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五十章
秦远父母第二天就要离开这, 所以这天晚上便当着孙桂芳他们的面,把订婚的东西一一过给孙家。
反正都是一家人, 做个见证也不错。
彩礼是三百二十块钱, 一块梅花牌手表,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还有一个收音机。
“自行车我是腊月二十七那天买的, 现在放在文工团, 玉兰骑车方便。”
除了自行车外,其余东西都在这了。
不说别的, 就说这彩礼, 就有些重。
孙桂芳他们结婚的时候, 最大的彩礼钱是六十六块, 而如今, 镇上最大的彩礼是一百二十块钱, 县里是一百五十块钱。
秦家拿出的彩礼是翻了倍的。
秦母听孙父他们说彩礼太重,她忙道:“是这样的,他们大嫂, 二嫂的彩礼都是这个数, 那玉兰也不能低了, 说起来玉兰还吃亏了呢。”
毕竟大儿子结婚有好几年了, 那个时候的一毛钱和现在的一毛钱, 买回来的东西都有些变化。
反正最后,秦家强行让孙家收下这份彩礼, 第二天早上秦父他们便离开了。
杨继西和秦远还有孙父, 把人送到县城车站, 秦远还能多待几天,所以把人送完后, 又和他们一道回水竹林生产队了。
这边孙母正在跟孙玉兰说嫁妆的事儿:“这彩礼钱,我和你爸昨晚商量过了,一个子儿也不留,他们给得太重,是看重这门亲事,我们心里高兴,但也不能占人家的便宜。
“你姐结婚的时候,我们退了三十块钱,给了八块钱的压箱底钱,那个时候家里的日子还有些紧巴,说起来也是对不起她。”
一旁的孙桂芳闻言立马道:“说啥呢妈,我觉得挺好,有啥对不起的。”
孙玉兰想了想说:“我这几年也攒了些钱,你们也别给我压箱底钱了,收音机和手表你们留着。”
“那怎么行,”孙桂芳皱眉,“我和你姐夫还想给你添点嫁妆呢。”
“姐,”孙玉兰无奈道,“你们添啥嫁妆啊,我又不是你的晚辈。”
“那也是我们的小妹。”孙桂芳想到秦家的家底那么厚,嫁妆不给多一点,那总归是有些没底气的。
孙母也是这么想的,她回房拿出一封信:“这是你大哥大嫂前不久寄回来的,我们接到你的信,知道你要带人回来,就给你大哥他们寄了信,你看看里面怎么说的。”
孙玉兰看了信,眼睛有些红。
孙大哥他们知道秦家的情况,自然也想得多,他们也提了添嫁妆的事儿。
“添嫁妆的事儿就不要再提了,”孙玉兰放下信认真道,“姐,你更不要掺和,你结婚的时候,我啥也没帮忙。”
“大哥大嫂他们结婚,我也啥都不懂,现在我有能力,而且相信会过好日子,秦远要是因为这点嫌弃我,他就不会给这么重的彩礼。”
添嫁妆的事儿就这么打住,杨继西他们回来后,第二天就带着孙玉兰和秦远回了自己家。
这是秦远第一次来到这么偏远的山区,对一切都好奇,杨二爷爷和杨二奶奶对秦远十分热情。
腊五花和腊排骨煮上不说,还用干菇炖了土鸡,把最好的酒拿出来招呼秦远。
和孙家那边的待遇是一样的。
秦远十分不好意思,看得孙玉兰发笑。
得知他的工作是啥后,一院子的小朋友都崇敬地看着他,围着他听抓过的坏人,石头和狗蛋也双眼亮晶晶的。
秦远得知石头读书很不错后,鼓励他继续念下去,最好考上大学,外面的天地还是很广阔的。
狗蛋倒是有一点想去参军,但他又自知是个吃不了苦的,于是有些纠结。
秦远哈哈大笑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才多大?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念书,等你想明白了,再去干。”
杨二奶奶给孙玉兰做了两双棉鞋:“我听说你那个地方比咱们这还要冷几分,这两双棉鞋,你拿去穿,别嫌弃我做得粗糙啊。”
“婶子这是啥话,”孙玉兰高兴地摸了摸那两双棉鞋,“这么好的手艺,我咋会嫌弃,倒是我,啥也没给你们带。”
“咋没带啊,”杨二奶奶瞪了她一眼,“你每年都给我和你叔寄好东西回来,那不是东西啊?”
“那不一样嘛。”
“都一样,来试试看合不合脚。”
杨二奶奶催促着,要是哪里不合适,她还能立马改改。
结果非常合脚,孙玉兰有些炫耀地抱着棉鞋来到秦远面前:“看,只有我有!”
“真好看,”秦远看着棉鞋上的小花,“这是兰花啊,婶子看可真细心。”
孙玉兰垂头看着上面的兰花,露出笑:“我姐姐姐夫他们一家都对我好得很呢。”
秦远点头,接触了孙家和杨家后,他可以说孙玉兰这边的亲戚关系,比他们秦家还要团结友爱。
杨老汉他们得知孙玉兰的对象是个警察后,免不得一番羡慕。
“你说孙家是啥风水啊,儿子当兵娶了个城里媳妇儿,日子过得不差;孙桂芳嫁给继西,也没受啥累,这铺子生意好得很;小女儿不但在文工团,还有个警察女婿。”
杨老婆子眉头紧皱,这么好的事儿,咋就轮不到他们呢。
也不对,要是老三他们没被过继,这好事儿他们也能沾一点。
可惜老三和幺妹都恨他们,啥也不是。
“咱们家的风水就差了?”
杨老汉不高兴,“儿子们没出息,孙子们肯定有!”
见狗蛋不在家,他便大声喊着,狗蛋从院子外回来:“爷,喊我干啥?”
“去,念书去。”杨老汉道。
狗蛋无语:“我这好不容易放假,让我玩玩呗。”
“玩啥?你瞧瞧你石头哥,又在背书了,你下半年可是要去县里读书的,再不努力,镇上的考试都过不了!”
要想去县里念书,就得去镇上参加升级考试,到了县中学的分数,这才可以被录取,他们村小学六年级年级考试都是在镇小学举行的。
也意味着还能不能继续念书。
狗蛋闻言也觉得有道理,他赶忙进屋念书去了,毛蛋怕杨老汉抓住自己,转眼就溜了。
孙玉兰他们走后,队里的春耕也开始了,杨继西和孙桂芳又开始忙碌起来,今年他们没有承包土地,所以队里的春耕完事儿后,就去采茶。
但因为收茶的价钱太低了,队长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自己炒茶,然后卖成茶。
他开了个会,提起这个事儿。
“队长,咱们队里没有会炒茶的啊。”
“是啊,这就算会,那也是搞点老茶,随便在锅里翻炒几下,糊了也是自己吃,那和卖的可不一样。”
“是啊,可别还没有招牌,就把招牌给砸了。”
队员们议论纷纷。
队长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呢,他想了想说道:“那就去学嘛,隔壁县有个镇子就靠茶吃饭,那的茶师傅多,咱们去学!”
