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其实反映了成人对儿童认识上有误区。他们不相信孩子的天性是向善的,他们的思维有一个错误前提,认为孩子是没有自控力的,离开了成人的监督,给出自由的条件,孩子就会完全失去约束,就会堕落。还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和你的不一样,我的孩子爱耍小聪明,要是替他写一次作业,他以后不知道会有多少借口来让我代写呢。如果你的孩子真的表现出这样,那么问题不是出在你替他写作业上,也不是在孩子自身的天性中,而是在前面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家长和孩子相处的一些细节出了问题。每家的细节各不相同,但性质差不多,肯定都是因为家长操作不当,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经常性地制造了他的负罪感,让孩子不懂得自爱,他才越来越变得像个小无赖,每天把心思用于偷奸耍滑上。
一个始终被尊重的孩子,一定是个懂得自尊自爱的人,他绝不可能利用家长的善意去做任何让他感到羞耻的事情。
教育全在细节中。替孩子写作业这事,就是家长和孩子相处中千万个细节中的一种,如果在细节处理上做不好,结果可能会完全相反。细节处理水平,还是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理念。
有一位家长,他的孩子已上小学四年级,平时总是不喜欢写作业,家长一方面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另一方面又总担心孩子学得不扎实,天天严格地检查孩子的作业。我对他讲了替孩子写作业的事,他回家照着做。
孩子最不喜欢英语这门课,他就准备从英语上来帮助孩子。他对孩子说,这些英语单词不用按老师的要求写十遍,凡你会写的,只写一个,不会的,写三个。这样孩子就把几个不会的写了三遍,其余的写了一遍。孩子为此非常高兴。
过了一会儿,他又来考孩子,想看看刚才不会写的,写了三遍是不是记住了。结果,孩子还是有两个不会。他有些生气,说刚刚写过怎么这么快就忘了呢,于是让孩子把这两个单词每个写10遍。孩子有些不高兴,说你不是说只写三遍嘛,怎么又变成10遍了。孩子拗不过家长,只好气乎乎地写了10遍。
再过一会儿,父亲又去检查,刚刚写过的单词孩子又写错了。父亲很生气,忍不住质问孩子,这两个单词你都写了十几遍了,怎么还没记住呢?每个再写20遍!
孩子这时的情绪已经非常抵触了。家长没理会孩子的情绪,想他写二十多遍,怎么都该记住了。令家长想不到的是,过了一会儿再去检查时,孩子还是写不出来。他怒不可遏,觉得不可思议,一气之下就要求孩子把这两个单词每个写50遍,说不信你就记不住。
孩子不干了,这样算下来,作业量比原来的每个单词写10遍还多呢。父子俩因此大闹一场。到了这种地步,替孩子写作业变得比不替还糟糕。
事后他向我抱怨说,你那个方法对我的孩子不适用。我的孩子不像你的孩子那么懂事,你的孩子能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我的不能。真的是孩子不一样吗?不是!
我坦率地对他说,这不能单方面责怪孩子。其实,首先是你没树立起对这种做法的信心。你在一开始就缺少诚意,与其说你是想帮助孩子,不如说你只是想用这种方法来试探一下孩子。试试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能像别人的孩子那样,家长一改变,他就能跟上趟。所以你在帮他写完作业后,就要检查他记没记住。同时,你在潜意识中,还把自己替孩子写作业看成是对他的恩惠,要求孩子立即用令人满意的效果来回报你,他辜负了你的期望,没记住,你就生气,接下来就再次动用惩罚手段,让他一遍又一遍地写。原本你替孩子写作业是为了让孩子摆脱不合理作业的役使之苦,到头来却又把作业变回为“刑役”。这样,你的行为就前后矛盾了,孩子被你搞糊涂了。他不仅对学习增加一层厌恶,也对家长的行为增加一层愤恨。他会更不想学习,更不听家长的话。
这位家长一下子很难接受我的分析和对他的批评,坚持说,孩子和孩子不一样,你的孩子用心,适合这种方法;我那孩子,就是不用心,不适合这种方法。
我说,你的孩子和我的孩子是不一样。你的孩子在过去那么长时间里,一直是在作业的压迫下和家长的监督下苦苦挣扎,他已习惯了和作业对立,和家长对立。现在家长突然改变,前期心理工作如果做得不到位的话,孩子肯定会有些无所适从,对学习缺少信心,也缺少一下就能学会的能力。你必须要有很大的耐心修复他的心理,等待他慢慢改变。
家长还是有些气愤地说,可我的孩子怎么就那么笨呢,为什么写那么多遍还记不住?我看还是他不用心!
