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试帖诗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期间,赵良与几位副考官都过来巡视过几回,不过这对杜锦宁都没有什么影响。
第三天,剩下最后一首试帖诗。
写诗是杜锦宁的弱项,这方面就跟作曲一般,是极需要天赋的。杜锦宁正好在这方面天赋平平。经过两年的学习,她写一首四平八稳的诗还尚可,但想要出彩就不容易了。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文章。
杜锦宁这两年看了大量的书籍与文章,对这时代以及同窗们的水平都有所了解。她觉得自己的这两篇文章即便不能获得阅卷者在观念上的认同,通过院试并且高高取中还是没问题的。
但唐宋对诗词的重视程度是明清所不能比拟的。试帖诗虽然放在第三题,且只有一首,但如果阅卷者特别喜欢诗词的话,这一题也能成为是否取之为院案首的一个重要评判。
所以还得把这首诗给写好。
杜锦宁静下心来,看向题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子罕篇》,意思是时间如流水一般不停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珍惜光阴这种题目,不光是现代,即便古代也是个老话题了。不少人写过这类的诗词。可要写出新意,不容易。
看到这个题目,杜锦宁脑子里就浮现出了杨慎的那首《临江仙》。关于光阴,对于一个死过去又重活到别人身上的她来说,或许这一首词里表达的意思最能体现她的感触。
只是,真的要抄诗吗?
杜锦宁犹豫着。
她倒不是顾忌节操。节操早在她抄袭人家金庸大大的武侠小说换银子时就已掉了一地,没办法捡起来了。此时再抄点诗词,也没什么心理压力。明清诗词的水平虽然比不上唐宋诗词,但好诗好词也有那么一些的,拿来装点门面完全没问题。
只是她自己写诗的水平不高,现在写出一首好诗,以后有人再像祁思煜那样邀请她去参加诗会,让她作诗,而明清诗词里正好没有对景的,那她岂不是要出大丑?
所以直到现在,遇到要做诗词她都是凭自己的真本事写,没敢“一鸣惊人”。
而现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要不要抄那首呢?要不要呢?
最后杜锦宁一咬牙:不管了,写吧。
提笔刷刷刷,她把那首《临江仙》写在了草稿纸上,确定无误后抄在了试卷上。
这一下,所有的题目都做完了。
杜锦宁抬起头,看了看天,应该离午时还有一会儿,低头看了看试卷,她决定还是等晚上有许多人交卷的时候她一起交卷。
防人之心不可无。她也不知道赵良要是看到她的文章写得好,会不会为了祁思煜动歪心思。虽说这些试卷考上去,是要弥封抄录的,以免阅卷官认出某人的笔迹从而谋私舞弊,但作为一个主考官真要动手脚,还是很容易的。她不得不防。
虽然茅厕的气味经过三天的时间,越发地让人难以忍耐,但杜锦宁此前在书院里饱受摧残,神经已经练得十分粗大了,半天的时间总还是能坚持住的。
对面的杜哲彦此时可没空看杜锦宁要做什么。他第一天耽搁了时间,现在正抓紧写第二题。写完第二题后用半天时间做一首诗,时间紧得很,要是写得不顺,他都不一定能写完。
“快些过来,把这人抬出去。”监视杜锦宁的那个兵卒忽然朝前面招了招手。
一阵脚步声传来,杜锦宁隔壁的考号里发出一阵嘈杂声。不过很快,这些脚步声又步伐整齐地走了出去,隔壁安静了下来。
杜锦宁就知道考生中又倒下了一个,不由叹息一声。
因为天气炎热,狭窄密封的考舍就跟那闷罐子似的,再加上有些人三夜没办法入睡,精神疲惫,还有考试的压力,如果意志力不强,身体不好的,很容易倒下。这已是他们附近被抬出去的第三人了。
因为那人就在杜锦宁考号的隔壁,对面的杜哲彦和周致将这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杜哲彦心有余悸,周致对杜锦宁却满心感激。
要不是有杜锦宁跟一根定海神针似的安抚着他的神经,他有可能也会这样倒下。
