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神女三点女儿红童子初沐锦城风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随着寒潮的渐渐远去,温暖的春日终于回归大地,神山上下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是日,九儿天不亮便起来拾掇,仔细地将影幻纱、绣金铃等随身之物逐一清点,生怕像上次下山那样糊里糊涂地便落下些东西。阿二也早起沐浴焚香,冥思打坐,将前些天悬挂起来的巫女服套置在身上。小四嘱咐着侍花游女按时给她的小金鱼儿喂食,替她给宫里的小花小草喂水。小五一大早起来便对着铜光水镜仔仔细细地梳溜那一头乌发,先是裹了个双螺髻,觉着不够庄重,拆了又起个双刀髻,四下里映照着瞧又觉得不够妩媚,索性还是梳了平日里最拿手的倭堕髻,簪上各色珠花。
一番催促下,巫女四人统一身着玄铁红带巫服,披五彩霞衣,竖高髻,执神器,齐齐整整地亮相于圣地高台上,等待仙姑降旨受意。
仙姑登台,一袭朱红大袍骤改以往青衣之神秘,这让九儿联想起颂舞迦陵时小五的红色舞服来。只听司礼贤女威言声震:“授命大典,起--”对于巫女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便拉开了序幕。
贤女乃云:“礼一,神女授命。”
神女仙姑遂授意曰:“巫女四人,今遣下山,去往西南蜀地,寻回神珠‘水云’。”
巫女齐呼曰:“谢天授意,不负使命,力尽人事,誓死寻珠。”
司礼贤女继云:“礼二,神女点绛。”
神女仙姑便用神指沾“十婃殒尸水”逐一为巫女四人沁点身体,口里念到:“耳后一点灵通红,此去经年心意融;胸口一点灵隐红,此去华年知情重;脚趾一点灵运红,此去流年莫无踪。”
点毕,巫女四人顿时便能感应到各自的小心思,九儿又开始琢磨着使坏,于心里发问道:“先来说说我四人中谁最自卑?”
阿二心里答道:“都怪自己学艺不精,不能收放自如,才使得三妹妹枉死。”九儿原本只想捉弄一下二姊,见气氛不对,继而重新发问道:“不说伤心事,且说谁最自信?”
小四虽面无表情,心中却信誓旦旦道:“终有一天,我要离开神山,永不回返。”其余三人皆被吓住,无言相劝。
九儿只得再寻话题:“谁自认是全天下最美?”三人齐刷刷望着小五,小五心里又好气又好笑地反驳道:“还是说说谁最痴傻?”九儿心里禁不住想起了远在洛阳的柴公子,一时间其余三人都在偷笑着春思萌动的小九,而在外人看来,这四人依旧端端正正地跪立于高台,并无任何异样。
司礼贤女一声肃言,结束了巫女间的神思交流,道:“礼三,神女传功。”巫女四人遂四手相牵,四人结环。
神山自神女而下,贤女十人,斋女百人,游女千人皆涌动如潮,顺序而列,伸出双臂,一人叠一人,一人接一人,一人压一人,将各自前三十年之修为于全身经脉中萃取,汇聚于胸,贯穿手臂,传导于前人双肩,终由神女注入结环巫女,是为传功。
霎那间,巫女们眼中绽放出智慧之光,玄铁黑衣经素风拂掠后尽数褪去,朵朵如浴水青莲般散发重装,揽云雾作纱,披霞光着色,旋舞飞扬,花草生香,若胁下生翼,点石触木,若背附燕羽,略水经房,明明如炬,皎皎如月,轻挥衿袖,翩飞而下,直奔西蜀锦官城而来。
锦城云乐,凝结天府精华,蜀江添彩,集聚丽景繁花。青城幽老,峨眉秀腰,西岭雪贵,古堰水美。
前蜀亡国后,后唐庄宗遣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始治蜀州。后唐明宗死后,孟知祥于应顺元年(934年)称帝,国号大蜀,恐因昼夜辛劳,竟于同年去世,由其子孟昶继位。孟知祥一手创下的安定局面传至孟昶手上,十年不见烽火,日日君臣同乐。
此刻,锦官城郊,并排行着四个将笄之年的白衣女子,音声爽朗,不时玩笑,灿若流星般缓缓游移,眷留长长的一道白光,洒在路人的啧啧叹息里。
近临城下,人头越发攒动起来,一颗颗眼珠子直勾勾地挂在四位仙女的头上脸上裙摆和胸前,从护城河的这头延伸至河那头,像是在举行盛大的仪式似的,一个个心潮澎湃,气氛热闹非凡。九儿见势不妙,行至僻静处,偷偷将置换来的素服分发给三位姊姊,建言道:“四人同行实在太招人眼目,不如分头行动,各自打听水云神珠下落,一有消息便感应相知可好?”巫女们在神山早已习惯自主一峰,自守一宫,对于单独行动的建议自然是十分赞同,便兵分四路,先后进得城中。
九儿简练地挽起及腰长发,卷起麻衣袖口,裹上布条绑腿,左右各贴上一缕俏皮的小胡子,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市井小泼皮模样,还故意学人家腿脚一颠一颠,两手一抖一抖地往前走,三步两步便淹没于闹市街头中。
阿二身着寻常家妇人的襦裙,却忘将其满头雕龙琢凤的珠花摘下,迈着琐细的步子小心翼翼地穿过城门洞。
路过一家食府时,被门口拉客的小二生拉硬拽地“请”进了大堂,一口一个“官家小姐”地伺候着。阿二连忙解释道:“我不是什么‘小姐’,叫我‘小二’便好。”
待其坐下,店小二捂嘴偷笑着上前问道:“这位二小姐,想吃点儿什么?”阿二也不想露怯,便正言道:“有什么好吃的?”
