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逆势而为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因为袁应泰是在秦良玉等援辽客军到达沈阳后才知道皇帝也支持熊廷弼的辽东对虏战略且给朱由校上疏的。
所以,在张鹤鸣收到熊廷弼的回信,又给袁应泰写了一封信后,天启皇帝朱由校这里还没有收到袁应泰的奏疏以及他派去的锦衣卫的密报。
虽然朱由校说是派去的锦衣卫没有监视熊廷弼等人的意思,但也不过是说说而已。
朱由校早就赋予了去辽地的锦衣卫的密奏权。
话转回来。
因为朱由校还没收到袁应泰的奏疏和锦衣卫的密奏的缘故,所以,朱由校现在还不知道现在辽地已经出现了他不愿意看见的经抚战略意见不一致的现象,也还没有意识到他的兵部尚书也与他意见相左。
但朱由校可以明确的是文官集团肯定依旧不会赞成熊廷弼的战略。
因为熊廷弼的先守再战的战略实在是太花钱了。
而且朱由校根据对历史的了解,知道这个时代的明朝许多官员还没有意识到建奴在野战方面的厉害之处以及奴酋努尔哈赤在军事上的天赋。
尽管大明已经有萨尔浒之败,但据朱由校所知,这个时代的大明文武官员很多还是抱有轻敌思想,不少武官还敢出城与建奴野战。
比如历史上袁应泰代替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后之所以惨败就是因为他轻敌冒进,竟主动把守城军队调出城与建奴野战,然后因此发生了浑河血战。
尽管浑河血战非常惨烈,无论是参与此战的川兵还是浙兵都打得很英勇,但也的的确确是败了。
这无疑说明建奴在野战上的确强于此时的明军。
话转回来。
所以,朱由校知道朝野上下肯定都还没把东虏放在眼里,甚至都没有觉得东虏将来会成为神州之主。
真正意识到东虏不容小觑的官员还是少数。
当然,朱由校自己也承认现在的东虏与大明相比也的确不算什么,但也只是综合实力上的对比。
在战略上,朱由校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得要慎重对待这个后来成功夺取中原的政权。
因此,朱由校会支持熊廷弼这种较为谨慎的战略。
但朱由校知道他支持熊廷弼就意味着他在逆势而为,在跟大明这个积重难返的王朝的强大惯性做斗争,在和大多数人唱反调,不仅仅是文官集团中的大多数文官,还有一些有私心的武官,以及自知牟利的商人势力。
朱由校知道自己的支持者一开始肯定会很少,也会走得很艰难。
但他必须努力地走下去。
……
袁应泰收到了张鹤鸣的来信,他对此感到很欣慰。
有了兵部尚书张鹤鸣的支持,让他有了不少底气。
再加上薛国用、张铨这些辽地文官以及李如桢这些武将也支持他。
而且,袁应泰作为辽地巡抚,也的确有带兵的权力,他可以选择听从经略的命令,也可以选择不听从经略的命令,并在自己的辖区内做出自己的军政决定。
所以,袁应泰在收到张鹤鸣的来信后,便干脆趁着熊廷弼在沈阳,就主动招纳大量蒙古人进入辽阳城中,招纳大量所谓从东虏叛逃回来的官兵,开始训练他们,准备靠这些蒙古人和叛将叛兵主动恢复失地,彻底解决东虏之患。
而当时,努尔哈赤为了解决春荒问题,正在四处劫掠蒙古部落,所以因此增加大量蒙古难民。
袁应泰自然也因此招募到许多蒙古难民。
而袁应泰还因此颇为得意,对标下总兵官侯世禄与梁仲善吩咐道:“侯世禄、梁仲善,你们即刻训练这些蒙古人,将来随本抚出城立功!”
……
“大汗,自从辽阳那边辽东巡抚袁应泰在大量招降蒙古人后,奴才已按照您的吩咐,安插了我们的人进去。”
李永芳在袁应泰如此做后没多长时间就向努尔哈赤禀报起来。
努尔哈赤听后点了点头,且也因此难得地笑了起来:“袁应泰这个草包!他心里肯定只想着快速灭掉我大金好建功立业,却不知本汗已经盯上了他的辽阳城,传令额亦都他们,即刻把兵马撤回来,准备接下来攻打辽阳!”
……
而熊廷弼这里也知道了袁应泰在招纳蒙古人进城之事,气得他直接赶来了辽阳,质问起袁应泰来:“袁大来!你这是在做什么,招纳蒙古人进城之事,怎不事先告知本官?!”
袁应泰则回道:“正要告知于部堂。”
熊廷弼哼了一声,立即对侯世禄和梁仲善吩咐道:“立刻封城!将城中混入的蒙古人和女真人全部杀掉!”
