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比尔·盖茨来访(4)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整个90年代,所向无敌的微软主导着企业电脑市场的发展,企业很欢迎电脑的标准化。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企业花费了数万亿美元。1991年,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花费是1240亿美元,仅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到2000年,这一比例上升至4.6%。这一趋势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微软,在此期间,微软的收入从18亿美元上升至230亿美元,利润从4.63亿美元上升至94亿美元,股价涨了30倍。
而史蒂夫却深陷在NeXT的泥潭里,丝毫没有享受到此轮发展的成果。他的确卖出了一些电脑给企业,互联网兴起时,公司开发的工具包WebObjects [2]也比较受欢迎,让企业客户得以开发自己的网页。但这些都只是杯水车薪,史蒂夫只能在一边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老朋友、老对手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领袖,这位老对手更加懂得企业市场的需求。
大约两个半小时后,采访结束了。我采访他们俩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把这两位竞争对手拉到一起对话却是第一次,就好比第一次从三维立体角度观察这两个人。他们在互动中表达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审视、欣赏他们。他们并不是来推销产品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能看到他们身上更多的玄妙之处。两位竞争对手的面对面交流碰撞出了过人的智慧和精辟的见解,甚至表现出了两人之间的友谊,或许换一个场合,他们绝对不会表现出这种友谊。
乔治·兰格一直拿着相机在两人身边转来转去拍照,现在采访结束了,他要拍摄一张封面照片。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比尔坚持要赶去旧金山机场搭乘航班返回西雅图。乔治本来想在室外拍摄,不过最后决定在室内客厅通往二楼的楼梯处拍摄更合适。他向两位解释了原因,比尔向来不太在意拍照的事,只要快点拍完就行。但史蒂夫向来认为自己是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我为《财富》杂志做史蒂夫专访时,和他之间争论最激烈的部分往往是照片。史蒂夫对于文章配图的风格想法很多,特别是放在封面的肖像照。他对于自己的照片挑剔颇多,不仅要挑剔摄影师,还要挑剔照片的取景和构图。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径直走上了红黏土阶梯,一屁股坐了下去。乔治看了他一眼,惊叫道,“史蒂夫,你没穿鞋!我们在为《财富》拍封面照片,你能去穿双鞋吗?”史蒂夫耸耸肩,说道,“好吧。”他跑上楼,抓了一双运动鞋,又跑回来把鞋套上,没有系鞋带。
照片拍完后,我让比尔再多等一分钟,让乔治在后院拍一张我们三个人的合影,放在“编者的话”里,然后我开自己的沃尔沃旅行车送他去机场。照片拍完后,我和比尔立马出发赶去机场,路上交流不多,我想他脑子里肯定已经在想下一场活动了。“你们俩相处得不错。”我评论道。“为什么不呢?”他答道,明显心不在焉,想着别的事,不过他保持着一贯的礼貌。“谢谢,很高兴能做这次采访。”他一边说着,一边打开车门冲了下去。
在所有我撰写的关于比尔或史蒂夫的封面报道里,乔治的照片是我最喜欢的一张,两位年轻的大亨肩并肩坐在台阶上,史蒂夫坐在比比尔高一级的台阶上,两边是铁质的楼梯扶手。在我看来,两人的表情没有任何伪装,透露出了个性。比尔的表情就像一只刚吃了金丝雀的小猫,而史蒂夫看上去能把金门大桥推销给任何人(当然,比尔除外),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年轻人的狡黠微笑,看上去像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淘气小孩。
尽管史蒂夫的公司不尽如人意,但他还是有理由微笑的。尽管职场上不顺利,个人生活却逐渐安定下来,这给了他很大的满足感。女儿丽萨刚搬来与他和劳伦同住,他以前非常不负责任地拒绝承认女儿,如今把女儿接来同住对史蒂夫来说也是一种赎罪和补偿。尽管史蒂夫向来离经叛道,但对于儿子里德的出生,他就像一位普通父亲那样兴奋异常。里德是史蒂夫计划中的第一个孩子,在他10月份诞生之后,史蒂夫的反应和所有父亲一样,一本正经地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其实在有经验的父母看来,他的做法非常可笑。“他们是典型的新父母,”麦克·斯莱德回忆道,“几乎每件事都做得不对,他们夫妻俩都是嬉皮士,对吧?孩子整天躺在他们床上,只喝母乳。孩子在做什么呢?一直在尖叫,一直饿着肚子。一周后,夫妻俩看上去就像是从集中营逃出来的。”
