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了解民情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百一十八章 了解民情
“那给人家一晌多少钱啊?”张翠莲不解的看着顾致城,王大花嘴快的说道:“一亩地一百五十块钱,三百亩就是四万五千块钱。种子一垧地起码得150块钱,一垧地得用四袋化肥那也得150块钱,农药打两遍一垧地一百二三十块钱吧。算下来一垧地得。。。。”
张翠莲脑子转得快,一下子就算了出来:“一垧地平均要花费450块钱左右,二十垧就是10000块钱。加上包地的四万五,一年下来没有六万的预算肯定是不够的。”
顾致城两口子都没有当过农民,对于农作物的认识也只是听说而已。他又不好意思问老村长,这下有了机会自然得弄清楚了。给了张翠莲一个眼神,张翠莲装作一无所知的问道:“那一垧地能挣多少钱啊?种啥挣钱啊,水稻还是苞米啊。”
王大花笑道:“哪有那么多地种水稻啊,包了这么多垧地谁能种苞米啊,那多便宜啊。种黄豆呗,一斤将近五毛钱呢。”
张翠莲不信:“不能吧我怎么记得才几分钱啊?”
杨大妈仰头哈哈大笑,对着老伴儿说道:“一看这丫头就是个城里孩子,现在哪还有那个价了。”
杨大爷也连连点头:“80年苞米九分钱一斤,大豆一毛七一斤。现在钱毛了,苞米也才一毛三四。去年大豆涨到了四毛七,今年估计能卖到五毛。”
张翠莲低着头飞快的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一垧地能得三千斤来算。一斤五毛钱一垧地就是一千五百块钱,去掉成本这二十垧地能挣两万块钱。
两万块钱是什么概念,顾致城这个小科长一个月也才八百多块钱。一年下来能挣个一万出头,跟这个农民比差了太多。
当然这其中并没有算上机械或者人工钱,不过那些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顾致城却想到了重点上:“他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就算是村长的儿子,也不至于这么富裕吧。”
杨家老人摇了摇头脸上也带着疑惑,王大花却道:“贷款,找人带的款。他爸是村长,拿着造纸厂的地区银行带的款。哎呀,大家伙都知道,谁能管的了,没有招!”
顾致城沉默,显然这是在跟自己告状。现在的自己在庄上什么都不了解,不管做什么都不能贸然行事。
但是从王大花的嘴巴里张翠莲二人知道,村子里还是有一些热血青年的。比如西下坎有一户人家姓宋,祖祖辈辈都是渔民出身。他们家的独子宋磊就是大学生毕业,回到家里准备养鱼的。不过这个事儿在杨庄是个笑话,人人都说宋家养了一个书呆子。
养鱼根本不用去上学专门学,不知道在哪里上的什么水产畜牧学校。反正回来没有工作,连当个兽医的资格都没有。
像是宋磊这样的优秀青年,杨庄里还有一个。村长弟弟杨鸿盛也是村里响当当的人物,他跟自己的大哥一样生了三个儿子不同的是他还有一个二十出头的闺女。这是老杨家这一辈唯一的女孩子,受宠至极。老杨家宠着她,让她进了护校上学回来就在村医院当了个护士。
据说她当年跟着宋家小伙子处对象的,在村里等了那小子好几年。本来以为宋磊能有大出息,结果没想到去年开始大学生毕业不包分配。宋磊灰溜溜的回家养鱼,杨家以及杨金凤本人对这段婚事有些不满意。
现在老宋家跟老杨家简直就是势如水火,乌眼鸡似的见面就掐。
村里边盘根错节的人家多了去了,比如村会计陈二奎就是老杨家的姑爷。陈二奎的媳妇儿叫满秀儿,是村长杨昌盛堂妹的闺女。两口子嘴甜心苦最会做人,满秀儿在小学门口摆了一个摊子卖鞋小食品赚点零花钱。
村里还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就是抗日老英雄七爷爷。七爷爷的父亲闹义和团失败,带着一家老小闯关东。七爷爷是生在东北长在东北,看着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的。
抗日胜利之后,老家人过得不太好。七爷爷就带着钱背着粮食一个人回到了老家,前后三次将老家的人带到了东北。可以说杨庄从无到有那是七爷爷的功劳,在杨庄本土人中七爷爷说话还是一言九鼎的。
只不过如今七爷爷年事已高,家里儿孙又孝顺并不管庄里的事儿了。但是不管有什么问题,大家伙都过来问一问七爷爷。比如当初造纸厂那也是七爷爷同意了才盖得,如今破烂烂的丢在那里七爷爷为此还大病一场。
因为这场病庄上的人对四叔杨昌盛十分的不满,但也改不了杨家兄弟一家独大的局势。
“四哥有些迂腐了,看不惯庄上越来越多的外姓人。总想着压过人家一头,也不想想这些有啥用。”老头吧嗒吧嗒抽着自制旱烟,表情有些惆怅。
顾致城发现这个村子的情况要比从前生活过的地方更为复杂。现如今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了。
二人买了一些生活用品,从小卖店里走出来慢慢的往家走。张翠莲是不愿意顾致城冷锅凉炕的过日子,顾致城希望张翠莲过来帮自己一把。女人之间接触比他一个大老爷们要好得多,只不过她得牺牲掉在幼儿园的工作。
“那破玩意有什么好可惜的,正好我还不乐意干呢。”张翠莲一脸轻松的样子,只是想到了康康:“现在我妈把他送到了市政府幼儿园足以看出来老两口要下功夫培养他了。我们幼儿园都不让去,更别说让康康在农村呆了。可是我又不想让孩子离开爸妈,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有点难办!”