我说,一个单词写了几十遍还是记不住,这其实和孩子笨不笨没关系,而是和他的情绪有关。厌恶感会把所有的记忆通道都堵死。好多看起来聪明伶俐的孩子,为什么一到学习上就愚笨得厉害,原因就在这里。从表面上看,这些孩子确实对学习不用心,但孩子用不用心,不是凭空来的。“用心”就像“用力”一样,也需要一些生长基础,也要有一个成长和积淀过程。即使是成年人,想对一个什么东西“用心”,前提也必须是不讨厌、不排斥这个东西。一个人怎么可能既讨厌一个东西,又去对它“用心”呢?
我看家长不吱声了,似乎有所思悟,就继续对他说,你只有先淡化孩子对作业的厌倦情绪,慢慢培植他对学习的自信和好感,然后才可能谈用心不用心。你的孩子已经四年级,对学习的厌倦情绪已积聚了好长时间,所以改造也会是个比较长的过程,年级越高这个过程越长。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孩子用三年形成的坏毛病,你想用三天改变,那是不可能的。
我建议这位家长换一种做法,只是单纯地从减轻孩子学习负担入手,帮忙仅限于帮忙,不附带任何其它条件;不要因为家长帮忙了,就要求孩子一定要把当天写的单词全部掌握。允许他有些东西暂时学不会,允许他在作业中有错误。做家长的,一定要理解孩子。就这件事来说,那两个单词写过了还不会,这时候孩子内心其实是很羞愧且很自卑的。家长要体谅孩子的心,告诉孩子不要着急,不会的可以再写两遍,如果还掌握不了,就先放两天再说,慢慢来。然后从他的表现和作业中找到可以表扬的东西,给予肯定,比如夸他的作业比平时写得整齐,说他作业的正确率比平时高等,总之让孩子不时地从学习中体验到一种愉悦的情绪,这样慢慢缓解他对作业的厌恶。
替孩子写作业,不是家长帮孩子进行学习舞弊;而是以理性对抗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错误,以不得已的方式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让孩子生活得更快乐一些,并教给孩子实事求是地面对学习。它是保护孩子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所以家长要首先从内心完全接受这件事,非常坦然,然后才去做。如果你自己心里缺少诚意,心存疑虑,有负罪感,那你在做的时候就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不良刺激,让孩子觉得这是在投机取巧,产生负罪感。人对某种习俗或常规的挑战,没有正义感垫底是不可能的。你绝不可能在孩子面前隐藏你的疑虑,孩子比雷达还灵,能从你的眼神、语气中捕捉到你所有的真实态度。
圆圆上小学时回家给我讲一件事,听起来像个笑话。
有个同学发现班里另一个同学的语文生字本一行只有8个字,而自己的是一行10个字,就回家抱怨说,人家的妈妈会买本儿,你怎么买时候不看看每行有几个字。她妈妈说我知道啊,买的时候人家就问是要一行8个字的还是10个字的,我就买了10个字的,这不是为了让你多写两个字记得牢吗。
多写两个字,家长认为占便宜了,孩子认为吃亏了。圆圆说有的同学向老师反映这个问题,要求用一行8个字作业本儿的同学,也要按每字10个的数量来写,但老师觉得那样得有两个字写到下一行,一行行推下来会显得很乱,不整齐,就还是按行数写。她班里好多同学因此煞费苦心地到处找一行8个字的本儿——孩子们被逼得把心思都用这里了。
三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几乎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教育家都在儿童教育上提出个别对待,差异化教学的思想。但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中小学,很少能看到有哪个教师在作业上不搞一刀切。一刀切确实是比较省心省力气,但不同的孩子却不得不接受被相同的模子来裁切的痛苦。这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却多年来堂而皇之地盛行着,很少有教师或家长考虑到它的不妥。