赵五苦着脸举手站起身:“队长啊,我们想学,人家也不一定收啊,那不是和人家抢生意做吗?”
“哪有这么严重,共同发展,互帮互助嘛。”
队长道。
“队长,我们县和隔壁县年年都为了先进县互相比较的,我觉得你这想法太天真,实现不了。”
杨继西倒是想起周大舅舅,他年轻的时候认识不少人,于是下了会后,他就去了周家大院。
周大舅舅听了他的来意后,笑眯眯地说道:“不说别的地方,咱们队里,就有一位炒茶师,但他多年没有收徒了,能不能让他收,那得看你们队长的本事,他年年都会炒茶,老伴儿,你把老郑今年做的茶拿一包出来给继西带回去。”
杨继西带着那包茶回到生产队,此时天都快黑了,但是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队长家。
队长这会儿愁得吃不下饭,被他媳妇儿骂着呢。
见杨继西来了,队长媳妇儿立马露出笑:“继西啊,吃饭没?一起吃。”
“吃了吃了。”杨继西笑着拿出那包茶,跟队长说了来意,队长赶紧烧了开水,把那茶泡了出来,与杨继西一个人一碗。
“这茶不错,我觉得和县里卖的差不多。”队长双眼一亮道。
“我大舅说,这位郑师傅已经好多年没收徒了。”
“你们说老郑啊?”
队长娘已经快八十岁了,这几年脑子也时清楚,时糊涂的,这会儿正拿着木勺吃着米糊糊,闻言忽然搭了一句话。
“是啊娘,”队长大声地把那人的名字念了一道,“您还记得这个人?”
队长娘想了想后点头道:“我知道这个人,他会炒茶,年轻的时候去外面学的,我知道。”
她就反复地说这个话,队长无奈道:“您吃饭吧。”
这也说明这位郑老师傅确实有本事,于是队长就开始不停地往那边跑,这跑了快半个月,才把郑老师傅请到了他们生产队来。
郑老师傅就一个条件,让队长选出二十个人出来,然后他再自己选出几个跟着自己学炒茶的本事。
队长想了一晚上,选出二十个性子比较好,也很耐心的人出来,其中就有杨继西。
他是挨个上门通知的。
到杨家大院的时候,杨继西正在吃饭,今晚吃鱼,红烧鱼,嫣嫣正在等杨继西给自己挑鱼刺。
见队长来,孙桂芳赶紧添了一副碗筷,但队长只喝了点水,并没有留下吃饭:“你吃了饭,下午两点到我家去一趟。”
杨继西有些惊讶,这里面还有自己的份儿。
“记得来啊。”
“好。”
杨继西应着,到了点就往队长家跑。
郑老爷子七十出头,年纪已经算比较大了,可人家精神非常好,人越比较严肃。
他看着面前的二十个人点了点头,然后先带着他们去收茶,就是在茶林那边,等着队里的人把茶采摘好拿下来时,他教大家怎么辨别茶的好坏。
下午就在队长家开始炒茶了。
用的是稍微老一点的茶,不是茶尖,那玩意儿可老贵了,不能拿给他们糟蹋。
学了一个下午,杨继西最大的感受就是烫手。
运气不好,手能搞几个大泡挂着。
“得搞个手套。”队长看完后道。
于是第二天就亲自去县里采买了,这是用的队费,为了让村里能有人炒茶,队长也是拼了。
郑老爷子就在这边住下了,每天杨继西他们都要去学习,一个月后,原本的二十个人,也变成了三个人。
其中就有杨继西。
另外两个的岁数比杨继西大,三十多岁了。
郑老爷子对杨继西是最严厉的,因为三个人中,他炒的茶最容易糊,但是出好茶最多的也是他。
所以郑老爷子时不时还会来他家里,给他“加练。”
家里没有沾过油荤的锅就是新灶房这边的,所以杨继西便在这边炒茶,春茶已经过了,那就等再迟一点的茶,反正有得忙。
三个月后,郑老师傅被杨继西三人送回了家,还在郑家吃了顿饭。
杨继西走的时候和另外二人分开了,他去周家大院坐了坐。
这一去才知道,周三舅住院了。
于是他便去了镇上卫生院处。周三舅也是胃不舒服,杨二奶奶他们也不知道这事儿,等杨继西回铺子,跟他们说了,这才知道。
杨二奶奶跺脚:“怎么一个两个住院都不跟我们说一声!”
“说怕麻烦我们。”杨继西道。
“这哪里是麻烦?”杨二奶奶和杨二爷爷带着东西气势汹汹地去了卫生院,把周三舅数落了一番后,又问了一下他的身体,这才离开。
陪着周三舅的是周三舅娘,杨二爷爷让周三舅娘跟着杨二奶奶回铺子上,自己守着周三舅。
傍晚杨继西提着饭菜过来,让杨二爷爷回家吃饭,他守着周三舅。
两天后,周三舅出院,杨继西也回了生产队。
刚到生产队,队长就开会了。
这是说电线杆的事儿,杨继西自然是报名的。
电线杆弄好,他们生产队就能通电了!
这一忙又是一个多月。
就在队里要秋收的时候,狗蛋举着通知书跑回家,他被县中学录取了。
月华也被录取了。
别看狗蛋比月华多读几年,可他在村小学又从头开始念了,和月华是一个年级的。
杨老汉恨不得敲锣打鼓告诉大伙儿狗蛋被县中学录取了。
杨继南夫妇抱着月华眼睛红红的,月华还得安抚二人。
而杨继西夫妇也在商量下半年嫣嫣念书的事儿。
他们镇上有住的地方,自然是想要嫣嫣在镇小学念书的,毕竟镇小学比村小学要好很多。
有这个条件,那自然想让孩子读好一点的学校。
“每周接回来玩两天,放假她想在镇上还是队里,也随便她了。”
杨继西笑道。
“行。”
孙桂芳没意见。
而孙玉兰在秋收刚结束几天后来信,他们的结婚报告申请通过了,如今和秦远就是夫妻。
因为都忙,所以结婚就不办了,直接过日子。
孙桂芳和杨继西在县里买了一份礼寄出去,杨继西也没忘记当初杨文清说的话,反正也在县城,也知道杨文清单位的座机号,于是给对方打了个电话过去。
“喂,这里是顺风报社,请问您找谁?”
“你好,我找杨文清,麻烦帮我传达一下。”
“好的请稍等。”
杨文清正在校对文章,听有人打电话找自己,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继西。
于是脸上带着笑,快步去接了电话:“西哥?”
他如今也是这么称呼的。
“是我。”杨继西还让孙桂芳也对他打了个招呼,杨文清又喊了一声嫂子。
接着杨继西便说了正事,这个时候打电话也不便宜。
杨文清听到孙玉兰结婚的消息,整个人一愣,即便知道有这个结果,可他还是很难受:“哥,谢谢你告诉我,她的地址是?”
