死,而且还会祸及自己的家人哪。”
众人可不知道这趁乱杀了上官的究竟是谁,眼见得李自成说得在理,一个个都如丧考妣。最后终于有人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造反!反正都是一死,我们何不为了自己的将来拼上一拼呢?或许我们还能开创出一个新的王朝,到时候大家不但不会死,还能光宗耀祖呢,以后我们都不用再受那些狗官的腌臜气了!”李岩适时地出来再在干柴上添了一把火。
到了这个份上,不是造反就是一死,众军士当即就做出了决定。为了表现自己的决心,他们将那上官带来的一众亲兵也给杀了个干净,就此彻底断绝了后路。而后他们这几百人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反行动。
甘肃当地官军的待遇不但比不过辽东等重镇,就连陕西等地也无法相比,这里的官军也都是憋了一肚子的气无处撒的。所以在李自成他们打出了旗号造反之后,短短时日里就有数千人来跟随。这个时候,李岩更发挥了自己鼓动人心的手段,提出了均田地,免粮赋的口号。称只要是归附了李自成的人,不但可以得到富人那里夺来的良田,而且将不收取任何的税赋。这个口号一出,更使得百姓们对他们热烈拥戴,李自成的反军数量也急剧上升,从区区的几千,陡然就增加到了将近五万人,而且多是原来的官军,这实力是更胜高迎祥当年。
见到手中已经掌握了足够的人马,李自成就再次打出了闯王的旗号,这一次,他自然就理所当然的成了闯王了。如此一来,在进入了九月之后,又来了不少原来是高迎祥旧部的人马,这使得李自成的势力再次得到了扩张。
甘肃官府几次出兵,都被他们杀得大败,最终只得用六百里加急想朝廷求救。而此事很快就为李自成所知,李岩便因此设下了一个应对的方法。他很清楚,一旦朝廷派兵,多半便是辽东军,这可不是自己能够应付得了的,只有出奇兵,才有取胜的把握。所以他的策略就是把官军引进来,把他们的后勤补给线给拉长了,从而借着甘肃当地百姓已经为自己所收买的便利来掐断他们的补给,从而不战而胜。
这个策略很是成功,吴三桂因为对反军的轻视,完全忽略了补给的问题,待到他察觉到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军中可用之粮不足三日,这让他大为担心。他连忙叫来了麾下将领,让他们派人去后面催粮,务必要让人在三日内将粮食送来,而他自己则带了人马继续在周围寻找敌人。但这一切都已经被当地的百姓通过种种手段通知了远远地避开官军锋芒的李自成他们。
两日之后,在距离官军大营足有七十里的雅砻江边,押送着数百车粮食的朝廷官军被反军趁夜偷袭,两千许人的队伍被五千多人包了饺子,只逃出了数十人,那几百车的粮食更是被反军全部拿走。
当逃出的军士将这个噩耗告诉吴三桂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时地,他的心里又产生了惊怒之意,这下自己三万人马可就没有可用的食物了。他连忙将将领们聚集到了一处,向他们征求意见,此时的他再没有了之前的笃定和意气风发。
最后,大家只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情况下想要退回去怕是千难万难了,因为现在军中所剩的粮食不过一两天之数,而想要退到有补给的所在却需要最短五天。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反军,将他们手中的粮草给夺了来,这才能保证大军的所需。
无奈之下,官军只得四处派出侦骑、斥候寻找反军的位置。但是这些日子来反军都在躲着对方,怎么可能被他们轻易找到呢?甘肃地方又大,人却稀少,更有利于他们的躲藏,一天下来,那些派出去的人根本就是一无所获。
在知道根本无法在短时间里找到敌人之后,吴三桂不得不做出了一个让他感到羞愧的决定——退军。他知道自己已经堕入到了敌人的陷阱之中,一旦军中断粮,军心动摇,敌人就会杀来,到时候可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大军遂动身东还,不过吴三桂却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在退军之前在道路上埋伏下了五千精兵。一旦反军趁着这个机会攻来的话,只这五千人马就足以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了。
但是很遗憾,大军向东走了一日,也不曾见到一个反军的踪影。这次的平乱可以说是非常失败,只打了几支小部队,反倒损失了一支押粮的队伍,丢了数百车的粮食。这让吴三桂如何能忍得下这口气,他回头看着身后漫天的飞尘,恨恨地道:“待我准备下充足的粮草,下次一定要将你们尽数歼灭了!”
