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锵!”
刀刃交击,劲气四散。
岳山稍稍退后两步,手臂酸软,而对面持着斩马刀的麻脸大汉则蹬蹬连退五步,哇的咯出一口血,内气潮水般退去,再无挥刀拼斗之力。
感受着自身好似比一月前更胜一筹的武功,岳山心里并无丝毫喜悦,只因这种程度的内外功比之那诡异和尚,仍旧差得远,且还身负极其恶劣的隐患——精元亏损,根基虚浮。
若不能获得弥补根基的上乘秘诀,最多十年,他的身体就会开始走下坡路,终会落得五劳七伤,武功不废而废……
心中有事,岳山也懒得与手下败将纠缠,只冷冷道:“马老三……今次本人心情好,暂且饶你一命,滚吧!”言罢收刀归鞘,转身一跃而起,穿窗入了酒楼二层。
见他在桌对面落座,陆鲨适时的倒了一杯酒推过去,打趣道:“这个马老三武功很不错!
算起来,自从月前你放出根基受损的消息后,这已经是来寻你的第十七个仇家了。
差不多天天都有高手陪你练手,难怪刀法进步神速!”
岳山举杯一饮而尽,自嘲道:“可惜都不是我在等的人呐!”
陆鲨不以为意,“哎……话可不能这么说,若说这些前后两次败在你手中的家伙是你要等的人,你信么?”
岳山叹气道:“本事比我还差得不止一筹,又如何可能有治我根源的上乘秘诀?”
陆鲨眉头一挑,“你这是舍近求远,月前大德禅师在时,你直接拜他为师,向他求取上乘秘诀就行!”
岳山无动于衷,“那和尚虽然高深莫测,可终究是佛门中人,我根本学不来那些色色空空的佛门心法!”
陆鲨嗤笑道:“你既然知道禅师高深莫测,又怎知他不会其他流派的心法哩?
我可听说,禅宗四祖道信圣僧就兼得道、佛之长,大德禅师身为圣僧的嫡传弟子,当然不会不差。
况且,按理说佛门与魔门是死对头,肯定会相互研究对方的武学绝技,这么一来,指不定大德禅师还精通魔门秘术哩!
你岳霸刀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闻言岳山不由心思浮动,可转念一想大德在一个月前就离开武陵,前往蜀中去了,不由苦笑道:“现在和尚人都不知道在哪,说什么都晚了!”
陆鲨道:“人家是外出云游的禅师,当然会在各地寺庙挂单落脚,你只消去通往蜀中沿路上的寺庙打听一番,即可获知禅师的行踪了!”
岳山稍一迟疑,终是不甘就此吃回头草,摇了摇头,“再等等吧……”复又盯着陆鲨道:“倒是你个龌龊鬼,明明不信佛,还一口一个禅师长禅师短,真是引人发噱!”
陆鲨鄙视的看着他,“别以为所有人都跟你一样傻瓜脑袋,要不是我机灵,以实际行动向禅师表明歉意,如今哪还有命坐在这里?
真当和尚都是善男信女啊?”
岳山苦笑道:“你这是借花献佛,惠而不费,将和尚一掌击败我的事宣扬的满江湖都知道,用我十多年积累的名声铸就和尚的声望,拍和尚的马屁,让和尚原谅你……
你俩倒是皆大欢喜,唯一损失的是我!”
陆鲨胡乱摇头,“这本来就是事实嘛!
谁让你自己找打,偏偏还打输了,不仅输了,还输得这么惨……一招,一招啊!”