杨继西念出地址,杨文清拿笔的手都在发抖。
“文清,好好的啊。”
杨继西不放心地说了一声。
“我很好,你和嫂子都放心。”
杨文清挂了电话后,看着纸上那难看的字,深深吸了口气。
孙桂芳把电话费给了店主,与杨继西往车站走去:“他后面声音都变了,还说自己好呢。”
“是啊,希望没事儿。”
杨继西点头。
因为忙着秋收和秋茶,所以电线杆都弄好了,也没来得及牵线。
杨继西作为炒茶人,不仅要忙着炒茶,还要帮着卖茶。
另外两个炒茶人也是,三人不是跑县里,就是跑隔壁县,反正能跑的都跑了,等他们回生产队的时候,生产队已经通电了!
杨继西家的灯泡也装上了,是杨二爷爷回来装的。
队长还干了一件大事,托人买了收音机和喇叭回来,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通过喇叭,让大伙儿听收音机里的内容。
大家干劲满满,对队长的赞美不断。
因为听了杨继西的话,杨大爷爷家和杨继西家的堂屋门口都装了灯,晚上洗脚啥的也明亮得很。
反倒是杨老汉那边因为舍不得电费,只在堂屋安了一个灯泡,房间里还是用的豆油灯。
狗蛋他们念书就在堂屋念。
九月,嫣嫣背着孙桂芳给她做的布包,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进了镇小学。
而狗蛋也去了县初中,这回几年没回来的沈凤仙回来了。
她烫着大波浪,穿着连踩裤,登着一对小皮鞋回生产队的。
那天可比杨继东回村的动静大多了。
杨老汉和杨老婆子对儿子能忍,对儿媳妇就不是那么能忍了。
硬要沈凤仙把衣服换了,把头发弄直。
可沈凤仙在外待了几年,思想早就不是原来的她了,该怼就怼,该给钱就给钱:“爹,娘,你们在家照顾孩子也辛苦,来,一人五块钱,你们也别嫌少,等我和狗蛋爹以后挣大钱了,回来可不是这个数。”
捏着那五块钱,二人不说话了,还问她饿不饿,渴不渴啥的。
当沈凤仙和杨继南把狗蛋还有月华送到县中学时,沈凤仙被好些家长偷偷打量,狗蛋倒是不觉得有啥,还很兴奋地打量着未来三年要待的地方。
杨继南看不惯她那一副打扮,带着月华离得远远的。
至于石头,是杨大爷爷把人送到县高中的,他已经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了,杨继康他们寄了信回来,还给石头寄了三十块钱,让他留二十块在家里,剩下十块钱带在身上,有啥需要的就自己买。
结果石头就给自己留了两块钱,其余钱全部放在杨大奶奶那了。
关于沈凤仙的闲言碎语,一直到她走了后,队里还有人在说她学坏了的话。
等到后面打工的人回来时,那打扮也和沈凤仙差不多后,便没人再议论了。
院子里少了狗蛋和嫣嫣,就好像少了好几个孩子一样,因为这两个孩子的话最多了。
毛蛋还是去村小学念书了,和欢欢乐乐还有福宝作伴,回家就带福娃,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
杨继西他们本来还担心嫣嫣不适应学校,结果她简直如鱼得水,长得好,嘴巴又甜,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很喜欢她。
而且知道她是杂货铺老板的女儿后,更是多了好几个尾巴。
杨二奶奶每天都会在她的兜里放几颗糖,让她分给要好的同学吃。
有一天,嫣嫣忽然说不要装糖了:“我才知道,他们是为了我的糖才和我交朋友的。”
杨继西正好在铺子上,闻言反问道:“有几个?”
“两个。”嫣嫣说。
“那也不多,说明其他人是真心和你做朋友。”杨继西笑。
嫣嫣矜持地点了点头:“这倒是。”
嫣嫣不带糖去学校后,那两个“假”朋友也不和她亲近了,嫣嫣反而明白了很多,根本不用杨继西他们教自己啥。
平安和王一松在学校也很照顾嫣嫣,嫣嫣快乐到飞起。
有时候周末也不回队里,就在镇上和平安还有王一松聚在一起做作业。
偶尔周末柳小芸会回来,于是几个人便一起玩儿。
嫣嫣听柳小芸说县小学的样子,也有些好奇,于是杨继西得空时,便带着嫣嫣去县小学看了看。
“好像除了比我们学校大,人多一点外,没有啥不一样。”
嫣嫣看了一会儿后说道。
“只要认真念书,哪里都是一样的。”杨继西说。
“对。”嫣嫣点头。
孙玉兰来信说,杨文清给她寄来了随礼,那份随礼有些重,除此之外还有一封信,信上祝福她和秦远,短短几行字,就让秦远立马感觉到杨文清对孙玉兰的不一样。
但是秦远却没有太过吃醋或者是什么,因为在交往前孙玉兰就提过杨文清,原本秦远觉得杨文清是把孙玉兰放下了,现在他知道对方只是不想拖累孙玉兰。
秦远倒是觉得自己挺幸运的,能把孙玉兰拐回家。
孙桂芳看完信后轻轻一叹:“各有各的路啊。”
杨继西正在剥橘子,闻言点头:“这橘子不错,甜,给小妹还有文清他们寄一点出去吧。”
“西哥。”
“嗯?”
“我们可真幸福。”
闻言杨继西扑哧一笑:“别钻牛角尖,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我知道,”孙桂芳觉得最近自己情绪波动有些大,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我明天去镇上看看爹娘他们,再送点菜过去。”
“好。”
杨继西应着。
第二天,孙桂芳一大早就出门了。
她到了铺子后,把菜放在灶房,然后跟杨二奶奶说自己出去逛逛,接着一个人来到卫生院。
一个小时后,孙桂芳双眼微红地拿着大夫的诊断回到铺子上。
刘章抱着枣子正在他们铺子里和杨二爷爷说话呢,杨幺妹则是在那边做衣服。
见她眼睛红红的回来,杨二奶奶拉住她的手问道:“谁欺负你了?”
“没有谁欺负我。”孙桂芳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声在杨二奶奶耳边说了一句话。
杨二奶奶双眼一亮,拉着她就进了房间说悄悄话去了。
“这是咋了?”
杨二爷爷一脸懵。
“应该没事儿吧。”刘章道。
但他也不放心,可这是嫂子,他也不好多问,于是回去跟杨幺妹说了,杨幺妹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来到杂货铺,得知她们房间,便进去了。
刘章在铺子上把枣子哄睡没多久,就见杨幺妹火急火燎地回来了,脸上带着大大的笑。
“好事儿啊?”
“好事儿,”杨幺妹点头,“我得做两件衣服给嫂子送过去。”
刘章立马明白了:“哥肯定不知道,恭喜他咯。”
杨幺妹扑哧一笑:“嫂子说怕他失望,自己心里也没底,所以今儿自己去卫生院看的。”
结果还真有了!两个月左右。
杨继西确实不知道这事儿,他路过于大家时,见对方在往小池塘放鱼,那个头还挺大,一看就知道是在外面弄回来的。
“我来一条。”
他想做酸菜鱼,前几天孙桂芳就说想吃鱼,但因为二人都忙着干活儿,倒是把这事儿给忘了。
“得嘞,”于□□利地给他称好鱼,“水桶你提回去,待会儿我让二娃子过来买盐,正好提回来。”
“成。”
杨继西提着鱼回家,便见杨二奶奶和孙桂芳都在家里,杨二奶奶见他提着鱼回来,便问孙桂芳:“闻这个味道有反应吗?”
