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韩氏的退意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零二章 韩氏的退意
范匄随口回答鲁军的提问:“这里只剩下一点点扫尾工作,也不差鲁国那点人手,你们现在就可以动身去河边,估计等你们渡完河,我们这里也要完工了。”
季武子躬身施礼:“既然这样,我们鲁军先撤了。”
范匄冲另两位联军统帅鞠躬:“接下来,撤兵的秩序怎么安排,两位有什么意见?”
晋国带领联军出击的时候,从来就是打仗自己先上,撤退时绝对自己断后。这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勇猛,而是不放心联军的战斗力,不肯把自己的安危寄托在别人身上。所以范匄所谓“讨论撤军秩序”,可以自动忽略掉晋国人,讨论其余的撤退秩序——他们毕竟是断后的。
孙林父想了想,回答:“寡君(卫献公)的心态不稳,我常年出战在外,如今,卫国的戎守期也快到了,我跟在鲁军后面,先撤吧。”
曹伯没有争抢,随意的回答:“既然这样,我曹伯的军队与许国一起,留在最后陪伴晋军。”
撤军工作以晋人那种刻板而有序的节奏进行着——三日后,联军撤离顿国,他们身后只留下了一片废墟。
范匄回到军营,发觉赵武正在城中无所事事的闲逛,他赶紧招呼住赵武,并郑重行礼:“我本来不该在这时候才向你解释的,但此前我们正处在战争中,不能让列国的军队知道晋军将领之间起了芥蒂,所以,在顿国时我见了你,什么也没解释。
如今大战结束,我特地向你道歉:我阿匄做事考虑不周,原本想保卫你的鸡陂鸭城,增强联军食品供应安全,没想到却触犯了你的权益,我向你道歉。”
范匄的道歉是真诚的,如果他最后那就话不是说“触犯了你的权益”,而是说“引起了你的误会”,那就是倒打一耙,把屎盆子重新扣到了赵武的头上。等于在隐晦的说,冲突原因是赵武的小心眼,而他大公无私……
聪明人之间无需过多解释,赵武拱手表明态度:“君权神圣,领权神圣——这是春秋的两大法则。我的领民在维护我的领权过程中,态度过于激烈了点,但这符合春秋规则。对此,希望你能够理解。
你的道歉我接受了,我赵武只是一个小家族,一个小势力,赵氏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自己的领权。范军佐,往常我跟你的关系不算太差,我希望今后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范匄哈哈一笑,转移话题:“楚国换令尹的事,你知道了?”
赵武点头,范匄马上补充:“看来,不会有人替换我们戎守陈国了。国中的兵力要震慑齐国,元帅不会轻易把军队派出来。”
赵武点头附和:“也就是说,我们终将失去陈国了——鲁军已经开拔,卫国军队马上要走,曹国军队不值得一提,我们有没有后续援兵,本军的戎守期只剩下两个月,而士兵们还要花三个月的时间走回去。这样,前后有五个月时间让陈国处于兵力真空,足够新任楚国令尹子囊组织兵力进攻——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军队刚刚抵达国内,楚军就到达了陈国。”
范匄叹气:“虽然这样,但我晋国人做事从来是善始善终,明知道陈国可能背叛,我们也必须把这座军城经营好。”
范匄的话既是提醒也是命令,他是看到赵武无所事事的闲逛,以为赵武对经营这座城市已经心灰意冷,所以故意消极怠工,这可不符合晋国人一贯的处事态度,所以他好意提醒。
赵武懒懒的回答:“既然我们只有两个月的戎守期了,那么只来得及把稻种播下去,收获的事不归晋国人管了,我的活儿等于减轻了一半……再说,你不是在负责后勤吗,似乎你的工作并没有交接。”
范匄一想,也对啊,赵武这段时间负责进攻顿国,如今大战结束了,新工作又没有交接,他自然无所事事的乱逛了——“顿国虽然小,但我听说顿国的歌舞很不错,顿国女人嗓音像黄莺一样婉转,你当先入城,没有给自己挑几个顿国美女吗?”
士匄的意思是:“大战胜利了,你不在自己的屋里搂着美女彻夜狂欢,以庆祝自己的胜利,怎么在这里闲得乱逛?”
别提这个,一提这个,赵武就来气:“顿国出色的美女、出色的歌姬一定在宫城,我至今还没见到一位宫城里的女人呢——我说上军佐,我把顿国最肥的肉留给你,至今为止,你给我送过什么礼物?”
士匄笑着反问:“我不给你送美女,难道你就毫无收获,我不信!”
