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女帝师四(46)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流星小说网 www.lxbb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分明是华阳公主不喜欢封若水,千方百计要将她推还给父皇。忽见小简袖起双手,低着头暗自发笑。我笑道:“什么有趣的事情?公公笑什么?”
小简猛地抬起头,茫然之中带着喜色:“这个嘛,说给大人听也没什么。大人是知道的,封大人曾是名动京城的才女,容貌、身段和昱贵妃、婉妃娘娘也不差上下,宫里原本都以为她进了御书房迟早要做妃子的,谁知快一年了,竟也没有册封。许多人输了钱,心里正不痛快呢。”
原来是这样一件无聊的事情。小简一定赢了许多钱,然而他身为最了解皇帝心意的人,是不能也不便直接落赌注的,想是有人暗中代劳。我笑道:“大家都很有闲情逸致。”
小简道:“宫里人嘛,嚼舌根,赌月钱。封大人的事情两样都占了,自然热闹。”
我忙转移了话题:“如今还是李公公和简公公轮流服侍圣上么?李公公好么?”
小简现出哀伤之色,眼中的痛心却远不如提到失子的颖妃。只一瞬,又悲喜交加起来,喜得自然通透,悲得脂粉浓重,连叹息都婉转如诉,无懈可击:“师父年老多病,已不在御前服侍了。”
我笑道:“李公公出宫养老了?”
小简道:“照理,本该厚赏,恩准他老人家出宫养老的,但不知何故,师父虽有两个亲侄儿,却不大喜欢他们,因此不愿意回家。于是圣上开恩,准师父在宫里养病。慧贵嫔特意从内阜院拨了两个人专门服侍师父。”
我笑道:“也好,宫里的大夫和药都齐全。慧贵嫔曾受过李公公的恩惠,自然会好好照料李公公。”
小简低了头道:“这是自然。”
马车已到,我抬眼望了望天色。汴城的天“密云不雨”“风行天上”[179],生就一副娓娓道来却永远也说不完的模样。我屈膝行了一礼,微笑道:“天晚了,我也不虚留公公。公公慢走。”
刚刚回转,便见朱云在檐下低头踱步。快二十岁的少年,身材益发高大魁伟。虽然神情焦虑,步态依旧沉稳英武,不失军人风度。堂屋里一抹深翠碧影阴湿得能挤出水来。母亲端坐在上,神色暗昧不清。
朱云拉着我的手走开几步,道:“二姐,你回来之前,简公公就到了。母亲一听说是宣你回宫的圣旨,脸色就不大好看,推病去了后面。这会儿出来,想是要审二姐。二姐可要小心应对。”
朱云力气很大,薄薄的肌肤下,血脉沉沉。“我知道了。你放心,我有分寸。”
朱云道:“我陪二姐进去,万一母亲生气了,我还能劝着些。”
我笑道:“不必,你去忙你的便是。”说罢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他铁箍一样的五指这才松了下来。我展袖掩去几道苍白的指印,转身进屋。
母亲的神情阴沉如铁,青灰色下透着愤怒的白。我上前行了跪拜大礼:“母亲万安,女儿回来了。”
母亲端坐如山:“起来吧。”我站起身,从善喜手中接过热茶,恭恭敬敬举过头顶。母亲接过茶盏,随手顿在桌上。我的心一紧,母亲的口吻却依旧淡淡的,“这一年来,我写信让你回京,你就是不回来。这会儿怎么回来了?是谁让你回来的?他的脸面倒大。”
我垂头道:“圣上有事于泰山,偶然去了一次寿光,因此命女儿回宫。”
母亲冷笑道:“我说呢?!究竟是圣旨有用,我的话就都是耳旁风了。”
我愈加恭谨,垂头道:“女儿不敢。”
母亲默默看了我片刻,眼中的愤恨渐渐化成痛心与不解:“当初,你说你犯了罪,他将你降为女史,打发到如意馆作画。分明已宽恕,还留着你的官位,你却执意辞官。不但辞了官,还去了青州,无论如何也不肯回京。我以为你想通了,为何今日又要回去?”
我慢慢抬起头,与母亲坦然相视:“当初女儿看似留着官位,但圣上不信任,太后不怜惜,身边的人也死的死,伤的伤,女儿又不愿意做妃嫔,留在宫中实是无路可进,倒不如暂退。今番进宫,一是时机到了,二是义不容辞。”
母亲合目半晌,忽而恍然:“时机?我明白了,原来你躲在青州,就是为了等他去寻你回宫的,是不是?”