孙桂芳特意来到水桶面前闻了闻:“没有,我想吃酸菜鱼。”
“继西,你杀鱼,我这就去煮饭。”
杨二奶奶挽起衣袖道。
杨继西觉得她们的对话哪里不对,孙桂芳在杨二奶奶进灶房后,上前拉住杨继西的大手问道。
“你想再要个儿子,还是姑娘?”
杨继西一愣,傻乎乎地看向她的肚子:“来了?”
“来了,”孙桂芳脸有些红,低声说自己去卫生院检查的事儿,“我就是觉得心里烦躁得很,加上这两个月那什么也很少,想到怀嫣嫣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所以就去检查了一下,结果真有了。”
杨继西赶紧拉着她坐下:“那你咋不跟我说呢?我们一道去嘛!”
“不说这个,”孙桂芳就怕他没完没了,“我问你呢,想要个儿子还是个姑娘。”
“姑娘,”杨继西道,“我喜欢女儿。”
“那就期待一下,”孙桂芳掩嘴一笑,“这下嫣嫣又当姐姐了。”
“她知道不?”
“我们回来的时候,她还没放学呢,不知道这个,娘的意思是让我去镇上,和她一起看铺子,让爹回来给你做饭。”
“行啊,”杨继西点头,“娘和你在一起我放心,得空我就去镇上看你们。”
“我想回妈家住几天。”
孙桂芳又道。
“那我明儿就送你回妈家。”杨继西二话不说就点头。
孙桂芳勾起唇,踮起脚亲了亲他的下巴:“西哥真好。”
“你又要辛苦了,”杨继西摸了摸她的头,“可得好好养着,想吃啥就吃,咱们有钱。”
这几年他们手里的钱确实越来越多,其中大头是李成杰那边的分红,再次一点是他们铺子的,最后是书店那边的。
孙父和孙母得知孙桂芳有孕的消息后,都笑得不行,他们队里正在弄电线杆呢,孙母让孙桂芳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还说把杨二奶奶也接过来一起住。
杨二奶奶倒是不好意思长住,不过偶尔也过去看看孙桂芳,买点东西啥的。
在娘家住了差不多一个月,孙桂芳又去镇上住着,这下轮到孙父和孙母得空了就去看她们。
杨二爷爷和杨继西在家的日子也不错,把柴房堆满了后,就伺候鸡和猪,杨二爷爷见家里没啥活儿,就把杨继西赶到镇上陪着孙桂芳。
杨二奶奶见他来了,便回队里和杨二爷爷做伴。
每天杨继西把嫣嫣送到学校,中午嫣嫣和平安一起回来,下午不是杨继西去接,就是刘章去接。
“爸爸,我可以自己回家的。”这天吃晚饭时,嫣嫣说道。
“不要爸爸去接了?”
嫣嫣笑了笑:“我和小松哥哥还有平安哥哥一道走,他们让我走中间,再说这去学校那么近,我们可以的。”
王小松早就没人接送了,至于平安,刘章时不时就去接,有时候忙了就是他自己回来,见他和王小松一道来回也没事儿,刘章便渐渐不去了。
男孩子嘛,得培养他自立自强。
可嫣嫣才念两个多月,杨继西有些不放心。
但见嫣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孙桂芳在一旁笑看着父女二人也不说话,杨继西只能道:“那就试试,要是不习惯,我还是得接送的。”
“好!”
嫣嫣快乐地点头。
第二天早上,嫣嫣吃过早饭后,就背着小书包和两个哥哥一道出发了。
杨继西不放心啊,偷偷跟在后面,远远地看着他们三人,一直到他们都进学校大门了,杨继西才回家。
这边嫣嫣回头一看,便看见一道眼熟的背影。
她咧嘴一笑,蹦蹦跳跳地进了自己的教室。
“嫣嫣,放学后在这等我们。”
平安叮嘱着。
“好。”嫣嫣点头。
快到他们放学的时候,杨继西又去了学校附近,找了个地方盯着。
结果嫣嫣一出学校,就往他这边跑过来,后面跟着平安和王小松。
“爸爸!”
“你咋知道我在这呢?”
杨继西轻咳一声,把围住脸的布扯了下来。
嫣嫣瘪嘴:“你这个样子,大伙儿都往你这边看,我能不注意到你吗?”
就像个干坏事的。
杨继西尴尬一笑,牵着她的小手,几人往家走去。
平安回去就跟杨幺妹他们说了舅舅不放心妹妹的事,杨幺妹听了后笑道:“你爹也一样的,你说你自己能行的那几天,你爹一直跟着你呢,你自己没发现,嫣嫣倒是聪明,人家一下就发现了。”
“是吗?”
平安挠头,看向一旁的刘章,刘章正抱着枣子,见他看过来便道:“这有啥,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我已经长大了。”
“我是说你做了父亲以后就知道我和你舅舅那份心了。”
结果平安皱着眉头道:“爹啊,我才二年级,不能这么早娶媳妇儿,得好好念书。”
刘章气得鼻子都快歪了:“吃饭!”
小时候还挺聪明的,咋念了两年书,这么憨呢?
在确定嫣嫣完全能自己上下学后,杨继西和孙桂芳才放心地让她每天跟着哥哥们去读书。
期末考试后,嫣嫣拿到成绩单就往家里冲。
“爸爸妈妈!你们看!”
嫣嫣把成绩单放在桌上,满眼期待地看着他们。
杨继西拿起来,和孙桂芳一道看了看:“双百啊!”
数学和语文都是一百分!
“嫣嫣真棒!”
“厉害厉害,继续保持。”
嫣嫣嘻嘻一笑,还是看着他们。
孙桂芳见此戳了一下杨继西,杨继西笑眯眯地抱起她放在高凳子上:“那就按着我们之前约定的来,我们带你去县里看电影!”
“好耶!”
嫣嫣欢呼着。
这边王小松数学和语文都刚刚及格,他老子王成功看了眼脸色不怎么好的媳妇儿道:“还是有进步的,上次数学才三十多分呢。”
王大嫂啪地一声把成绩单拍在桌上,恶狠狠地说:“得亏及格了,不然我怎么也要你吃一顿笋子炒肉!”
“这个季节还有笋子啊?”