字吴三桂回头说这狠话的时候,全然没有想到反军会在他们的前面设下了埋伏。在大军又累又饿,扎下大营休息的时候,七八万的反军同时从三面杀了出来,此时正是九月底,天上没有月亮的时候。
辽东军是精锐没错,但是赶了一天的路,却只吃了不过半碗稀粥的辽东军的战力也不可能与早早地等在那里,饱餐战饭的敌人相比。当反军骤然杀到,四处点起了火来,冲进了官军大营的时候,那些久经战阵的辽东军们也慌了手脚,他们十成的本事最多只剩下了不到三成。在如此情形下,本就不如的辽东军立刻就陷入了被动。
这,辽东军大败亏输,死伤达万人以上,吴三桂只带着两千多人逃出重围。辽东军自被孙承宗创建以来,从未有过今日之败。而更严重的是,反军从这一战中不但获得了极大的自信,而且还得到了大明最精锐军队的器械,无论是上好钢质的刀枪盔甲,还是火铳弓弩,都使得反军的战力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十天之后,一直闭门在家的唐枫比崇祯更早一步地得知了甘肃的大败,消息自然是趁夜进来的白亮峰带来的了。他觉得很是无奈,自己刚想要借着帮助吴三桂平乱来打响锦衣卫的名头呢,辽东军却如此轻易地就败在了反军之手。只可惜了自己的一番心血,那么多锦衣卫中的干练之人,刚刚有了起色,却没有了用武之地。
唐枫在知道这个消息时也发起了愣来,他知道自己疏忽了,忘记了现在的吴三桂只是个少年,远还没有到老谋深算的程度。即便他手里拥有着大明最精锐的辽东军,一旦有什么疏忽,还是会遭到败绩的。
看唐枫半天没有说话,白亮峰再也忍不住了:“国公,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这一次的事情想必是瞒不过东厂了,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啊。”
唐枫叹了一声道:“天意弄人哪,看来(经此一战后,这些反军的势力会变得极大,想要再遏制他们就更难了。”说了这话后,他才反应过来,冲白亮峰道:“现在还不是灰心的时候,虽然吴三桂败了,但是只要他收拾残军和旧部,总还能与敌一战的。到时候或许锦衣卫的作用会更加的明显呢。”
对这样安慰的话,白亮峰不怎么相信,但他也听得出来这是唐枫在一时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说的。他只得点头称是,然后郁郁而走。
走出了书房,唐枫心里更是沉甸甸的,这一次的失败,会不会让历史上大明的结局重演呢?反军随之力量大增,直到最后攻进了北京城,若真是如此的话,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可惜现在唐枫已经不可能获得皇帝的信任而带兵出征了,不然倒是可以毛遂自荐向皇帝请命。而一旦金人得知甘肃一事,在东北的他们会安分吗?辽东的兵马不能再动,其他地方的人马战斗力又逊了不少,该怎么平乱呢?唐枫突然觉得这一次的大败所引发的种种后果是那么的严重。
无眠,当唐枫从卧房出来时,却看到了解惑正在外面等着自己。他有些奇怪地问道:“解惑,你昨夜不是在皇宫里看着皇帝吗,怎没去休息一下?”
解惑道:“公子,我是特意等着你的,我昨天在宫里看到了一件事情,不知道是不是您希望看到的。”
“哦,却是什么?说来让我听听。”唐枫立刻就来了兴趣,连忙问道。已经对崇祯动了杀念的他,自然不会放过任何的一次机会了。
“昨天三更时,宫外突然有人送来了一封战报。皇帝在看了之后心情很差,而在此时恰好有一个宦官失手将皇帝面前的一盏灯火给打翻了。皇帝于是就大发雷霆,将身边的几名太监都给惩处了,那失手打翻了灯盏的更是被活活打杀了。
“在我离开之前,还听到了一些太监在一旁偷言,说是很怀念天启朝,现在的他们根本就不是人……”解惑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唐枫听完后,眼中光芒闪烁,他感觉着似乎是一个机会到了,这或许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刻,但这也极其冒险,一时让他难下决断……
重振大明的第十三卷重振大明
此番被皇帝钦点带兵平乱,让吴三桂很是兴奋,虽然他在辽东也为将不少日子了,但能得皇帝的亲自任命也是莫大的荣誉。所以在接到旨意之后,他立刻就从辽东的十万精兵中挑选出了最精干能战的,随即就起程前往甘肃平乱。
在他临走之前,其父吴襄语重心长地提醒他道:“用兵之道,不光是一个勇字。虽然我们所面对的敌人无法和剽悍的建奴相比,你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父亲的当面,吴三桂自然不敢放肆,连忙应承了下来,可是在他的心里,对此却很不以为然。他与金人作过战,跟随着唐枫也屡次轻易将兵力远胜己方的反军杀得溃不成军或是弃械投降,所以在他年轻的心里认为,这些造反作乱的人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只要自己到了甘肃,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平息乱事。