“史蒂夫自己都像个婴儿,”斯莱德继续说道,“这家伙那几天几乎没怎么睡觉,就跟个疯子差不多。不让睡觉可是中央情报局用来刑讯逼供的手段之一。我不是在开玩笑。里德刚出生的那一周,他的表现就好像是,‘不行,我得雇一个总裁和一个首席运营官来照顾孩子,我必须得这么做。呃,好像有点儿过分了。’”尽管史蒂夫的举动十分可笑,却反映出他内心的喜悦,以及想要好好培养儿子的决心。
史蒂夫还有一个高兴的理由,但当时并没有人看到这一点,史蒂夫本人也不知道。
比尔的策略是让微软主导电脑产业的标准化进程,以满足企业市场的需求,这一策略在90年代大行其道。在个人计算机面前,工作站黯然失色,大型机也不过是在个人计算机的架构上组装的电路板,只不过电路板数量多一点儿罢了。那10年间,个人电脑的巨头康柏、惠普和捷威大批量地生产毫无审美品位的电脑,竞争点都集中于运算速度、运算能力和交付时间。全球几十亿人越来越依赖个人计算机,这些可交互的方盒子用的都是同一种芯片、同一套操作系统。苹果以前生产的电脑独一无二,但在斯卡利和继任CEO的领导下,苹果也在和其他巨头争夺同一片市场,情况每况愈下。到90年代末,麦金塔“1984”广告片中的预言似乎变成了现实。老大哥一手统治了电脑产业,芸芸众生都得接受老大哥的指示,个人电脑完全失去了“个人”的部分。电脑产业在微软铺设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微软的霸主地位也越来越稳固,似乎Windows操作系统将永远占据统治地位。比尔·盖茨的发迹史沉闷无聊,就如同他一手打造的电脑产业,至少在史蒂夫眼里,这位比他成功得多的竞争对手所打造的产业就是如此无聊。
标准化的进程却留下了一个缺口,给喜欢设计个性化电脑、看重个人体验的生产商留下了一片空白的市场,这个市场正是为史蒂夫准备的。采访进行的时候,史蒂夫依然非常迷茫,没有清晰的目标。他依然对斯卡利和苹果董事会的做法耿耿于怀,NeXT的困境也让他非常失望,但他依然希望能在电脑产业占据一席之地,而不是让另一个人一统天下,在如此复杂思维的影响下,史蒂夫不可能看得清摆脱困境的出路。未来几年,他依然会在NeXT和皮克斯挣扎。不过,最终他发现了比尔留下的那片空白市场—为个人打造无与伦比的机器。一旦发现那个市场并充分挖掘后,史蒂夫所受到的崇拜与追捧是比尔从没有享受过的。
注释:
[1]歌剧《汉泽尔与格蕾太尔》(Hansel Und Gretel)由德国作曲家英格伯特·洪普丁克(Engelbert Humperdinck)作曲,根据格林童话改编而成。剧情讲述了穷困扫帚匠彼得的儿女汉泽尔与格蕾太尔进入森林采草莓,与邪恶的巫婆斗智斗勇的故事。——译者注
[2]WebObjects 是一个具备 Web 服务、数据访问和页面生成功能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环境。 ——编者注
整个90年代,所向无敌的微软主导着企业电脑市场的发展,企业很欢迎电脑的标准化。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企业花费了数万亿美元。1991年,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花费是1240亿美元,仅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到2000年,这一比例上升至4.6%。这一趋势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微软,在此期间,微软的收入从18亿美元上升至230亿美元,利润从4.63亿美元上升至94亿美元,股价涨了30倍。
而史蒂夫却深陷在NeXT的泥潭里,丝毫没有享受到此轮发展的成果。他的确卖出了一些电脑给企业,互联网兴起时,公司开发的工具包WebObjects [2]也比较受欢迎,让企业客户得以开发自己的网页。但这些都只是杯水车薪,史蒂夫只能在一边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老朋友、老对手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领袖,这位老对手更加懂得企业市场的需求。
大约两个半小时后,采访结束了。我采访他们俩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把这两位竞争对手拉到一起对话却是第一次,就好比第一次从三维立体角度观察这两个人。他们在互动中表达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审视、欣赏他们。他们并不是来推销产品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能看到他们身上更多的玄妙之处。两位竞争对手的面对面交流碰撞出了过人的智慧和精辟的见解,甚至表现出了两人之间的友谊,或许换一个场合,他们绝对不会表现出这种友谊。