想到笋子炒肉的美味,王小松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问道。
坐在一旁瞅了眼儿媳妇脸色的王大爷,听见孙子说荷花,都忍不住拍了拍额头。
王成功捂住眼,下一刻王小松就“尝”到了他娘给的笋子炒肉。
听着隔壁王小松的哭声,嫣嫣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又挨打了。”
第一百五十章
秦远父母第二天就要离开这, 所以这天晚上便当着孙桂芳他们的面,把订婚的东西一一过给孙家。
反正都是一家人, 做个见证也不错。
彩礼是三百二十块钱, 一块梅花牌手表,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还有一个收音机。
“自行车我是腊月二十七那天买的, 现在放在文工团, 玉兰骑车方便。”
除了自行车外,其余东西都在这了。
不说别的, 就说这彩礼, 就有些重。
孙桂芳他们结婚的时候, 最大的彩礼钱是六十六块, 而如今, 镇上最大的彩礼是一百二十块钱, 县里是一百五十块钱。
秦家拿出的彩礼是翻了倍的。
秦母听孙父他们说彩礼太重,她忙道:“是这样的,他们大嫂, 二嫂的彩礼都是这个数, 那玉兰也不能低了, 说起来玉兰还吃亏了呢。”
毕竟大儿子结婚有好几年了, 那个时候的一毛钱和现在的一毛钱, 买回来的东西都有些变化。
反正最后,秦家强行让孙家收下这份彩礼, 第二天早上秦父他们便离开了。
杨继西和秦远还有孙父, 把人送到县城车站, 秦远还能多待几天,所以把人送完后, 又和他们一道回水竹林生产队了。
这边孙母正在跟孙玉兰说嫁妆的事儿:“这彩礼钱,我和你爸昨晚商量过了,一个子儿也不留,他们给得太重,是看重这门亲事,我们心里高兴,但也不能占人家的便宜。
“你姐结婚的时候,我们退了三十块钱,给了八块钱的压箱底钱,那个时候家里的日子还有些紧巴,说起来也是对不起她。”
一旁的孙桂芳闻言立马道:“说啥呢妈,我觉得挺好,有啥对不起的。”
孙玉兰想了想说:“我这几年也攒了些钱,你们也别给我压箱底钱了,收音机和手表你们留着。”
“那怎么行,”孙桂芳皱眉,“我和你姐夫还想给你添点嫁妆呢。”
“姐,”孙玉兰无奈道,“你们添啥嫁妆啊,我又不是你的晚辈。”
“那也是我们的小妹。”孙桂芳想到秦家的家底那么厚,嫁妆不给多一点,那总归是有些没底气的。
孙母也是这么想的,她回房拿出一封信:“这是你大哥大嫂前不久寄回来的,我们接到你的信,知道你要带人回来,就给你大哥他们寄了信,你看看里面怎么说的。”
孙玉兰看了信,眼睛有些红。
孙大哥他们知道秦家的情况,自然也想得多,他们也提了添嫁妆的事儿。
“添嫁妆的事儿就不要再提了,”孙玉兰放下信认真道,“姐,你更不要掺和,你结婚的时候,我啥也没帮忙。”
“大哥大嫂他们结婚,我也啥都不懂,现在我有能力,而且相信会过好日子,秦远要是因为这点嫌弃我,他就不会给这么重的彩礼。”
添嫁妆的事儿就这么打住,杨继西他们回来后,第二天就带着孙玉兰和秦远回了自己家。
这是秦远第一次来到这么偏远的山区,对一切都好奇,杨二爷爷和杨二奶奶对秦远十分热情。
腊五花和腊排骨煮上不说,还用干菇炖了土鸡,把最好的酒拿出来招呼秦远。
和孙家那边的待遇是一样的。
秦远十分不好意思,看得孙玉兰发笑。
得知他的工作是啥后,一院子的小朋友都崇敬地看着他,围着他听抓过的坏人,石头和狗蛋也双眼亮晶晶的。
秦远得知石头读书很不错后,鼓励他继续念下去,最好考上大学,外面的天地还是很广阔的。
狗蛋倒是有一点想去参军,但他又自知是个吃不了苦的,于是有些纠结。
秦远哈哈大笑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才多大?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念书,等你想明白了,再去干。”
杨二奶奶给孙玉兰做了两双棉鞋:“我听说你那个地方比咱们这还要冷几分,这两双棉鞋,你拿去穿,别嫌弃我做得粗糙啊。”
“婶子这是啥话,”孙玉兰高兴地摸了摸那两双棉鞋,“这么好的手艺,我咋会嫌弃,倒是我,啥也没给你们带。”
“咋没带啊,”杨二奶奶瞪了她一眼,“你每年都给我和你叔寄好东西回来,那不是东西啊?”
“那不一样嘛。”
“都一样,来试试看合不合脚。”
杨二奶奶催促着,要是哪里不合适,她还能立马改改。
结果非常合脚,孙玉兰有些炫耀地抱着棉鞋来到秦远面前:“看,只有我有!”
“真好看,”秦远看着棉鞋上的小花,“这是兰花啊,婶子看可真细心。”
孙玉兰垂头看着上面的兰花,露出笑:“我姐姐姐夫他们一家都对我好得很呢。”
秦远点头,接触了孙家和杨家后,他可以说孙玉兰这边的亲戚关系,比他们秦家还要团结友爱。
杨老汉他们得知孙玉兰的对象是个警察后,免不得一番羡慕。
“你说孙家是啥风水啊,儿子当兵娶了个城里媳妇儿,日子过得不差;孙桂芳嫁给继西,也没受啥累,这铺子生意好得很;小女儿不但在文工团,还有个警察女婿。”
杨老婆子眉头紧皱,这么好的事儿,咋就轮不到他们呢。
也不对,要是老三他们没被过继,这好事儿他们也能沾一点。
可惜老三和幺妹都恨他们,啥也不是。
“咱们家的风水就差了?”
杨老汉不高兴,“儿子们没出息,孙子们肯定有!”
见狗蛋不在家,他便大声喊着,狗蛋从院子外回来:“爷,喊我干啥?”
“去,念书去。”杨老汉道。
狗蛋无语:“我这好不容易放假,让我玩玩呗。”
“玩啥?你瞧瞧你石头哥,又在背书了,你下半年可是要去县里读书的,再不努力,镇上的考试都过不了!”
要想去县里念书,就得去镇上参加升级考试,到了县中学的分数,这才可以被录取,他们村小学六年级年级考试都是在镇小学举行的。
也意味着还能不能继续念书。
狗蛋闻言也觉得有道理,他赶忙进屋念书去了,毛蛋怕杨老汉抓住自己,转眼就溜了。
孙玉兰他们走后,队里的春耕也开始了,杨继西和孙桂芳又开始忙碌起来,今年他们没有承包土地,所以队里的春耕完事儿后,就去采茶。
但因为收茶的价钱太低了,队长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自己炒茶,然后卖成茶。
他开了个会,提起这个事儿。
“队长,咱们队里没有会炒茶的啊。”
“是啊,这就算会,那也是搞点老茶,随便在锅里翻炒几下,糊了也是自己吃,那和卖的可不一样。”
“是啊,可别还没有招牌,就把招牌给砸了。”
队员们议论纷纷。
队长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呢,他想了想说道:“那就去学嘛,隔壁县有个镇子就靠茶吃饭,那的茶师傅多,咱们去学!”
