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握手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天的采访结束,《时代周刊》的记者并没有离开上海。
他知道印度诗人泰戈尔即将来到上海,对中国进行访问。
这是两个古老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在西方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对于西方媒体来说,这是一件很有新闻价值的文化事件。
而且,到时候,林子轩会和泰戈尔会面,两位远东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坛领袖见面一定很有意义,可以作为趣闻放到他的采访内容里面。
于是,这位记者决定见证了这个时刻之后,再到北平采访吴佩浮。
他要拍摄两人握手的照片,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两位文化领袖的握手”。
泰戈尔已经六十多岁了,林子轩不过才二十四岁,这种年龄上的强烈对比应该很有意思,既是一种文化上的交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传承。
从一张照片中能够解读出很多的意味,这正是一条好新闻的价值所在。
《时代周刊》的记者认为林子轩年轻,前途不可限量,只要保持这样的文学创作热情,他对于将来林子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会太过惊讶。
因为林子轩了解西方社会,知道西方读者喜欢什么。
不过这位记者对中国文化界对于泰戈尔的态度极为不解,他在上海阅读的英文报刊上,出现了一些争议性的文章,中国文化界似乎不怎么欢迎那位印度诗人。
林子轩只好解释说那只是一部分人的观点,不代表整个中国文化界。
他一直避免西方记者对此进行深入的了解,他在采访中提到了在中国正蓬勃发展的新文学,却没有提到新文学正处在分裂的关口。
他也没有提到泰戈尔的来访在中国文化界造成的混乱。这有点家丑不可外扬的意思。
随着泰戈尔访问中国日期的临近,报纸上攻击泰戈尔的文章越来越多。
相对应的,以梁启朝和徐至摩为代表的学者不遗余力的鼓吹泰戈尔。正在将泰戈尔神化。
双方可谓是旗鼓相当,阵营分明。
让林子轩没想到的是在批判泰戈尔的人中还有沈燕冰。
在泰戈尔来到上海的当天。报纸上出现了一篇文章。
沈燕冰声称:“我们决定不欢迎大声歌颂东方文明,把我们的年轻人领向这个文明,使他们在沉思中寻求慰藉并受到毒害的泰戈尔……”
林子轩之所以觉得奇怪,是因为沈燕冰是商务印书馆的员工,这次邀请泰戈尔正是商务印书馆在背后操作的。
而且,沈燕冰以前也是泰戈尔的拥护者,还翻译过泰戈尔的诗作。
在《小说月报》发行泰戈尔专刊的时候,沈燕冰积极的参与其中。介绍了泰戈尔的生平,并没有反对泰戈尔的意思。
如果是郭沫偌这么做,林子轩不会如此惊讶。
只是现在的郭沫偌已经顾不上泰戈尔了,他的《创造周刊》赚不了钱,没有资金支持,不得不停刊,创造社的成员各奔东西,就此离散。
他自身更是穷困潦倒,在上海混不下去,只好返回日本。
林子轩和沈燕冰不怎么熟悉。就是惊讶一下,他和徐至摩一起赶往码头去迎接泰戈尔。
徐至摩是讲学社的代表,会全程陪同泰戈尔在中国的行程。两天前就来到了上海,和他们同行的还有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
无论中国的文化界如何争论,泰戈尔还是如期到来。
1924年3月21日,泰戈尔从印度的加尔各答乘船出发,开始了他的首次中国之行。
4月8日,泰戈尔抵达香港,孙仲山派专使带去了欢迎信。
按照行程,在4月12日,泰戈尔一行乘坐的“热田丸”号邮轮将抵达上海的汇山码头。
在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欢迎的人群。