顾致城也想亲近自己的儿子,想着这件事儿确实有些不妥。两口子一路无话,谁也没有了往下闲聊的心情。
张翠莲再一次找来了小箱货,将自己这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又折腾了上去。付鑫摸着鼻子连连叹气:“我说你什么好呢?这个费事啊,你说你这点家用电器折腾了多少个地方。你瞅瞅,洗衣机都让你蹭瘪了。”
这些东西都是当年她结婚的时候,朋友们送来的贺礼。就那落地台灯、成套的饭碗还有那些书不都是丁蓉蓉、宋薇、付鑫给买的么。洗衣机冰箱的,从抚远到C海岛又到了杨庄真实一路跟着张翠莲折腾。
“明明有家,非得去住那破地方。我也服了你了,你是顾致城的小尾巴么?没有他你是不是活不下去?”付鑫有些不是滋味的问着,得来的当然是张翠莲的一个大白眼。
“我可跟你说,你长点心吧别老天天沾花惹草的。万一沾到什么不干净的病,你说恶心人不恶心人。”张翠莲满脸厌弃,听人说付鑫最近又整了个十六七的小姑娘。想想那娇花一样的小姑娘就这么败祸在他手里,都替孩子心疼。
“放心吧,我注意着呢。再说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当这些人都是什么好东西呢?我告诉你,这都是哥们我花钱买来的货。就这个小姑娘你以为她家里人不知道啊?哼!”他冷哼一声。
张翠莲侧目:“啥意思,你是说她们家大人还支持呗?”
付鑫撇嘴:“我头一回睡她,她妈就在楼下蹲着。给她妈一个金项链乐的屁颠屁颠的。还让我说啥,这样的货值钱么?”
张翠莲无语了,此时此刻无话可说。
她上了车将这折腾了几趟的家具又搬进了新家,洗衣机冰箱在厨房里面。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小的空间,三间都算不上的小房子。
一进门就是四四方方的小客厅,正对着门摆着张翠莲的沙发还有落地灯。靠着门口墙壁的地方原本是一流的白菜,被张翠莲弄到了厨房里面取而代之的是她家里那套书架。
客厅的西边是卧室,房间的一半是火炕。火炕上摆着炕柜,下面是衣柜以及一个电视柜。靠在窗户的地方摆着一张写字台,那是张翠莲将来工作的地方。
卧室后面是厨房,一口铁锅连着炕一个小炉子连着暖气。左边一个水缸靠着门,右边的煤气罐靠着墙。没有排烟设施,四面铺着白色瓷砖已经做到了最精致。
客厅后面是一个小小的宴息室,靠着东墙一排柜子摆着日常用品下面的柜子里放着大米白面跟豆油。一张四四方方的饭桌配着两把椅子靠在一边,与之回应的是一个老旧的脸盆架。
这就是张翠莲即将要生活却又不知道会为之奋斗多少年的地方。就算是康康来了,两口子也不知道应该把孩子安置在哪里。
好在如今康康年纪还小,幼儿园旷个课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张翠莲现在不忙,借着天气还冷春天风大的理由将他接了过来。一家三口就睡在那个热乎乎的小火炕上,工作没什么进展但是生活却有了变化。
只不过没想到一大早上,一家人正在吃着早饭。就有不速之客来串门,为的却是争执不休的邻里矛盾。
“我们家的狗把他孙子给咬了,该赔钱就赔钱干啥杀我狗啊。这事儿我不能干,顾书记你得给我评评理!”
