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游说争支持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孟有田是个雷厉风行、干事麻利的人,而且他之前也在战斗的空闲时做过一些顺手的准备,比如在野外的地道里挖了排水沟,能够储存从地面渗透下来的雨水、雪水,但现在才是他大干的时候。
在以前,环境制约着孟有田实施自己的计划。扫荡、战斗很频繁,根据地的防御设施不坚,人们都在大挖地道,少有空闲的时间进行农业的基础设施改造。现在则有不同,游击队在游击区很有成效的活动牵制住了敌人大量的jīng力,根据地的地道建设也初具规模,百姓们应该有了参加水利建设的时间。
另一个方面,虽然由于土化肥的推广使用,总体的粮食收成足足提高了三成以上,但rì军的封锁依然造成了平原地区向山区输送粮食的大量减少。加上山区的耕地大幅度增加的局限xìng,要想供养大量的部队和脱产人员,要想再在粮食收成上有所突破,就只能在灌溉和田间护理上下工夫,这应该能激起群众的积极xìng。
在土门村,孟— 有田不能说是一手遮天,那也基本上可以说是令行禁止。当然,这不是指军事上的行动,而是在生产上的指导和筹划。在农业生产上,土化肥及田间技术的推广,还有养鸡、养兔、养鱼的受益,再加上一些好哥们的支持,土门村的百姓对孟有田的话那是相当地信服。
挖渠蓄水,这并不是孟有田对付灾荒的唯一手段。另一个办法他早已经开始实施,那就是囤粮备荒。由于土门村被鬼子屠了,大部分土地都成了无主之地,少了一层租税之后,除交公粮,再除去口粮,还能剩下一些。而自从山里的避难所找到之后,孟有田便不断地把余粮运过去,山里荒地开垦的收获也不向外运。一个粮仓正在逐渐充实。
面对拥军支前的如火宣传口号,孟有田保持着一分冷静,虽然土门村的公粮是超额完成的,但他并不把余粮全部上缴,以示更为积极进步。就象他并不积极动员村里的青年去参军一样。他有着更为长远、更为独特的想法和预计。在别人看来。他是自私,可也只有在灾荒袭来的时候,人们才会理解并感激他的深谋远虑。
但孟有田不需要感激,他只想避免灾难。或者使灾难的影响降到最低。毕竟他不是一个人,他有家人,他有朋友,他有乡亲们,他不能独善其身。只能尽最大的努力让大家都能生活得好一些。
“俺们不要低水平地耕种土地,要jīng耕细作,向土地挤粮食。”孟有田敲定了土门村修渠引水的事情,又跑到区委书记古庆山那里进行蛊惑,“您想想,那水浇地是个啥产量,咱们现在又是啥产量?俺们村已经动起来了,十里村之前也有挖渠引水的计划,让李坏种家的坟地给闹黄了。现在可不是地主猖狂的时候了,为了给抗rì事业添砖加瓦,他牺牲一些也是理所应当,对吧?”
古庆山呵呵笑着,今天看起来心情不错。孟有田当然不知道,组织上已经古庆山谈过话,要提拔他去县里当县委副书记。
“有田呀,你说得这些都有道理。但修渠引水、兴修水利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要动员很多人。要有计划,要得到群众的认同。”古庆山笑着说道:“你们村动起来,说明你这个村长有威信,群众有认识,这很好,起到了带头作用。十里村呢,既然以前有规划,实施起来也应该相对容易。只要村里的群众多数支持,李怀忠家的坟地不算什么阻碍。”
“对呀,现在是咱穷人说得算的时候,还能让李怀忠那样的剥削阶级因为他们家的破坟地挡住,兴修水利可是造福后代的大好事,早建早受益。”孟有田很会说,虽然现在消灭剥削阶级的口号还没有提出,但只要给扣上这个帽子,zhèng fǔ的倾向还是很明显的。
“现在当然是咱们工农阶级说了算。”古庆山当然不可避免地也有这种意识形态的特点,他肯定要支持孟有田,只要十里村的百姓同意。
“古书记,这是俺草拟的方针。”孟有田趁热打铁,拿出一张纸递了过去,说道:“比较简单哈,还需要您和区委的其他领导批评指正完善。”
古庆山拿起来看了看,确实比较简单,但那几句方针却很实际,“好,这个方针提得很好嘛,‘有田出粮,无田出力,自建受益,造福后代’,简单明了,群众一听就明白。行,你们村先动起来,具体的政策随后下发通知。至于十里村,我会派人去了解情况,估计也会得到群众的支持。”
“俺们村也不要什么特别优惠的政策,公粮如数上缴,但一定要超额完成的话,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xìng会有所损伤。”孟有田很委婉地为村子里争取到了一部分粮食,自己是威信是一回事,但总不能让别人白干活儿吧,毕竟兴修的水利要见到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