侯世禄和梁仲善看了袁应泰一眼,他们是袁应泰标营将领,钱粮与考核都握住袁应泰手里,自然得听从袁应泰的命令。
袁应泰则看向了熊廷弼,拱手道:“部堂!让这些蒙古人进城是我的决定,他们与虏贼皆有仇恨,且个个善武,留下他们可以避免让他们去投靠东虏,也可以用为兵卒!若贸然杀之,只会令这些蒙古人失望,从而皆投向虏贼,请部堂慎思之。”
“你!”
熊廷弼见此知道自己没办法让袁应泰听自己的话,一时只得道:“我必向陛下上疏,参你此事!”
“下官已上奏陛下言明此事。”
袁应泰也直接硬顶了一句。
“陛下若听你的,辽阳必失,你袁应泰到时候唯有一死可避罪!”
熊廷弼说完就赶回了沈阳,这次他来的匆忙,也没让听自己命令的标营总兵贺世龙集结兵马和他一起来辽阳,只带了朱由校拨给他的锦衣卫,但熊廷弼最终还是没有直接下令让锦衣卫处置袁应泰,因为他也是文官,也不想彻底得罪文官集团,何况,巡抚严格意义上讲也是辽东地区的军政首脑,所以,他敢拿尚方宝剑杀武臣,却不敢杀文臣。
……
“胡闹!”
朱由校收到袁应泰的奏疏后,没得骂了一句。
“经抚意见相左,恐不利于辽东大局,本来,经抚是互相制衡,而巡抚为经略副手,以佐军事,小事自可彼此商议,但大事自当谋归一处,否则必致内讧,以臣之见,当换抚臣。”
方从哲见皇帝龙颜大怒,这时候就忙按照皇帝的意思说了起来。
而韩爌则皱了皱眉头,道:“袁应泰精明强干,与熊廷弼脾气暴躁不同,他更会虚心纳言,尤善钱粮调度和安抚人心,其任辽东巡抚期间大修水利,使大量流民得以重新安生,他为巡抚也是熊廷弼当初自荐,为的是能更易得朝廷钱粮支持,如今冒然更换,以臣之见,是否当询熊廷弼自己的意思,经抚虽意见相左,行为不同,但也还没到彼此相争不让的地步。”
因为袁应泰是在秦良玉等援辽客军到达沈阳后才知道皇帝也支持熊廷弼的辽东对虏战略且给朱由校上疏的。
所以,在张鹤鸣收到熊廷弼的回信,又给袁应泰写了一封信后,天启皇帝朱由校这里还没有收到袁应泰的奏疏以及他派去的锦衣卫的密报。
虽然朱由校说是派去的锦衣卫没有监视熊廷弼等人的意思,但也不过是说说而已。
朱由校早就赋予了去辽地的锦衣卫的密奏权。
话转回来。
因为朱由校还没收到袁应泰的奏疏和锦衣卫的密奏的缘故,所以,朱由校现在还不知道现在辽地已经出现了他不愿意看见的经抚战略意见不一致的现象,也还没有意识到他的兵部尚书也与他意见相左。
但朱由校可以明确的是文官集团肯定依旧不会赞成熊廷弼的战略。
因为熊廷弼的先守再战的战略实在是太花钱了。
而且朱由校根据对历史的了解,知道这个时代的明朝许多官员还没有意识到建奴在野战方面的厉害之处以及奴酋努尔哈赤在军事上的天赋。
尽管大明已经有萨尔浒之败,但据朱由校所知,这个时代的大明文武官员很多还是抱有轻敌思想,不少武官还敢出城与建奴野战。
比如历史上袁应泰代替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后之所以惨败就是因为他轻敌冒进,竟主动把守城军队调出城与建奴野战,然后因此发生了浑河血战。
尽管浑河血战非常惨烈,无论是参与此战的川兵还是浙兵都打得很英勇,但也的的确确是败了。
这无疑说明建奴在野战上的确强于此时的明军。
话转回来。
所以,朱由校知道朝野上下肯定都还没把东虏放在眼里,甚至都没有觉得东虏将来会成为神州之主。
真正意识到东虏不容小觑的官员还是少数。
当然,朱由校自己也承认现在的东虏与大明相比也的确不算什么,但也只是综合实力上的对比。
在战略上,朱由校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得要慎重对待这个后来成功夺取中原的政权。
因此,朱由校会支持熊廷弼这种较为谨慎的战略。