商务印书馆这边的代表是郑震铎和文学研究会的一些成员,还有学者张军劢。以及上海青年会、江苏教育会的代表,印度旅沪人士、报馆记者等上百人。
场面极为隆重。
在等待的过程中。大家互相攀谈,记者穿插其间,进行采访,商务印书馆旗下的活动影戏部还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纪录片。
林子轩和郑震铎的关系不错,就问了先前让他疑惑的问题。
“燕冰怎么会写那样的文章?他不是很支持泰戈尔么?”林子轩不解道。
郑震铎是泰戈尔的铁粉,写了很多欢迎泰戈尔的文章,翻译了泰戈尔《飞鸟集》和《新月集》,他和沈燕冰是好友,一定知道其中的原因。
“他呀,是身不由己。”郑震铎含糊其辞的说道。
林子轩想了想,便明白了,不再追问。
没有等待多久,一艘邮轮缓缓的驶入了上海的汇山码头。
等到邮轮停靠在码头,徐至摩和林子轩,以及社会各团体的代表和记者们登上邮轮。
泰戈尔早已站在了甲板上,身后是几位印度学者,这一次,泰戈尔还带着一个国际大学的访问团,他从印度拉到了一笔赞助费。
虽然这位印度诗人已经六十多岁,但看起来还很精神。
徐至摩和泰戈尔通过书信,赶忙上前做自我介绍,然后给中国的学者介绍。
接下来是记者们拍照的时间,邮轮上颇为混乱。
《时代周刊》的记者想要拍到泰戈尔和林子轩单独握手的照片,就上前说了这个要求,在这个时代,相对于中国记者的拘谨,美国记者更有自由的精神。
他没有把泰戈尔当成大人物,只是当成一个新闻对象,并不认为这个要求有什么问题。
林子轩解释了这位美国记者的来历。
泰戈尔意外的看了林子轩一眼,刚才徐至摩介绍的时候只说林子轩是中国著名的诗人,他并没有太过在意,毕竟林子轩太年轻了。
在这个年纪,应该不会是太过有名的诗人。
不过泰戈尔知道西方媒体对东方人的偏见,能够让美国杂志专程来到上海做个人专访,这个年轻人在西方社会应该很有影响力。
等一下要详细了解这位年轻人的事情。
他接受了西方记者的提议,在邮轮一处空旷的地方,和林子轩握手。
泰戈尔一身印度传统长袍,胸前挂着刚刚献给他的花环,林子轩穿着长衫,为了配合记者的拍摄,微微侧着身子,把正面留给了泰戈尔。
他们头顶是春日的暖阳,身后是蔚蓝的海水,两人的影像就这样定格在照片之中。(未完待续。)
三天的采访结束,《时代周刊》的记者并没有离开上海。
他知道印度诗人泰戈尔即将来到上海,对中国进行访问。
这是两个古老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在西方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对于西方媒体来说,这是一件很有新闻价值的文化事件。
而且,到时候,林子轩会和泰戈尔会面,两位远东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坛领袖见面一定很有意义,可以作为趣闻放到他的采访内容里面。
于是,这位记者决定见证了这个时刻之后,再到北平采访吴佩浮。
他要拍摄两人握手的照片,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两位文化领袖的握手”。
泰戈尔已经六十多岁了,林子轩不过才二十四岁,这种年龄上的强烈对比应该很有意思,既是一种文化上的交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传承。
从一张照片中能够解读出很多的意味,这正是一条好新闻的价值所在。
《时代周刊》的记者认为林子轩年轻,前途不可限量,只要保持这样的文学创作热情,他对于将来林子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会太过惊讶。
因为林子轩了解西方社会,知道西方读者喜欢什么。
不过这位记者对中国文化界对于泰戈尔的态度极为不解,他在上海阅读的英文报刊上,出现了一些争议性的文章,中国文化界似乎不怎么欢迎那位印度诗人。
林子轩只好解释说那只是一部分人的观点,不代表整个中国文化界。
他一直避免西方记者对此进行深入的了解,他在采访中提到了在中国正蓬勃发展的新文学,却没有提到新文学正处在分裂的关口。
他也没有提到泰戈尔的来访在中国文化界造成的混乱。这有点家丑不可外扬的意思。