“公粮能如数上缴,这就没什么问题了。”古庆山见孟有田如此通情答理,既能为群众办件好事,又不影响公粮的缴纳,这种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您这就算是同意了?”孟有田见事情有了着落,也不想多耽搁,便要起身告辞。
“等等。”古庆山抬手示意孟有田坐下,停顿了一下,开口说道:“最近区里要有些人事变动,我可能不会看到兴修水利成功的时候了。但我会把这件事情安排好,秦怜芳同志的工作已经确定,要担任副区委书记,就由她来主抓这项工作,你看怎么样?毕竟你俩也挺熟,互相配合起来也容易。”
“俺没啥问题,秦怜芳同志的工作热情也是知道的。”孟有田猜测古庆山话里的意思好象是要他以后多帮衬一下秦怜芳,毕竟秦怜芳这算是升官了,这可能与他的努力也有些关系。
孟有田还真没猜错,不光是秦怜芳,其实连古庆山的升迁也与他有关。这个区的各项工作搞得相当不错,不仅依靠地方武装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还取得了不小的胜利,而且游击队的活动也卓有成效,已经成为县里最有战斗力的一支武装。而且生产工作也名列前茅,孟有田当然功不可没。
“小秦还年轻,但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古庆山缓缓说道:“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优秀的干部,你没少帮助过她。以后呢,也要保持下去。她正好在这里,你去和她谈谈,让她心里有个准备。”
孟有田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大大方方的去,也就证明自己没有歪想法。而越是扭捏,越会让人胡思乱想。
“小秦最近一直在给其他区的游击队干部讲授敌占区斗争的经验和战例,你要是有什么新的想法和思路,不妨一起告诉她。”古庆山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提醒着孟有田。
“行,我去看看她,看有什么能做的。”孟有田满口答应,起身告辞。
…………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敌变我变,敌不变我亦变。没有一成不变、始终有效的战术,只有层出不穷的招法。
驻扎在本县的鬼子算是倒霉了,正摊上孟有田这个家伙,凡事都料敌在先,用中国俗话来讲就是:一抬屁股,就知道你小子拉什么屎。这就不好玩了,你刚搅尽脑汗想出一招,还没使出一半,人家不仅已经全套破解,还漂亮的回踹你一脚。
即便如此,游击战术也在不断的变化,以适应环境和敌情的变化。秦怜芳讲述的是成功的战例,以及取得成效的战术方法,但她也有自己的担心,担心敌人会使出新招数,而她讲的还不够细致全面,会有所遗漏。
“当然会有所遗漏,因为咱们不知道鬼子还会使出什么招数,但掌握了原则和技巧,不管敌人怎么变,也总会找到破解之道。”孟有田的到来给秦怜芳化解了心中的担忧和疑问,“只要肯开动脑筋琢磨,并且始终抓住敌人的弱点,就不要怕他们。”
秦怜芳掏出了笔记本,把孟有田的话原封不动记了下来,象一个虔诚的好学生,不管是出于个人感情,还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信任和崇拜,她都几乎把孟有田的话当成了金科玉律。
“你传授经验,是要使别人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引起他们对于敌人行动的更进一步的研究,以提高咱们生动的技术与战术,而不是灌输生硬的经验教训。”孟有田继续说道:“要多启发他们,根据他们要活动的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灵活有效的战术。成功的战例也是一样,不是要他们一成不变地使用,而是要有变化,要有改进,适应具体的情况。”
“幸好你来了,要不这最后几课就没有这么jīng僻的理论和分析了。”秦怜芳停下笔,猫眼闪着光,“看来我最大的缺点便是有些生硬了,象你说的,要多启发他们,让他们在学习中去想出更切合实际,更有效的战术。”