店小二便像背天书似的绘声绘色起来:“客官既来巴食府,听我王二传菜谱:水煮鱼、陈皮兔、蚂蚁搬家来上树,樟茶鸭子满天飞、手撕牛肉闲不住;辣子鸡、香猪蹄、青椒微糊扮虎皮,麻婆豆腐嫩如水、干煸豆角爽又脆;毛血旺、爆肥肠、腊肉回锅实在香,椒盐排骨尝过后、再上酸菜粉丝汤。”
这方刚唱罢,门外街边的小摊主李二朝着偌大的食府扯着嗓子高喊起来:“走一走,看一看,名字好听的不下饭;来一来,蹿一蹿,吃点小吃(那个)最划算。”喊罢掸了掸衣上的粉面,拍了拍手,继续吆喝道:“肥肠粉,担担面,伤心凉粉鹅肠串--”
一旁的冯二也接唱到:“蛋烘糕、三大炮、叶儿粑粑吃到饱--”
吆喝声此起彼伏,乍满了整条长顺街,有什么:“三合泥,老凉糕,红油抄手味道好--”还有什么:“钵钵鸡,串串香,冷热都来尝一尝--”
阿二一时被街边小吃摊前摆放的各式诱人小食馋到,正想起身往外走,却被店小二止住道:“我们这儿可是全成都最讲究的馆子,上的都是大菜,路边的小摊小食怎么能比?况且您都来着了,哪有不尝之理?”
阿二楞了半晌,没个言语,也没个是走是留。王小二便伺机问道:“您是一个人还是有同路人?”阿二不知情地回答着:“一起来的还有三个姐妹。”王二高兴道:“喔--四个人!那就多点几个菜,您看先来个樟茶鸭子可好?”阿二答:“可好!”小二又问:“灯影牛肉和卤香猪蹄也可以各来一个?”阿二道:“来一个!”
王二乐开了花,继续一一绍介,阿二也是来者不拒。不出半炷香时间,四方桌上便摆满了各式盆钵,最后上的几道小菜只能重叠于碗盏之上。
阿二将每道菜品都尝了个遍,一顿饭饱后恁是轻掩口鼻打了个微嗝,随即便准备跨门而去。王二用身体挡住阿二,问道:“二小姐可曾吃好?”阿二答:“吃好!”