随着泰戈尔访问中国日期的临近,报纸上攻击泰戈尔的文章越来越多。
相对应的,以梁启朝和徐至摩为代表的学者不遗余力的鼓吹泰戈尔。正在将泰戈尔神化。
双方可谓是旗鼓相当,阵营分明。
让林子轩没想到的是在批判泰戈尔的人中还有沈燕冰。
在泰戈尔来到上海的当天。报纸上出现了一篇文章。
沈燕冰声称:“我们决定不欢迎大声歌颂东方文明,把我们的年轻人领向这个文明,使他们在沉思中寻求慰藉并受到毒害的泰戈尔……”
林子轩之所以觉得奇怪,是因为沈燕冰是商务印书馆的员工,这次邀请泰戈尔正是商务印书馆在背后操作的。
而且,沈燕冰以前也是泰戈尔的拥护者,还翻译过泰戈尔的诗作。
在《小说月报》发行泰戈尔专刊的时候,沈燕冰积极的参与其中。介绍了泰戈尔的生平,并没有反对泰戈尔的意思。
如果是郭沫偌这么做,林子轩不会如此惊讶。
只是现在的郭沫偌已经顾不上泰戈尔了,他的《创造周刊》赚不了钱,没有资金支持,不得不停刊,创造社的成员各奔东西,就此离散。
他自身更是穷困潦倒,在上海混不下去,只好返回日本。
林子轩和沈燕冰不怎么熟悉。就是惊讶一下,他和徐至摩一起赶往码头去迎接泰戈尔。
徐至摩是讲学社的代表,会全程陪同泰戈尔在中国的行程。两天前就来到了上海,和他们同行的还有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
无论中国的文化界如何争论,泰戈尔还是如期到来。
1924年3月21日,泰戈尔从印度的加尔各答乘船出发,开始了他的首次中国之行。
4月8日,泰戈尔抵达香港,孙仲山派专使带去了欢迎信。
按照行程,在4月12日,泰戈尔一行乘坐的“热田丸”号邮轮将抵达上海的汇山码头。
在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欢迎的人群。
商务印书馆这边的代表是郑震铎和文学研究会的一些成员,还有学者张军劢。以及上海青年会、江苏教育会的代表,印度旅沪人士、报馆记者等上百人。
场面极为隆重。
在等待的过程中。大家互相攀谈,记者穿插其间,进行采访,商务印书馆旗下的活动影戏部还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纪录片。
林子轩和郑震铎的关系不错,就问了先前让他疑惑的问题。
“燕冰怎么会写那样的文章?他不是很支持泰戈尔么?”林子轩不解道。
郑震铎是泰戈尔的铁粉,写了很多欢迎泰戈尔的文章,翻译了泰戈尔《飞鸟集》和《新月集》,他和沈燕冰是好友,一定知道其中的原因。
“他呀,是身不由己。”郑震铎含糊其辞的说道。
林子轩想了想,便明白了,不再追问。
没有等待多久,一艘邮轮缓缓的驶入了上海的汇山码头。
等到邮轮停靠在码头,徐至摩和林子轩,以及社会各团体的代表和记者们登上邮轮。
泰戈尔早已站在了甲板上,身后是几位印度学者,这一次,泰戈尔还带着一个国际大学的访问团,他从印度拉到了一笔赞助费。
虽然这位印度诗人已经六十多岁,但看起来还很精神。
徐至摩和泰戈尔通过书信,赶忙上前做自我介绍,然后给中国的学者介绍。
接下来是记者们拍照的时间,邮轮上颇为混乱。
《时代周刊》的记者想要拍到泰戈尔和林子轩单独握手的照片,就上前说了这个要求,在这个时代,相对于中国记者的拘谨,美国记者更有自由的精神。
他没有把泰戈尔当成大人物,只是当成一个新闻对象,并不认为这个要求有什么问题。
林子轩解释了这位美国记者的来历。
泰戈尔意外的看了林子轩一眼,刚才徐至摩介绍的时候只说林子轩是中国著名的诗人,他并没有太过在意,毕竟林子轩太年轻了。
在这个年纪,应该不会是太过有名的诗人。
不过泰戈尔知道西方媒体对东方人的偏见,能够让美国杂志专程来到上海做个人专访,这个年轻人在西方社会应该很有影响力。
等一下要详细了解这位年轻人的事情。
他接受了西方记者的提议,在邮轮一处空旷的地方,和林子轩握手。
泰戈尔一身印度传统长袍,胸前挂着刚刚献给他的花环,林子轩穿着长衫,为了配合记者的拍摄,微微侧着身子,把正面留给了泰戈尔。
他们头顶是春日的暖阳,身后是蔚蓝的海水,两人的影像就这样定格在照片之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