我一怔,涩然失笑:“母亲太高看女儿了。女儿纵有揣测,亦不敢断定圣上一定会去青州。何况封禅这样的千古盛事,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敢想。女儿说的时机,并不是这个。”
母亲道:“那是什么?”
我肃容道:“是立太子。女儿想留在宫中,看弘阳郡王坐上太子之位。即便圣上没有令女儿回宫,就算他不准女儿回宫,那又如何?女儿也一定会回京,尽心辅佐王爷。”
母亲一拍桌子,善喜双肩一耸,深深埋首,大气也不敢出。母亲怒道:“谁做太子与你有什么相干?!你不过一介女流,他却是受降西夏的堂堂郡王,诸皇子之中年龄最长,又是唯一有战功的一个,坐上太子之位是迟早的事情!他如何会看得起你?他也不需要你!”
我微微一笑:“去年这个时候,弘阳郡王殿下往寿光看望女儿。他说圣上有意命他监国,是女儿力谏,一定要他随父皇亲征。也许王爷早就有意出征,也许女儿的谏言根本无关紧要,但是王爷肯亲自来寿光看望女儿,说明他信任女儿。这便足够了。”
母亲颤声道:“你这是要士为知己者死么?!”
我淡淡道:“不过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180]罢了。”
母亲语塞,气得说不出话来。善喜瞅着间隙,怯怯道:“奴婢去看看晚膳备好了没有。”说罢踮着脚退了下去。
我又道:“女儿是被熙平长公主送入宫的。自入宫的第一天起,便知道我要辅佐那孩子得到储君之位。如今只剩最后一步,我自是义不容辞。”
母亲颓然长叹:“这对你就这么要紧?”
我微笑道:“是。这是父亲和芳馨姑姑遗愿,怎能不要紧?女儿离京前曾在墓前许愿,愿‘往车’是我,‘来轸’依旧是我。”说着眼眶一热,“一定是父亲和姑姑听见了女儿的心愿,圣上才能心血来潮,亲自到青州来,给了女儿一个绝好的机会回宫去。”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一如母亲衰竭的心力:“你明知你姐姐不喜欢你在宫里——”
我忙道:“母亲也明知我进宫不是为了嫁给他。”
母亲道:“你不要忘记,当年你姐姐对他说了什么,你才能平安辞官。如今这种情势,你还回宫,你还敢说你不想在他身边?”
无人敢进屋来掌灯,身在蒙昧之中,心却愈加清晰,清晰得像被刀削过,尖利的疼痛。扪心自问,母亲是了解我的。“母亲,我不会做妃嫔的。只是……”我低下头,不觉惊诧于自己叹息中的一丝柔婉,“他就快去了,只当女儿任性一回,偿自己一点心愿吧。”
母亲伸出颤抖的手指,指尖在我眼前化作一道锋刃。母亲颤声道:“好,好,你终于说出你心里的话了!既如此,当年你为何不嫁?你若肯嫁,你姐姐就不必进宫!当年你就害了她!现在还要去害她!”
原来在母亲心中,是我害了玉枢。虽不恰当,却也不是谬语。我叹道:“母亲说的这条罪,恕女儿不敢领。玉枢在宫中锦衣玉食,悠闲自在,受尽万般宠爱,所出子女又最多,她也真心爱慕她的夫君。难道她嫁给别人,还会有比这个更好的日子过么?”母亲口唇一动,我忙又道,“自然,她要花些心思固宠。可是这点烦恼比起女儿所谋之事,根本不值一提。将来,她必是一位安享尊荣的太妃,儿女绕膝,子孙满堂。”
而我,永远是一个孤鬼。我深吸一口气,按下泪意。
良久,母亲的手指终于无力地退回昏暗之中:“你自小就是个冷酷无情的性子,你固然想陪着他,却绝不肯不顾一切地嫁给他——将来做一个寡妇。可怜我的玉枢……”
我实在想不到,母亲竟然会说这样冷毒的话。心头一痛,身子重重一晃。恍惚之中,仿佛看见母亲站了起来。朱云忽然跳了进来,稳稳扶住我。他焦急向母亲道:“母亲!说好要好好和二姐说话的,您怎么——”
我挣脱朱云,稳稳行了一礼,潸然道:“原来在母亲心目中,女儿是这般不堪。”
母亲微微不忍:“玉机……”
“女儿才回家来,身子有些不适。女儿先告退了。”说罢疾步走出屋子。朱云追出来道:“二姐,母亲的话你别放在心上。她只是心疼两位姐姐都在宫里熬着,母亲固然心疼长姐,可是她更害怕二姐会出事。”
我扶着廊柱,微微喘息:“我明白。”
朱云默默守候片刻,口吻中夹杂着责备之意:“现下我知道,原来当年世子哥哥真没有说错。”
还是父亲去世的那个新年,朱云只有十三岁。他问我,二姐不是喜欢圣上么?我问他是谁这样说,他答高旸。这么久远的事情,他记得,我也没忘记。当年我像被道破心事似的,局促不安。我叹道:“‘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181]生死无常,无谓之事又何必多说?”只见银杏收拾好了物事,迎面过来。我忙向她道,“备车。”
朱云一怔,道:“二姐去哪儿?”