残阳如血,红霞漫天。
成都城外,石之轩手持松木禅杖,漫步在古柏叁天,竹树葱笼之中,忽见前方红墙环绕,佛塔凌空,寺楼巍然高大,便知到了地方。
一个月来,他从武陵至成都的路上,每遇大型寺庙,都会入寺观赏一番,若是寺内有精通禅理的高僧,还会挂单小住两天,与之论禅。
然而他真正的目的地,终是这成都城外的已有一百四五十年历史的古寺——“大石寺”。
好在但凡大型寺庙,大多财资充裕,不拒云游僧人白吃白住,在石之轩递上度牒,按资排辈之后,便顺利在寺中挂单,安住下来。
除了藏经重地,寺中其余殿堂皆可任他参观。
大石寺由山门殿起,接着是天王殿、七佛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殿堂重重,虽及不上三论宗栖霞寺、禅宗定山寺的结构复杂,造型优美,但亦是宏伟壮丽。
在主殿群成行成阵之旁,万千竹树中耸起一座高塔,份外具有气势。
当然,这些宗教建筑扫一眼便罢,石之轩在殿堂长廊穿行许久,终于来到此行最终目标所在——罗汉堂。
大殿塑像罗列,分作两组,中央是数十尊佛和菩萨,以居於殿心的千手观音最为瞩目,不但宝相庄严,且因每只手的形状和所持法器无有相同,令人生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感觉。
五百罗汉分列四周,朝向中央的塑像,形成纵横相通的巷道。任何人在此,都仿似置身另一个有别於现实的神佛世界。
身旁的塑像在透进来的夕阳黄辉掩映中,造型细致精巧,色泽艳丽,无论立倚坐卧,均姿态各异,仿若真人,神态生动,疑幻似真。
当来到千手观音座前,四周尽是重重列列的罗汉佛像,有若陷身由塑像布下的迷阵中,那感觉实非任何言语可以形容万一。
石之轩非是徐子陵那种什么都不明就里的野路子,自然知道依照鸠摩罗什亲绘手本所制的这五百罗汉塑像究竟代表了什么。
如今的中土佛门诸宗,越是传承悠久,受中土道门影响就越重,乃至宗内所传承的武功,名虽佛法禅功,实则道门玄功。
对于石之轩这等深研过佛法的道门教主级的人物来说,这些经过移花接木的功夫,并没有太大借鉴意义,反而是原汁原味儿的天竺武学,更能让他真正体悟佛门正宗武学的精髓。
然而两三百年,来中土传法的天竺高僧,唯有三人可称为窥得了天竺武学的正宗妙谛,即鸠摩罗什、达摩、真谛。
此三位圣僧之中,达摩乃禅宗武学之源,石之轩已两世承袭其遗泽,收益良多,自不必多做赘言。
而真谛大师,石之轩怀疑很可能就是那位传徐子陵【九字真言手印】的真言大师,如今正在广东、福建一带传法译经,还未周游中外所有名寺古刹及创出【九字真言手印】。
至于近两百年前的这位鸠摩罗什圣僧,年少精进,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
此天竺圣僧在中土传法译经十七年,总计翻译经书上百部、四五百卷,乃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
其中,石之轩所熟悉的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的佛法精义均是由此天竺圣僧所译的经书为基础,发展演化而成。
可惜的是,此圣僧在中土只传佛法,译经书,而从不传武功。
就连身为嫡传的三论宗,也只能从此圣僧亲书的经书注解及边边角角之处,收集些许残羹剩饭,否则嘉祥大师也不消借助和氏璧练功了。
可这大石寺的五百罗汉,却是唯一例外,只因要绘画五百个姿势各异且暗涵不同佛法韵味的塑像,一般的僧人殚精竭虑也弄不出来,唯有鸠摩罗什这等武学通达天人而精通肢*体动作艺术的瑜伽圣僧才有可能完成。
也正因如此,五百罗汉的肢*体动作也反过来容纳了鸠摩罗什的至高瑜伽造诣。
此间道理,与花间派视武道为一种与人直接有关的最高艺术的理念如出一辙。
似鸠摩罗什这等大智慧的圣者,佛法、武学与平日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早已融为一体,无论是翻译经书,还是绘画雕塑,都即蕴涵佛法,也蕴含武功。
后人从他翻译的无数经书中找出武学道理或许难之又难,可从他屈指可数的绘画、雕塑中悟出武学精髓却是颇有可能。