但朱由校知道他支持熊廷弼就意味着他在逆势而为,在跟大明这个积重难返的王朝的强大惯性做斗争,在和大多数人唱反调,不仅仅是文官集团中的大多数文官,还有一些有私心的武官,以及自知牟利的商人势力。
朱由校知道自己的支持者一开始肯定会很少,也会走得很艰难。
但他必须努力地走下去。
……
袁应泰收到了张鹤鸣的来信,他对此感到很欣慰。
有了兵部尚书张鹤鸣的支持,让他有了不少底气。
再加上薛国用、张铨这些辽地文官以及李如桢这些武将也支持他。
而且,袁应泰作为辽地巡抚,也的确有带兵的权力,他可以选择听从经略的命令,也可以选择不听从经略的命令,并在自己的辖区内做出自己的军政决定。
所以,袁应泰在收到张鹤鸣的来信后,便干脆趁着熊廷弼在沈阳,就主动招纳大量蒙古人进入辽阳城中,招纳大量所谓从东虏叛逃回来的官兵,开始训练他们,准备靠这些蒙古人和叛将叛兵主动恢复失地,彻底解决东虏之患。
而当时,努尔哈赤为了解决春荒问题,正在四处劫掠蒙古部落,所以因此增加大量蒙古难民。
袁应泰自然也因此招募到许多蒙古难民。
而袁应泰还因此颇为得意,对标下总兵官侯世禄与梁仲善吩咐道:“侯世禄、梁仲善,你们即刻训练这些蒙古人,将来随本抚出城立功!”
……
“大汗,自从辽阳那边辽东巡抚袁应泰在大量招降蒙古人后,奴才已按照您的吩咐,安插了我们的人进去。”
李永芳在袁应泰如此做后没多长时间就向努尔哈赤禀报起来。
努尔哈赤听后点了点头,且也因此难得地笑了起来:“袁应泰这个草包!他心里肯定只想着快速灭掉我大金好建功立业,却不知本汗已经盯上了他的辽阳城,传令额亦都他们,即刻把兵马撤回来,准备接下来攻打辽阳!”
……
而熊廷弼这里也知道了袁应泰在招纳蒙古人进城之事,气得他直接赶来了辽阳,质问起袁应泰来:“袁大来!你这是在做什么,招纳蒙古人进城之事,怎不事先告知本官?!”
袁应泰则回道:“正要告知于部堂。”
熊廷弼哼了一声,立即对侯世禄和梁仲善吩咐道:“立刻封城!将城中混入的蒙古人和女真人全部杀掉!”
侯世禄和梁仲善看了袁应泰一眼,他们是袁应泰标营将领,钱粮与考核都握住袁应泰手里,自然得听从袁应泰的命令。
袁应泰则看向了熊廷弼,拱手道:“部堂!让这些蒙古人进城是我的决定,他们与虏贼皆有仇恨,且个个善武,留下他们可以避免让他们去投靠东虏,也可以用为兵卒!若贸然杀之,只会令这些蒙古人失望,从而皆投向虏贼,请部堂慎思之。”
“你!”
熊廷弼见此知道自己没办法让袁应泰听自己的话,一时只得道:“我必向陛下上疏,参你此事!”
“下官已上奏陛下言明此事。”
袁应泰也直接硬顶了一句。
“陛下若听你的,辽阳必失,你袁应泰到时候唯有一死可避罪!”
熊廷弼说完就赶回了沈阳,这次他来的匆忙,也没让听自己命令的标营总兵贺世龙集结兵马和他一起来辽阳,只带了朱由校拨给他的锦衣卫,但熊廷弼最终还是没有直接下令让锦衣卫处置袁应泰,因为他也是文官,也不想彻底得罪文官集团,何况,巡抚严格意义上讲也是辽东地区的军政首脑,所以,他敢拿尚方宝剑杀武臣,却不敢杀文臣。
……
“胡闹!”
朱由校收到袁应泰的奏疏后,没得骂了一句。
“经抚意见相左,恐不利于辽东大局,本来,经抚是互相制衡,而巡抚为经略副手,以佐军事,小事自可彼此商议,但大事自当谋归一处,否则必致内讧,以臣之见,当换抚臣。”
方从哲见皇帝龙颜大怒,这时候就忙按照皇帝的意思说了起来。
而韩爌则皱了皱眉头,道:“袁应泰精明强干,与熊廷弼脾气暴躁不同,他更会虚心纳言,尤善钱粮调度和安抚人心,其任辽东巡抚期间大修水利,使大量流民得以重新安生,他为巡抚也是熊廷弼当初自荐,为的是能更易得朝廷钱粮支持,如今冒然更换,以臣之见,是否当询熊廷弼自己的意思,经抚虽意见相左,行为不同,但也还没到彼此相争不让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