“弘阳郡王府。”
“可是天已经黑了。”
我慢慢直起身子,抚一抚脸上的泪痕:“就是天黑了去才好。”
【第三十四节 非天谁启】
车厢狭小,银杏和绿萼抵膝相对,面面相觑,一时谁也不敢说话。我合目端坐,眼前随车厢的摇晃忽明忽暗。车离家远了,仿佛争吵与烦恼都去得远了。越远越沉重,越远越混浊,压在心底愈发喘不上气。呆坐了一会儿,脑中涨得发麻。
忽觉一片清凉的丝帕覆上额头,银杏道:“姑娘怎么出汗了?是不舒服么?”
指尖掠过鬓角,发丝里沁着的汗一滴一滴都跳了出来,针尖一样大小:“大约是才回来,有些累了。并没有不舒服。”
绿萼道:“奴婢就说嘛,姑娘才一回来就去王府,也不怕劳累?明日再去不好么?”
我慢慢张开眼睛,豆大的灯光竟觉刺眼:“芸儿受了那么多罪,当年正在风头上,我不便去看她。眼下我是一时一刻也等不得了。”
绿萼笑道:“原来姑娘是为了看李佳人,奴婢还以为姑娘是去急着寻弘阳郡王殿下呢。”
银杏服侍我喝了一盏温水,忽然问道:“姑娘这般心事重重,是因为老夫人不高兴了么?”绿萼连忙抬起脚尖把银杏绣花鞋上的杏花踩了一个灰印子。银杏缩了脚,不理会她。
我看着好笑:“回宫之事,出乎母亲意料,所以她老人家有些不自在了。”
绿萼见我还算平静,瞪了银杏一眼,微微松了口气。银杏道:“恕奴婢大胆,依姑娘看,夫人是更关心姑娘还是婉妃娘娘呢?”
我低头摆弄着丝帕,笑道:“自然是姐姐了。母亲一向怕我进宫,怕我夺了她的宠爱。”
银杏笑道:“姑娘错了。其实夫人最关心的是姑娘。奴婢在府里那半年,深知夫人在佛前所求最多的,是姑娘的平安。”
我笑道:“母亲所求最多的,难道不是姐姐的恩宠天长地久么?”
银杏道:“姑娘就算不回宫,难道就没有别人和婉妃娘娘争宠了么?况且若没了平安,恩宠再多又有何用?夫人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依奴婢看,前年姑娘能平安出宫,全是夫人诚心所致,实在是佛祖保佑。”
银杏的宽慰也算努力做到了有理有节。我心下感动,佯为冷笑:“你的胆子越发大了,敢评判我们母女的关系。”
银杏挺起身子,笑意越发沉稳自信:“姑娘回宫当有所为,奴婢不忍姑娘为母女之间的一点误会耗费心神。况且,奴婢只是实话实说罢了。还有,奴婢也想像姑娘辅佐弘阳郡王殿下那样,为姑娘排忧解难。”
我甚是感动:“你放心,我从没有怨过母亲。我和母亲之间,也并没有什么误会。”银杏会心一笑,点了点头。
弘阳郡王府就在皇宫西面,隔着护城河与高阁殿宇遥遥相望。那一片连绵数座豪宅,都是显贵的住处。连皇宫东面和北面的豪华府邸,在前朝都是皇子们的居所,曾被称作十王宅,显赫一时。高曜在西面选了一所形制最小的宅第居住。我吩咐车夫把车停在东北角门,向绿萼道:“你去敲门。”
绿萼跳下了车,提了风灯上前,不紧不慢敲了几下。好一会儿,门子的声音不情不愿地从里面挤了出来:“王爷有命,王府不见客,有事明天请早往去吏部说。整个京城都知道,你们家主人不知道么?”说着把门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张昏黄疲惫的脸。
绿萼彬彬有礼道:“请回禀王爷,朱大人今日回京,特来拜谒。”
门子见绿萼有几分气度,将信将疑地把门开大了些,依旧道:“哪位大人也不准进来,这是王府的规矩。”
忽听里面一个熟悉的声音道:“是谁来了?”