“那就给银子吧,一共是三两二钱,给足三两便可!”王二眼角耷拉着笑道。“银子我身上倒是没有,但我现在有事要先走。”阿二说着便绕过王二往门边靠近。
王小二恍惚明白了什么,使劲儿朝着里屋使眼色,忽地从四围蹿出六个青衣打手将阿二团团围住,其中一个上前来便要摘阿二头上的玉簪子。阿二吓得抬手一挡,竟将此青衣人掀出门去,簪子也随之飞出去砸了个粉碎。其余五个便一哄而上,急得阿二抡起胳膊一阵乱挥,将那五个打手全身上下但凡有硬物之处击了个遍,一时间,地上满是烂牙破甲和碎玉,徒留五个软绵绵的肉身。
躲在一旁本想看热闹的王二见势不妙,大呼大叫道:“有人赖账还打人,赶快去报官--”阿二这才想起九儿先前嘱咐过要低调行事,千万别惹上官府,听闻如此说,一时间便手足无措,张开双臂拦住扶墙往外逃走的青衣人道:“只要你们不报官,让我做什么都行!”此时,店里的掌柜从里屋不紧不慢地应声出来,简单询问情况后摩挲着手掌道:“不报官也可以,给我带到七宝楼去,我就不信换不回几两银子。”
王二正欲领了吩咐带人出将去,掌柜的阻拦道:“慢--还是我领着去妥当些!”说罢便理了理新换的锦衣亲自押送这位二小姐前至隔着两条长街的七宝楼下。
阿二抬眼望去,竟有似曾相识之感,概因此楼北面临街而三面环水,颇有“云水榭”之韵致,但较之“报恩塔”又多了些层次,既如“衔云馆”楼体通红,又若“孤芳亭”八角坠灯笼,五楼以下修栏围砌像极了“凭栏阁”,但要真真论其气质则非“游仙窟”能及之。
掌柜出马这点小事自然办得十分顺畅,经过三两句交谈,通过早已熟稔的红蔷婢女引荐,一行人便穿过大堂进得楼底最深处,顺着凌空旋转的杉木楼梯拾级而上。每至一层,阿二皆拍着镂雕各式孔雀的红木栏杆顿足不前,一边被眼前之奇人奇景所吸引,一边又被掌柜的推背而行,好生不快,终得见高居楼顶之奇女子,这才稍解怨气。
此女即名满蜀川之七宝楼主芊娘。
初见芊娘,阿二便失了神。只见一袭宝蓝色拖地长羽披风呈燕尾般慵懒地躺在雪白的山羊细绒地毯上,另一头系在高危细腻的脖颈间,衬着繁复有致的绳编乌发,映着斜插别致的珐琅簪花,仅从背影看去便觉雍容典雅、超凡不俗。随之一仰头,一合颔,一摆手,右手兰指轻捻的唐彩陶杯方才搁置桌上,漾出点点清水痕迹,将琉璃圆桌点染得玲珑通透,折射出七彩虹光。
芊娘用锦绣丝帕揩拭嘴角,转过头来道:“唷,二掌柜难得来我这七宝楼,想必又得了什么好货色,还不赶快绍介了来?”
掌柜的应声答笑,眉眼下弯成了个倒扣的碗,一只眼死盯着芊娘脂粉围聚下两瓣香艳欲滴的水晶厚唇,另一只眼投射在芊娘正前方薄纱遮蔽下若隐若现的丰盈蒲团上,恨不得再长一只眼将芊娘的身体看穿,直至触及到胸中的桃花与口中的红莲。
见掌柜的只言笑而非所答,便遣了婢女红蔷打发给五两银钱,推将出阁,倒走下楼去。
此番七层阁楼上愈发清静,芊娘便打量起眼前这具呆若木鸡的新秀来。
芊娘先是拨开阿二面前略散的长发,用指尖抬其下巴左右鉴赏,自言自语道:“肤色尚佳、容貌姣好,是个美人胚子,五两银子是值了。”而后便问阿二道:“小姑娘芳名如何?”阿二言:“芳名未有。”
芊娘续问道:“芳龄如何?”阿二言:“芳龄未知。”
芊娘嗔笑道:“好有趣的孩子!既然你无名无姓,此后跟着姐姐便是有了着落,姑且赐尔名姓可乐意?”
阿二寂然凝虑,悄焉动容,一翻神游后竟笑颜道:“自然愿意,这于我很重要!”
芊娘固不知神山巫女“自唤名姓者出”之掌故,遂喜此女终不至于呆傻,只思虑尔,便道:“小姑娘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言语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因思理之致,可名曰‘神思’,又因思理为妙,便唤‘妙思’罢!”