依据石之轩这些年深入接触的佛门辛密来看,这大石寺五百罗汉姿势中所蕴含的武学真谛,很可能已是中土最为原汁原味儿且博大精深的天竺武学。
天色渐暗,夜幕朦胧,月色掩映,明暗交辉。
寺内众僧皆已回房参禅,唯余石之轩盘膝千手观音座下,微妙灵觉舒展开来,将五百罗汉的奇姿妙态、繁杂手印一齐映入脑海,无一遗漏,无分先后,亦无分主次。
然而一开始,石之轩却并未开始参悟这五百罗汉中蕴含的瑜伽姿势及印诀,反倒是重新回忆参悟天竺武学基础,于有意无意间沉浸入天竺武学的纯粹世界,而尽量避免中土武学干扰。
天竺的内功修练体系,有为法基础在于“气、脉、轮”,即为五气、三脉、七轮。
五气是命根、上行、平、遍行和下行五气,指的是内气外气行经三脉七轮的途径。
三脉是中、左、右三脉,中脉由海底至头顶,以脊髓连接,等若中土的督脉。
左、右二脉均起自睾*丸宫,与中脉平行,贯通七轮。
七轮等若中土的窍穴,由上而下是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生殖轮和海底轮,最后的海底轮即中土的会*阴*穴。
此间说来繁复,实则与中原武林的奇经八脉异曲同功,亦迥然有别。
天竺正宗内功,便是循序渐进的通过修炼“气、脉、轮“,而把生命的潜力发挥出来,梵我合一,夺天地之造化,秘不可测。
当然,此间激发生命潜力的说法比较靠谱,而所谓梵我合一、夺天地之造化,则是各具缘法,个凭悟性及造化,对于天竺绝大多数修炼此法的僧众亦是水中捞月,雾里看花,可望而不可即!
与中土道家罕有人臻至天人合一妙境乃是同一道理。
至于如何修炼“气、脉、轮”,激发生命潜力,主流正宗便是瑜伽术,心法则是‘梵我合一’,亦或‘佛即是心’。
所谓‘梵’,万物有一个最高的本体——梵,其实跟道家的‘天道’一个概念,梵我合一即天人合一。
当然,这是天竺的原始体系,之后在密宗发展,细分为“身、口、意”三密修法,手印为“身印”的重中之重,通过双手十指与内外的贯连为经,修练体内的“气、脉、轮“为纬。
所谓三密,众说纷纭,可在瑜伽修行上,旨在有相、无相二种。
有相三密,佛与众生互融,入于瑜伽境界,众生身结印(身密)、口诵真言(口密)、意观本尊(意密),此即有相三密。
而无相三密,众生所有身、语之行为、内心所思考者皆为三密,此即无相三密。
基于有相三密,佛之三密加护摄持在众生之三业上,称为三密加持。佛之三密与众生之三密相应融合,称为三密相应(三密瑜伽)。另如修者与本尊一体化,当身即可成佛,称为即身成佛。
这里的“佛与众生互融”、“意观本尊”、“与本尊一体化”,其中“佛”与“本尊”非是具体某个信仰佛陀,而是精神象征,其实就是“真如”与“本心”。
臻至“本性真如”,成无上正觉,便是即身成佛。
这与中土的“天心”与“我心”,天人合一并无二致。
当然,无论是天竺还是密宗的修行体系,都跟中土道教一样,在真正的修行方法里可劲儿灌水,灌的正是招揽信徒的宗教思想。
就如道家的修行可用追寻‘天人合一’来概括一样,佛门的修行也可用追求‘即身成佛’来标志,舍此之外,其余的什么信仰往生、磕头烧香都只是建立宗教势力的手段,不足取信。
此间差别,便是修道与信道、修佛与信佛,一字之差,实则天壤之别。
修道、修佛,只是认同道、佛文化流派的宇宙观、人生观,并藉此踏入修行之路,追寻宇宙生命的真谛,窥测永恒。
任何既定的道法、佛法终究只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师门”,在初始时颇具借鉴意义,而在更深修行之时,个凭造化,各依本心。
而信道拜神、信佛许愿,则是凡夫俗子的空虚迷茫时的精神寄托,往往遭人愚弄、丧失思想而不自知。
所谓宗教,说到底是一帮既愚人又愚己的弄权者组成的势力,凭借特意灌水、篡改的道法、佛法经典来宣传教义,吸引信众,聚众成事……
此间种种,修行者犹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否则只是进入宗教为道奴、佛奴,而非修真者。
这是石之轩早已有所明悟的事,当然,其实世上大多修行有成者皆明此理,只是为了宗教发展计,而口不应心罢了。(未完待续。)
“锵!”