不能苛求社会为每个孩子提供一种完美的教育;但作为家长,有责任为我们独有的孩子营造一个尽可能良好的教育环境。家长们如果有办法能让孩子从繁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当然更好。比如通过努力,促进校方进行教学改革;或通过某种影响力,促进政策性解决等。如果做不到这些,替孩子写作业不失为一种立竿见影的方法。“替孩子写作业”表面上看是件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之举,其实更主要地是一种教育意识,一种思维方式。即在孩子的学习中,家长应该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帮助孩子克服一些困难。不同的孩子身处不同的学校,遇到不同的老师,会产生不同的困难。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但一定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只要你实事求是地去帮助孩子,很多办法自然会出来。
最后要提醒的一点是,无论你用什么办法,都要注意,不要弄巧成拙,不要因为家长的做事不慎,给孩子惹麻烦。比如替写作业被老师发现,引起老师的反感,给孩子脸色看,这就得不偿失了。
替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每次孩子写什么,哪些剩下由我来写,这事一定是由孩子自己来做决定,我从不代替圆圆进行判断。
孩子天生有善恶观,而人的天性就是趋善避恶的。一个心地纯洁、有自尊心的孩子,绝不可能利用别人的善意去弄虚作假
在孩子的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一定要注意给孩子留出自由安排的时间,切不可让写作业、练琴、上课外班等这些事把孩子的时间占满。要让孩子每天都有自由安排的时间。
一个单词写了几十遍还是记不住,这其实和孩子笨不笨没关系,而是和他的情绪有关。厌恶感会把所有的记忆通道都堵死。好多看起来聪明伶俐的孩子,为什么一到学习上就愚笨得厉害,原因就在这里。
孩子用不用心,不是凭空来的。“用心”就像“用力”一样,也需要一些生长基础,也要有一个成长和积淀过程。即使是成年人,想对一个什么东西“用心”,前提也必须是不讨厌、不排斥这个东西。一个人怎么可能既讨厌一个东西,又去对它“用心”呢?
人对某种习俗或常规的挑战,没有正义感垫底是不可能的。
不写“暴力作业”
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人自身能适应压抑的环境,但在这种适应中,人发生了神经病。
儿童当然也能适应暴力作业,但暴力作业中含有的奴役、敌意、压抑,会全面地破坏儿童人格与意志的完整和健康。
被罚写作业,是许多人在上学时遭遇到的,尤其在小学阶段。
圆圆上小学四年级时,有一天数学老师突然在课堂上搞小测验,要求学生们默写一条前两天讲过的定理。那条定理大约有二、三十个字,老师并没有提前布置背诵,课堂上突然测验,又要求一字不能错,只要有一字与原文不符,就罚当晚把定理抄写十遍。结果班里的同学全军覆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错,所以大家当天的数学作业,除了常规的一些内容外,还多了抄写十遍定理这一项。
圆圆晚上回家写作业时对我讲了这事,表现出对抄写十遍定理很发愁。
我看了她在测验中写出来的内容,对照书上的定理,只有几个字与原文不符,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出入,而且能感觉出来圆圆是理解这条定理的。我想,数学老师有必要这样惩罚孩子们吗?这条定理从教材来看并没提出背诵要求,教材编写者肯定也会考虑,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重在理解,会应用才是目的。