“妙思?思妙!好,果真好!妙思谢过姐姐。”
听闻自己方才调教的小姑娘转眼间表露出通情之态,芊娘更觉欣喜,吩咐婢女红梅道:“将姑娘带至二仙台后,与妙心、妙音同习技艺。”
妙思遂跟将下楼去,行至二层楼台,喜闻熟识之曲调,掀帘而视,先是一怔,继而恸哭,复又笑出声来。
木鱼子曰:
万户蜀都逢泰世,千里四川任逍遥:
一川烟雨,氤氲二十四桥;
一川粮草,富绰三十六道;
一川茶马,驻足四十八寮;
一川骚客,浪迹七十二窑。
神女三点女儿红童子初沐锦城风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随着寒潮的渐渐远去,温暖的春日终于回归大地,神山上下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是日,九儿天不亮便起来拾掇,仔细地将影幻纱、绣金铃等随身之物逐一清点,生怕像上次下山那样糊里糊涂地便落下些东西。阿二也早起沐浴焚香,冥思打坐,将前些天悬挂起来的巫女服套置在身上。小四嘱咐着侍花游女按时给她的小金鱼儿喂食,替她给宫里的小花小草喂水。小五一大早起来便对着铜光水镜仔仔细细地梳溜那一头乌发,先是裹了个双螺髻,觉着不够庄重,拆了又起个双刀髻,四下里映照着瞧又觉得不够妩媚,索性还是梳了平日里最拿手的倭堕髻,簪上各色珠花。
一番催促下,巫女四人统一身着玄铁红带巫服,披五彩霞衣,竖高髻,执神器,齐齐整整地亮相于圣地高台上,等待仙姑降旨受意。
仙姑登台,一袭朱红大袍骤改以往青衣之神秘,这让九儿联想起颂舞迦陵时小五的红色舞服来。只听司礼贤女威言声震:“授命大典,起--”对于巫女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便拉开了序幕。
贤女乃云:“礼一,神女授命。”
神女仙姑遂授意曰:“巫女四人,今遣下山,去往西南蜀地,寻回神珠‘水云’。”
巫女齐呼曰:“谢天授意,不负使命,力尽人事,誓死寻珠。”
司礼贤女继云:“礼二,神女点绛。”
神女仙姑便用神指沾“十婃殒尸水”逐一为巫女四人沁点身体,口里念到:“耳后一点灵通红,此去经年心意融;胸口一点灵隐红,此去华年知情重;脚趾一点灵运红,此去流年莫无踪。”
点毕,巫女四人顿时便能感应到各自的小心思,九儿又开始琢磨着使坏,于心里发问道:“先来说说我四人中谁最自卑?”
阿二心里答道:“都怪自己学艺不精,不能收放自如,才使得三妹妹枉死。”九儿原本只想捉弄一下二姊,见气氛不对,继而重新发问道:“不说伤心事,且说谁最自信?”
小四虽面无表情,心中却信誓旦旦道:“终有一天,我要离开神山,永不回返。”其余三人皆被吓住,无言相劝。
九儿只得再寻话题:“谁自认是全天下最美?”三人齐刷刷望着小五,小五心里又好气又好笑地反驳道:“还是说说谁最痴傻?”九儿心里禁不住想起了远在洛阳的柴公子,一时间其余三人都在偷笑着春思萌动的小九,而在外人看来,这四人依旧端端正正地跪立于高台,并无任何异样。
司礼贤女一声肃言,结束了巫女间的神思交流,道:“礼三,神女传功。”巫女四人遂四手相牵,四人结环。
神山自神女而下,贤女十人,斋女百人,游女千人皆涌动如潮,顺序而列,伸出双臂,一人叠一人,一人接一人,一人压一人,将各自前三十年之修为于全身经脉中萃取,汇聚于胸,贯穿手臂,传导于前人双肩,终由神女注入结环巫女,是为传功。
霎那间,巫女们眼中绽放出智慧之光,玄铁黑衣经素风拂掠后尽数褪去,朵朵如浴水青莲般散发重装,揽云雾作纱,披霞光着色,旋舞飞扬,花草生香,若胁下生翼,点石触木,若背附燕羽,略水经房,明明如炬,皎皎如月,轻挥衿袖,翩飞而下,直奔西蜀锦官城而来。
锦城云乐,凝结天府精华,蜀江添彩,集聚丽景繁花。青城幽老,峨眉秀腰,西岭雪贵,古堰水美。
前蜀亡国后,后唐庄宗遣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始治蜀州。后唐明宗死后,孟知祥于应顺元年(934年)称帝,国号大蜀,恐因昼夜辛劳,竟于同年去世,由其子孟昶继位。孟知祥一手创下的安定局面传至孟昶手上,十年不见烽火,日日君臣同乐。
此刻,锦官城郊,并排行着四个将笄之年的白衣女子,音声爽朗,不时玩笑,灿若流星般缓缓游移,眷留长长的一道白光,洒在路人的啧啧叹息里。
近临城下,人头越发攒动起来,一颗颗眼珠子直勾勾地挂在四位仙女的头上脸上裙摆和胸前,从护城河的这头延伸至河那头,像是在举行盛大的仪式似的,一个个心潮澎湃,气氛热闹非凡。九儿见势不妙,行至僻静处,偷偷将置换来的素服分发给三位姊姊,建言道:“四人同行实在太招人眼目,不如分头行动,各自打听水云神珠下落,一有消息便感应相知可好?”巫女们在神山早已习惯自主一峰,自守一宫,对于单独行动的建议自然是十分赞同,便兵分四路,先后进得城中。
九儿简练地挽起及腰长发,卷起麻衣袖口,裹上布条绑腿,左右各贴上一缕俏皮的小胡子,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市井小泼皮模样,还故意学人家腿脚一颠一颠,两手一抖一抖地往前走,三步两步便淹没于闹市街头中。
阿二身着寻常家妇人的襦裙,却忘将其满头雕龙琢凤的珠花摘下,迈着琐细的步子小心翼翼地穿过城门洞。
路过一家食府时,被门口拉客的小二生拉硬拽地“请”进了大堂,一口一个“官家小姐”地伺候着。阿二连忙解释道:“我不是什么‘小姐’,叫我‘小二’便好。”
待其坐下,店小二捂嘴偷笑着上前问道:“这位二小姐,想吃点儿什么?”阿二也不想露怯,便正言道:“有什么好吃的?”