第三百一十八章 了解民情
“那给人家一晌多少钱啊?”张翠莲不解的看着顾致城,王大花嘴快的说道:“一亩地一百五十块钱,三百亩就是四万五千块钱。种子一垧地起码得150块钱,一垧地得用四袋化肥那也得150块钱,农药打两遍一垧地一百二三十块钱吧。算下来一垧地得。。。。”
张翠莲脑子转得快,一下子就算了出来:“一垧地平均要花费450块钱左右,二十垧就是10000块钱。加上包地的四万五,一年下来没有六万的预算肯定是不够的。”
顾致城两口子都没有当过农民,对于农作物的认识也只是听说而已。他又不好意思问老村长,这下有了机会自然得弄清楚了。给了张翠莲一个眼神,张翠莲装作一无所知的问道:“那一垧地能挣多少钱啊?种啥挣钱啊,水稻还是苞米啊。”
王大花笑道:“哪有那么多地种水稻啊,包了这么多垧地谁能种苞米啊,那多便宜啊。种黄豆呗,一斤将近五毛钱呢。”
张翠莲不信:“不能吧我怎么记得才几分钱啊?”
杨大妈仰头哈哈大笑,对着老伴儿说道:“一看这丫头就是个城里孩子,现在哪还有那个价了。”
杨大爷也连连点头:“80年苞米九分钱一斤,大豆一毛七一斤。现在钱毛了,苞米也才一毛三四。去年大豆涨到了四毛七,今年估计能卖到五毛。”
张翠莲低着头飞快的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一垧地能得三千斤来算。一斤五毛钱一垧地就是一千五百块钱,去掉成本这二十垧地能挣两万块钱。
两万块钱是什么概念,顾致城这个小科长一个月也才八百多块钱。一年下来能挣个一万出头,跟这个农民比差了太多。
当然这其中并没有算上机械或者人工钱,不过那些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顾致城却想到了重点上:“他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就算是村长的儿子,也不至于这么富裕吧。”
杨家老人摇了摇头脸上也带着疑惑,王大花却道:“贷款,找人带的款。他爸是村长,拿着造纸厂的地区银行带的款。哎呀,大家伙都知道,谁能管的了,没有招!”
顾致城沉默,显然这是在跟自己告状。现在的自己在庄上什么都不了解,不管做什么都不能贸然行事。
但是从王大花的嘴巴里张翠莲二人知道,村子里还是有一些热血青年的。比如西下坎有一户人家姓宋,祖祖辈辈都是渔民出身。他们家的独子宋磊就是大学生毕业,回到家里准备养鱼的。不过这个事儿在杨庄是个笑话,人人都说宋家养了一个书呆子。
养鱼根本不用去上学专门学,不知道在哪里上的什么水产畜牧学校。反正回来没有工作,连当个兽医的资格都没有。
像是宋磊这样的优秀青年,杨庄里还有一个。村长弟弟杨鸿盛也是村里响当当的人物,他跟自己的大哥一样生了三个儿子不同的是他还有一个二十出头的闺女。这是老杨家这一辈唯一的女孩子,受宠至极。老杨家宠着她,让她进了护校上学回来就在村医院当了个护士。
据说她当年跟着宋家小伙子处对象的,在村里等了那小子好几年。本来以为宋磊能有大出息,结果没想到去年开始大学生毕业不包分配。宋磊灰溜溜的回家养鱼,杨家以及杨金凤本人对这段婚事有些不满意。
现在老宋家跟老杨家简直就是势如水火,乌眼鸡似的见面就掐。
村里边盘根错节的人家多了去了,比如村会计陈二奎就是老杨家的姑爷。陈二奎的媳妇儿叫满秀儿,是村长杨昌盛堂妹的闺女。两口子嘴甜心苦最会做人,满秀儿在小学门口摆了一个摊子卖鞋小食品赚点零花钱。
村里还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就是抗日老英雄七爷爷。七爷爷的父亲闹义和团失败,带着一家老小闯关东。七爷爷是生在东北长在东北,看着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的。
抗日胜利之后,老家人过得不太好。七爷爷就带着钱背着粮食一个人回到了老家,前后三次将老家的人带到了东北。可以说杨庄从无到有那是七爷爷的功劳,在杨庄本土人中七爷爷说话还是一言九鼎的。
只不过如今七爷爷年事已高,家里儿孙又孝顺并不管庄里的事儿了。但是不管有什么问题,大家伙都过来问一问七爷爷。比如当初造纸厂那也是七爷爷同意了才盖得,如今破烂烂的丢在那里七爷爷为此还大病一场。
因为这场病庄上的人对四叔杨昌盛十分的不满,但也改不了杨家兄弟一家独大的局势。
“四哥有些迂腐了,看不惯庄上越来越多的外姓人。总想着压过人家一头,也不想想这些有啥用。”老头吧嗒吧嗒抽着自制旱烟,表情有些惆怅。
顾致城发现这个村子的情况要比从前生活过的地方更为复杂。现如今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了。
二人买了一些生活用品,从小卖店里走出来慢慢的往家走。张翠莲是不愿意顾致城冷锅凉炕的过日子,顾致城希望张翠莲过来帮自己一把。女人之间接触比他一个大老爷们要好得多,只不过她得牺牲掉在幼儿园的工作。
“那破玩意有什么好可惜的,正好我还不乐意干呢。”张翠莲一脸轻松的样子,只是想到了康康:“现在我妈把他送到了市政府幼儿园足以看出来老两口要下功夫培养他了。我们幼儿园都不让去,更别说让康康在农村呆了。可是我又不想让孩子离开爸妈,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有点难办!”