杜哲彦盯着那个空空的考号发了好一会儿呆,这才看了杜锦宁两眼,见她一直低着头看横板上的纸,丝毫不受隔壁考号的影响,他也赶紧低下头去,写自己的第二篇文章。
时间永远不紧不慢地走着,终于到了傍晚,交卷的云板被敲响,考棚里四处是考板被架起来的声音。杜锦宁也站了起来,将试卷拿出来再检查了一遍,确定无误,这才又装回考卷袋里,然后环视自己的考号一周,确实没什么东西落下了,她打开考板,走了出去。
杜哲彦和周致见状,赶紧将自己斟酌了一下午的试帖诗确定下来,抄在了试卷上。写一首诗用不了多少时间,他们也很快能出去了。
周致还好,觉得自己的状态不是特别好,但抽到臭号,还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和诗词来,也算可以了。以这样的状态,院试还是能过的。有杜锦宁在,他可不觉得自己还有获得院案首的希望。再者,往年还有不少没有考过院试的考生,竞争激烈着呢,对于院案首,他根本就没敢奢望。他的目标是院试前十名。
朝庭极重视科考。这次院试,一支近六百人的官兵被调来维持考场纪律,每两个考号前都站着一个兵卒。此时见杜锦宁出来交卷,负责监视她的兵卒跟自己的同伴用眼神打了声招呼,便跟在了她的身后,一直看着她把试卷交给了主考官,主考官也将试卷弥封好存放,他这才回转身,继续回来盯着杜哲彦。
交了卷,杜锦宁默不作声地跟在一众考生后面,排着队等待放行。不一会儿,她就从贡院里出来了。
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杜锦宁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终于考完了。
虽说还有第二场覆试,但因为参加考试的人数少了很多,录取比例降到了二比一,考试时间也没有这么长,相对会轻松很多。再者,覆试时她总不可能再这么倒霉,抽到臭号吧。
所以,她最难的一关已经算过了。
这期间,赵良与几位副考官都过来巡视过几回,不过这对杜锦宁都没有什么影响。
第三天,剩下最后一首试帖诗。
写诗是杜锦宁的弱项,这方面就跟作曲一般,是极需要天赋的。杜锦宁正好在这方面天赋平平。经过两年的学习,她写一首四平八稳的诗还尚可,但想要出彩就不容易了。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文章。
杜锦宁这两年看了大量的书籍与文章,对这时代以及同窗们的水平都有所了解。她觉得自己的这两篇文章即便不能获得阅卷者在观念上的认同,通过院试并且高高取中还是没问题的。
但唐宋对诗词的重视程度是明清所不能比拟的。试帖诗虽然放在第三题,且只有一首,但如果阅卷者特别喜欢诗词的话,这一题也能成为是否取之为院案首的一个重要评判。
所以还得把这首诗给写好。
杜锦宁静下心来,看向题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子罕篇》,意思是时间如流水一般不停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珍惜光阴这种题目,不光是现代,即便古代也是个老话题了。不少人写过这类的诗词。可要写出新意,不容易。
看到这个题目,杜锦宁脑子里就浮现出了杨慎的那首《临江仙》。关于光阴,对于一个死过去又重活到别人身上的她来说,或许这一首词里表达的意思最能体现她的感触。
只是,真的要抄诗吗?
杜锦宁犹豫着。
她倒不是顾忌节操。节操早在她抄袭人家金庸大大的武侠小说换银子时就已掉了一地,没办法捡起来了。此时再抄点诗词,也没什么心理压力。明清诗词的水平虽然比不上唐宋诗词,但好诗好词也有那么一些的,拿来装点门面完全没问题。
只是她自己写诗的水平不高,现在写出一首好诗,以后有人再像祁思煜那样邀请她去参加诗会,让她作诗,而明清诗词里正好没有对景的,那她岂不是要出大丑?
所以直到现在,遇到要做诗词她都是凭自己的真本事写,没敢“一鸣惊人”。
而现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要不要抄那首呢?要不要呢?