店小二便像背天书似的绘声绘色起来:“客官既来巴食府,听我王二传菜谱:水煮鱼、陈皮兔、蚂蚁搬家来上树,樟茶鸭子满天飞、手撕牛肉闲不住;辣子鸡、香猪蹄、青椒微糊扮虎皮,麻婆豆腐嫩如水、干煸豆角爽又脆;毛血旺、爆肥肠、腊肉回锅实在香,椒盐排骨尝过后、再上酸菜粉丝汤。”
这方刚唱罢,门外街边的小摊主李二朝着偌大的食府扯着嗓子高喊起来:“走一走,看一看,名字好听的不下饭;来一来,蹿一蹿,吃点小吃(那个)最划算。”喊罢掸了掸衣上的粉面,拍了拍手,继续吆喝道:“肥肠粉,担担面,伤心凉粉鹅肠串--”
一旁的冯二也接唱到:“蛋烘糕、三大炮、叶儿粑粑吃到饱--”
吆喝声此起彼伏,乍满了整条长顺街,有什么:“三合泥,老凉糕,红油抄手味道好--”还有什么:“钵钵鸡,串串香,冷热都来尝一尝--”
阿二一时被街边小吃摊前摆放的各式诱人小食馋到,正想起身往外走,却被店小二止住道:“我们这儿可是全成都最讲究的馆子,上的都是大菜,路边的小摊小食怎么能比?况且您都来着了,哪有不尝之理?”
阿二楞了半晌,没个言语,也没个是走是留。王小二便伺机问道:“您是一个人还是有同路人?”阿二不知情地回答着:“一起来的还有三个姐妹。”王二高兴道:“喔--四个人!那就多点几个菜,您看先来个樟茶鸭子可好?”阿二答:“可好!”小二又问:“灯影牛肉和卤香猪蹄也可以各来一个?”阿二道:“来一个!”
王二乐开了花,继续一一绍介,阿二也是来者不拒。不出半炷香时间,四方桌上便摆满了各式盆钵,最后上的几道小菜只能重叠于碗盏之上。
阿二将每道菜品都尝了个遍,一顿饭饱后恁是轻掩口鼻打了个微嗝,随即便准备跨门而去。王二用身体挡住阿二,问道:“二小姐可曾吃好?”阿二答:“吃好!”