门子躬身笑道:“原是杜先生出来了。先生这是要回府么?”
那人道:“天晚了,回去用膳。”说罢跨出门来。绿萼咦了一声,惊喜道:“是杜主簿!”
杜娇一怔,恍然道:“姑娘是……绿萼姑娘。这么说,朱大人已然回京了?”
绿萼屈膝行了一礼,笑道:“我们姑娘就在车上呢。”
杜娇赶忙迎了上来,抱拳一揖:“在下杜娇,拜见朱大人。”
我下车还礼,笑道:“杜主簿,许久不见了。”杜娇似乎比旧年更圆胖了些,双目如星,愈加深陷。一身青衣素雅简便,熏熏然微有酒气。
杜娇笑道:“在下还未恭贺大人官复原职。”
我笑道:“杜主簿消息很灵通。”
杜娇慨然道:“大人乘西风远游江湖,借东风复回庙堂。京中谁不关心?谁不打听?殿下若知道大人一回京便来看望,定然欣喜。”小简的感慨是三分强作十分,杜娇却是十分只透出五分。
乍见故人,我亦十分欢喜:“听说杜主簿深得王爷倚重。”
杜娇道:“‘顺而成者,道之所大。’[182]当年若无大人点拨,在下恐怕一事无成。”
“顺而成者,道之所大,逆而功者,权之所贵”,下半句他偏偏不说。其实他不说出来的,才是真正想说给我听的。我笑道:“‘雷风相与’,大人是‘君子以立不易方’[183]。玉机不敢居功。”
这分明是华阳公主不喜欢封若水,千方百计要将她推还给父皇。忽见小简袖起双手,低着头暗自发笑。我笑道:“什么有趣的事情?公公笑什么?”
小简猛地抬起头,茫然之中带着喜色:“这个嘛,说给大人听也没什么。大人是知道的,封大人曾是名动京城的才女,容貌、身段和昱贵妃、婉妃娘娘也不差上下,宫里原本都以为她进了御书房迟早要做妃子的,谁知快一年了,竟也没有册封。许多人输了钱,心里正不痛快呢。”
原来是这样一件无聊的事情。小简一定赢了许多钱,然而他身为最了解皇帝心意的人,是不能也不便直接落赌注的,想是有人暗中代劳。我笑道:“大家都很有闲情逸致。”
小简道:“宫里人嘛,嚼舌根,赌月钱。封大人的事情两样都占了,自然热闹。”
我忙转移了话题:“如今还是李公公和简公公轮流服侍圣上么?李公公好么?”
小简现出哀伤之色,眼中的痛心却远不如提到失子的颖妃。只一瞬,又悲喜交加起来,喜得自然通透,悲得脂粉浓重,连叹息都婉转如诉,无懈可击:“师父年老多病,已不在御前服侍了。”
我笑道:“李公公出宫养老了?”