赵武悻悻的回答:“统帅可是我岳父。”
范匄大笑:“我就知道是这样——没关系,我听说,你喜欢收集‘郢爰楚国金币)’,我在顿国王宫里找到很多这玩意,这东西对我没用,我送你一半,换你的马鞍技术。”
赵武反唇相讥:“范匄,你真贪婪——我攻破了顿国国都,包围了宫城,整整三天没有发动攻击,就是为了把这荣誉留给你,这荣誉价值多少且不说,如果在此之前我攻破宫城,宫城里的东西都是我的,包括你现在打算送给我的东西。
你拿原本属于我的东西送给我,不提我特地留给你的荣誉,还好意思张口问我要马鞍技术……得了,范匄范军佐,今后你出门,千万别说你认识我。”
范匄讪笑:“你说的似乎蛮有道理,行,郢爰送给你一半,宫城其余缴获,我再分你三成,可马鞍技术你要给我,这玩意实在太好,有了这东西,就可以骑在马上射箭。你不是凭借这技术连续突击,攻破了许国与顿国吗?咱都是晋国人,把这技术给我总好过留给陈国人。”
赵武摸着下巴沉思:“这样啊,那么今后我赵氏能否涉足制陶业。”
范匄狠狠的瞪了赵武一眼:“你还好意思问这句话?你说这句话让我发觉:你比我还无耻——我范家把持制陶业多年,从没有人敢冒犯,但你以瓷器为契机进入制陶业……你说,你家如今做的陶瓷还少吗?”
赵武脸不红心不跳:“以前我家出产的都是实验品,是小批量的、都偷偷摸摸的向外销售。如果能获得范家的许可,那不是更好吗。”
范匄不想答应,但转念一想:人世间的一切,从来都靠实力说话,范家有比赵家更多的人口,如果范家获得骑兵技术,会从实力上大大压倒赵家,有了实力做后盾,还怕赵武过于嚣张吗?
“换了!”范匄狠狠的答应着,怕赵武提出其他条件,他一甩袖子,登上高台,去向统帅汇报。
其实,范匄并不知道,骑兵拥有的马鞍并不算什么。真正值钱的是战术思想,而骑兵战术思想,貌似到现在,赵武还没有拿出来大规模使用——兵车时代,想改变传统的兵车思维,很难!
剩下的日子在赵武懒洋洋中度过,他的情绪感染了部下的士兵,士兵们也呈现出一副懒懒的神态,有一天算一天,等待着戎期的结束。
士兵们感觉到这段战后的平静非常难得,但那些被俘的顿国百姓却感受不到,他们手忙脚乱的在许国士兵的监督下,搭建着自己的房屋,等顿国仆人的住处建好了,他们又被驱赶着整理耕,播种,整修水利……
此后,武昌城里时时传来士兵游戏的声音,军国主义国家晋国非常喜欢类似橄榄球与棒球的血腥团队竞赛,棒球运动还好说,赵城发展多年,游戏规则与防护设备都很完善了。与之相比,橄榄球这种可以搂,可以抱,可以摔,可以压,可以野蛮冲撞的粗野运动,虽然有规则,但精力无处发泄的晋国士兵却并不严格遵守。
这几日,城中正在进行大联赛,听说,连各国辅兵都组队参加了,他们狂热的喊叫声,让田野劳作的顿国俘虏心神不定。
“真粗野”,一名顿国农夫感慨:“我那天进城送菜,看到比赛不一会儿,就有几个人血流满面的被抬下去,旁边的人还一个劲的冲着他们欢呼……这群北方人可真粗野。”
另一名顿国农夫帮腔:“就是!这群人似乎从不怕受伤,只隔了几天,我就看到,那些受伤的球员又出现了,他们胸前多了几块铁牌,说是奖赏他们英勇受伤的勋章,那几个人胸上挂着小铁牌,站在城门口晒太阳,鼻孔扬到天上去了……我就想不通,游戏中受伤有啥骄傲的?”
也有顿国农夫感慨:“这才叫生活:一往无前的战斗,舍生忘死的玩耍,吃得好、穿得好……我还听说,他们的武士不交税。”
“啐,天下的武士老爷哪个交税?他们交的是赋!”
在这种懒洋洋的气氛中,三月份到了,曹国军队首先开拔,随后,晋国与许国军队向陈国移交武昌城的房屋后,也开始逐次开拔。
晋军来的时候,赵武的新军是先驱,退走的时候,由于赵武的行李太多,他成了全军后卫——他的岳父荀罂实在对此毫无办法,虽然先期回国的鲁军、卫军替赵武稍走了数万楚囚,以及许国顿国的技术工人,但那些编入军中的青壮年俘虏,以及赵武在两国搜刮的财物依旧装满了数千辆大车。
虽然赵氏所有的战车都装满了,依旧有许多缴获物没有装完,并不得不丢弃。而赵武预先分给士兵的财务,更是让每个赵兵行李沉重——他们简直已无法战斗了。
不过,即使这样,荀罂还是很放心的把后卫任务交给赵武。因为哪怕晋军不能战斗了,他们依旧是“霸主国不能战斗的部队”,沿途的盗匪根本不敢招惹,而沿途国家的正规军……自陈国向北,沿途所有的国家都是晋国的小弟。再说,有许国、顿国被灭的例子在前,谁还敢招惹晋军。
大军进入成周王野,赵武在自己的庄园“原”,招待了晋国将领与曹国国君——曹国国君要在王野与晋军分手,他将带领军队直接回国……当然,也带着自己的战利品。
“这趟出征,收益还可以”,曹伯喝醉了,禁不住将心里话说出来。
当然,曹伯并不是说‘这场战争因为有收益,而显得不像一场春秋战争“。
其实春秋时代,各国打仗都讲究收益,战争就是对外掠夺的手段,区别就在于收益的大小而已。后世,孔夫子评论这种讲究收益的战争为:“春秋无义战。”他的意思是说,发动战争的目的不应该是对外掠夺使自己的国民富裕,应该为了寻求正义而战。
曹伯以前也跟随晋军频频出战,但过去他经历的战争,要么是硬碰硬的正面交火,要么是一场惩罚战争。前者即使胜利也损失惨重;后者,胜利了,晋军独享战争收益——征税,参战小国只能得到一些残羹冷炙。哪能像这次战斗一样,小国参战军队在战争中不过扮演了一个跑龙套的角色,薪酬却高的令人不可思议。
曹伯趁醉举起酒杯,为赵武祝寿:“此杯祝武子寿运绵绵,我曹伯衷心希望武子有一天也能做上执政,那么,今后跟你出战,我曹国简直太开心了。
曹伯这句祝祷词让晋国的将领脸色一变——晋国是霸主国,霸主国的内政什么时候允许小国拥有发言权了?