“那就给银子吧,一共是三两二钱,给足三两便可!”王二眼角耷拉着笑道。“银子我身上倒是没有,但我现在有事要先走。”阿二说着便绕过王二往门边靠近。
王小二恍惚明白了什么,使劲儿朝着里屋使眼色,忽地从四围蹿出六个青衣打手将阿二团团围住,其中一个上前来便要摘阿二头上的玉簪子。阿二吓得抬手一挡,竟将此青衣人掀出门去,簪子也随之飞出去砸了个粉碎。其余五个便一哄而上,急得阿二抡起胳膊一阵乱挥,将那五个打手全身上下但凡有硬物之处击了个遍,一时间,地上满是烂牙破甲和碎玉,徒留五个软绵绵的肉身。
躲在一旁本想看热闹的王二见势不妙,大呼大叫道:“有人赖账还打人,赶快去报官--”阿二这才想起九儿先前嘱咐过要低调行事,千万别惹上官府,听闻如此说,一时间便手足无措,张开双臂拦住扶墙往外逃走的青衣人道:“只要你们不报官,让我做什么都行!”此时,店里的掌柜从里屋不紧不慢地应声出来,简单询问情况后摩挲着手掌道:“不报官也可以,给我带到七宝楼去,我就不信换不回几两银子。”
王二正欲领了吩咐带人出将去,掌柜的阻拦道:“慢--还是我领着去妥当些!”说罢便理了理新换的锦衣亲自押送这位二小姐前至隔着两条长街的七宝楼下。
阿二抬眼望去,竟有似曾相识之感,概因此楼北面临街而三面环水,颇有“云水榭”之韵致,但较之“报恩塔”又多了些层次,既如“衔云馆”楼体通红,又若“孤芳亭”八角坠灯笼,五楼以下修栏围砌像极了“凭栏阁”,但要真真论其气质则非“游仙窟”能及之。
掌柜出马这点小事自然办得十分顺畅,经过三两句交谈,通过早已熟稔的红蔷婢女引荐,一行人便穿过大堂进得楼底最深处,顺着凌空旋转的杉木楼梯拾级而上。每至一层,阿二皆拍着镂雕各式孔雀的红木栏杆顿足不前,一边被眼前之奇人奇景所吸引,一边又被掌柜的推背而行,好生不快,终得见高居楼顶之奇女子,这才稍解怨气。
此女即名满蜀川之七宝楼主芊娘。
初见芊娘,阿二便失了神。只见一袭宝蓝色拖地长羽披风呈燕尾般慵懒地躺在雪白的山羊细绒地毯上,另一头系在高危细腻的脖颈间,衬着繁复有致的绳编乌发,映着斜插别致的珐琅簪花,仅从背影看去便觉雍容典雅、超凡不俗。随之一仰头,一合颔,一摆手,右手兰指轻捻的唐彩陶杯方才搁置桌上,漾出点点清水痕迹,将琉璃圆桌点染得玲珑通透,折射出七彩虹光。
芊娘用锦绣丝帕揩拭嘴角,转过头来道:“唷,二掌柜难得来我这七宝楼,想必又得了什么好货色,还不赶快绍介了来?”
掌柜的应声答笑,眉眼下弯成了个倒扣的碗,一只眼死盯着芊娘脂粉围聚下两瓣香艳欲滴的水晶厚唇,另一只眼投射在芊娘正前方薄纱遮蔽下若隐若现的丰盈蒲团上,恨不得再长一只眼将芊娘的身体看穿,直至触及到胸中的桃花与口中的红莲。
见掌柜的只言笑而非所答,便遣了婢女红蔷打发给五两银钱,推将出阁,倒走下楼去。
此番七层阁楼上愈发清静,芊娘便打量起眼前这具呆若木鸡的新秀来。
芊娘先是拨开阿二面前略散的长发,用指尖抬其下巴左右鉴赏,自言自语道:“肤色尚佳、容貌姣好,是个美人胚子,五两银子是值了。”而后便问阿二道:“小姑娘芳名如何?”阿二言:“芳名未有。”
芊娘续问道:“芳龄如何?”阿二言:“芳龄未知。”
芊娘嗔笑道:“好有趣的孩子!既然你无名无姓,此后跟着姐姐便是有了着落,姑且赐尔名姓可乐意?”
阿二寂然凝虑,悄焉动容,一翻神游后竟笑颜道:“自然愿意,这于我很重要!”
芊娘固不知神山巫女“自唤名姓者出”之掌故,遂喜此女终不至于呆傻,只思虑尔,便道:“小姑娘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言语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因思理之致,可名曰‘神思’,又因思理为妙,便唤‘妙思’罢!”
“妙思?思妙!好,果真好!妙思谢过姐姐。”
听闻自己方才调教的小姑娘转眼间表露出通情之态,芊娘更觉欣喜,吩咐婢女红梅道:“将姑娘带至二仙台后,与妙心、妙音同习技艺。”
妙思遂跟将下楼去,行至二层楼台,喜闻熟识之曲调,掀帘而视,先是一怔,继而恸哭,复又笑出声来。
木鱼子曰:
万户蜀都逢泰世,千里四川任逍遥:
一川烟雨,氤氲二十四桥;
一川粮草,富绰三十六道;
一川茶马,驻足四十八寮;
一川骚客,浪迹七十二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