这其实反映了成人对儿童认识上有误区。他们不相信孩子的天性是向善的,他们的思维有一个错误前提,认为孩子是没有自控力的,离开了成人的监督,给出自由的条件,孩子就会完全失去约束,就会堕落。还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和你的不一样,我的孩子爱耍小聪明,要是替他写一次作业,他以后不知道会有多少借口来让我代写呢。如果你的孩子真的表现出这样,那么问题不是出在你替他写作业上,也不是在孩子自身的天性中,而是在前面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家长和孩子相处的一些细节出了问题。每家的细节各不相同,但性质差不多,肯定都是因为家长操作不当,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经常性地制造了他的负罪感,让孩子不懂得自爱,他才越来越变得像个小无赖,每天把心思用于偷奸耍滑上。
一个始终被尊重的孩子,一定是个懂得自尊自爱的人,他绝不可能利用家长的善意去做任何让他感到羞耻的事情。
教育全在细节中。替孩子写作业这事,就是家长和孩子相处中千万个细节中的一种,如果在细节处理上做不好,结果可能会完全相反。细节处理水平,还是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理念。
有一位家长,他的孩子已上小学四年级,平时总是不喜欢写作业,家长一方面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另一方面又总担心孩子学得不扎实,天天严格地检查孩子的作业。我对他讲了替孩子写作业的事,他回家照着做。
孩子最不喜欢英语这门课,他就准备从英语上来帮助孩子。他对孩子说,这些英语单词不用按老师的要求写十遍,凡你会写的,只写一个,不会的,写三个。这样孩子就把几个不会的写了三遍,其余的写了一遍。孩子为此非常高兴。
过了一会儿,他又来考孩子,想看看刚才不会写的,写了三遍是不是记住了。结果,孩子还是有两个不会。他有些生气,说刚刚写过怎么这么快就忘了呢,于是让孩子把这两个单词每个写10遍。孩子有些不高兴,说你不是说只写三遍嘛,怎么又变成10遍了。孩子拗不过家长,只好气乎乎地写了10遍。
再过一会儿,父亲又去检查,刚刚写过的单词孩子又写错了。父亲很生气,忍不住质问孩子,这两个单词你都写了十几遍了,怎么还没记住呢?每个再写20遍!
孩子这时的情绪已经非常抵触了。家长没理会孩子的情绪,想他写二十多遍,怎么都该记住了。令家长想不到的是,过了一会儿再去检查时,孩子还是写不出来。他怒不可遏,觉得不可思议,一气之下就要求孩子把这两个单词每个写50遍,说不信你就记不住。
孩子不干了,这样算下来,作业量比原来的每个单词写10遍还多呢。父子俩因此大闹一场。到了这种地步,替孩子写作业变得比不替还糟糕。
事后他向我抱怨说,你那个方法对我的孩子不适用。我的孩子不像你的孩子那么懂事,你的孩子能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我的不能。真的是孩子不一样吗?不是!
我坦率地对他说,这不能单方面责怪孩子。其实,首先是你没树立起对这种做法的信心。你在一开始就缺少诚意,与其说你是想帮助孩子,不如说你只是想用这种方法来试探一下孩子。试试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能像别人的孩子那样,家长一改变,他就能跟上趟。所以你在帮他写完作业后,就要检查他记没记住。同时,你在潜意识中,还把自己替孩子写作业看成是对他的恩惠,要求孩子立即用令人满意的效果来回报你,他辜负了你的期望,没记住,你就生气,接下来就再次动用惩罚手段,让他一遍又一遍地写。原本你替孩子写作业是为了让孩子摆脱不合理作业的役使之苦,到头来却又把作业变回为“刑役”。这样,你的行为就前后矛盾了,孩子被你搞糊涂了。他不仅对学习增加一层厌恶,也对家长的行为增加一层愤恨。他会更不想学习,更不听家长的话。
这位家长一下子很难接受我的分析和对他的批评,坚持说,孩子和孩子不一样,你的孩子用心,适合这种方法;我那孩子,就是不用心,不适合这种方法。
我说,你的孩子和我的孩子是不一样。你的孩子在过去那么长时间里,一直是在作业的压迫下和家长的监督下苦苦挣扎,他已习惯了和作业对立,和家长对立。现在家长突然改变,前期心理工作如果做得不到位的话,孩子肯定会有些无所适从,对学习缺少信心,也缺少一下就能学会的能力。你必须要有很大的耐心修复他的心理,等待他慢慢改变。
家长还是有些气愤地说,可我的孩子怎么就那么笨呢,为什么写那么多遍还记不住?我看还是他不用心!
