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小说网 > 大时代1958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偷的

第二百五十八章 偷的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没错!”科斯基托夫上校肯定了谢洛夫的说法,随机黯然道,“可是就像你们克格勃这样,我们的领导者仅仅对于更快更小的计算机感兴趣,对于为共产主义服务的控制论没有兴趣,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尝试……”

    基于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从手工和个体形式的管理转变为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从而彻底改变和提高经济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科斯基托夫上校曾经提议首先在在若干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安装计算机,然后把这些计算机连起来,成型大型复合体或者说网络,并最终为国家经济建立统一自动化管理系统。

    谢洛夫可以理解科斯基托夫上校口中那种美妙的前景,但有一个问题可不仅仅是学术理论成功就能解决的,就谢洛夫自己都能一眼看出来这套控制论当中的一个不能被接受的特点,一旦服务于全国计划经济的控制网络建立,整个苏联的干部阶层会有很多人陷入无事可做的地步,换句话说,会有大批干部看起来非常多余。

    所以会出现一旦成功建立用于整个经济的全国性计算机网络和自动化管理系统,整个联盟的干部就会陷入到无所事事地步。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屁股问题不是学术问题,全国性计算机网络和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会让目前苏联的干部陷入可有可无的境地。那么这套体系适合不适合美国呢?答案一样是不适合,美国人根本不会提出这套完全对计划经济服务的理论,不然美国就和苏联没有区别,既然大家都是计划经济,美国和苏联对抗并且敌视苏联的态度就比较可笑了。

    简单来说苏联有提出控制论的学术土壤。但也有这套理论的经济土壤,但没有控制论的政治土壤。至于美国那边有控制论的政治土壤,剩下的条件都没有。

    “谢洛夫同志,这是我们的控制论专家在去年发表的呼吁,你看一下!”科斯基托夫上校很是对于谢洛夫这个新学生非常重视,莫斯科的大人物多如牛毛,但提起克格勃这个部门,人们往往想起的是近八年来高歌猛进的那位第一副主席谢洛夫,这主要是克格勃规模庞大的令人不能忽视,还有就是谢洛夫频频在热点地区出现的存在感。

    如果不是他刚刚把内务总局的内务人民委员卸任给阿厉克赛中将,那谢洛夫就是兼任三个总局局长的第一副主席。就算是现在国内防谍总局和军事管理总局也是这个年轻人在领导。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以来最为成功的安全干部,这个光环连科斯基托夫上校这个国防部军官都非常了解。

    接过科斯基托夫上校的文件,谢洛夫一看就知道这绝对是符合了自己的猜想。上面说道基于信息计算中心的统一区域网络的全国经济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会为经济数据的自动收集,计划和资源分配、银行业以及交通控制等提供手段。

    他们宣称,计算机只需要花两三分钟就能完成人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任务。考虑到在各种区域性经济委员会和个体企业中,有差不多一百万人参与到处理物资供应文档的工作。这一可能的节省看起来是非常大的。引入计算机会将供应计划时间从三四个月大幅减减少至三天,把管理削减一半,把供应管理的成本减少到五分之一。他们认为,安装计算机的费用在两年内就能收回来。他们承诺,计算机会极大地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和生产率,为全国经济高涨奠定基础。

    一旦真的成功,这对于苏联的干部阶层毫无疑问是一个大地震。难怪赫鲁晓夫也没有同意这个计划。谢洛夫合上了文件说道,“科斯基托夫同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最近在国防部的日子应该不好过,应该是受到了一些排挤……”

    对于另外一个强力部门的动静,身为特工头子的谢洛夫简直是一清二楚,如果不是科斯基托夫目前受到了排挤,他也不会找这个人作为自己的老师了。出于职业习惯,也就是想要获得那种我能看到你,你却看不到我的感觉,克格勃对各种新技术运用到情报领域都是非常感兴趣的,这点身为克格勃的老大之一,谢洛夫也不例外。控制论?控制整个世界?很有一种无所不知而又无所不能的意思。

    “留下吃饭,我们慢慢谈!”谢洛夫露出和煦的笑容对着科斯基托夫邀请道。这种笑容的背后是通过计算机技术革命掌控全联盟通讯远景的兴奋。至于克格勃会不会在成功之后面临大量的裁员,没关系,谢洛夫可以把多出来的这些人派到国外去。间谍工作永远不怕人多。