现任元帅韩厥是老了,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已经精力不济,但晋国君臣已安排好了接班人,这位接班人今天在场,正是现在的联军统帅荀罂——按照晋国惯例,他将在韩厥之后,顺位接班。
曹伯期望的赵武,现在只是新军将,在晋国八正卿中排名倒数第二,他祝祷赵武当执政,这话太不礼貌了,等于咒其他人快死,腾开位子让赵武尽快接班。
真实的历史上,赵武是早死的,他年仅五十岁,壮年而逝……
赵武端起杯子,平淡的回答曹伯的祝词:“曹伯醉了。”
……
随后的宴席气氛沉闷。不久,曹国军队如期开拔。而晋国军队还要在当地停留几天——这也是惯例,因为当初晋文公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所以晋军每次出战归来都要向周王室请示汇报,并获得周王室的批准。当然,这种请示是象征性的,周王室从来没有驳回晋国的请求。
这次晋军南下,是抗击意图“问鼎”的楚国的,自然赢得了周王室的支持,那么按照惯例,晋军回来以后,要向周王室报捷,并献上部分战利品。
往常这种事都是由韩氏出面的,这个家族跟周王室关系最好。不巧,这次韩氏不在军中,原本该由赵氏出面……然而,赵武却不想出使成周,不为其它,只因为他不太精通春秋礼节,跟王室打交道,心中没底。
贵族是要从小培养的,春秋贵族身上那种贵族味是渗透到骨子里的,他们的举止都经过了十多年的训练,完全发自内心,出乎自然,赵武这个半路出家的人,再努力也学不出那贵族味道。对此,平常他总是隐约强调:他的童年是在荒山中度过的,幼年时的主要经历用于躲避仇家的追杀,所以,他在礼节上的缺少学习。
这次,赵武也以“怕礼节有误”的借口,推脱了这件差事。
他推让这差事,别人却为此陷入争抢,因为拜见周王室的事件是要记录在史书上的,无论谁担当这个工作,则意味着其家族能够青史留名。故此,范匄想出面争抢,但随后,因为其家族不如魏氏家族与成周关系密切,这活儿被魏绛夺到手。
稍后,魏绛代表晋军出使,晋军大部队开始在王野修整,悠闲地赵武在自家庄园接见了他的另一名岳父,周王的卿,单定公。
单定公一见赵武就抱怨:“小武,自从你娶了我家女儿,你说你在平常的日子里,有多少时间陪伴她?”
停了一下,单定公把身子凑近赵武,小心的问:“我家女儿平常最受宠爱,你把他扔在家里,你说,凭她的性格,斗得过你家娇娇吗?”
赵武考虑了一会儿,慢慢摇头:“斗不过?”
接着,赵武又问:“单公的意思呢?”
单公一指赵武的庄园,回答:“我听说你善于铸造城市,我家婉清跟娇娇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每日难免你争我吵,不如你另外筑一座城市让我的女儿居住。”
单公说让赵武另外筑城,手里却指着赵武这座庄园,赵武明白他的意思——随着虎牢城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成为中原地区大型物流中心,周王室也有点动心了,他们想到了曾经赏赐给赵盾的这座庄园:“原”。
周王室的土地现在越来越少,王室的生活也越来越仰仗别人的施舍,因此,“原”这座庄园就显得格外扎眼,它孤零零的处身于成周地盘,成为晋国商品南运的仓储基地,它的收益却让周王室看在眼中一点沾不上便宜,这怎能不让周王室心如猫抓。
好在周王室有一个卿,是赵武的岳父。
娇娇的强悍闻名列国,单定公便出面劝说赵武容许自己的女儿别居,站在他的角度上来说,“原”这个庄园最合适,如此一来,单姑娘离父母近了,而庄园的主人换成了单婉清,单公就可以借机插手了。
不过,嫁出去的女儿,除非是被丈夫赶出家门,才能回父母家,单公即使渴望分享庄园的利润,他也不能开口说:你把我女儿赶出家门吧。所以,他只能隐晦暗示。
“好主意”,赵武考虑了一会儿,眼睛慢慢的亮起:“你这个主意好啊——我打算在甲氏给婉清铸造一座城市,干脆那座城市就叫‘留’……”
单公嘴里有点发苦,他想的是“原”,赵武却想到了“留”。
赵武不仅想到“留”,他想到的是:甲氏的开发如果不依托一座大城市的话,开发的效率总是无法提高,但如果私自在甲氏筑城,恐怕会触犯国君的忌讳……如果这提议由单公亲自提出,那意义就不同了。王的卿,地位等同于国君,他为了女儿的幸福,出于舔犊之心提出请求,赵武按这个意思回转而向国君提出筑城申请,国君能不答应吗?