我说,一个单词写了几十遍还是记不住,这其实和孩子笨不笨没关系,而是和他的情绪有关。厌恶感会把所有的记忆通道都堵死。好多看起来聪明伶俐的孩子,为什么一到学习上就愚笨得厉害,原因就在这里。从表面上看,这些孩子确实对学习不用心,但孩子用不用心,不是凭空来的。“用心”就像“用力”一样,也需要一些生长基础,也要有一个成长和积淀过程。即使是成年人,想对一个什么东西“用心”,前提也必须是不讨厌、不排斥这个东西。一个人怎么可能既讨厌一个东西,又去对它“用心”呢?
我看家长不吱声了,似乎有所思悟,就继续对他说,你只有先淡化孩子对作业的厌倦情绪,慢慢培植他对学习的自信和好感,然后才可能谈用心不用心。你的孩子已经四年级,对学习的厌倦情绪已积聚了好长时间,所以改造也会是个比较长的过程,年级越高这个过程越长。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孩子用三年形成的坏毛病,你想用三天改变,那是不可能的。
我建议这位家长换一种做法,只是单纯地从减轻孩子学习负担入手,帮忙仅限于帮忙,不附带任何其它条件;不要因为家长帮忙了,就要求孩子一定要把当天写的单词全部掌握。允许他有些东西暂时学不会,允许他在作业中有错误。做家长的,一定要理解孩子。就这件事来说,那两个单词写过了还不会,这时候孩子内心其实是很羞愧且很自卑的。家长要体谅孩子的心,告诉孩子不要着急,不会的可以再写两遍,如果还掌握不了,就先放两天再说,慢慢来。然后从他的表现和作业中找到可以表扬的东西,给予肯定,比如夸他的作业比平时写得整齐,说他作业的正确率比平时高等,总之让孩子不时地从学习中体验到一种愉悦的情绪,这样慢慢缓解他对作业的厌恶。
替孩子写作业,不是家长帮孩子进行学习舞弊;而是以理性对抗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错误,以不得已的方式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让孩子生活得更快乐一些,并教给孩子实事求是地面对学习。它是保护孩子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所以家长要首先从内心完全接受这件事,非常坦然,然后才去做。如果你自己心里缺少诚意,心存疑虑,有负罪感,那你在做的时候就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不良刺激,让孩子觉得这是在投机取巧,产生负罪感。人对某种习俗或常规的挑战,没有正义感垫底是不可能的。你绝不可能在孩子面前隐藏你的疑虑,孩子比雷达还灵,能从你的眼神、语气中捕捉到你所有的真实态度。
圆圆上小学时回家给我讲一件事,听起来像个笑话。
有个同学发现班里另一个同学的语文生字本一行只有8个字,而自己的是一行10个字,就回家抱怨说,人家的妈妈会买本儿,你怎么买时候不看看每行有几个字。她妈妈说我知道啊,买的时候人家就问是要一行8个字的还是10个字的,我就买了10个字的,这不是为了让你多写两个字记得牢吗。
多写两个字,家长认为占便宜了,孩子认为吃亏了。圆圆说有的同学向老师反映这个问题,要求用一行8个字作业本儿的同学,也要按每字10个的数量来写,但老师觉得那样得有两个字写到下一行,一行行推下来会显得很乱,不整齐,就还是按行数写。她班里好多同学因此煞费苦心地到处找一行8个字的本儿——孩子们被逼得把心思都用这里了。
三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几乎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教育家都在儿童教育上提出个别对待,差异化教学的思想。但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中小学,很少能看到有哪个教师在作业上不搞一刀切。一刀切确实是比较省心省力气,但不同的孩子却不得不接受被相同的模子来裁切的痛苦。这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却多年来堂而皇之地盛行着,很少有教师或家长考虑到它的不妥。
