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烽火又起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雷霆般的震怒,显示崇祯已对这些文官忍无可忍。自建奴入塞后,他已经解了七八个文官的职,很明显他想借这次机会好好整顿文官。而周延儒正撞在枪口上!
齐晋只是站在一旁,一言不发,心中却是冷笑不已。这次秦书淮所谓“勾结魔教、通敌卖国”一事之所以能迅速发酵,正是他在曹化淳的授意下一手策划的。
他的手法十分高明,并没有直接1鼓动百官进言,而是代表兵部多次去函遵化表达关切,从而使遵化巡抚王元雅误认为皇上已经关注此事,便决心将这个事办成铁案。除了将那名校尉屈打成招之外,还亲自写信联络朝中同僚,要他们抓住此事不放,向厂卫发难,说自己已掌握铁证云云,言之凿凿。朝中文官最近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一听原来锦衣卫之中出了叛徒,心想这可是把蓟镇防线崩溃的脏水泼给厂卫的好机会啊,便顿时群情激愤,接连几天向崇祯上疏,以致事情越闹越大。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无论是秦书淮被文官告倒,还是文官惹怒崇祯,东厂都是最后的赢家。
所以在这个时候,齐晋身为兵部侍郎,虽陪同周延儒、李豫升而来,却不发一语,静静地看着周延儒代表东林党和皇上争执。
争吧,争的越凶,皇上就越能明白这群东林党是些什么东西。东厂,只有我东厂才是皇上的肱骨之柱,才是大明中兴的希望!如今边关频频告急,守军降的降、跑的跑,这可都是那些东林党惹出来的祸!若是皇上重用我东厂,不说别的,起码督公可以为皇上广开财源,军中又怎会缺饷?再者,我东厂番子哪个不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若是边关守将由我东厂拟名提任,起码绝不会出一个降将、叛将!
我齐晋,就愿意第一个赶赴边关为大明守土,虽死何惧?!
崇祯将周延儒和李豫升大骂了一通,然而这两人却依然“据理力争”,毫不退让,再一次展现了所谓东林党人的“文骨”。崇祯盛怒之下,便令大汉将军将这两人轰了出去。
周延儒和李豫升像是得到了什么奖赏一样,一脸傲然地出去了。
齐晋见此,便很知趣地拿出一份塘报交给崇祯,以表示自己不是和他们一伙的,而是来送塘报的。之后,马上就退了出去。
在后头听完这一切,秦书淮反而高兴起来。
其一,崇祯大骂周延儒,说明他对自己的信任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
其二,自己也想趁己巳之变收拾这些文官,现在他们帮自己开了个好头,接下去自己再要收拾他们,就好办多了。
周延儒,历史上他在己巳之变后不久便升任了首辅,不过因为这件事,恐怕没有希望了。
随着自己的渐渐壮大,蝴蝶效应好像也开始加速了……
从屏风后出来,秦书淮对崇祯说道,“皇上,其实那令牌的事,是因那日……”
崇祯摆了摆手,道,“朕信你,秦兄不必解释。”
这时,孙承宗也到了。让孙承宗进来后,三人立即进入了对付建奴的议题。
崇祯先说道,“秦兄,你刚从蓟镇回来,与朕说说蓟镇的真实情况。还有,你认为眼下当如何应对?”
秦书淮知道以崇祯现在对自己的信任,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很可能就会改变历史,因此格外谨慎。
沉思许久,他终于说道,“皇上,建奴被臣骗回大安口后,势必会卷土重来。臣以为,建奴既然已经打通了从大安口到遵化的通道,那势必还会再犯遵化。从时间上,此刻他们很可能已经在攻遵化了。”
崇祯锁着眉头,又道,“袁督师的大军应该尚未到遵化,不知遵化能守几日。”
孙承宗跟着说道,“无需守几日,袁督师带的是九千铁骑,估计明日就能抵达遵化。只要遵化能守住一日最多两日,届时袁督师可会同三屯营的朱总兵、石门寨的赵总兵一起驰援遵化。”
秦书淮听完皱了皱眉。
现在遵化没丢,袁崇焕若真想打后金,应该不会像历史上那样,直接绕过遵化而进入蓟州城。遵化附近现在还有赵率教的四千人马(算上收拢的降军),以及朱国彦的六千人马,城内也有九千,再加上袁崇焕的九千人马,总计两万八的大军,袁崇焕没理由不去救。
但问题是,朱国彦的六千人马根本没多少战斗力,而且从历史上他拒绝赵率教进入三屯营来看,这家伙到时能派多少人来支援还是个问题。
另外,遵化城内的那九千守军,有三千是赵率教收拢的降兵,这些人战斗意志成谜。另外六千守军,从历史上战斗力也高不到哪去。
而遵化城附近,已经云集了皇太极所有主力,刨去已经被歼灭的一千五,和沿途留守的部分人马,也计有两万五六千精锐。另外还有三万多厮卒,虽然这些厮卒战斗力不高,但就是站着让你砍你也得花力气吧?