这次赵武俘虏了大量的顿国、许国农夫,全部运回赵城太扎眼,还容易引起赵城居民的新旧冲突,但如果把他们全部安置在甲氏,那情况就不同了。
“我决定了:在甲氏为单姑娘筑城,单姑娘以后如果生下的孩子,那座城市就是她孩子的居城”,赵武兴奋的站起身来,来回踱着步。
此时,赵武身边多数是武将,不太关心内政方面的事情,唯有东郭离来往虎牢城转运物资,正好在场。他听了赵武的话,勉强尽一个文臣的职责,劝解说:“主,赵氏如今的精力主要在霍城以北,通城以南,突然转向开发甲氏,恐怕我们没有精力。”
赵武兴奋的说:“你不懂!霍城以北只是我们的养马基地,那片土地通向内陆草原,再怎么发展也没有大出息,唯有向东,向甲氏方向发展才是我赵氏的出路。如今甲氏各家族的势力都很弱小,正适合我们大展拳脚。”
赵武产生向甲氏发展,是源于他对历史的认知:战国末期,在秦国不断的逼迫下,赵国的重心不断东移,所以,东移是发展方向,现在经营好甲氏,等于让赵人有了深厚的战略纵深。
这时代,迁移居城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甲氏经营好了,赵武准备把居城迁往该地,借此回避国内残酷的家族争夺战,安心发展自己的领地……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没必要解释。
单公听出了赵武话中迁移居城的意思,心里稍微平衡了一点,虽然王室的使命没有完成,但试探目的达到了,女儿也有了一个好安排,他稍微谦虚几句,起身告辞。
周王室毕竟不敢过分触怒霸主国,赵武显示出不肯让别人插手的态度后,周王室只好放开了手……数日后,魏绛完成出事任务返回,晋军继续开拔,国家武装通过棘门之后,魏氏私兵转身南下,返回自己的领地。中行氏与范氏的军队进入国都。
当赵武准备带领自家军队返回领地,王都里连续出来数人召唤:“君上有请。”
赵武摇了摇头,继续维持他的步伐。稍后,另一人报告:“元帅有请。”
韩厥的邀请不能不接受,赵武把抬起的脚又收了回来,吩咐:“卫敏、林虎,你们二人与吴熏一起把军队带回赵城——主要是带回许国军队,咱们自己的军队直接解散了,让他们各自回家。昆、英触,你们两人陪我去见元帅。”
元帅府,韩厥降阶迎接了赵武:“小武,做得很好!我说你做得好,不是夸奖你接连攻破两国,是说你在陈国筑城,安置两国战俘耕作,并使我联军自给自足的事情。”
韩厥身旁的韩无忌与韩起都在向赵武打招呼,韩厥拉住赵武的手,继续说:“我晋国缺冲锋陷阵的猛士吗?我们从来不缺!但我们缺少治国的能臣啊!
你在前线,能够敏锐的看到把战线推进到陈国的好处,并开始帮助陈国增长实力,这就很不错,我晋国就缺你这样的、能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的内政大臣……怎么,武子这会儿还不打算赴任吗?我听说你的大军通过了棘门,立刻准备回家,如果不是我手脚快,还抓不住你呢。”
赵武笑了,他回避了韩厥的问题,反问:“韩伯找我来,就是为了夸奖我吗?”
韩厥摆手:“我找你来是做见证的,我打算今日确定韩氏宗主的继承人,武子来给我做个见证。”
赵武吃了一惊,他反手指着自己的鼻子:“我么?我只是个小人物啊!”
赵武的目光转过去,发觉韩无忌与韩起都显得很吃惊,似乎他们也没有料到韩厥又这个大动作。
韩厥大笑:“小人物?!小武,你太小看自己了……不过,我还约了荀偃(中行偃)。嗯,荀罂刚刚回来,我就不约他了,回头你通知他一声也行。”
赵武沉吟:“韩伯的意思是……?”
韩厥回答:“我家无忌担任公族大夫以来,连君上都夸奖说:无忌镇静……我准备立无忌为韩氏家族继承人。”
韩无忌刚要说话,韩厥竖起一个指头:“谁都不要说话,下面你们每个人说的话都必须在卿大夫面前,让他们作见证——走,我们去屋里举行仪式,荀偃都等急了吧。”
众人翻身进屋,站在大堂内,当着见证的荀偃与赵武,韩无忌正式表示拒绝,他说:“《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岂是不想走夜路,只是害怕露水多)。’又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办事不能躬亲,百姓不会信任)。’
我无忌虽然不才,让贤还是做得到的。父亲,请您立阿起为继承人吧……”
韩无忌侃侃而言,赵武慢慢地明白了,他顿时出了一身汗——元帅韩厥这是在安排退路啊!