赵五苦着脸举手站起身:“队长啊,我们想学,人家也不一定收啊,那不是和人家抢生意做吗?”
“哪有这么严重,共同发展,互帮互助嘛。”
队长道。
“队长,我们县和隔壁县年年都为了先进县互相比较的,我觉得你这想法太天真,实现不了。”
杨继西倒是想起周大舅舅,他年轻的时候认识不少人,于是下了会后,他就去了周家大院。
周大舅舅听了他的来意后,笑眯眯地说道:“不说别的地方,咱们队里,就有一位炒茶师,但他多年没有收徒了,能不能让他收,那得看你们队长的本事,他年年都会炒茶,老伴儿,你把老郑今年做的茶拿一包出来给继西带回去。”
杨继西带着那包茶回到生产队,此时天都快黑了,但是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队长家。
队长这会儿愁得吃不下饭,被他媳妇儿骂着呢。
见杨继西来了,队长媳妇儿立马露出笑:“继西啊,吃饭没?一起吃。”
“吃了吃了。”杨继西笑着拿出那包茶,跟队长说了来意,队长赶紧烧了开水,把那茶泡了出来,与杨继西一个人一碗。
“这茶不错,我觉得和县里卖的差不多。”队长双眼一亮道。
“我大舅说,这位郑师傅已经好多年没收徒了。”
“你们说老郑啊?”
队长娘已经快八十岁了,这几年脑子也时清楚,时糊涂的,这会儿正拿着木勺吃着米糊糊,闻言忽然搭了一句话。
“是啊娘,”队长大声地把那人的名字念了一道,“您还记得这个人?”
队长娘想了想后点头道:“我知道这个人,他会炒茶,年轻的时候去外面学的,我知道。”
她就反复地说这个话,队长无奈道:“您吃饭吧。”
这也说明这位郑老师傅确实有本事,于是队长就开始不停地往那边跑,这跑了快半个月,才把郑老师傅请到了他们生产队来。
郑老师傅就一个条件,让队长选出二十个人出来,然后他再自己选出几个跟着自己学炒茶的本事。
队长想了一晚上,选出二十个性子比较好,也很耐心的人出来,其中就有杨继西。
他是挨个上门通知的。
到杨家大院的时候,杨继西正在吃饭,今晚吃鱼,红烧鱼,嫣嫣正在等杨继西给自己挑鱼刺。
见队长来,孙桂芳赶紧添了一副碗筷,但队长只喝了点水,并没有留下吃饭:“你吃了饭,下午两点到我家去一趟。”
杨继西有些惊讶,这里面还有自己的份儿。
“记得来啊。”
“好。”
杨继西应着,到了点就往队长家跑。
郑老爷子七十出头,年纪已经算比较大了,可人家精神非常好,人越比较严肃。
他看着面前的二十个人点了点头,然后先带着他们去收茶,就是在茶林那边,等着队里的人把茶采摘好拿下来时,他教大家怎么辨别茶的好坏。
下午就在队长家开始炒茶了。
用的是稍微老一点的茶,不是茶尖,那玩意儿可老贵了,不能拿给他们糟蹋。
学了一个下午,杨继西最大的感受就是烫手。
运气不好,手能搞几个大泡挂着。
“得搞个手套。”队长看完后道。
于是第二天就亲自去县里采买了,这是用的队费,为了让村里能有人炒茶,队长也是拼了。
郑老爷子就在这边住下了,每天杨继西他们都要去学习,一个月后,原本的二十个人,也变成了三个人。
其中就有杨继西。
另外两个的岁数比杨继西大,三十多岁了。
郑老爷子对杨继西是最严厉的,因为三个人中,他炒的茶最容易糊,但是出好茶最多的也是他。
所以郑老爷子时不时还会来他家里,给他“加练。”
家里没有沾过油荤的锅就是新灶房这边的,所以杨继西便在这边炒茶,春茶已经过了,那就等再迟一点的茶,反正有得忙。
三个月后,郑老师傅被杨继西三人送回了家,还在郑家吃了顿饭。
杨继西走的时候和另外二人分开了,他去周家大院坐了坐。
这一去才知道,周三舅住院了。
于是他便去了镇上卫生院处。周三舅也是胃不舒服,杨二奶奶他们也不知道这事儿,等杨继西回铺子,跟他们说了,这才知道。
杨二奶奶跺脚:“怎么一个两个住院都不跟我们说一声!”
“说怕麻烦我们。”杨继西道。
“这哪里是麻烦?”杨二奶奶和杨二爷爷带着东西气势汹汹地去了卫生院,把周三舅数落了一番后,又问了一下他的身体,这才离开。
陪着周三舅的是周三舅娘,杨二爷爷让周三舅娘跟着杨二奶奶回铺子上,自己守着周三舅。
傍晚杨继西提着饭菜过来,让杨二爷爷回家吃饭,他守着周三舅。
两天后,周三舅出院,杨继西也回了生产队。
刚到生产队,队长就开会了。
这是说电线杆的事儿,杨继西自然是报名的。
电线杆弄好,他们生产队就能通电了!
这一忙又是一个多月。
就在队里要秋收的时候,狗蛋举着通知书跑回家,他被县中学录取了。
月华也被录取了。
别看狗蛋比月华多读几年,可他在村小学又从头开始念了,和月华是一个年级的。
杨老汉恨不得敲锣打鼓告诉大伙儿狗蛋被县中学录取了。
杨继南夫妇抱着月华眼睛红红的,月华还得安抚二人。
而杨继西夫妇也在商量下半年嫣嫣念书的事儿。
他们镇上有住的地方,自然是想要嫣嫣在镇小学念书的,毕竟镇小学比村小学要好很多。
有这个条件,那自然想让孩子读好一点的学校。
“每周接回来玩两天,放假她想在镇上还是队里,也随便她了。”
杨继西笑道。
“行。”
孙桂芳没意见。
而孙玉兰在秋收刚结束几天后来信,他们的结婚报告申请通过了,如今和秦远就是夫妻。
因为都忙,所以结婚就不办了,直接过日子。
孙桂芳和杨继西在县里买了一份礼寄出去,杨继西也没忘记当初杨文清说的话,反正也在县城,也知道杨文清单位的座机号,于是给对方打了个电话过去。
“喂,这里是顺风报社,请问您找谁?”
“你好,我找杨文清,麻烦帮我传达一下。”
“好的请稍等。”
杨文清正在校对文章,听有人打电话找自己,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继西。
于是脸上带着笑,快步去接了电话:“西哥?”
他如今也是这么称呼的。
“是我。”杨继西还让孙桂芳也对他打了个招呼,杨文清又喊了一声嫂子。
接着杨继西便说了正事,这个时候打电话也不便宜。
杨文清听到孙玉兰结婚的消息,整个人一愣,即便知道有这个结果,可他还是很难受:“哥,谢谢你告诉我,她的地址是?”
