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片纸退兵(上)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乾清宫内,嘉靖天子听着回报,点头微笑“好的很,好的很。朕就说,满朝文武里,只有大哥一人行事,最对朕的心意。区区几个商贾,就想要要挟朝廷了?杨廷和那干人,就只会说商道如天道,真要他们解决问题,哪如大哥一样雷厉风行。”
杨承祖没有什么自得之态,反倒是必恭必敬的回着“这都是万岁洪福齐天,臣借万岁的洪福,才能做成此事,自己是没有什么功劳的。其实如果论起手段,杨阁他们的手段更多更厉害,如果动硬的,也更有效。不过他们在意的,是一个名声,总是怕担一个酷吏之名,臣没有这个负担,比他们敢下手而已。再者,就是杨阁他们,总是担心办了这些粮商,明年的粮食就会出问题。”
“所以说他们就是不行,朕可以给他们权力,给他们荣华富贵,但前提是要做事。而不是说用朕给的一切,去为自己挣名声。”嘉靖恨恨不平的说着,之前如果说北虏围城,算是战争手段,文臣没有办法。打压城内物价,保证商品供应,这怎么看也是文官的活。结果最后拿出的方案还是要皇帝退让,这让嘉靖从心里不高兴。
皇帝虽然至高无上,可是下面的臣子都说这样行不通做不了,你的政策就施行不下去。杨承祖这次把粮商踹翻在地的处理方式,让嘉靖觉得仿佛这一切是自己做的,也就从心里支持。何况,来年的粮食保障问题上,杨承祖提出的方案,于皇室大有好处,他不支持反倒奇怪。
这个方案说来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后世的国有体制,不过眼下变了个方式。杨承祖以青龙山那边的基业以及自己在京师接手的盘子为基础,成立了一个杨记商行。
这个商行经营范围广阔,布匹药材粮食,全都包罗其中。表面看,这个商号是杨承祖敛财的工具,可实际上,这个商行的真正控股人是朱秀嫦,如果再细挖下去,整个商号都是嘉靖赚钱的白手套。
大明体制里虽然曾经严禁禁止过官员经商,不过现在官员出身商贾之家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自己不做,家里人出来做生意,已经成了常态。
正德三年的状元吕楠,就
公开出来为商人站台,著书说: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不然,父母、妻子之养何所取给?故日中为市,黄帝、神农所不禁也。贱积贵卖,子贡亦为之。商贾何鄙之有?
像这几个粮商之所以难制,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背后都有着大员显官做保护散,除了杨承祖这样圣眷无二,自己又混不论的主,谁又真敢动他们了?
他出来组建一个商行,用自己的女人出面打理生意,这倒是没什么。不过按杨承祖的设想,这个生意表面上是私有,实际却是国有,是要为朝廷服务的。不管是九边的粮食运输,还是京师的商品价格,这个杨记商行都要起到保障的作用。
通常来说,人们一提到国有商号,总会觉得其效率或效益都不如私有。但问题是,现在大明朝的情况是,连商税都收不上来,提效益是没有意义的。一个私营商行赚再多的钱,于朝廷或者说于嘉靖皇帝又有什么好处?这个国营商号,是实打实为朝廷赚钱,还承担为朝廷分忧的责任,从皇帝那自然是支持的。
“武宗也搞过皇店,但是都赔钱,后来臣接手之后,仔细查了下帐,发现之所以赔钱,是因为钱都落到了个人口袋里,朝廷的帐面上自然就要亏了。所以这杨记商号,还是要放些可靠的人管理,才能保证赚钱。”
嘉靖点点头“这个事朕也是知道的,就连江宁织造都在说赔钱,怎么赔的,大家心里有数就好,将来慢慢收拾。如果朕连阿姐和大哥都信不过,又能信谁?你们只管放手去做,哪怕真赔了本钱,也没关系。像这次的事,要的就是保障供应,让老百姓称赞朕的恩德,为此赔钱,那朕还要说一句,赔的好。”
这个时代里的消息流通程度,远不能与后代相比,很多所谓的大商人,都是依靠着有垄断资源,又或者是有垄断信息而成事。就像牛继学等人,他们在乡下有门路,和几个地主是长期合作关系,这些地主的粮食只卖给他们,一旦这几个粮商倒了,粮食也就不卖了。
新成立的商行,竞争不过这些老的商号,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你不掌握信息,