小简道:“照理,本该厚赏,恩准他老人家出宫养老的,但不知何故,师父虽有两个亲侄儿,却不大喜欢他们,因此不愿意回家。于是圣上开恩,准师父在宫里养病。慧贵嫔特意从内阜院拨了两个人专门服侍师父。”
我笑道:“也好,宫里的大夫和药都齐全。慧贵嫔曾受过李公公的恩惠,自然会好好照料李公公。”
小简低了头道:“这是自然。”
马车已到,我抬眼望了望天色。汴城的天“密云不雨”“风行天上”[179],生就一副娓娓道来却永远也说不完的模样。我屈膝行了一礼,微笑道:“天晚了,我也不虚留公公。公公慢走。”
刚刚回转,便见朱云在檐下低头踱步。快二十岁的少年,身材益发高大魁伟。虽然神情焦虑,步态依旧沉稳英武,不失军人风度。堂屋里一抹深翠碧影阴湿得能挤出水来。母亲端坐在上,神色暗昧不清。
朱云拉着我的手走开几步,道:“二姐,你回来之前,简公公就到了。母亲一听说是宣你回宫的圣旨,脸色就不大好看,推病去了后面。这会儿出来,想是要审二姐。二姐可要小心应对。”
朱云力气很大,薄薄的肌肤下,血脉沉沉。“我知道了。你放心,我有分寸。”
朱云道:“我陪二姐进去,万一母亲生气了,我还能劝着些。”
我笑道:“不必,你去忙你的便是。”说罢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他铁箍一样的五指这才松了下来。我展袖掩去几道苍白的指印,转身进屋。
母亲的神情阴沉如铁,青灰色下透着愤怒的白。我上前行了跪拜大礼:“母亲万安,女儿回来了。”
母亲端坐如山:“起来吧。”我站起身,从善喜手中接过热茶,恭恭敬敬举过头顶。母亲接过茶盏,随手顿在桌上。我的心一紧,母亲的口吻却依旧淡淡的,“这一年来,我写信让你回京,你就是不回来。这会儿怎么回来了?是谁让你回来的?他的脸面倒大。”
我垂头道:“圣上有事于泰山,偶然去了一次寿光,因此命女儿回宫。”
母亲冷笑道:“我说呢?!究竟是圣旨有用,我的话就都是耳旁风了。”
我愈加恭谨,垂头道:“女儿不敢。”
母亲默默看了我片刻,眼中的愤恨渐渐化成痛心与不解:“当初,你说你犯了罪,他将你降为女史,打发到如意馆作画。分明已宽恕,还留着你的官位,你却执意辞官。不但辞了官,还去了青州,无论如何也不肯回京。我以为你想通了,为何今日又要回去?”
我慢慢抬起头,与母亲坦然相视:“当初女儿看似留着官位,但圣上不信任,太后不怜惜,身边的人也死的死,伤的伤,女儿又不愿意做妃嫔,留在宫中实是无路可进,倒不如暂退。今番进宫,一是时机到了,二是义不容辞。”
母亲合目半晌,忽而恍然:“时机?我明白了,原来你躲在青州,就是为了等他去寻你回宫的,是不是?”
我一怔,涩然失笑:“母亲太高看女儿了。女儿纵有揣测,亦不敢断定圣上一定会去青州。何况封禅这样的千古盛事,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敢想。女儿说的时机,并不是这个。”
母亲道:“那是什么?”
我肃容道:“是立太子。女儿想留在宫中,看弘阳郡王坐上太子之位。即便圣上没有令女儿回宫,就算他不准女儿回宫,那又如何?女儿也一定会回京,尽心辅佐王爷。”
母亲一拍桌子,善喜双肩一耸,深深埋首,大气也不敢出。母亲怒道:“谁做太子与你有什么相干?!你不过一介女流,他却是受降西夏的堂堂郡王,诸皇子之中年龄最长,又是唯一有战功的一个,坐上太子之位是迟早的事情!他如何会看得起你?他也不需要你!”
我微微一笑:“去年这个时候,弘阳郡王殿下往寿光看望女儿。他说圣上有意命他监国,是女儿力谏,一定要他随父皇亲征。也许王爷早就有意出征,也许女儿的谏言根本无关紧要,但是王爷肯亲自来寿光看望女儿,说明他信任女儿。这便足够了。”
母亲颤声道:“你这是要士为知己者死么?!”
我淡淡道:“不过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180]罢了。”
母亲语塞,气得说不出话来。善喜瞅着间隙,怯怯道:“奴婢去看看晚膳备好了没有。”说罢踮着脚退了下去。
我又道:“女儿是被熙平长公主送入宫的。自入宫的第一天起,便知道我要辅佐那孩子得到储君之位。如今只剩最后一步,我自是义不容辞。”
母亲颓然长叹:“这对你就这么要紧?”
我微笑道:“是。这是父亲和芳馨姑姑遗愿,怎能不要紧?女儿离京前曾在墓前许愿,愿‘往车’是我,‘来轸’依旧是我。”说着眼眶一热,“一定是父亲和姑姑听见了女儿的心愿,圣上才能心血来潮,亲自到青州来,给了女儿一个绝好的机会回宫去。”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一如母亲衰竭的心力:“你明知你姐姐不喜欢你在宫里——”
我忙道:“母亲也明知我进宫不是为了嫁给他。”
母亲道:“你不要忘记,当年你姐姐对他说了什么,你才能平安辞官。如今这种情势,你还回宫,你还敢说你不想在他身边?”