…………
孟有田是个雷厉风行、干事麻利的人,而且他之前也在战斗的空闲时做过一些顺手的准备,比如在野外的地道里挖了排水沟,能够储存从地面渗透下来的雨水、雪水,但现在才是他大干的时候。
在以前,环境制约着孟有田实施自己的计划。扫荡、战斗很频繁,根据地的防御设施不坚,人们都在大挖地道,少有空闲的时间进行农业的基础设施改造。现在则有不同,游击队在游击区很有成效的活动牵制住了敌人大量的jīng力,根据地的地道建设也初具规模,百姓们应该有了参加水利建设的时间。
另一个方面,虽然由于土化肥的推广使用,总体的粮食收成足足提高了三成以上,但rì军的封锁依然造成了平原地区向山区输送粮食的大量减少。加上山区的耕地大幅度增加的局限xìng,要想供养大量的部队和脱产人员,要想再在粮食收成上有所突破,就只能在灌溉和田间护理上下工夫,这应该能激起群众的积极xìng。
在土门村,孟— 有田不能说是一手遮天,那也基本上可以说是令行禁止。当然,这不是指军事上的行动,而是在生产上的指导和筹划。在农业生产上,土化肥及田间技术的推广,还有养鸡、养兔、养鱼的受益,再加上一些好哥们的支持,土门村的百姓对孟有田的话那是相当地信服。
挖渠蓄水,这并不是孟有田对付灾荒的唯一手段。另一个办法他早已经开始实施,那就是囤粮备荒。由于土门村被鬼子屠了,大部分土地都成了无主之地,少了一层租税之后,除交公粮,再除去口粮,还能剩下一些。而自从山里的避难所找到之后,孟有田便不断地把余粮运过去,山里荒地开垦的收获也不向外运。一个粮仓正在逐渐充实。
面对拥军支前的如火宣传口号,孟有田保持着一分冷静,虽然土门村的公粮是超额完成的,但他并不把余粮全部上缴,以示更为积极进步。就象他并不积极动员村里的青年去参军一样。他有着更为长远、更为独特的想法和预计。在别人看来。他是自私,可也只有在灾荒袭来的时候,人们才会理解并感激他的深谋远虑。
但孟有田不需要感激,他只想避免灾难。或者使灾难的影响降到最低。毕竟他不是一个人,他有家人,他有朋友,他有乡亲们,他不能独善其身。只能尽最大的努力让大家都能生活得好一些。
“俺们不要低水平地耕种土地,要jīng耕细作,向土地挤粮食。”孟有田敲定了土门村修渠引水的事情,又跑到区委书记古庆山那里进行蛊惑,“您想想,那水浇地是个啥产量,咱们现在又是啥产量?俺们村已经动起来了,十里村之前也有挖渠引水的计划,让李坏种家的坟地给闹黄了。现在可不是地主猖狂的时候了,为了给抗rì事业添砖加瓦,他牺牲一些也是理所应当,对吧?”
古庆山呵呵笑着,今天看起来心情不错。孟有田当然不知道,组织上已经古庆山谈过话,要提拔他去县里当县委副书记。
“有田呀,你说得这些都有道理。但修渠引水、兴修水利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要动员很多人。要有计划,要得到群众的认同。”古庆山笑着说道:“你们村动起来,说明你这个村长有威信,群众有认识,这很好,起到了带头作用。十里村呢,既然以前有规划,实施起来也应该相对容易。只要村里的群众多数支持,李怀忠家的坟地不算什么阻碍。”
“对呀,现在是咱穷人说得算的时候,还能让李怀忠那样的剥削阶级因为他们家的破坟地挡住,兴修水利可是造福后代的大好事,早建早受益。”孟有田很会说,虽然现在消灭剥削阶级的口号还没有提出,但只要给扣上这个帽子,zhèng fǔ的倾向还是很明显的。
“现在当然是咱们工农阶级说了算。”古庆山当然不可避免地也有这种意识形态的特点,他肯定要支持孟有田,只要十里村的百姓同意。
“古书记,这是俺草拟的方针。”孟有田趁热打铁,拿出一张纸递了过去,说道:“比较简单哈,还需要您和区委的其他领导批评指正完善。”
古庆山拿起来看了看,确实比较简单,但那几句方针却很实际,“好,这个方针提得很好嘛,‘有田出粮,无田出力,自建受益,造福后代’,简单明了,群众一听就明白。行,你们村先动起来,具体的政策随后下发通知。至于十里村,我会派人去了解情况,估计也会得到群众的支持。”
“俺们村也不要什么特别优惠的政策,公粮如数上缴,但一定要超额完成的话,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xìng会有所损伤。”孟有田很委婉地为村子里争取到了一部分粮食,自己是威信是一回事,但总不能让别人白干活儿吧,毕竟兴修的水利要见到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