最后杜锦宁一咬牙:不管了,写吧。
提笔刷刷刷,她把那首《临江仙》写在了草稿纸上,确定无误后抄在了试卷上。
这一下,所有的题目都做完了。
杜锦宁抬起头,看了看天,应该离午时还有一会儿,低头看了看试卷,她决定还是等晚上有许多人交卷的时候她一起交卷。
防人之心不可无。她也不知道赵良要是看到她的文章写得好,会不会为了祁思煜动歪心思。虽说这些试卷考上去,是要弥封抄录的,以免阅卷官认出某人的笔迹从而谋私舞弊,但作为一个主考官真要动手脚,还是很容易的。她不得不防。
虽然茅厕的气味经过三天的时间,越发地让人难以忍耐,但杜锦宁此前在书院里饱受摧残,神经已经练得十分粗大了,半天的时间总还是能坚持住的。
对面的杜哲彦此时可没空看杜锦宁要做什么。他第一天耽搁了时间,现在正抓紧写第二题。写完第二题后用半天时间做一首诗,时间紧得很,要是写得不顺,他都不一定能写完。
“快些过来,把这人抬出去。”监视杜锦宁的那个兵卒忽然朝前面招了招手。
一阵脚步声传来,杜锦宁隔壁的考号里发出一阵嘈杂声。不过很快,这些脚步声又步伐整齐地走了出去,隔壁安静了下来。
杜锦宁就知道考生中又倒下了一个,不由叹息一声。
因为天气炎热,狭窄密封的考舍就跟那闷罐子似的,再加上有些人三夜没办法入睡,精神疲惫,还有考试的压力,如果意志力不强,身体不好的,很容易倒下。这已是他们附近被抬出去的第三人了。
因为那人就在杜锦宁考号的隔壁,对面的杜哲彦和周致将这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杜哲彦心有余悸,周致对杜锦宁却满心感激。
要不是有杜锦宁跟一根定海神针似的安抚着他的神经,他有可能也会这样倒下。
杜哲彦盯着那个空空的考号发了好一会儿呆,这才看了杜锦宁两眼,见她一直低着头看横板上的纸,丝毫不受隔壁考号的影响,他也赶紧低下头去,写自己的第二篇文章。
时间永远不紧不慢地走着,终于到了傍晚,交卷的云板被敲响,考棚里四处是考板被架起来的声音。杜锦宁也站了起来,将试卷拿出来再检查了一遍,确定无误,这才又装回考卷袋里,然后环视自己的考号一周,确实没什么东西落下了,她打开考板,走了出去。
杜哲彦和周致见状,赶紧将自己斟酌了一下午的试帖诗确定下来,抄在了试卷上。写一首诗用不了多少时间,他们也很快能出去了。
周致还好,觉得自己的状态不是特别好,但抽到臭号,还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和诗词来,也算可以了。以这样的状态,院试还是能过的。有杜锦宁在,他可不觉得自己还有获得院案首的希望。再者,往年还有不少没有考过院试的考生,竞争激烈着呢,对于院案首,他根本就没敢奢望。他的目标是院试前十名。
朝庭极重视科考。这次院试,一支近六百人的官兵被调来维持考场纪律,每两个考号前都站着一个兵卒。此时见杜锦宁出来交卷,负责监视她的兵卒跟自己的同伴用眼神打了声招呼,便跟在了她的身后,一直看着她把试卷交给了主考官,主考官也将试卷弥封好存放,他这才回转身,继续回来盯着杜哲彦。
交了卷,杜锦宁默不作声地跟在一众考生后面,排着队等待放行。不一会儿,她就从贡院里出来了。
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杜锦宁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终于考完了。
虽说还有第二场覆试,但因为参加考试的人数少了很多,录取比例降到了二比一,考试时间也没有这么长,相对会轻松很多。再者,覆试时她总不可能再这么倒霉,抽到臭号吧。
所以,她最难的一关已经算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