顾致城也想亲近自己的儿子,想着这件事儿确实有些不妥。两口子一路无话,谁也没有了往下闲聊的心情。
张翠莲再一次找来了小箱货,将自己这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又折腾了上去。付鑫摸着鼻子连连叹气:“我说你什么好呢?这个费事啊,你说你这点家用电器折腾了多少个地方。你瞅瞅,洗衣机都让你蹭瘪了。”
这些东西都是当年她结婚的时候,朋友们送来的贺礼。就那落地台灯、成套的饭碗还有那些书不都是丁蓉蓉、宋薇、付鑫给买的么。洗衣机冰箱的,从抚远到C海岛又到了杨庄真实一路跟着张翠莲折腾。
“明明有家,非得去住那破地方。我也服了你了,你是顾致城的小尾巴么?没有他你是不是活不下去?”付鑫有些不是滋味的问着,得来的当然是张翠莲的一个大白眼。
“我可跟你说,你长点心吧别老天天沾花惹草的。万一沾到什么不干净的病,你说恶心人不恶心人。”张翠莲满脸厌弃,听人说付鑫最近又整了个十六七的小姑娘。想想那娇花一样的小姑娘就这么败祸在他手里,都替孩子心疼。
“放心吧,我注意着呢。再说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当这些人都是什么好东西呢?我告诉你,这都是哥们我花钱买来的货。就这个小姑娘你以为她家里人不知道啊?哼!”他冷哼一声。
张翠莲侧目:“啥意思,你是说她们家大人还支持呗?”
付鑫撇嘴:“我头一回睡她,她妈就在楼下蹲着。给她妈一个金项链乐的屁颠屁颠的。还让我说啥,这样的货值钱么?”
张翠莲无语了,此时此刻无话可说。
她上了车将这折腾了几趟的家具又搬进了新家,洗衣机冰箱在厨房里面。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小的空间,三间都算不上的小房子。
一进门就是四四方方的小客厅,正对着门摆着张翠莲的沙发还有落地灯。靠着门口墙壁的地方原本是一流的白菜,被张翠莲弄到了厨房里面取而代之的是她家里那套书架。
客厅的西边是卧室,房间的一半是火炕。火炕上摆着炕柜,下面是衣柜以及一个电视柜。靠在窗户的地方摆着一张写字台,那是张翠莲将来工作的地方。
卧室后面是厨房,一口铁锅连着炕一个小炉子连着暖气。左边一个水缸靠着门,右边的煤气罐靠着墙。没有排烟设施,四面铺着白色瓷砖已经做到了最精致。
客厅后面是一个小小的宴息室,靠着东墙一排柜子摆着日常用品下面的柜子里放着大米白面跟豆油。一张四四方方的饭桌配着两把椅子靠在一边,与之回应的是一个老旧的脸盆架。
这就是张翠莲即将要生活却又不知道会为之奋斗多少年的地方。就算是康康来了,两口子也不知道应该把孩子安置在哪里。
好在如今康康年纪还小,幼儿园旷个课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张翠莲现在不忙,借着天气还冷春天风大的理由将他接了过来。一家三口就睡在那个热乎乎的小火炕上,工作没什么进展但是生活却有了变化。
只不过没想到一大早上,一家人正在吃着早饭。就有不速之客来串门,为的却是争执不休的邻里矛盾。
“我们家的狗把他孙子给咬了,该赔钱就赔钱干啥杀我狗啊。这事儿我不能干,顾书记你得给我评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