皇太极知道袁崇焕来了,势必采取围点打援的策略。在野战条件下,就算明军的两万八大军全部投入战斗,也绝无取胜的可能。而且,很可能再来一次萨尔浒那样的惨败。到时候,明军损失的可是最能打的一万多关宁精锐,没准连赵率教和袁崇焕都回不来了。
这个方案风险太大。
但是从战略上说,孙承宗的选择又是对的。
时间,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只要袁崇焕能拖住皇太极,待各地援军一到,就能实现真正的围剿!。
秦书淮无法拒绝这个提议。
历史上袁崇焕基于敌我实力悬殊的考虑,在遵化沦陷后,直接绕过遵化、三屯营而进入蓟州,这是没错的。但现在遵化、三屯营甚至石门寨都在,不光他不能放弃,秦书淮也无法建议崇祯放弃。
说白了,甭管风险大不大,谁敢在这时候提放弃遵化,置九千守军以及三屯营六千守军于不顾,谁就是汉奸卖国贼。
“秦兄,你以为如何?”崇祯问道。
秦书淮点点头,“臣同意孙阁老的观点。但是,袁督师在遵化不应寻求决战,而是以拖住建奴大军为主。”
孙承宗捋了捋胡子,笑道,“这次,小友的看法终于和老夫一致了。”
秦书淮勉强笑了笑,心中却想,希望袁崇焕能好好打这一仗吧,不要像历史上那样,犯下那么多错误,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了。
如果他真的要在遵化大战一场,那自己绝不介意带上江河帮和五行旗,去助他一臂之力。
当然,前提是他到的时候,遵化城还守得住。
而此时,遵化城烽火又起。
雷霆般的震怒,显示崇祯已对这些文官忍无可忍。自建奴入塞后,他已经解了七八个文官的职,很明显他想借这次机会好好整顿文官。而周延儒正撞在枪口上!
齐晋只是站在一旁,一言不发,心中却是冷笑不已。这次秦书淮所谓“勾结魔教、通敌卖国”一事之所以能迅速发酵,正是他在曹化淳的授意下一手策划的。
他的手法十分高明,并没有直接1鼓动百官进言,而是代表兵部多次去函遵化表达关切,从而使遵化巡抚王元雅误认为皇上已经关注此事,便决心将这个事办成铁案。除了将那名校尉屈打成招之外,还亲自写信联络朝中同僚,要他们抓住此事不放,向厂卫发难,说自己已掌握铁证云云,言之凿凿。朝中文官最近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一听原来锦衣卫之中出了叛徒,心想这可是把蓟镇防线崩溃的脏水泼给厂卫的好机会啊,便顿时群情激愤,接连几天向崇祯上疏,以致事情越闹越大。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无论是秦书淮被文官告倒,还是文官惹怒崇祯,东厂都是最后的赢家。
所以在这个时候,齐晋身为兵部侍郎,虽陪同周延儒、李豫升而来,却不发一语,静静地看着周延儒代表东林党和皇上争执。
争吧,争的越凶,皇上就越能明白这群东林党是些什么东西。东厂,只有我东厂才是皇上的肱骨之柱,才是大明中兴的希望!如今边关频频告急,守军降的降、跑的跑,这可都是那些东林党惹出来的祸!若是皇上重用我东厂,不说别的,起码督公可以为皇上广开财源,军中又怎会缺饷?再者,我东厂番子哪个不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若是边关守将由我东厂拟名提任,起码绝不会出一个降将、叛将!
我齐晋,就愿意第一个赶赴边关为大明守土,虽死何惧?!