无人敢进屋来掌灯,身在蒙昧之中,心却愈加清晰,清晰得像被刀削过,尖利的疼痛。扪心自问,母亲是了解我的。“母亲,我不会做妃嫔的。只是……”我低下头,不觉惊诧于自己叹息中的一丝柔婉,“他就快去了,只当女儿任性一回,偿自己一点心愿吧。”
母亲伸出颤抖的手指,指尖在我眼前化作一道锋刃。母亲颤声道:“好,好,你终于说出你心里的话了!既如此,当年你为何不嫁?你若肯嫁,你姐姐就不必进宫!当年你就害了她!现在还要去害她!”
原来在母亲心中,是我害了玉枢。虽不恰当,却也不是谬语。我叹道:“母亲说的这条罪,恕女儿不敢领。玉枢在宫中锦衣玉食,悠闲自在,受尽万般宠爱,所出子女又最多,她也真心爱慕她的夫君。难道她嫁给别人,还会有比这个更好的日子过么?”母亲口唇一动,我忙又道,“自然,她要花些心思固宠。可是这点烦恼比起女儿所谋之事,根本不值一提。将来,她必是一位安享尊荣的太妃,儿女绕膝,子孙满堂。”
而我,永远是一个孤鬼。我深吸一口气,按下泪意。
良久,母亲的手指终于无力地退回昏暗之中:“你自小就是个冷酷无情的性子,你固然想陪着他,却绝不肯不顾一切地嫁给他——将来做一个寡妇。可怜我的玉枢……”
我实在想不到,母亲竟然会说这样冷毒的话。心头一痛,身子重重一晃。恍惚之中,仿佛看见母亲站了起来。朱云忽然跳了进来,稳稳扶住我。他焦急向母亲道:“母亲!说好要好好和二姐说话的,您怎么——”
我挣脱朱云,稳稳行了一礼,潸然道:“原来在母亲心目中,女儿是这般不堪。”
母亲微微不忍:“玉机……”
“女儿才回家来,身子有些不适。女儿先告退了。”说罢疾步走出屋子。朱云追出来道:“二姐,母亲的话你别放在心上。她只是心疼两位姐姐都在宫里熬着,母亲固然心疼长姐,可是她更害怕二姐会出事。”
我扶着廊柱,微微喘息:“我明白。”
朱云默默守候片刻,口吻中夹杂着责备之意:“现下我知道,原来当年世子哥哥真没有说错。”
还是父亲去世的那个新年,朱云只有十三岁。他问我,二姐不是喜欢圣上么?我问他是谁这样说,他答高旸。这么久远的事情,他记得,我也没忘记。当年我像被道破心事似的,局促不安。我叹道:“‘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181]生死无常,无谓之事又何必多说?”只见银杏收拾好了物事,迎面过来。我忙向她道,“备车。”
朱云一怔,道:“二姐去哪儿?”
“弘阳郡王府。”
“可是天已经黑了。”
我慢慢直起身子,抚一抚脸上的泪痕:“就是天黑了去才好。”
【第三十四节 非天谁启】
车厢狭小,银杏和绿萼抵膝相对,面面相觑,一时谁也不敢说话。我合目端坐,眼前随车厢的摇晃忽明忽暗。车离家远了,仿佛争吵与烦恼都去得远了。越远越沉重,越远越混浊,压在心底愈发喘不上气。呆坐了一会儿,脑中涨得发麻。
忽觉一片清凉的丝帕覆上额头,银杏道:“姑娘怎么出汗了?是不舒服么?”
指尖掠过鬓角,发丝里沁着的汗一滴一滴都跳了出来,针尖一样大小:“大约是才回来,有些累了。并没有不舒服。”
绿萼道:“奴婢就说嘛,姑娘才一回来就去王府,也不怕劳累?明日再去不好么?”