他的这种想法也很快传染到了每个军士的心里,在长时间的未尝败绩之后,全军从上到下都弥漫了一种骄悍的气息。但是因为这一次是皇帝亲自点的吴三桂,并没有稳重的将领随他一道前去平乱,所以也就没有人在旁进行规劝了。
经过半个月的跋涉,三万人马终于开进了甘肃地界。虽然对敌人有所轻视,但是长久以来的作战习惯还是让吴三桂立刻就乱了章法,在到了地方后,便派出了大量的斥候进行查探,而同时,他也派出了数千人的先锋,想抢在反军有所发现前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显然,反军对辽东军的到来没有防备,居然直到有人与先锋队伍碰上之后才惊觉。而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这支先锋的辽东军的战力的确不是寻常的反军所能抵抗的,一战之后,就歼敌两千许,自身的伤亡几近于零。
当知道如此辉煌的战果之后,吴三桂大为欢喜。他也不再小心翼翼地进军,而是挥大军大步前进,他要寻找到反军的主力,与之决战,从而一战就平了这刚起的乱事。
但是,在随着大军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之后,问题也就慢慢地浮现了。除了个别不及躲闪的敌人之外,原来已经侦知的反军人马突然就失去了踪影,大军每一次的出击都扑了空,这让全军上下都产生了古怪的念头,或是觉得扫兴,或是有些轻敌,认为这些反军根本不足为惧。到了这个时候,吴三桂才猛地觉察到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
现在的情况是他们已经深入到了甘肃的中部,而所看到的城池娶不多,自然无法就地征得粮草了,更不要说寻找到敌人与之一战了。甘肃本就地广人稀,现在又因为有人作反,裹挟了不少的百姓,这就使得这里更加的荒凉。当得知军中可用之粮不足三日之量后,吴三桂连忙命人回头催粮,他隐约地感觉到自己真的犯了大错了。
就在辽东军有些进退两难的时候,他们的敌人却已经在筹划着对他们的反击了。这支反军的首领不是旁人,正是吴三桂的老熟人,曾在陕西、河南等地败在他手多次的李自成和李岩一伙。
在三年前失败被迫投降之后,李自成他们就被再次打散了充入边军之中。虽然他们心里并不服气,但是在完全失去了对人员的指挥后,他们也无法再兴起大的风浪来。无奈之下,李自成只得暂时收敛起反心,但他并没有就此沉寂下去,而是变得更加的隐蔽了。
今年,李自成终于靠着过人的本事被上司欣赏,从而得到了提拔,被派到了甘肃这里的一处卫所里当一个把总。而在这里,他又碰上了自己的老伙伴李岩。李岩早就被发到了此处,虽然有着一身的武艺,但他却已经知道个人的武功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有团结更多的人,才能与官府周旋。所以这两年来,他居然就隐忍了下来,并用白莲教的一套手段,在这里结下了不少的兄弟。
李自成的到来,使得李岩的信心大增,两人联手之下,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一大批亲信。也活该他们有机会再造反,因为朝廷财政上的困难,今年甘肃这里的居然欠了军饷达数月之久,再加上当兵的在家乡的土地被一些权贵所侵占,使得将士们多有怨言。有人还因此偷偷逃走,对此甘肃当地的武官也不当回事,在他们看来少几个兵丁,他们反而能吃更多的空饷,反而是一件好事。
如此一来,这些上司对普通士兵就更加的苛刻了。双方之间的矛盾被李自成二人看在眼里,他们自然不会放过。在八月中秋与部下们聚在一起的时候,两人便一唱一和地开始挑唆了起来,几次有意无意地提及了上官的贪婪,以及将士们处境之难。
那些寻常的军士对此可是感同身受,在酒意的驱使之下,便也随着他们二人破口大骂为官者的不堪。然知道此时正好有当地卫所的上官受李自成之邀前来赴会,当听到大家对自己的辱骂之后,上官自然不能忍受,当即便让人对这些人动了刑。
这些将士们原来就对上司心怀怨恨,现在又被其责打,在酒精的作用下便悍然反抗了。那上官所带亲信不过百数,而在这里却有数百名精壮之士,两边一旦动起了手来,自然胜败可分了。而趁着双方打在一处,情形混乱的当口,李自成便偷偷靠近了上官,一刀就结果了他的性命。
当大家陡然发现上官被杀的时候,多数人都被惊醒了,但是事实却已经无法改变。李自成随即挑动道:“我们杀了上司军官,朝廷必不会轻饶了我等。只怕我们会受尽凌辱而死,而且还会祸及自己的家人哪。”