他打算退位了!
第一百零二章 韩氏的退意
范匄随口回答鲁军的提问:“这里只剩下一点点扫尾工作,也不差鲁国那点人手,你们现在就可以动身去河边,估计等你们渡完河,我们这里也要完工了。”
季武子躬身施礼:“既然这样,我们鲁军先撤了。”
范匄冲另两位联军统帅鞠躬:“接下来,撤兵的秩序怎么安排,两位有什么意见?”
晋国带领联军出击的时候,从来就是打仗自己先上,撤退时绝对自己断后。这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勇猛,而是不放心联军的战斗力,不肯把自己的安危寄托在别人身上。所以范匄所谓“讨论撤军秩序”,可以自动忽略掉晋国人,讨论其余的撤退秩序——他们毕竟是断后的。
孙林父想了想,回答:“寡君(卫献公)的心态不稳,我常年出战在外,如今,卫国的戎守期也快到了,我跟在鲁军后面,先撤吧。”
曹伯没有争抢,随意的回答:“既然这样,我曹伯的军队与许国一起,留在最后陪伴晋军。”
撤军工作以晋人那种刻板而有序的节奏进行着——三日后,联军撤离顿国,他们身后只留下了一片废墟。
范匄回到军营,发觉赵武正在城中无所事事的闲逛,他赶紧招呼住赵武,并郑重行礼:“我本来不该在这时候才向你解释的,但此前我们正处在战争中,不能让列国的军队知道晋军将领之间起了芥蒂,所以,在顿国时我见了你,什么也没解释。
如今大战结束,我特地向你道歉:我阿匄做事考虑不周,原本想保卫你的鸡陂鸭城,增强联军食品供应安全,没想到却触犯了你的权益,我向你道歉。”
范匄的道歉是真诚的,如果他最后那就话不是说“触犯了你的权益”,而是说“引起了你的误会”,那就是倒打一耙,把屎盆子重新扣到了赵武的头上。等于在隐晦的说,冲突原因是赵武的小心眼,而他大公无私……
聪明人之间无需过多解释,赵武拱手表明态度:“君权神圣,领权神圣——这是春秋的两大法则。我的领民在维护我的领权过程中,态度过于激烈了点,但这符合春秋规则。对此,希望你能够理解。
你的道歉我接受了,我赵武只是一个小家族,一个小势力,赵氏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自己的领权。范军佐,往常我跟你的关系不算太差,我希望今后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范匄哈哈一笑,转移话题:“楚国换令尹的事,你知道了?”
赵武点头,范匄马上补充:“看来,不会有人替换我们戎守陈国了。国中的兵力要震慑齐国,元帅不会轻易把军队派出来。”
赵武点头附和:“也就是说,我们终将失去陈国了——鲁军已经开拔,卫国军队马上要走,曹国军队不值得一提,我们有没有后续援兵,本军的戎守期只剩下两个月,而士兵们还要花三个月的时间走回去。这样,前后有五个月时间让陈国处于兵力真空,足够新任楚国令尹子囊组织兵力进攻——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军队刚刚抵达国内,楚军就到达了陈国。”
范匄叹气:“虽然这样,但我晋国人做事从来是善始善终,明知道陈国可能背叛,我们也必须把这座军城经营好。”
范匄的话既是提醒也是命令,他是看到赵武无所事事的闲逛,以为赵武对经营这座城市已经心灰意冷,所以故意消极怠工,这可不符合晋国人一贯的处事态度,所以他好意提醒。
赵武懒懒的回答:“既然我们只有两个月的戎守期了,那么只来得及把稻种播下去,收获的事不归晋国人管了,我的活儿等于减轻了一半……再说,你不是在负责后勤吗,似乎你的工作并没有交接。”
范匄一想,也对啊,赵武这段时间负责进攻顿国,如今大战结束了,新工作又没有交接,他自然无所事事的乱逛了——“顿国虽然小,但我听说顿国的歌舞很不错,顿国女人嗓音像黄莺一样婉转,你当先入城,没有给自己挑几个顿国美女吗?”
士匄的意思是:“大战胜利了,你不在自己的屋里搂着美女彻夜狂欢,以庆祝自己的胜利,怎么在这里闲得乱逛?”
别提这个,一提这个,赵武就来气:“顿国出色的美女、出色的歌姬一定在宫城,我至今还没见到一位宫城里的女人呢——我说上军佐,我把顿国最肥的肉留给你,至今为止,你给我送过什么礼物?”
士匄笑着反问:“我不给你送美女,难道你就毫无收获,我不信!”