崇祯将周延儒和李豫升大骂了一通,然而这两人却依然“据理力争”,毫不退让,再一次展现了所谓东林党人的“文骨”。崇祯盛怒之下,便令大汉将军将这两人轰了出去。
周延儒和李豫升像是得到了什么奖赏一样,一脸傲然地出去了。
齐晋见此,便很知趣地拿出一份塘报交给崇祯,以表示自己不是和他们一伙的,而是来送塘报的。之后,马上就退了出去。
在后头听完这一切,秦书淮反而高兴起来。
其一,崇祯大骂周延儒,说明他对自己的信任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
其二,自己也想趁己巳之变收拾这些文官,现在他们帮自己开了个好头,接下去自己再要收拾他们,就好办多了。
周延儒,历史上他在己巳之变后不久便升任了首辅,不过因为这件事,恐怕没有希望了。
随着自己的渐渐壮大,蝴蝶效应好像也开始加速了……
从屏风后出来,秦书淮对崇祯说道,“皇上,其实那令牌的事,是因那日……”
崇祯摆了摆手,道,“朕信你,秦兄不必解释。”
这时,孙承宗也到了。让孙承宗进来后,三人立即进入了对付建奴的议题。
崇祯先说道,“秦兄,你刚从蓟镇回来,与朕说说蓟镇的真实情况。还有,你认为眼下当如何应对?”
秦书淮知道以崇祯现在对自己的信任,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很可能就会改变历史,因此格外谨慎。
沉思许久,他终于说道,“皇上,建奴被臣骗回大安口后,势必会卷土重来。臣以为,建奴既然已经打通了从大安口到遵化的通道,那势必还会再犯遵化。从时间上,此刻他们很可能已经在攻遵化了。”
崇祯锁着眉头,又道,“袁督师的大军应该尚未到遵化,不知遵化能守几日。”
孙承宗跟着说道,“无需守几日,袁督师带的是九千铁骑,估计明日就能抵达遵化。只要遵化能守住一日最多两日,届时袁督师可会同三屯营的朱总兵、石门寨的赵总兵一起驰援遵化。”
秦书淮听完皱了皱眉。
现在遵化没丢,袁崇焕若真想打后金,应该不会像历史上那样,直接绕过遵化而进入蓟州城。遵化附近现在还有赵率教的四千人马(算上收拢的降军),以及朱国彦的六千人马,城内也有九千,再加上袁崇焕的九千人马,总计两万八的大军,袁崇焕没理由不去救。
但问题是,朱国彦的六千人马根本没多少战斗力,而且从历史上他拒绝赵率教进入三屯营来看,这家伙到时能派多少人来支援还是个问题。
另外,遵化城内的那九千守军,有三千是赵率教收拢的降兵,这些人战斗意志成谜。另外六千守军,从历史上战斗力也高不到哪去。
而遵化城附近,已经云集了皇太极所有主力,刨去已经被歼灭的一千五,和沿途留守的部分人马,也计有两万五六千精锐。另外还有三万多厮卒,虽然这些厮卒战斗力不高,但就是站着让你砍你也得花力气吧?
皇太极知道袁崇焕来了,势必采取围点打援的策略。在野战条件下,就算明军的两万八大军全部投入战斗,也绝无取胜的可能。而且,很可能再来一次萨尔浒那样的惨败。到时候,明军损失的可是最能打的一万多关宁精锐,没准连赵率教和袁崇焕都回不来了。
这个方案风险太大。
但是从战略上说,孙承宗的选择又是对的。
时间,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只要袁崇焕能拖住皇太极,待各地援军一到,就能实现真正的围剿!。
秦书淮无法拒绝这个提议。
历史上袁崇焕基于敌我实力悬殊的考虑,在遵化沦陷后,直接绕过遵化、三屯营而进入蓟州,这是没错的。但现在遵化、三屯营甚至石门寨都在,不光他不能放弃,秦书淮也无法建议崇祯放弃。
说白了,甭管风险大不大,谁敢在这时候提放弃遵化,置九千守军以及三屯营六千守军于不顾,谁就是汉奸卖国贼。
“秦兄,你以为如何?”崇祯问道。
秦书淮点点头,“臣同意孙阁老的观点。但是,袁督师在遵化不应寻求决战,而是以拖住建奴大军为主。”
孙承宗捋了捋胡子,笑道,“这次,小友的看法终于和老夫一致了。”
秦书淮勉强笑了笑,心中却想,希望袁崇焕能好好打这一仗吧,不要像历史上那样,犯下那么多错误,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了。
如果他真的要在遵化大战一场,那自己绝不介意带上江河帮和五行旗,去助他一臂之力。
当然,前提是他到的时候,遵化城还守得住。
而此时,遵化城烽火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