或者说别人不认你,哪怕上门签合同,也不会谈下来。不过这个问题困绕不了杨承祖,锦衣卫遍布两京十三省,尤其收入主要靠收税刮地皮,对于谁家有什么商品的信息掌握的最全。
至于说能否谈下来合同,一面是合同,一面是诏狱,或者再抓几个小姐公子作为表示诚意的手段,这样的合同也鲜有谈不成。
何况杨承祖还有漕帮赵九雄的关系,就连运输也难不住他,杨记商行的崛起就不会成什么问题。嘉靖又吩咐着
“牛继学虽然死了,也不能便宜他,几个狗贼,居然勾结鞑子,不能轻饶。朕已经指示刑部严查此案,谁要敢放水,就也是通虏!刘守道、牛继学,两家都要抄家,大哥你来带队。自己多留一些,你和郭家那个老九要成亲了,朕总要送份大礼,再说商号也要资金启动,就用牛、刘两家的家产,当成基础。曹子厚、蔡广兴倒是识时务,但是也不能轻饶,至少要罚掉他们一半家当。”
“臣遵旨。”
收拾了几个粮商,城里其他商人也就知道厉害,目前看,城里物资的压力应该是能顶住。不过城外虏贼的问题,依旧是个压力。九边之师肯定是不能指望着来的这么快,堂堂帝都被胡虏围困,任胡儿纵横驰骋于腹心之地,这实在让天子脸上无光。可是手上的牌,也实在不够硬,加上城内各方势力的掣肘,想要说打一仗解决问题,多半是不可能。
杨承祖道:“这事,还是得臣再出一趟城,与那飞红可敦联络一下。总这么围城,不是办法啊。”
“大哥,这事一做,你可就真的骂名千载,遗臭万年了。”
“为主分忧,义不容辞。至于说什么骂名,随他去吧。”
到了这个关系,两人也就没必要多说什么,等到杨承祖悄悄溜出城门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高大的城墙,心里暗自想着,这座城以及这座城里的百姓,如果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多半还是会说我是卖国佞臣,而不会认为我是保民英雄。不过那又怎么样呢?谁在乎!
乾清宫内,嘉靖天子听着回报,点头微笑“好的很,好的很。朕就说,满朝文武里,只有大哥一人行事,最对朕的心意。区区几个商贾,就想要要挟朝廷了?杨廷和那干人,就只会说商道如天道,真要他们解决问题,哪如大哥一样雷厉风行。”
杨承祖没有什么自得之态,反倒是必恭必敬的回着“这都是万岁洪福齐天,臣借万岁的洪福,才能做成此事,自己是没有什么功劳的。其实如果论起手段,杨阁他们的手段更多更厉害,如果动硬的,也更有效。不过他们在意的,是一个名声,总是怕担一个酷吏之名,臣没有这个负担,比他们敢下手而已。再者,就是杨阁他们,总是担心办了这些粮商,明年的粮食就会出问题。”
“所以说他们就是不行,朕可以给他们权力,给他们荣华富贵,但前提是要做事。而不是说用朕给的一切,去为自己挣名声。”嘉靖恨恨不平的说着,之前如果说北虏围城,算是战争手段,文臣没有办法。打压城内物价,保证商品供应,这怎么看也是文官的活。结果最后拿出的方案还是要皇帝退让,这让嘉靖从心里不高兴。
皇帝虽然至高无上,可是下面的臣子都说这样行不通做不了,你的政策就施行不下去。杨承祖这次把粮商踹翻在地的处理方式,让嘉靖觉得仿佛这一切是自己做的,也就从心里支持。何况,来年的粮食保障问题上,杨承祖提出的方案,于皇室大有好处,他不支持反倒奇怪。
这个方案说来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后世的国有体制,不过眼下变了个方式。杨承祖以青龙山那边的基业以及自己在京师接手的盘子为基础,成立了一个杨记商行。
这个商行经营范围广阔,布匹药材粮食,全都包罗其中。表面看,这个商号是杨承祖敛财的工具,可实际上,这个商行的真正控股人是朱秀嫦,如果再细挖下去,整个商号都是嘉靖赚钱的白手套。
大明体制里虽然曾经严禁禁止过官员经商,不过现在官员出身商贾之家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自己不做,家里人出来做生意,已经成了常态。
正德三年的状元吕楠,就
公开出来为商人站台,著书说: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不然,父母、妻子之养何所取给?故日中为市,黄帝、神农所不禁也。贱积贵卖,子贡亦为之。商贾何鄙之有?