杨继西念出地址,杨文清拿笔的手都在发抖。
“文清,好好的啊。”
杨继西不放心地说了一声。
“我很好,你和嫂子都放心。”
杨文清挂了电话后,看着纸上那难看的字,深深吸了口气。
孙桂芳把电话费给了店主,与杨继西往车站走去:“他后面声音都变了,还说自己好呢。”
“是啊,希望没事儿。”
杨继西点头。
因为忙着秋收和秋茶,所以电线杆都弄好了,也没来得及牵线。
杨继西作为炒茶人,不仅要忙着炒茶,还要帮着卖茶。
另外两个炒茶人也是,三人不是跑县里,就是跑隔壁县,反正能跑的都跑了,等他们回生产队的时候,生产队已经通电了!
杨继西家的灯泡也装上了,是杨二爷爷回来装的。
队长还干了一件大事,托人买了收音机和喇叭回来,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通过喇叭,让大伙儿听收音机里的内容。
大家干劲满满,对队长的赞美不断。
因为听了杨继西的话,杨大爷爷家和杨继西家的堂屋门口都装了灯,晚上洗脚啥的也明亮得很。
反倒是杨老汉那边因为舍不得电费,只在堂屋安了一个灯泡,房间里还是用的豆油灯。
狗蛋他们念书就在堂屋念。
九月,嫣嫣背着孙桂芳给她做的布包,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进了镇小学。
而狗蛋也去了县初中,这回几年没回来的沈凤仙回来了。
她烫着大波浪,穿着连踩裤,登着一对小皮鞋回生产队的。
那天可比杨继东回村的动静大多了。
杨老汉和杨老婆子对儿子能忍,对儿媳妇就不是那么能忍了。
硬要沈凤仙把衣服换了,把头发弄直。
可沈凤仙在外待了几年,思想早就不是原来的她了,该怼就怼,该给钱就给钱:“爹,娘,你们在家照顾孩子也辛苦,来,一人五块钱,你们也别嫌少,等我和狗蛋爹以后挣大钱了,回来可不是这个数。”
捏着那五块钱,二人不说话了,还问她饿不饿,渴不渴啥的。
当沈凤仙和杨继南把狗蛋还有月华送到县中学时,沈凤仙被好些家长偷偷打量,狗蛋倒是不觉得有啥,还很兴奋地打量着未来三年要待的地方。
杨继南看不惯她那一副打扮,带着月华离得远远的。
至于石头,是杨大爷爷把人送到县高中的,他已经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了,杨继康他们寄了信回来,还给石头寄了三十块钱,让他留二十块在家里,剩下十块钱带在身上,有啥需要的就自己买。
结果石头就给自己留了两块钱,其余钱全部放在杨大奶奶那了。
关于沈凤仙的闲言碎语,一直到她走了后,队里还有人在说她学坏了的话。
等到后面打工的人回来时,那打扮也和沈凤仙差不多后,便没人再议论了。
院子里少了狗蛋和嫣嫣,就好像少了好几个孩子一样,因为这两个孩子的话最多了。
毛蛋还是去村小学念书了,和欢欢乐乐还有福宝作伴,回家就带福娃,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
杨继西他们本来还担心嫣嫣不适应学校,结果她简直如鱼得水,长得好,嘴巴又甜,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很喜欢她。
而且知道她是杂货铺老板的女儿后,更是多了好几个尾巴。
杨二奶奶每天都会在她的兜里放几颗糖,让她分给要好的同学吃。
有一天,嫣嫣忽然说不要装糖了:“我才知道,他们是为了我的糖才和我交朋友的。”
杨继西正好在铺子上,闻言反问道:“有几个?”
“两个。”嫣嫣说。
“那也不多,说明其他人是真心和你做朋友。”杨继西笑。
嫣嫣矜持地点了点头:“这倒是。”
嫣嫣不带糖去学校后,那两个“假”朋友也不和她亲近了,嫣嫣反而明白了很多,根本不用杨继西他们教自己啥。
平安和王一松在学校也很照顾嫣嫣,嫣嫣快乐到飞起。
有时候周末也不回队里,就在镇上和平安还有王一松聚在一起做作业。
偶尔周末柳小芸会回来,于是几个人便一起玩儿。
嫣嫣听柳小芸说县小学的样子,也有些好奇,于是杨继西得空时,便带着嫣嫣去县小学看了看。
“好像除了比我们学校大,人多一点外,没有啥不一样。”
嫣嫣看了一会儿后说道。
“只要认真念书,哪里都是一样的。”杨继西说。
“对。”嫣嫣点头。
孙玉兰来信说,杨文清给她寄来了随礼,那份随礼有些重,除此之外还有一封信,信上祝福她和秦远,短短几行字,就让秦远立马感觉到杨文清对孙玉兰的不一样。
但是秦远却没有太过吃醋或者是什么,因为在交往前孙玉兰就提过杨文清,原本秦远觉得杨文清是把孙玉兰放下了,现在他知道对方只是不想拖累孙玉兰。
秦远倒是觉得自己挺幸运的,能把孙玉兰拐回家。
孙桂芳看完信后轻轻一叹:“各有各的路啊。”
杨继西正在剥橘子,闻言点头:“这橘子不错,甜,给小妹还有文清他们寄一点出去吧。”
“西哥。”
“嗯?”
“我们可真幸福。”
闻言杨继西扑哧一笑:“别钻牛角尖,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我知道,”孙桂芳觉得最近自己情绪波动有些大,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我明天去镇上看看爹娘他们,再送点菜过去。”
“好。”
杨继西应着。
第二天,孙桂芳一大早就出门了。
她到了铺子后,把菜放在灶房,然后跟杨二奶奶说自己出去逛逛,接着一个人来到卫生院。
一个小时后,孙桂芳双眼微红地拿着大夫的诊断回到铺子上。
刘章抱着枣子正在他们铺子里和杨二爷爷说话呢,杨幺妹则是在那边做衣服。
见她眼睛红红的回来,杨二奶奶拉住她的手问道:“谁欺负你了?”
“没有谁欺负我。”孙桂芳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声在杨二奶奶耳边说了一句话。
杨二奶奶双眼一亮,拉着她就进了房间说悄悄话去了。
“这是咋了?”
杨二爷爷一脸懵。
“应该没事儿吧。”刘章道。
但他也不放心,可这是嫂子,他也不好多问,于是回去跟杨幺妹说了,杨幺妹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来到杂货铺,得知她们房间,便进去了。
刘章在铺子上把枣子哄睡没多久,就见杨幺妹火急火燎地回来了,脸上带着大大的笑。
“好事儿啊?”
“好事儿,”杨幺妹点头,“我得做两件衣服给嫂子送过去。”
刘章立马明白了:“哥肯定不知道,恭喜他咯。”
杨幺妹扑哧一笑:“嫂子说怕他失望,自己心里也没底,所以今儿自己去卫生院看的。”
结果还真有了!两个月左右。
杨继西确实不知道这事儿,他路过于大家时,见对方在往小池塘放鱼,那个头还挺大,一看就知道是在外面弄回来的。
“我来一条。”
他想做酸菜鱼,前几天孙桂芳就说想吃鱼,但因为二人都忙着干活儿,倒是把这事儿给忘了。
“得嘞,”于□□利地给他称好鱼,“水桶你提回去,待会儿我让二娃子过来买盐,正好提回来。”
“成。”
杨继西提着鱼回家,便见杨二奶奶和孙桂芳都在家里,杨二奶奶见他提着鱼回来,便问孙桂芳:“闻这个味道有反应吗?”