赵武悻悻的回答:“统帅可是我岳父。”
范匄大笑:“我就知道是这样——没关系,我听说,你喜欢收集‘郢爰楚国金币)’,我在顿国王宫里找到很多这玩意,这东西对我没用,我送你一半,换你的马鞍技术。”
赵武反唇相讥:“范匄,你真贪婪——我攻破了顿国国都,包围了宫城,整整三天没有发动攻击,就是为了把这荣誉留给你,这荣誉价值多少且不说,如果在此之前我攻破宫城,宫城里的东西都是我的,包括你现在打算送给我的东西。
你拿原本属于我的东西送给我,不提我特地留给你的荣誉,还好意思张口问我要马鞍技术……得了,范匄范军佐,今后你出门,千万别说你认识我。”
范匄讪笑:“你说的似乎蛮有道理,行,郢爰送给你一半,宫城其余缴获,我再分你三成,可马鞍技术你要给我,这玩意实在太好,有了这东西,就可以骑在马上射箭。你不是凭借这技术连续突击,攻破了许国与顿国吗?咱都是晋国人,把这技术给我总好过留给陈国人。”
赵武摸着下巴沉思:“这样啊,那么今后我赵氏能否涉足制陶业。”
范匄狠狠的瞪了赵武一眼:“你还好意思问这句话?你说这句话让我发觉:你比我还无耻——我范家把持制陶业多年,从没有人敢冒犯,但你以瓷器为契机进入制陶业……你说,你家如今做的陶瓷还少吗?”
赵武脸不红心不跳:“以前我家出产的都是实验品,是小批量的、都偷偷摸摸的向外销售。如果能获得范家的许可,那不是更好吗。”
范匄不想答应,但转念一想:人世间的一切,从来都靠实力说话,范家有比赵家更多的人口,如果范家获得骑兵技术,会从实力上大大压倒赵家,有了实力做后盾,还怕赵武过于嚣张吗?
“换了!”范匄狠狠的答应着,怕赵武提出其他条件,他一甩袖子,登上高台,去向统帅汇报。
其实,范匄并不知道,骑兵拥有的马鞍并不算什么。真正值钱的是战术思想,而骑兵战术思想,貌似到现在,赵武还没有拿出来大规模使用——兵车时代,想改变传统的兵车思维,很难!
剩下的日子在赵武懒洋洋中度过,他的情绪感染了部下的士兵,士兵们也呈现出一副懒懒的神态,有一天算一天,等待着戎期的结束。
士兵们感觉到这段战后的平静非常难得,但那些被俘的顿国百姓却感受不到,他们手忙脚乱的在许国士兵的监督下,搭建着自己的房屋,等顿国仆人的住处建好了,他们又被驱赶着整理耕,播种,整修水利……
此后,武昌城里时时传来士兵游戏的声音,军国主义国家晋国非常喜欢类似橄榄球与棒球的血腥团队竞赛,棒球运动还好说,赵城发展多年,游戏规则与防护设备都很完善了。与之相比,橄榄球这种可以搂,可以抱,可以摔,可以压,可以野蛮冲撞的粗野运动,虽然有规则,但精力无处发泄的晋国士兵却并不严格遵守。
这几日,城中正在进行大联赛,听说,连各国辅兵都组队参加了,他们狂热的喊叫声,让田野劳作的顿国俘虏心神不定。
“真粗野”,一名顿国农夫感慨:“我那天进城送菜,看到比赛不一会儿,就有几个人血流满面的被抬下去,旁边的人还一个劲的冲着他们欢呼……这群北方人可真粗野。”
另一名顿国农夫帮腔:“就是!这群人似乎从不怕受伤,只隔了几天,我就看到,那些受伤的球员又出现了,他们胸前多了几块铁牌,说是奖赏他们英勇受伤的勋章,那几个人胸上挂着小铁牌,站在城门口晒太阳,鼻孔扬到天上去了……我就想不通,游戏中受伤有啥骄傲的?”
也有顿国农夫感慨:“这才叫生活:一往无前的战斗,舍生忘死的玩耍,吃得好、穿得好……我还听说,他们的武士不交税。”
“啐,天下的武士老爷哪个交税?他们交的是赋!”
在这种懒洋洋的气氛中,三月份到了,曹国军队首先开拔,随后,晋国与许国军队向陈国移交武昌城的房屋后,也开始逐次开拔。
晋军来的时候,赵武的新军是先驱,退走的时候,由于赵武的行李太多,他成了全军后卫——他的岳父荀罂实在对此毫无办法,虽然先期回国的鲁军、卫军替赵武稍走了数万楚囚,以及许国顿国的技术工人,但那些编入军中的青壮年俘虏,以及赵武在两国搜刮的财物依旧装满了数千辆大车。
虽然赵氏所有的战车都装满了,依旧有许多缴获物没有装完,并不得不丢弃。而赵武预先分给士兵的财务,更是让每个赵兵行李沉重——他们简直已无法战斗了。
不过,即使这样,荀罂还是很放心的把后卫任务交给赵武。因为哪怕晋军不能战斗了,他们依旧是“霸主国不能战斗的部队”,沿途的盗匪根本不敢招惹,而沿途国家的正规军……自陈国向北,沿途所有的国家都是晋国的小弟。再说,有许国、顿国被灭的例子在前,谁还敢招惹晋军。
大军进入成周王野,赵武在自己的庄园“原”,招待了晋国将领与曹国国君——曹国国君要在王野与晋军分手,他将带领军队直接回国……当然,也带着自己的战利品。
“这趟出征,收益还可以”,曹伯喝醉了,禁不住将心里话说出来。
当然,曹伯并不是说‘这场战争因为有收益,而显得不像一场春秋战争“。
其实春秋时代,各国打仗都讲究收益,战争就是对外掠夺的手段,区别就在于收益的大小而已。后世,孔夫子评论这种讲究收益的战争为:“春秋无义战。”他的意思是说,发动战争的目的不应该是对外掠夺使自己的国民富裕,应该为了寻求正义而战。
曹伯以前也跟随晋军频频出战,但过去他经历的战争,要么是硬碰硬的正面交火,要么是一场惩罚战争。前者即使胜利也损失惨重;后者,胜利了,晋军独享战争收益——征税,参战小国只能得到一些残羹冷炙。哪能像这次战斗一样,小国参战军队在战争中不过扮演了一个跑龙套的角色,薪酬却高的令人不可思议。
曹伯趁醉举起酒杯,为赵武祝寿:“此杯祝武子寿运绵绵,我曹伯衷心希望武子有一天也能做上执政,那么,今后跟你出战,我曹国简直太开心了。
曹伯这句祝祷词让晋国的将领脸色一变——晋国是霸主国,霸主国的内政什么时候允许小国拥有发言权了?