刀刃交击,劲气四散。
岳山稍稍退后两步,手臂酸软,而对面持着斩马刀的麻脸大汉则蹬蹬连退五步,哇的咯出一口血,内气潮水般退去,再无挥刀拼斗之力。
感受着自身好似比一月前更胜一筹的武功,岳山心里并无丝毫喜悦,只因这种程度的内外功比之那诡异和尚,仍旧差得远,且还身负极其恶劣的隐患——精元亏损,根基虚浮。
若不能获得弥补根基的上乘秘诀,最多十年,他的身体就会开始走下坡路,终会落得五劳七伤,武功不废而废……
心中有事,岳山也懒得与手下败将纠缠,只冷冷道:“马老三……今次本人心情好,暂且饶你一命,滚吧!”言罢收刀归鞘,转身一跃而起,穿窗入了酒楼二层。
见他在桌对面落座,陆鲨适时的倒了一杯酒推过去,打趣道:“这个马老三武功很不错!
算起来,自从月前你放出根基受损的消息后,这已经是来寻你的第十七个仇家了。
差不多天天都有高手陪你练手,难怪刀法进步神速!”
岳山举杯一饮而尽,自嘲道:“可惜都不是我在等的人呐!”
陆鲨不以为意,“哎……话可不能这么说,若说这些前后两次败在你手中的家伙是你要等的人,你信么?”
岳山叹气道:“本事比我还差得不止一筹,又如何可能有治我根源的上乘秘诀?”
陆鲨眉头一挑,“你这是舍近求远,月前大德禅师在时,你直接拜他为师,向他求取上乘秘诀就行!”
岳山无动于衷,“那和尚虽然高深莫测,可终究是佛门中人,我根本学不来那些色色空空的佛门心法!”
陆鲨嗤笑道:“你既然知道禅师高深莫测,又怎知他不会其他流派的心法哩?
我可听说,禅宗四祖道信圣僧就兼得道、佛之长,大德禅师身为圣僧的嫡传弟子,当然不会不差。
况且,按理说佛门与魔门是死对头,肯定会相互研究对方的武学绝技,这么一来,指不定大德禅师还精通魔门秘术哩!
你岳霸刀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闻言岳山不由心思浮动,可转念一想大德在一个月前就离开武陵,前往蜀中去了,不由苦笑道:“现在和尚人都不知道在哪,说什么都晚了!”
陆鲨道:“人家是外出云游的禅师,当然会在各地寺庙挂单落脚,你只消去通往蜀中沿路上的寺庙打听一番,即可获知禅师的行踪了!”
岳山稍一迟疑,终是不甘就此吃回头草,摇了摇头,“再等等吧……”复又盯着陆鲨道:“倒是你个龌龊鬼,明明不信佛,还一口一个禅师长禅师短,真是引人发噱!”
陆鲨鄙视的看着他,“别以为所有人都跟你一样傻瓜脑袋,要不是我机灵,以实际行动向禅师表明歉意,如今哪还有命坐在这里?
真当和尚都是善男信女啊?”
岳山苦笑道:“你这是借花献佛,惠而不费,将和尚一掌击败我的事宣扬的满江湖都知道,用我十多年积累的名声铸就和尚的声望,拍和尚的马屁,让和尚原谅你……
你俩倒是皆大欢喜,唯一损失的是我!”
陆鲨胡乱摇头,“这本来就是事实嘛!
谁让你自己找打,偏偏还打输了,不仅输了,还输得这么惨……一招,一招啊!”