孙桂芳特意来到水桶面前闻了闻:“没有,我想吃酸菜鱼。”
“继西,你杀鱼,我这就去煮饭。”
杨二奶奶挽起衣袖道。
杨继西觉得她们的对话哪里不对,孙桂芳在杨二奶奶进灶房后,上前拉住杨继西的大手问道。
“你想再要个儿子,还是姑娘?”
杨继西一愣,傻乎乎地看向她的肚子:“来了?”
“来了,”孙桂芳脸有些红,低声说自己去卫生院检查的事儿,“我就是觉得心里烦躁得很,加上这两个月那什么也很少,想到怀嫣嫣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所以就去检查了一下,结果真有了。”
杨继西赶紧拉着她坐下:“那你咋不跟我说呢?我们一道去嘛!”
“不说这个,”孙桂芳就怕他没完没了,“我问你呢,想要个儿子还是个姑娘。”
“姑娘,”杨继西道,“我喜欢女儿。”
“那就期待一下,”孙桂芳掩嘴一笑,“这下嫣嫣又当姐姐了。”
“她知道不?”
“我们回来的时候,她还没放学呢,不知道这个,娘的意思是让我去镇上,和她一起看铺子,让爹回来给你做饭。”
“行啊,”杨继西点头,“娘和你在一起我放心,得空我就去镇上看你们。”
“我想回妈家住几天。”
孙桂芳又道。
“那我明儿就送你回妈家。”杨继西二话不说就点头。
孙桂芳勾起唇,踮起脚亲了亲他的下巴:“西哥真好。”
“你又要辛苦了,”杨继西摸了摸她的头,“可得好好养着,想吃啥就吃,咱们有钱。”
这几年他们手里的钱确实越来越多,其中大头是李成杰那边的分红,再次一点是他们铺子的,最后是书店那边的。
孙父和孙母得知孙桂芳有孕的消息后,都笑得不行,他们队里正在弄电线杆呢,孙母让孙桂芳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还说把杨二奶奶也接过来一起住。
杨二奶奶倒是不好意思长住,不过偶尔也过去看看孙桂芳,买点东西啥的。
在娘家住了差不多一个月,孙桂芳又去镇上住着,这下轮到孙父和孙母得空了就去看她们。
杨二爷爷和杨继西在家的日子也不错,把柴房堆满了后,就伺候鸡和猪,杨二爷爷见家里没啥活儿,就把杨继西赶到镇上陪着孙桂芳。
杨二奶奶见他来了,便回队里和杨二爷爷做伴。
每天杨继西把嫣嫣送到学校,中午嫣嫣和平安一起回来,下午不是杨继西去接,就是刘章去接。
“爸爸,我可以自己回家的。”这天吃晚饭时,嫣嫣说道。
“不要爸爸去接了?”
嫣嫣笑了笑:“我和小松哥哥还有平安哥哥一道走,他们让我走中间,再说这去学校那么近,我们可以的。”
王小松早就没人接送了,至于平安,刘章时不时就去接,有时候忙了就是他自己回来,见他和王小松一道来回也没事儿,刘章便渐渐不去了。
男孩子嘛,得培养他自立自强。
可嫣嫣才念两个多月,杨继西有些不放心。
但见嫣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孙桂芳在一旁笑看着父女二人也不说话,杨继西只能道:“那就试试,要是不习惯,我还是得接送的。”
“好!”
嫣嫣快乐地点头。
第二天早上,嫣嫣吃过早饭后,就背着小书包和两个哥哥一道出发了。
杨继西不放心啊,偷偷跟在后面,远远地看着他们三人,一直到他们都进学校大门了,杨继西才回家。
这边嫣嫣回头一看,便看见一道眼熟的背影。
她咧嘴一笑,蹦蹦跳跳地进了自己的教室。
“嫣嫣,放学后在这等我们。”
平安叮嘱着。
“好。”嫣嫣点头。
快到他们放学的时候,杨继西又去了学校附近,找了个地方盯着。
结果嫣嫣一出学校,就往他这边跑过来,后面跟着平安和王小松。
“爸爸!”
“你咋知道我在这呢?”
杨继西轻咳一声,把围住脸的布扯了下来。
嫣嫣瘪嘴:“你这个样子,大伙儿都往你这边看,我能不注意到你吗?”
就像个干坏事的。
杨继西尴尬一笑,牵着她的小手,几人往家走去。
平安回去就跟杨幺妹他们说了舅舅不放心妹妹的事,杨幺妹听了后笑道:“你爹也一样的,你说你自己能行的那几天,你爹一直跟着你呢,你自己没发现,嫣嫣倒是聪明,人家一下就发现了。”
“是吗?”
平安挠头,看向一旁的刘章,刘章正抱着枣子,见他看过来便道:“这有啥,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我已经长大了。”
“我是说你做了父亲以后就知道我和你舅舅那份心了。”
结果平安皱着眉头道:“爹啊,我才二年级,不能这么早娶媳妇儿,得好好念书。”
刘章气得鼻子都快歪了:“吃饭!”
小时候还挺聪明的,咋念了两年书,这么憨呢?
在确定嫣嫣完全能自己上下学后,杨继西和孙桂芳才放心地让她每天跟着哥哥们去读书。
期末考试后,嫣嫣拿到成绩单就往家里冲。
“爸爸妈妈!你们看!”
嫣嫣把成绩单放在桌上,满眼期待地看着他们。
杨继西拿起来,和孙桂芳一道看了看:“双百啊!”
数学和语文都是一百分!
“嫣嫣真棒!”
“厉害厉害,继续保持。”
嫣嫣嘻嘻一笑,还是看着他们。
孙桂芳见此戳了一下杨继西,杨继西笑眯眯地抱起她放在高凳子上:“那就按着我们之前约定的来,我们带你去县里看电影!”
“好耶!”
嫣嫣欢呼着。
这边王小松数学和语文都刚刚及格,他老子王成功看了眼脸色不怎么好的媳妇儿道:“还是有进步的,上次数学才三十多分呢。”
王大嫂啪地一声把成绩单拍在桌上,恶狠狠地说:“得亏及格了,不然我怎么也要你吃一顿笋子炒肉!”
“这个季节还有笋子啊?”
想到笋子炒肉的美味,王小松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问道。
坐在一旁瞅了眼儿媳妇脸色的王大爷,听见孙子说荷花,都忍不住拍了拍额头。
王成功捂住眼,下一刻王小松就“尝”到了他娘给的笋子炒肉。
听着隔壁王小松的哭声,嫣嫣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又挨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