众人可不知道这趁乱杀了上官的究竟是谁,眼见得李自成说得在理,一个个都如丧考妣。最后终于有人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造反!反正都是一死,我们何不为了自己的将来拼上一拼呢?或许我们还能开创出一个新的王朝,到时候大家不但不会死,还能光宗耀祖呢,以后我们都不用再受那些狗官的腌臜气了!”李岩适时地出来再在干柴上添了一把火。
到了这个份上,不是造反就是一死,众军士当即就做出了决定。为了表现自己的决心,他们将那上官带来的一众亲兵也给杀了个干净,就此彻底断绝了后路。而后他们这几百人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反行动。
甘肃当地官军的待遇不但比不过辽东等重镇,就连陕西等地也无法相比,这里的官军也都是憋了一肚子的气无处撒的。所以在李自成他们打出了旗号造反之后,短短时日里就有数千人来跟随。这个时候,李岩更发挥了自己鼓动人心的手段,提出了均田地,免粮赋的口号。称只要是归附了李自成的人,不但可以得到富人那里夺来的良田,而且将不收取任何的税赋。这个口号一出,更使得百姓们对他们热烈拥戴,李自成的反军数量也急剧上升,从区区的几千,陡然就增加到了将近五万人,而且多是原来的官军,这实力是更胜高迎祥当年。
见到手中已经掌握了足够的人马,李自成就再次打出了闯王的旗号,这一次,他自然就理所当然的成了闯王了。如此一来,在进入了九月之后,又来了不少原来是高迎祥旧部的人马,这使得李自成的势力再次得到了扩张。
甘肃官府几次出兵,都被他们杀得大败,最终只得用六百里加急想朝廷求救。而此事很快就为李自成所知,李岩便因此设下了一个应对的方法。他很清楚,一旦朝廷派兵,多半便是辽东军,这可不是自己能够应付得了的,只有出奇兵,才有取胜的把握。所以他的策略就是把官军引进来,把他们的后勤补给线给拉长了,从而借着甘肃当地百姓已经为自己所收买的便利来掐断他们的补给,从而不战而胜。
这个策略很是成功,吴三桂因为对反军的轻视,完全忽略了补给的问题,待到他察觉到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军中可用之粮不足三日,这让他大为担心。他连忙叫来了麾下将领,让他们派人去后面催粮,务必要让人在三日内将粮食送来,而他自己则带了人马继续在周围寻找敌人。但这一切都已经被当地的百姓通过种种手段通知了远远地避开官军锋芒的李自成他们。
两日之后,在距离官军大营足有七十里的雅砻江边,押送着数百车粮食的朝廷官军被反军趁夜偷袭,两千许人的队伍被五千多人包了饺子,只逃出了数十人,那几百车的粮食更是被反军全部拿走。
当逃出的军士将这个噩耗告诉吴三桂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时地,他的心里又产生了惊怒之意,这下自己三万人马可就没有可用的食物了。他连忙将将领们聚集到了一处,向他们征求意见,此时的他再没有了之前的笃定和意气风发。
最后,大家只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情况下想要退回去怕是千难万难了,因为现在军中所剩的粮食不过一两天之数,而想要退到有补给的所在却需要最短五天。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反军,将他们手中的粮草给夺了来,这才能保证大军的所需。
无奈之下,官军只得四处派出侦骑、斥候寻找反军的位置。但是这些日子来反军都在躲着对方,怎么可能被他们轻易找到呢?甘肃地方又大,人却稀少,更有利于他们的躲藏,一天下来,那些派出去的人根本就是一无所获。
在知道根本无法在短时间里找到敌人之后,吴三桂不得不做出了一个让他感到羞愧的决定——退军。他知道自己已经堕入到了敌人的陷阱之中,一旦军中断粮,军心动摇,敌人就会杀来,到时候可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大军遂动身东还,不过吴三桂却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在退军之前在道路上埋伏下了五千精兵。一旦反军趁着这个机会攻来的话,只这五千人马就足以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了。
但是很遗憾,大军向东走了一日,也不曾见到一个反军的踪影。这次的平乱可以说是非常失败,只打了几支小部队,反倒损失了一支押粮的队伍,丢了数百车的粮食。这让吴三桂如何能忍得下这口气,他回头看着身后漫天的飞尘,恨恨地道:“待我准备下充足的粮草,下次一定要将你们尽数歼灭了!”