残阳如血,红霞漫天。
成都城外,石之轩手持松木禅杖,漫步在古柏叁天,竹树葱笼之中,忽见前方红墙环绕,佛塔凌空,寺楼巍然高大,便知到了地方。
一个月来,他从武陵至成都的路上,每遇大型寺庙,都会入寺观赏一番,若是寺内有精通禅理的高僧,还会挂单小住两天,与之论禅。
然而他真正的目的地,终是这成都城外的已有一百四五十年历史的古寺——“大石寺”。
好在但凡大型寺庙,大多财资充裕,不拒云游僧人白吃白住,在石之轩递上度牒,按资排辈之后,便顺利在寺中挂单,安住下来。
除了藏经重地,寺中其余殿堂皆可任他参观。
大石寺由山门殿起,接着是天王殿、七佛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殿堂重重,虽及不上三论宗栖霞寺、禅宗定山寺的结构复杂,造型优美,但亦是宏伟壮丽。
在主殿群成行成阵之旁,万千竹树中耸起一座高塔,份外具有气势。
当然,这些宗教建筑扫一眼便罢,石之轩在殿堂长廊穿行许久,终于来到此行最终目标所在——罗汉堂。
大殿塑像罗列,分作两组,中央是数十尊佛和菩萨,以居於殿心的千手观音最为瞩目,不但宝相庄严,且因每只手的形状和所持法器无有相同,令人生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感觉。
五百罗汉分列四周,朝向中央的塑像,形成纵横相通的巷道。任何人在此,都仿似置身另一个有别於现实的神佛世界。
身旁的塑像在透进来的夕阳黄辉掩映中,造型细致精巧,色泽艳丽,无论立倚坐卧,均姿态各异,仿若真人,神态生动,疑幻似真。
当来到千手观音座前,四周尽是重重列列的罗汉佛像,有若陷身由塑像布下的迷阵中,那感觉实非任何言语可以形容万一。
石之轩非是徐子陵那种什么都不明就里的野路子,自然知道依照鸠摩罗什亲绘手本所制的这五百罗汉塑像究竟代表了什么。
如今的中土佛门诸宗,越是传承悠久,受中土道门影响就越重,乃至宗内所传承的武功,名虽佛法禅功,实则道门玄功。
对于石之轩这等深研过佛法的道门教主级的人物来说,这些经过移花接木的功夫,并没有太大借鉴意义,反而是原汁原味儿的天竺武学,更能让他真正体悟佛门正宗武学的精髓。
然而两三百年,来中土传法的天竺高僧,唯有三人可称为窥得了天竺武学的正宗妙谛,即鸠摩罗什、达摩、真谛。
此三位圣僧之中,达摩乃禅宗武学之源,石之轩已两世承袭其遗泽,收益良多,自不必多做赘言。
而真谛大师,石之轩怀疑很可能就是那位传徐子陵【九字真言手印】的真言大师,如今正在广东、福建一带传法译经,还未周游中外所有名寺古刹及创出【九字真言手印】。
至于近两百年前的这位鸠摩罗什圣僧,年少精进,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
此天竺圣僧在中土传法译经十七年,总计翻译经书上百部、四五百卷,乃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
其中,石之轩所熟悉的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的佛法精义均是由此天竺圣僧所译的经书为基础,发展演化而成。
可惜的是,此圣僧在中土只传佛法,译经书,而从不传武功。
就连身为嫡传的三论宗,也只能从此圣僧亲书的经书注解及边边角角之处,收集些许残羹剩饭,否则嘉祥大师也不消借助和氏璧练功了。
可这大石寺的五百罗汉,却是唯一例外,只因要绘画五百个姿势各异且暗涵不同佛法韵味的塑像,一般的僧人殚精竭虑也弄不出来,唯有鸠摩罗什这等武学通达天人而精通肢*体动作艺术的瑜伽圣僧才有可能完成。
也正因如此,五百罗汉的肢*体动作也反过来容纳了鸠摩罗什的至高瑜伽造诣。
此间道理,与花间派视武道为一种与人直接有关的最高艺术的理念如出一辙。
似鸠摩罗什这等大智慧的圣者,佛法、武学与平日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早已融为一体,无论是翻译经书,还是绘画雕塑,都即蕴涵佛法,也蕴含武功。
后人从他翻译的无数经书中找出武学道理或许难之又难,可从他屈指可数的绘画、雕塑中悟出武学精髓却是颇有可能。