我慢慢张开眼睛,豆大的灯光竟觉刺眼:“芸儿受了那么多罪,当年正在风头上,我不便去看她。眼下我是一时一刻也等不得了。”
绿萼笑道:“原来姑娘是为了看李佳人,奴婢还以为姑娘是去急着寻弘阳郡王殿下呢。”
银杏服侍我喝了一盏温水,忽然问道:“姑娘这般心事重重,是因为老夫人不高兴了么?”绿萼连忙抬起脚尖把银杏绣花鞋上的杏花踩了一个灰印子。银杏缩了脚,不理会她。
我看着好笑:“回宫之事,出乎母亲意料,所以她老人家有些不自在了。”
绿萼见我还算平静,瞪了银杏一眼,微微松了口气。银杏道:“恕奴婢大胆,依姑娘看,夫人是更关心姑娘还是婉妃娘娘呢?”
我低头摆弄着丝帕,笑道:“自然是姐姐了。母亲一向怕我进宫,怕我夺了她的宠爱。”
银杏笑道:“姑娘错了。其实夫人最关心的是姑娘。奴婢在府里那半年,深知夫人在佛前所求最多的,是姑娘的平安。”
我笑道:“母亲所求最多的,难道不是姐姐的恩宠天长地久么?”
银杏道:“姑娘就算不回宫,难道就没有别人和婉妃娘娘争宠了么?况且若没了平安,恩宠再多又有何用?夫人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依奴婢看,前年姑娘能平安出宫,全是夫人诚心所致,实在是佛祖保佑。”
银杏的宽慰也算努力做到了有理有节。我心下感动,佯为冷笑:“你的胆子越发大了,敢评判我们母女的关系。”
银杏挺起身子,笑意越发沉稳自信:“姑娘回宫当有所为,奴婢不忍姑娘为母女之间的一点误会耗费心神。况且,奴婢只是实话实说罢了。还有,奴婢也想像姑娘辅佐弘阳郡王殿下那样,为姑娘排忧解难。”
我甚是感动:“你放心,我从没有怨过母亲。我和母亲之间,也并没有什么误会。”银杏会心一笑,点了点头。
弘阳郡王府就在皇宫西面,隔着护城河与高阁殿宇遥遥相望。那一片连绵数座豪宅,都是显贵的住处。连皇宫东面和北面的豪华府邸,在前朝都是皇子们的居所,曾被称作十王宅,显赫一时。高曜在西面选了一所形制最小的宅第居住。我吩咐车夫把车停在东北角门,向绿萼道:“你去敲门。”
绿萼跳下了车,提了风灯上前,不紧不慢敲了几下。好一会儿,门子的声音不情不愿地从里面挤了出来:“王爷有命,王府不见客,有事明天请早往去吏部说。整个京城都知道,你们家主人不知道么?”说着把门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张昏黄疲惫的脸。
绿萼彬彬有礼道:“请回禀王爷,朱大人今日回京,特来拜谒。”
门子见绿萼有几分气度,将信将疑地把门开大了些,依旧道:“哪位大人也不准进来,这是王府的规矩。”
忽听里面一个熟悉的声音道:“是谁来了?”
门子躬身笑道:“原是杜先生出来了。先生这是要回府么?”
那人道:“天晚了,回去用膳。”说罢跨出门来。绿萼咦了一声,惊喜道:“是杜主簿!”
杜娇一怔,恍然道:“姑娘是……绿萼姑娘。这么说,朱大人已然回京了?”
绿萼屈膝行了一礼,笑道:“我们姑娘就在车上呢。”
杜娇赶忙迎了上来,抱拳一揖:“在下杜娇,拜见朱大人。”
我下车还礼,笑道:“杜主簿,许久不见了。”杜娇似乎比旧年更圆胖了些,双目如星,愈加深陷。一身青衣素雅简便,熏熏然微有酒气。
杜娇笑道:“在下还未恭贺大人官复原职。”
我笑道:“杜主簿消息很灵通。”
杜娇慨然道:“大人乘西风远游江湖,借东风复回庙堂。京中谁不关心?谁不打听?殿下若知道大人一回京便来看望,定然欣喜。”小简的感慨是三分强作十分,杜娇却是十分只透出五分。
乍见故人,我亦十分欢喜:“听说杜主簿深得王爷倚重。”
杜娇道:“‘顺而成者,道之所大。’[182]当年若无大人点拨,在下恐怕一事无成。”
“顺而成者,道之所大,逆而功者,权之所贵”,下半句他偏偏不说。其实他不说出来的,才是真正想说给我听的。我笑道:“‘雷风相与’,大人是‘君子以立不易方’[183]。玉机不敢居功。”