不能苛求社会为每个孩子提供一种完美的教育;但作为家长,有责任为我们独有的孩子营造一个尽可能良好的教育环境。家长们如果有办法能让孩子从繁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当然更好。比如通过努力,促进校方进行教学改革;或通过某种影响力,促进政策性解决等。如果做不到这些,替孩子写作业不失为一种立竿见影的方法。“替孩子写作业”表面上看是件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之举,其实更主要地是一种教育意识,一种思维方式。即在孩子的学习中,家长应该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帮助孩子克服一些困难。不同的孩子身处不同的学校,遇到不同的老师,会产生不同的困难。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但一定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只要你实事求是地去帮助孩子,很多办法自然会出来。
最后要提醒的一点是,无论你用什么办法,都要注意,不要弄巧成拙,不要因为家长的做事不慎,给孩子惹麻烦。比如替写作业被老师发现,引起老师的反感,给孩子脸色看,这就得不偿失了。
替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每次孩子写什么,哪些剩下由我来写,这事一定是由孩子自己来做决定,我从不代替圆圆进行判断。
孩子天生有善恶观,而人的天性就是趋善避恶的。一个心地纯洁、有自尊心的孩子,绝不可能利用别人的善意去弄虚作假
在孩子的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一定要注意给孩子留出自由安排的时间,切不可让写作业、练琴、上课外班等这些事把孩子的时间占满。要让孩子每天都有自由安排的时间。
一个单词写了几十遍还是记不住,这其实和孩子笨不笨没关系,而是和他的情绪有关。厌恶感会把所有的记忆通道都堵死。好多看起来聪明伶俐的孩子,为什么一到学习上就愚笨得厉害,原因就在这里。
孩子用不用心,不是凭空来的。“用心”就像“用力”一样,也需要一些生长基础,也要有一个成长和积淀过程。即使是成年人,想对一个什么东西“用心”,前提也必须是不讨厌、不排斥这个东西。一个人怎么可能既讨厌一个东西,又去对它“用心”呢?
人对某种习俗或常规的挑战,没有正义感垫底是不可能的。
不写“暴力作业”
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人自身能适应压抑的环境,但在这种适应中,人发生了神经病。
儿童当然也能适应暴力作业,但暴力作业中含有的奴役、敌意、压抑,会全面地破坏儿童人格与意志的完整和健康。
被罚写作业,是许多人在上学时遭遇到的,尤其在小学阶段。
圆圆上小学四年级时,有一天数学老师突然在课堂上搞小测验,要求学生们默写一条前两天讲过的定理。那条定理大约有二、三十个字,老师并没有提前布置背诵,课堂上突然测验,又要求一字不能错,只要有一字与原文不符,就罚当晚把定理抄写十遍。结果班里的同学全军覆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错,所以大家当天的数学作业,除了常规的一些内容外,还多了抄写十遍定理这一项。
圆圆晚上回家写作业时对我讲了这事,表现出对抄写十遍定理很发愁。
我看了她在测验中写出来的内容,对照书上的定理,只有几个字与原文不符,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出入,而且能感觉出来圆圆是理解这条定理的。我想,数学老师有必要这样惩罚孩子们吗?这条定理从教材来看并没提出背诵要求,教材编写者肯定也会考虑,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重在理解,会应用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