乔治·兰格一直拿着相机在两人身边转来转去拍照,现在采访结束了,他要拍摄一张封面照片。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比尔坚持要赶去旧金山机场搭乘航班返回西雅图。乔治本来想在室外拍摄,不过最后决定在室内客厅通往二楼的楼梯处拍摄更合适。他向两位解释了原因,比尔向来不太在意拍照的事,只要快点拍完就行。但史蒂夫向来认为自己是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我为《财富》杂志做史蒂夫专访时,和他之间争论最激烈的部分往往是照片。史蒂夫对于文章配图的风格想法很多,特别是放在封面的肖像照。他对于自己的照片挑剔颇多,不仅要挑剔摄影师,还要挑剔照片的取景和构图。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径直走上了红黏土阶梯,一屁股坐了下去。乔治看了他一眼,惊叫道,“史蒂夫,你没穿鞋!我们在为《财富》拍封面照片,你能去穿双鞋吗?”史蒂夫耸耸肩,说道,“好吧。”他跑上楼,抓了一双运动鞋,又跑回来把鞋套上,没有系鞋带。
照片拍完后,我让比尔再多等一分钟,让乔治在后院拍一张我们三个人的合影,放在“编者的话”里,然后我开自己的沃尔沃旅行车送他去机场。照片拍完后,我和比尔立马出发赶去机场,路上交流不多,我想他脑子里肯定已经在想下一场活动了。“你们俩相处得不错。”我评论道。“为什么不呢?”他答道,明显心不在焉,想着别的事,不过他保持着一贯的礼貌。“谢谢,很高兴能做这次采访。”他一边说着,一边打开车门冲了下去。
在所有我撰写的关于比尔或史蒂夫的封面报道里,乔治的照片是我最喜欢的一张,两位年轻的大亨肩并肩坐在台阶上,史蒂夫坐在比比尔高一级的台阶上,两边是铁质的楼梯扶手。在我看来,两人的表情没有任何伪装,透露出了个性。比尔的表情就像一只刚吃了金丝雀的小猫,而史蒂夫看上去能把金门大桥推销给任何人(当然,比尔除外),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年轻人的狡黠微笑,看上去像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淘气小孩。
尽管史蒂夫的公司不尽如人意,但他还是有理由微笑的。尽管职场上不顺利,个人生活却逐渐安定下来,这给了他很大的满足感。女儿丽萨刚搬来与他和劳伦同住,他以前非常不负责任地拒绝承认女儿,如今把女儿接来同住对史蒂夫来说也是一种赎罪和补偿。尽管史蒂夫向来离经叛道,但对于儿子里德的出生,他就像一位普通父亲那样兴奋异常。里德是史蒂夫计划中的第一个孩子,在他10月份诞生之后,史蒂夫的反应和所有父亲一样,一本正经地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其实在有经验的父母看来,他的做法非常可笑。“他们是典型的新父母,”麦克·斯莱德回忆道,“几乎每件事都做得不对,他们夫妻俩都是嬉皮士,对吧?孩子整天躺在他们床上,只喝母乳。孩子在做什么呢?一直在尖叫,一直饿着肚子。一周后,夫妻俩看上去就像是从集中营逃出来的。”
“史蒂夫自己都像个婴儿,”斯莱德继续说道,“这家伙那几天几乎没怎么睡觉,就跟个疯子差不多。不让睡觉可是中央情报局用来刑讯逼供的手段之一。我不是在开玩笑。里德刚出生的那一周,他的表现就好像是,‘不行,我得雇一个总裁和一个首席运营官来照顾孩子,我必须得这么做。呃,好像有点儿过分了。’”尽管史蒂夫的举动十分可笑,却反映出他内心的喜悦,以及想要好好培养儿子的决心。
史蒂夫还有一个高兴的理由,但当时并没有人看到这一点,史蒂夫本人也不知道。
比尔的策略是让微软主导电脑产业的标准化进程,以满足企业市场的需求,这一策略在90年代大行其道。在个人计算机面前,工作站黯然失色,大型机也不过是在个人计算机的架构上组装的电路板,只不过电路板数量多一点儿罢了。那10年间,个人电脑的巨头康柏、惠普和捷威大批量地生产毫无审美品位的电脑,竞争点都集中于运算速度、运算能力和交付时间。全球几十亿人越来越依赖个人计算机,这些可交互的方盒子用的都是同一种芯片、同一套操作系统。苹果以前生产的电脑独一无二,但在斯卡利和继任CEO的领导下,苹果也在和其他巨头争夺同一片市场,情况每况愈下。到90年代末,麦金塔“1984”广告片中的预言似乎变成了现实。老大哥一手统治了电脑产业,芸芸众生都得接受老大哥的指示,个人电脑完全失去了“个人”的部分。电脑产业在微软铺设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微软的霸主地位也越来越稳固,似乎Windows操作系统将永远占据统治地位。比尔·盖茨的发迹史沉闷无聊,就如同他一手打造的电脑产业,至少在史蒂夫眼里,这位比他成功得多的竞争对手所打造的产业就是如此无聊。
标准化的进程却留下了一个缺口,给喜欢设计个性化电脑、看重个人体验的生产商留下了一片空白的市场,这个市场正是为史蒂夫准备的。采访进行的时候,史蒂夫依然非常迷茫,没有清晰的目标。他依然对斯卡利和苹果董事会的做法耿耿于怀,NeXT的困境也让他非常失望,但他依然希望能在电脑产业占据一席之地,而不是让另一个人一统天下,在如此复杂思维的影响下,史蒂夫不可能看得清摆脱困境的出路。未来几年,他依然会在NeXT和皮克斯挣扎。不过,最终他发现了比尔留下的那片空白市场—为个人打造无与伦比的机器。一旦发现那个市场并充分挖掘后,史蒂夫所受到的崇拜与追捧是比尔从没有享受过的。
注释:
[1]歌剧《汉泽尔与格蕾太尔》(Hansel Und Gretel)由德国作曲家英格伯特·洪普丁克(Engelbert Humperdinck)作曲,根据格林童话改编而成。剧情讲述了穷困扫帚匠彼得的儿女汉泽尔与格蕾太尔进入森林采草莓,与邪恶的巫婆斗智斗勇的故事。——译者注
[2]WebObjects 是一个具备 Web 服务、数据访问和页面生成功能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环境。 ——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