现任元帅韩厥是老了,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已经精力不济,但晋国君臣已安排好了接班人,这位接班人今天在场,正是现在的联军统帅荀罂——按照晋国惯例,他将在韩厥之后,顺位接班。
曹伯期望的赵武,现在只是新军将,在晋国八正卿中排名倒数第二,他祝祷赵武当执政,这话太不礼貌了,等于咒其他人快死,腾开位子让赵武尽快接班。
真实的历史上,赵武是早死的,他年仅五十岁,壮年而逝……
赵武端起杯子,平淡的回答曹伯的祝词:“曹伯醉了。”
……
随后的宴席气氛沉闷。不久,曹国军队如期开拔。而晋国军队还要在当地停留几天——这也是惯例,因为当初晋文公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所以晋军每次出战归来都要向周王室请示汇报,并获得周王室的批准。当然,这种请示是象征性的,周王室从来没有驳回晋国的请求。
这次晋军南下,是抗击意图“问鼎”的楚国的,自然赢得了周王室的支持,那么按照惯例,晋军回来以后,要向周王室报捷,并献上部分战利品。
往常这种事都是由韩氏出面的,这个家族跟周王室关系最好。不巧,这次韩氏不在军中,原本该由赵氏出面……然而,赵武却不想出使成周,不为其它,只因为他不太精通春秋礼节,跟王室打交道,心中没底。
贵族是要从小培养的,春秋贵族身上那种贵族味是渗透到骨子里的,他们的举止都经过了十多年的训练,完全发自内心,出乎自然,赵武这个半路出家的人,再努力也学不出那贵族味道。对此,平常他总是隐约强调:他的童年是在荒山中度过的,幼年时的主要经历用于躲避仇家的追杀,所以,他在礼节上的缺少学习。
这次,赵武也以“怕礼节有误”的借口,推脱了这件差事。
他推让这差事,别人却为此陷入争抢,因为拜见周王室的事件是要记录在史书上的,无论谁担当这个工作,则意味着其家族能够青史留名。故此,范匄想出面争抢,但随后,因为其家族不如魏氏家族与成周关系密切,这活儿被魏绛夺到手。
稍后,魏绛代表晋军出使,晋军大部队开始在王野修整,悠闲地赵武在自家庄园接见了他的另一名岳父,周王的卿,单定公。
单定公一见赵武就抱怨:“小武,自从你娶了我家女儿,你说你在平常的日子里,有多少时间陪伴她?”
停了一下,单定公把身子凑近赵武,小心的问:“我家女儿平常最受宠爱,你把他扔在家里,你说,凭她的性格,斗得过你家娇娇吗?”
赵武考虑了一会儿,慢慢摇头:“斗不过?”
接着,赵武又问:“单公的意思呢?”
单公一指赵武的庄园,回答:“我听说你善于铸造城市,我家婉清跟娇娇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每日难免你争我吵,不如你另外筑一座城市让我的女儿居住。”
单公说让赵武另外筑城,手里却指着赵武这座庄园,赵武明白他的意思——随着虎牢城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成为中原地区大型物流中心,周王室也有点动心了,他们想到了曾经赏赐给赵盾的这座庄园:“原”。
周王室的土地现在越来越少,王室的生活也越来越仰仗别人的施舍,因此,“原”这座庄园就显得格外扎眼,它孤零零的处身于成周地盘,成为晋国商品南运的仓储基地,它的收益却让周王室看在眼中一点沾不上便宜,这怎能不让周王室心如猫抓。
好在周王室有一个卿,是赵武的岳父。
娇娇的强悍闻名列国,单定公便出面劝说赵武容许自己的女儿别居,站在他的角度上来说,“原”这个庄园最合适,如此一来,单姑娘离父母近了,而庄园的主人换成了单婉清,单公就可以借机插手了。
不过,嫁出去的女儿,除非是被丈夫赶出家门,才能回父母家,单公即使渴望分享庄园的利润,他也不能开口说:你把我女儿赶出家门吧。所以,他只能隐晦暗示。
“好主意”,赵武考虑了一会儿,眼睛慢慢的亮起:“你这个主意好啊——我打算在甲氏给婉清铸造一座城市,干脆那座城市就叫‘留’……”
单公嘴里有点发苦,他想的是“原”,赵武却想到了“留”。
赵武不仅想到“留”,他想到的是:甲氏的开发如果不依托一座大城市的话,开发的效率总是无法提高,但如果私自在甲氏筑城,恐怕会触犯国君的忌讳……如果这提议由单公亲自提出,那意义就不同了。王的卿,地位等同于国君,他为了女儿的幸福,出于舔犊之心提出请求,赵武按这个意思回转而向国君提出筑城申请,国君能不答应吗?