    “就和我们很多工作遇到的问题一样,我从来不怀疑各种行业的科学家的设想,就像我们正在实践的共产主义一样,但在具体的实行当中我们总会碰到各种问题。控制论的构想可以视为一种未来理想化的生活,唯一的不适应地方,就是我们目前技术的发展还有些支撑不起来控制论的那种构想,计算机作为刚刚出现的事物你和你的朋友们就提出了这么超前的理论,是否应该考虑一下计算机的正常发展呢?”在卢比杨卡广场十一号的公众食堂当中,置身几百名专业克格勃包围当中的科斯基托夫上校,从刚才的主讲者变成了听众。

    谢洛夫对于计算机的发展史仅限于知道几个关键名词,但这几个名词也基本上是够用的,第一代的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的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从字面上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后世自己使用的是第几代,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苏联的晶体管产业都没有解决可靠性的问题,就算是把科斯基托夫上校的畅想都进行实施,估计全苏联的计算机网络也是电子管计算机撑起来的。

    控制论的这些专家在现有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超过六十年代计算机承受能力的计划,就算是一路绿灯得到赫鲁晓夫的通过,估计也会弄出来一批电子管的计算机,然后晶体管出现把电子管淘汰,集成电路在把晶体管淘汰。就像是以现有的条件苏联非要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一样,从科斯基托夫的口中,谢洛夫评估了一下怎么也要等待晶体管技术成熟了再说,说不定到时候会直接上集成电路为主体的计算机来实践,最乐观的估计也要十年的时间。

    作为一个情报部门的特务头子,这个时候谢洛夫就能从非常浅薄的知识和这位专家谈谈了,因为双方的消息来源相当不对等,谢洛夫有整个克格勃的全球网络作为消息支撑,如果不够也没关系,还有自己未来的记忆。而科斯基托夫上校的专业领域仅限于计算机的理论上,可能还要加上一点晶体管的知识。这样双方的讨论就很简单了,谢洛夫虽然只是什么都懂一点但都不算太懂的水准,也能和科斯基托夫这个专家聊得有来有往,当然要注意扬长避短,不能在自己不太懂的地方深入的聊。

    “首先晶体管的发展是必须运用到计算机领域的,不然你计划中的计算机将会太庞大,上马也会被很快淘汰!”谢洛夫引用了上次去列宁格勒研究所的经历,对苏珊娜和其老师克拉斯洛夫的研究表明道,“论个头,晶体管更轻巧。普通的真空管大概像灯泡一般大,而普通的晶体管只有一颗黄豆那么大。论体格,晶体管更皮实。由于晶体管没有灯丝、金属板等零碎的部件,所以结构要比真空管坚固得多,比寿命,晶体管也比真空管要长寿得多。而军用设备中的真空管免不了磕磕碰碰。比能耗,晶体管更省。同样的放大倍数,晶体管消耗的功率一般只有真空管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少。而且,真空管开机要有一个预热时间,灯丝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能“烘烤”出足够的电子实现放大。晶体管则不然,一接通就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不仅不会浪费宝贵的功率,更重要的是响应速度大大提高了。”

    “电子管和晶体管的换代可能是今天、也可能是今年、反正时间不会太长,科斯基托夫老师,你现在还觉得一定要这么快建立控制论的网络么?”谢洛夫看着沉默的科斯基托夫上校笑呵呵的问道。

    “我也去过苏珊娜和其老师克拉斯洛夫的研究所,当时晶体管的研究还没有进展!”科斯基托夫很惊讶的说道。

    谢洛夫冷漠的指着自己的肩章道,“有些时候我们的科学家需要的是一个思路,当我们的科学家自己走不出来误区的时候,就需要一个别的思考作为参考。其实我们克格勃也算是一个情报部门,虽说不完全是……”

    目前列宁格勒研究所已经有了美国同行晶体管的样品,这当然克格勃工作的功劳,简单来说就是偷的,对于克格勃这种部门来讲,要是铁了心偷一件民用科技迟早会找到机会。不是有句话说么,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未 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