“公粮能如数上缴,这就没什么问题了。”古庆山见孟有田如此通情答理,既能为群众办件好事,又不影响公粮的缴纳,这种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您这就算是同意了?”孟有田见事情有了着落,也不想多耽搁,便要起身告辞。
“等等。”古庆山抬手示意孟有田坐下,停顿了一下,开口说道:“最近区里要有些人事变动,我可能不会看到兴修水利成功的时候了。但我会把这件事情安排好,秦怜芳同志的工作已经确定,要担任副区委书记,就由她来主抓这项工作,你看怎么样?毕竟你俩也挺熟,互相配合起来也容易。”
“俺没啥问题,秦怜芳同志的工作热情也是知道的。”孟有田猜测古庆山话里的意思好象是要他以后多帮衬一下秦怜芳,毕竟秦怜芳这算是升官了,这可能与他的努力也有些关系。
孟有田还真没猜错,不光是秦怜芳,其实连古庆山的升迁也与他有关。这个区的各项工作搞得相当不错,不仅依靠地方武装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还取得了不小的胜利,而且游击队的活动也卓有成效,已经成为县里最有战斗力的一支武装。而且生产工作也名列前茅,孟有田当然功不可没。
“小秦还年轻,但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古庆山缓缓说道:“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优秀的干部,你没少帮助过她。以后呢,也要保持下去。她正好在这里,你去和她谈谈,让她心里有个准备。”
孟有田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大大方方的去,也就证明自己没有歪想法。而越是扭捏,越会让人胡思乱想。
“小秦最近一直在给其他区的游击队干部讲授敌占区斗争的经验和战例,你要是有什么新的想法和思路,不妨一起告诉她。”古庆山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提醒着孟有田。
“行,我去看看她,看有什么能做的。”孟有田满口答应,起身告辞。
…………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敌变我变,敌不变我亦变。没有一成不变、始终有效的战术,只有层出不穷的招法。
驻扎在本县的鬼子算是倒霉了,正摊上孟有田这个家伙,凡事都料敌在先,用中国俗话来讲就是:一抬屁股,就知道你小子拉什么屎。这就不好玩了,你刚搅尽脑汗想出一招,还没使出一半,人家不仅已经全套破解,还漂亮的回踹你一脚。
即便如此,游击战术也在不断的变化,以适应环境和敌情的变化。秦怜芳讲述的是成功的战例,以及取得成效的战术方法,但她也有自己的担心,担心敌人会使出新招数,而她讲的还不够细致全面,会有所遗漏。
“当然会有所遗漏,因为咱们不知道鬼子还会使出什么招数,但掌握了原则和技巧,不管敌人怎么变,也总会找到破解之道。”孟有田的到来给秦怜芳化解了心中的担忧和疑问,“只要肯开动脑筋琢磨,并且始终抓住敌人的弱点,就不要怕他们。”
秦怜芳掏出了笔记本,把孟有田的话原封不动记了下来,象一个虔诚的好学生,不管是出于个人感情,还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信任和崇拜,她都几乎把孟有田的话当成了金科玉律。
“你传授经验,是要使别人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引起他们对于敌人行动的更进一步的研究,以提高咱们生动的技术与战术,而不是灌输生硬的经验教训。”孟有田继续说道:“要多启发他们,根据他们要活动的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灵活有效的战术。成功的战例也是一样,不是要他们一成不变地使用,而是要有变化,要有改进,适应具体的情况。”
“幸好你来了,要不这最后几课就没有这么jīng僻的理论和分析了。”秦怜芳停下笔,猫眼闪着光,“看来我最大的缺点便是有些生硬了,象你说的,要多启发他们,让他们在学习中去想出更切合实际,更有效的战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