这次赵武俘虏了大量的顿国、许国农夫,全部运回赵城太扎眼,还容易引起赵城居民的新旧冲突,但如果把他们全部安置在甲氏,那情况就不同了。
“我决定了:在甲氏为单姑娘筑城,单姑娘以后如果生下的孩子,那座城市就是她孩子的居城”,赵武兴奋的站起身来,来回踱着步。
此时,赵武身边多数是武将,不太关心内政方面的事情,唯有东郭离来往虎牢城转运物资,正好在场。他听了赵武的话,勉强尽一个文臣的职责,劝解说:“主,赵氏如今的精力主要在霍城以北,通城以南,突然转向开发甲氏,恐怕我们没有精力。”
赵武兴奋的说:“你不懂!霍城以北只是我们的养马基地,那片土地通向内陆草原,再怎么发展也没有大出息,唯有向东,向甲氏方向发展才是我赵氏的出路。如今甲氏各家族的势力都很弱小,正适合我们大展拳脚。”
赵武产生向甲氏发展,是源于他对历史的认知:战国末期,在秦国不断的逼迫下,赵国的重心不断东移,所以,东移是发展方向,现在经营好甲氏,等于让赵人有了深厚的战略纵深。
这时代,迁移居城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甲氏经营好了,赵武准备把居城迁往该地,借此回避国内残酷的家族争夺战,安心发展自己的领地……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没必要解释。
单公听出了赵武话中迁移居城的意思,心里稍微平衡了一点,虽然王室的使命没有完成,但试探目的达到了,女儿也有了一个好安排,他稍微谦虚几句,起身告辞。
周王室毕竟不敢过分触怒霸主国,赵武显示出不肯让别人插手的态度后,周王室只好放开了手……数日后,魏绛完成出事任务返回,晋军继续开拔,国家武装通过棘门之后,魏氏私兵转身南下,返回自己的领地。中行氏与范氏的军队进入国都。
当赵武准备带领自家军队返回领地,王都里连续出来数人召唤:“君上有请。”
赵武摇了摇头,继续维持他的步伐。稍后,另一人报告:“元帅有请。”
韩厥的邀请不能不接受,赵武把抬起的脚又收了回来,吩咐:“卫敏、林虎,你们二人与吴熏一起把军队带回赵城——主要是带回许国军队,咱们自己的军队直接解散了,让他们各自回家。昆、英触,你们两人陪我去见元帅。”
元帅府,韩厥降阶迎接了赵武:“小武,做得很好!我说你做得好,不是夸奖你接连攻破两国,是说你在陈国筑城,安置两国战俘耕作,并使我联军自给自足的事情。”
韩厥身旁的韩无忌与韩起都在向赵武打招呼,韩厥拉住赵武的手,继续说:“我晋国缺冲锋陷阵的猛士吗?我们从来不缺!但我们缺少治国的能臣啊!
你在前线,能够敏锐的看到把战线推进到陈国的好处,并开始帮助陈国增长实力,这就很不错,我晋国就缺你这样的、能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的内政大臣……怎么,武子这会儿还不打算赴任吗?我听说你的大军通过了棘门,立刻准备回家,如果不是我手脚快,还抓不住你呢。”
赵武笑了,他回避了韩厥的问题,反问:“韩伯找我来,就是为了夸奖我吗?”
韩厥摆手:“我找你来是做见证的,我打算今日确定韩氏宗主的继承人,武子来给我做个见证。”
赵武吃了一惊,他反手指着自己的鼻子:“我么?我只是个小人物啊!”
赵武的目光转过去,发觉韩无忌与韩起都显得很吃惊,似乎他们也没有料到韩厥又这个大动作。
韩厥大笑:“小人物?!小武,你太小看自己了……不过,我还约了荀偃(中行偃)。嗯,荀罂刚刚回来,我就不约他了,回头你通知他一声也行。”
赵武沉吟:“韩伯的意思是……?”
韩厥回答:“我家无忌担任公族大夫以来,连君上都夸奖说:无忌镇静……我准备立无忌为韩氏家族继承人。”
韩无忌刚要说话,韩厥竖起一个指头:“谁都不要说话,下面你们每个人说的话都必须在卿大夫面前,让他们作见证——走,我们去屋里举行仪式,荀偃都等急了吧。”
众人翻身进屋,站在大堂内,当着见证的荀偃与赵武,韩无忌正式表示拒绝,他说:“《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岂是不想走夜路,只是害怕露水多)。’又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办事不能躬亲,百姓不会信任)。’
我无忌虽然不才,让贤还是做得到的。父亲,请您立阿起为继承人吧……”
韩无忌侃侃而言,赵武慢慢地明白了,他顿时出了一身汗——元帅韩厥这是在安排退路啊!
他打算退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