依据石之轩这些年深入接触的佛门辛密来看,这大石寺五百罗汉姿势中所蕴含的武学真谛,很可能已是中土最为原汁原味儿且博大精深的天竺武学。
天色渐暗,夜幕朦胧,月色掩映,明暗交辉。
寺内众僧皆已回房参禅,唯余石之轩盘膝千手观音座下,微妙灵觉舒展开来,将五百罗汉的奇姿妙态、繁杂手印一齐映入脑海,无一遗漏,无分先后,亦无分主次。
然而一开始,石之轩却并未开始参悟这五百罗汉中蕴含的瑜伽姿势及印诀,反倒是重新回忆参悟天竺武学基础,于有意无意间沉浸入天竺武学的纯粹世界,而尽量避免中土武学干扰。
天竺的内功修练体系,有为法基础在于“气、脉、轮”,即为五气、三脉、七轮。
五气是命根、上行、平、遍行和下行五气,指的是内气外气行经三脉七轮的途径。
三脉是中、左、右三脉,中脉由海底至头顶,以脊髓连接,等若中土的督脉。
左、右二脉均起自睾*丸宫,与中脉平行,贯通七轮。
七轮等若中土的窍穴,由上而下是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生殖轮和海底轮,最后的海底轮即中土的会*阴*穴。
此间说来繁复,实则与中原武林的奇经八脉异曲同功,亦迥然有别。
天竺正宗内功,便是循序渐进的通过修炼“气、脉、轮“,而把生命的潜力发挥出来,梵我合一,夺天地之造化,秘不可测。
当然,此间激发生命潜力的说法比较靠谱,而所谓梵我合一、夺天地之造化,则是各具缘法,个凭悟性及造化,对于天竺绝大多数修炼此法的僧众亦是水中捞月,雾里看花,可望而不可即!
与中土道家罕有人臻至天人合一妙境乃是同一道理。
至于如何修炼“气、脉、轮”,激发生命潜力,主流正宗便是瑜伽术,心法则是‘梵我合一’,亦或‘佛即是心’。
所谓‘梵’,万物有一个最高的本体——梵,其实跟道家的‘天道’一个概念,梵我合一即天人合一。
当然,这是天竺的原始体系,之后在密宗发展,细分为“身、口、意”三密修法,手印为“身印”的重中之重,通过双手十指与内外的贯连为经,修练体内的“气、脉、轮“为纬。
所谓三密,众说纷纭,可在瑜伽修行上,旨在有相、无相二种。
有相三密,佛与众生互融,入于瑜伽境界,众生身结印(身密)、口诵真言(口密)、意观本尊(意密),此即有相三密。
而无相三密,众生所有身、语之行为、内心所思考者皆为三密,此即无相三密。
基于有相三密,佛之三密加护摄持在众生之三业上,称为三密加持。佛之三密与众生之三密相应融合,称为三密相应(三密瑜伽)。另如修者与本尊一体化,当身即可成佛,称为即身成佛。
这里的“佛与众生互融”、“意观本尊”、“与本尊一体化”,其中“佛”与“本尊”非是具体某个信仰佛陀,而是精神象征,其实就是“真如”与“本心”。
臻至“本性真如”,成无上正觉,便是即身成佛。
这与中土的“天心”与“我心”,天人合一并无二致。
当然,无论是天竺还是密宗的修行体系,都跟中土道教一样,在真正的修行方法里可劲儿灌水,灌的正是招揽信徒的宗教思想。
就如道家的修行可用追寻‘天人合一’来概括一样,佛门的修行也可用追求‘即身成佛’来标志,舍此之外,其余的什么信仰往生、磕头烧香都只是建立宗教势力的手段,不足取信。
此间差别,便是修道与信道、修佛与信佛,一字之差,实则天壤之别。
修道、修佛,只是认同道、佛文化流派的宇宙观、人生观,并藉此踏入修行之路,追寻宇宙生命的真谛,窥测永恒。
任何既定的道法、佛法终究只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师门”,在初始时颇具借鉴意义,而在更深修行之时,个凭造化,各依本心。
而信道拜神、信佛许愿,则是凡夫俗子的空虚迷茫时的精神寄托,往往遭人愚弄、丧失思想而不自知。
所谓宗教,说到底是一帮既愚人又愚己的弄权者组成的势力,凭借特意灌水、篡改的道法、佛法经典来宣传教义,吸引信众,聚众成事……
此间种种,修行者犹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否则只是进入宗教为道奴、佛奴,而非修真者。
这是石之轩早已有所明悟的事,当然,其实世上大多修行有成者皆明此理,只是为了宗教发展计,而口不应心罢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