像这几个粮商之所以难制,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背后都有着大员显官做保护散,除了杨承祖这样圣眷无二,自己又混不论的主,谁又真敢动他们了?
他出来组建一个商行,用自己的女人出面打理生意,这倒是没什么。不过按杨承祖的设想,这个生意表面上是私有,实际却是国有,是要为朝廷服务的。不管是九边的粮食运输,还是京师的商品价格,这个杨记商行都要起到保障的作用。
通常来说,人们一提到国有商号,总会觉得其效率或效益都不如私有。但问题是,现在大明朝的情况是,连商税都收不上来,提效益是没有意义的。一个私营商行赚再多的钱,于朝廷或者说于嘉靖皇帝又有什么好处?这个国营商号,是实打实为朝廷赚钱,还承担为朝廷分忧的责任,从皇帝那自然是支持的。
“武宗也搞过皇店,但是都赔钱,后来臣接手之后,仔细查了下帐,发现之所以赔钱,是因为钱都落到了个人口袋里,朝廷的帐面上自然就要亏了。所以这杨记商号,还是要放些可靠的人管理,才能保证赚钱。”
嘉靖点点头“这个事朕也是知道的,就连江宁织造都在说赔钱,怎么赔的,大家心里有数就好,将来慢慢收拾。如果朕连阿姐和大哥都信不过,又能信谁?你们只管放手去做,哪怕真赔了本钱,也没关系。像这次的事,要的就是保障供应,让老百姓称赞朕的恩德,为此赔钱,那朕还要说一句,赔的好。”
这个时代里的消息流通程度,远不能与后代相比,很多所谓的大商人,都是依靠着有垄断资源,又或者是有垄断信息而成事。就像牛继学等人,他们在乡下有门路,和几个地主是长期合作关系,这些地主的粮食只卖给他们,一旦这几个粮商倒了,粮食也就不卖了。
新成立的商行,竞争不过这些老的商号,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你不掌握信息,
或者说别人不认你,哪怕上门签合同,也不会谈下来。不过这个问题困绕不了杨承祖,锦衣卫遍布两京十三省,尤其收入主要靠收税刮地皮,对于谁家有什么商品的信息掌握的最全。
至于说能否谈下来合同,一面是合同,一面是诏狱,或者再抓几个小姐公子作为表示诚意的手段,这样的合同也鲜有谈不成。
何况杨承祖还有漕帮赵九雄的关系,就连运输也难不住他,杨记商行的崛起就不会成什么问题。嘉靖又吩咐着
“牛继学虽然死了,也不能便宜他,几个狗贼,居然勾结鞑子,不能轻饶。朕已经指示刑部严查此案,谁要敢放水,就也是通虏!刘守道、牛继学,两家都要抄家,大哥你来带队。自己多留一些,你和郭家那个老九要成亲了,朕总要送份大礼,再说商号也要资金启动,就用牛、刘两家的家产,当成基础。曹子厚、蔡广兴倒是识时务,但是也不能轻饶,至少要罚掉他们一半家当。”
“臣遵旨。”
收拾了几个粮商,城里其他商人也就知道厉害,目前看,城里物资的压力应该是能顶住。不过城外虏贼的问题,依旧是个压力。九边之师肯定是不能指望着来的这么快,堂堂帝都被胡虏围困,任胡儿纵横驰骋于腹心之地,这实在让天子脸上无光。可是手上的牌,也实在不够硬,加上城内各方势力的掣肘,想要说打一仗解决问题,多半是不可能。
杨承祖道:“这事,还是得臣再出一趟城,与那飞红可敦联络一下。总这么围城,不是办法啊。”
“大哥,这事一做,你可就真的骂名千载,遗臭万年了。”
“为主分忧,义不容辞。至于说什么骂名,随他去吧。”
到了这个关系,两人也就没必要多说什么,等到杨承祖悄悄溜出城门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高大的城墙,心里暗自想着,这座城以及这座城里的百姓,如果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多半还是会说我是卖国佞臣,而不会认为我是保民英雄。不过那又怎么样呢?谁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