字吴三桂回头说这狠话的时候,全然没有想到反军会在他们的前面设下了埋伏。在大军又累又饿,扎下大营休息的时候,七八万的反军同时从三面杀了出来,此时正是九月底,天上没有月亮的时候。
辽东军是精锐没错,但是赶了一天的路,却只吃了不过半碗稀粥的辽东军的战力也不可能与早早地等在那里,饱餐战饭的敌人相比。当反军骤然杀到,四处点起了火来,冲进了官军大营的时候,那些久经战阵的辽东军们也慌了手脚,他们十成的本事最多只剩下了不到三成。在如此情形下,本就不如的辽东军立刻就陷入了被动。
这,辽东军大败亏输,死伤达万人以上,吴三桂只带着两千多人逃出重围。辽东军自被孙承宗创建以来,从未有过今日之败。而更严重的是,反军从这一战中不但获得了极大的自信,而且还得到了大明最精锐军队的器械,无论是上好钢质的刀枪盔甲,还是火铳弓弩,都使得反军的战力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十天之后,一直闭门在家的唐枫比崇祯更早一步地得知了甘肃的大败,消息自然是趁夜进来的白亮峰带来的了。他觉得很是无奈,自己刚想要借着帮助吴三桂平乱来打响锦衣卫的名头呢,辽东军却如此轻易地就败在了反军之手。只可惜了自己的一番心血,那么多锦衣卫中的干练之人,刚刚有了起色,却没有了用武之地。
唐枫在知道这个消息时也发起了愣来,他知道自己疏忽了,忘记了现在的吴三桂只是个少年,远还没有到老谋深算的程度。即便他手里拥有着大明最精锐的辽东军,一旦有什么疏忽,还是会遭到败绩的。
看唐枫半天没有说话,白亮峰再也忍不住了:“国公,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这一次的事情想必是瞒不过东厂了,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啊。”
唐枫叹了一声道:“天意弄人哪,看来(经此一战后,这些反军的势力会变得极大,想要再遏制他们就更难了。”说了这话后,他才反应过来,冲白亮峰道:“现在还不是灰心的时候,虽然吴三桂败了,但是只要他收拾残军和旧部,总还能与敌一战的。到时候或许锦衣卫的作用会更加的明显呢。”
对这样安慰的话,白亮峰不怎么相信,但他也听得出来这是唐枫在一时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说的。他只得点头称是,然后郁郁而走。
走出了书房,唐枫心里更是沉甸甸的,这一次的失败,会不会让历史上大明的结局重演呢?反军随之力量大增,直到最后攻进了北京城,若真是如此的话,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可惜现在唐枫已经不可能获得皇帝的信任而带兵出征了,不然倒是可以毛遂自荐向皇帝请命。而一旦金人得知甘肃一事,在东北的他们会安分吗?辽东的兵马不能再动,其他地方的人马战斗力又逊了不少,该怎么平乱呢?唐枫突然觉得这一次的大败所引发的种种后果是那么的严重。
无眠,当唐枫从卧房出来时,却看到了解惑正在外面等着自己。他有些奇怪地问道:“解惑,你昨夜不是在皇宫里看着皇帝吗,怎没去休息一下?”
解惑道:“公子,我是特意等着你的,我昨天在宫里看到了一件事情,不知道是不是您希望看到的。”
“哦,却是什么?说来让我听听。”唐枫立刻就来了兴趣,连忙问道。已经对崇祯动了杀念的他,自然不会放过任何的一次机会了。
“昨天三更时,宫外突然有人送来了一封战报。皇帝在看了之后心情很差,而在此时恰好有一个宦官失手将皇帝面前的一盏灯火给打翻了。皇帝于是就大发雷霆,将身边的几名太监都给惩处了,那失手打翻了灯盏的更是被活活打杀了。
“在我离开之前,还听到了一些太监在一旁偷言,说是很怀念天启朝,现在的他们根本就不是人……”解惑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唐枫听完后,眼中光芒闪烁,他感觉着似乎是一个机会到了,这或许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刻,但这也极其冒险,一时让他难下决断……
重振大明的第十三卷重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